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明節黑板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4日

  古往今來,清明節作為中國忠孝文化的載體,對家庭的尊崇,對祖先的感恩,對血脈責任的認同,使其在我國民俗節日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那麼關於清明節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清明節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1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2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3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1:

  清明節是豐富有趣的。相傳,清明節要做戶外活動,不僅是要活動筋骨,增加免疫力,還是為了要寒食禁火。因為在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鍛鍊身體,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要做些什麼運動,於是人們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這個習俗已經相傳許久了。在明《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朝之前就有這個習俗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後的事。到了唐朝才開始盛行清明節掃墓的。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各種遊戲,比如: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中國的踏青習俗也已經相傳許久了,傳說遠在先秦時已經形成這個習俗了,但是,也有人說是始於魏晉才開始的這個習俗。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但是一直到了宋代,踏青才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2: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

足球進校園黑板報
遵規守紀主題黑板報
相關知識
最新清明節黑板報
最簡單的清明節黑板報花邊
清明節黑板報資料
清明節黑板報文章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大全
清明節黑板報圖畫
清明節黑板報圖案
清明節黑板報通知
清明節黑板報題目
最新中秋節黑板報內容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