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語文試題題型及參考答案
努力造就實力,態度決定高度。你的態度決定著你的未來。高考加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僅供大家參考!
全國高考語文試題第一部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對於“讀書”這件事,歷史上的論述可謂汗牛充棟,而觀點卻大相徑庭。單在基本以讀書為業的知識分子內部,說到讀書時態度也有宵壤之別。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蘇東坡一面發誓“立志讀盡人間書”,一面又有“人生識字憂患始”的缺撼;清朝的黃景仁就更絕望了,他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喟嘆。探究起來,在這種評價的天差地遠背後,除了個人的因緣機遇、性格胸襟不同之外,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在於對讀書的認識不同。 ① ,直接影響了人們對讀書的評價。如果僅以功業來權衡,那麼古人早已發現, ② 。但如果像歐陽修認為的那樣,讀書為立身之本,這個“立身”不僅是功業的建立,還包括見識的*** *** 、品質的*** ***、精神的*** ***、人格的健全。從這裡出發,歐陽修看到了讀書之於人生的重大價值,他對於讀書的評價因此沒有顯得逼仄與偏俠。
1.文中加點的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缺撼 汗牛充棟 B.權衡 大相徑庭
C.喟嘆 宵壤之別 D.偏俠 天差地遠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裡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拓展 挺立 鑄造 B.鑄造 拓展 挺立
C.挺立 拓展 鑄造 D.拓展 鑄造 挺立
3.在文中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想從讀書中獲取什麼,怎麼看待讀書 謀取功業的唯一途徑遠非讀書
B.怎麼看待讀書,想從讀書中獲取什麼 謀取功業的唯一途徑遠非讀書
C.怎麼看待讀書,想從讀書中獲取什麼 讀書遠非謀取功業的唯一途徑
D.想從讀書中獲取什麼,怎麼看待讀書 讀書遠非謀取功業的唯一途徑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 在第一屆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賽初選賽上,陽光一中代表隊的同學含英咀華,舌燦蓮花,力挫對手,表現優異,取得了良好成績。
B.如果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是我國文化產業的主動脈,那麼小微文化企業就是我國文化產業的不可一視同仁的毛細血管。
C.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採取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再工業化結構政策等,都存在較強的以鄰為壑、保護主義和轉嫁風險的外溢效應。
D.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各級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層層帶動,就能形成上行下效、整體聯動的總體效應,引領整個學習教育紮實有效展開。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A.農業部將“鐮刀彎”地區中的非優勢區作為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涉及到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3個省份的部分地區。
B.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工商總局決定自2016年4月至10月在全國範圍內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專項執法行動。
C.很多地方的建築垃圾的資源化、產業化不理想,就是因為在其運輸、處置、產生和利用等環節上,有不同程度的機制滯後或政策缺位。
D.當年的金沙江流域,很多林場都面臨著變成荒山的危險,由於缺乏足夠的森林涵養水源,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經常發生。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蘇東坡描繪的是一幅多麼富於詩情畫意的美好景緻。青山翠竹、粉牆黛瓦,牧笛山歌、蛙聲蟬鳴,我們的祖先曾經就是如此詩意棲居,神話般地生活。這種農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至今還保留在一些山清水秀、文化燦爛的古村落中。在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程序洶湧而來的今天,守護和保護好這些古村落就意味著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
古村落是在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人生觀和自然觀引領下產生的居住方式,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是我們祖先長期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見證。它如同一部歷史教科書,記錄和鐫刻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歷史記憶;如同一條歷史長河,至今滋養著中華兒女的心田。古村落不僅僅是一個地點和空間,而且儲存著年輪的印痕和光陰的故事,它曾以五千年文脈涵養了一個泱泱中華。
