秋分時節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秋分之後太陽直射的位置轉向南半球,北半球太陽輻射量日趨減少,地面向天空失散的熱量逐日增加,氣溫則越來越低。而在我們南方,此節氣時始入初秋,秋雨和秋燥會交替出現。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秋分時節,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像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調養佳品。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專案。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鍛鍊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時可用冷水洗臉、洗腳、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洗冷水浴等。

  秋季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清晨溫度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鍛鍊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到身體發熱後,才可脫下。鍛鍊後,還切忌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秋分時節,還可適當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

  預防秋燥方面,對運動者來說,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一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秋分藥膳還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蓮子羹、銀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除飲食外,還要記得給面板做些保養,以防面板乾裂。

  攻略

  1、避免臍部、胃部受涼。

  天氣漸涼,肚臍部位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要及時增添衣物。睡覺時蓋好腹部,關好門窗。

  2、輕鬆運動。

  飯後兩小時,可以做些不太累的運動,如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適度的運動有利於改善血液迴圈,對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幫助。

  3、精神調養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初秋,天氣萬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機轉向蕭條冷落,加上乾燥,人們出現心情波動甚至情緒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應注意收斂情緒、維持心性平穩。

  4、多睡1小時。

  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身體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這就是“秋乏”。此時,就應該相應地調整起居,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睡,不僅可以讓人保持精神,還能在冬季來臨之前儲存能量,養精蓄銳。

  5、避免過早地新增衣物。

  初秋,暑熱尚未退盡,不宜過多過早地新增衣服,用來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然而,“秋凍”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則應及時增減衣服。“適溫”最重要。尤其在關節、腰部、咽喉、頸部等地方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6、多喝蜂蜜水。

  蜂蜜潤肺、養肺,秋天經常服用,既可以防秋燥,又能抗衰老。有些人說,這個時候生薑要少吃,其實也不一定。生薑性偏溫,對於小感冒發發汗還是比較管用的。

  7、貼秋膘要循序漸進。

  進入初秋,夏天裡比較差的食慾逐漸好轉,但這個時節人的腸胃功能比較弱,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腸胃功能。

  8、喝粥健脾胃補中氣。

  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和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醫生提醒,調理保養身體應該從秋天開始,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能增強抵抗力。

  9、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甦醒過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10、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比如銀耳、百合、糯米、蓮子、豆類及奶類,但不可一次進食太多,少食多餐。

  11、少吹空調風扇。

  初秋早晚溫差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經常吹空調、吹風扇,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等,要少受“冷刺激”。

秋分與養生
秋分時節養生
相關知識
秋分時節養生食譜
秋分時節養生有哪些原因
秋分時節養生佳品有什麼推薦
秋分時節養生寶典推薦
秋分時節養生健康貼士
秋分時節養生方法
秋分時節養生有哪些方法
秋分時節養生有哪些方法
秋分時節養生
秋分時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