古村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有自己的外形和核心,有自己的精神和靈魂。保護古村落,絕不能被動地對抗歲月的磨蝕,而是更加註重對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與揚棄。完整的古村落不僅包括民宅建築、橋樑、祠堂、古戲臺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應包括與之密切關聯的各種民俗、生產生活、婚喪嫁娶、民間信仰崇拜、民間藝術等口頭的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解古村落就可以理解中國文化的民族密碼和歷史細節,讀懂古村落就可以讀懂民間文化的百科全書。中國文化遺產的豐富性留存在古村落裡,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華閃爍在古村落裡,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散落在古村落裡,中國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匯聚在古村落裡,中華文化的根脈深深紮在古村落裡。
在歷史面前我們應該是虔誠的,在文化面前我們應該是卑躬的,在故土面前我們應該是敬重的。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曾經失去了很多充滿溫馨、充滿詩意的村莊,是鱗次櫛比的水泥森林再次喚醒了人們對古村落的重新認識。田園牧歌式的居住不僅是古人的生活理想,更是當代人的精神訴求。我們在渴望享受現代城市文明的同時,也渴望留住那些曾經養育了我們祖輩、溫暖了我們心靈的多樣化的原生態古村落。
對古村落的保護、建設和開發一定要按規律辦事,切忌在開發和建設中造成不可補救的破壞,使歷經浩劫而倖存的古村落在不當開發中消亡。在古村落保護過程中,應本著高度的文化自覺,以歷史的情懷、超前的眼光、長遠的規劃和持之以恆的決心,尋找出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兩全之策,逐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古村落傳承保護機制,從而不斷增強古村落的魅力和生命力,找回那種“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的美好詩意。
***節選自羅楊《古村落:“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園》,有刪改***
6.下列各項中,有關古村落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村落這種居住方式是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觀念指導下的產物,是我們祖先長期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見證。
B.古村落不僅僅是一個地點和空間,還記錄和鐫刻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歷史記憶,儲存著年輪的印痕和光陰的故事。
C.古村落的外形,指民宅、橋樑、祠堂等物質文化遺產;它的核心是指獨特魅力的中國民間文化和作為根脈的中華文化。
D.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它曾以五千年文脈涵養了一個泱泱中華,今天仍然滋養著中華兒女的心田。
7.下列各項中,其內涵與本文主旨不相關的一項是
A.中國新文化的嫩芽絕不會憑空萌生,它離不開那些雖已衰老卻還蘊含生機的老根——鄉村。***樑潄溟***
B.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鄉土社群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百戶、幾千戶的大村。***費孝通***
C.如果這些古村落都沒有了,都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到哪裡去尋找“鄉愁”?***馮驥才***
D.中國最大的文物是長城,最大的非遺是春節,而最大的文物與非遺結合體就是傳統古村落。***羅楊***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古村落至今都還保留著農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僅是古人的生活理想,更是當代人的精神訴求。
B.古村落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這樣的家園,今天城市化程序更加迅猛,保護好古村落的意義更加重大。
C.保護古村落,需要具備有歷史的情懷、超前的眼光、長遠的規劃和持之以恆的決心,要在保護與發展中找到恰當的平衡點。
D.對古村落的保護、建設和開發如果不按規律辦事,就有可能對古村落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甚至使古村落在開發中消亡。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明《春秋》,能言古興亡事,沉健於謀,浩然有救世意。擢進士第。元和後,權綱馳遷,神策中尉王守澄負弒逆罪,更二帝不能討,天下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恥。方宦人握兵,外脅群臣,內掣侮天子。蕡常痛疾。
太和二年,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帝引諸儒百餘人於廷,策曰:“子大夫皆識達古今,必當箴治之闕,辨政之疵。何施革於前弊?何澤惠於下土?何修而治古可近?何道而和氣克充?推之本源,著於條對,朕將親覽。”
蕡對曰:“臣誠不佞,今逢陛下詢求過闕,諮訪嘉謀,臣敢不悉意以言?至於上所忌,時所禁,權幸所諱惡,有司所與奪,臣愚不識。伏惟陛下少加優容,不使聖時有讜言受戮者,天下之幸也。”所對六千言,直斥權宦,陳興除之道,辭氣慷慨。士人讀其辭,至感慨流涕者。是時,考策官馮宿、賈餗、龐嚴見蕡對嗟伏,以為過古晁、董①,而畏中官眥睚,不敢取。
於時,被選者二十有三人,所言皆冗齪常務,類得優調。河南府參軍事李郃曰:“蕡逐我留,吾顏其厚邪!”乃上疏曰:“以陛下仁聖,近臣故無害忠良之謀;以宗廟威嚴,近臣故無速敗亡之禍。指事取驗,何懼直言?且陛下以直言召天下士,蕡以直言副陛下所問,雖訐必容,雖過當獎。書於史策,千古光明!況臣所對,不及蕡遠甚,內懷愧恥,自謂賢良,奈人言何!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臣逃苟且之慚,朝有公正之路,陛下免天下之疑,顧不美哉!”帝不納。
蕡對後七年,令狐楚、牛僧孺節度山南東西道,皆表蕡幕府,授祕書郎以師禮禮之而宦人深嫉蕡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
始,文宗恭儉求治,志除凶人,然懦而不睿,臣下畏禍不敢言。故蕡對引閽弒吳子②,陰贊帝決。帝依違其間,不敢主也。賈餗與王涯、李訓、舒元輿位宰相,以謀敗,皆為中官夷其宗,而宦者益橫,帝以憂崩。
及昭宗即位,左拾遺羅袞上言:“蕡當太和時,宦官始熾,因直言策,遂罹譴逐,身死異土。六十餘年,正人義夫切齒飲泣。比陛下幽東內,幸西州,王室幾喪。使蕡策早用,則杜漸防萌,逆節可消,寧殷憂多難,遠及聖世耶!”帝感悟,贈蕡左諫議大夫,訪子孫授以官雲。
***節選自《新唐書·劉蕡傳》,有刪改***
[注]①劉蕡:fén 。②晁、董:指晁錯、董仲舒。③閽弒吳子:《春秋》載吳起為閽者所殺,劉蕡引用是以閽者比宦官。閽,守門人。
9.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何道而和氣克充 克:能夠
B.近臣故無速敗亡之禍 速:很快,迅速
C.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 旌:表彰
D.因直言策,遂罹譴逐 罹:遭到,遭遇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沉健於謀 B. 而畏中官眥睚
亦將有感於斯文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C. 皆為中官夷其宗 D. 訪子孫授以官雲
為武置酒設樂 但以劉日薄西山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授祕書郎/以師禮禮之/而宦人深嫉/蕡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
B.授祕書郎以師禮/禮之/而宦人深嫉蕡/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
C.授祕書郎/以師禮禮之/而宦人深嫉蕡/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
D.授祕書郎以師禮/禮之/而宦人深嫉/蕡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蕡直言敢諫,他參加科試時的答對文章痛斥宦官專權,陳述興利除弊的辦法,讓一些士人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B.考策官害怕宦官,不敢錄取劉蕡,被錄取的李郃上疏為劉蕡鳴不平,表示自己不如劉蕡,希望辭官回鄉,但不被採納。
C.文宗皇帝初即位時也想剷除權宦,有所作為,但他性格懦弱,優柔寡斷,結果宦官更加猖獗,他自己也憂愁而死。
D.劉蕡去世六十多年後,仍然有人上疏讚揚劉蕡的言行,認為如果早用劉蕡之策,唐王朝不至於弄到幾乎滅亡的程度。
全國高考語文試題第二部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臣誠不佞,今逢陛下詢求過闕,諮訪嘉謀,臣敢不悉意以言?***5分***
***2***況臣所對,不及蕡遠甚,內懷愧恥,自謂賢良,奈人言何!***5分***
14.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8分***
哭劉司戶蕡①
李商隱
路有論冤謫,言皆在中興②。
空聞遷賈誼③,不待相孫弘④。
江闊惟回首,天高但撫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滿黃陵。
[注]①作者當時在長安,聞好友劉蕡客死異鄉,寫下此詩。②言:指劉蕡應試所作的對策。③賈誼:賈誼曾被貶長沙,後漢文帝召他回京問政。遷,升遷。④孫弘:即公孫弘,才學卓越,漢武帝時一度免歸,後受重用,官至丞相。
⑴有論者認為這首詩全篇貫穿一個“哭”字,請就此對前兩聯作具體分析。***4分***
⑵比較分析這首詩頸聯與尾聯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4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論語》記載,孔子曾站在一條河邊,嘆息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對時光易逝的深沉感受,千百年來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⑵在《蜀相》一詩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詩,從遠見卓識和鞠躬盡瘁兩方面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業。
⑶姜夔《揚州慢》的最後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將作者對揚州昔盛今衰、物在城非的深沉感慨寄託於具體的物象之中。
五、***12分***
16.閱讀下面一段話,用四個短語概括其要點。***4分***
南陽古鎮是運河四大古鎮***另有夏鎮、鎮江、揚州***之一,位於微山湖北端的南陽湖中,四面環水,號稱南陽島,古京杭運河縱貫其中。南陽鎮的歷史至少有2200多年,興起於唐代,元朝發展成為運河岸邊的重要商埠,明代中期被譽為古運河畔四名鎮之一,清初由陸地變成湖中之島,鼎盛於明清兩代。古鎮河湖串連,水路交錯,擁有湖面15萬畝、水生經濟植物50多種、魚蝦貝類近百種。古鎮統轄的30 多個村莊星散空曠的15萬畝湖面上,居民分為湖民與漁民,出鎮下村必定要駕小船,形成獨具一格的民風民俗。南陽古鎮既有古老的青石板街和帶廈簷的鋪面,也有近年興建的現代氣派的旅館與飯店,隔水相望的奇特北方水鄉景觀在整個運河從南到北都是罕見的。千年古鎮與湖光山色融為一體,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運河沿線的一個重要節點。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30個字***4分***
許多時候,意義遠比名次更重要。在自行車隊中,有“破風手”和“衝線手”的角色區分:“破風手”在比賽中負責引領方向,衝破氣流,減輕風阻,臨近終點時,體力相對充沛的“衝線手”奮勇衝刺,為車隊爭取冠軍。無論是“破風手”,還是“衝線手”,名次雖不同,但各擔其責,貢獻不分大小。 ① ,就沒有“衝線手”的跟進,難以形成優勢和衝力。我們不能再有那種“只認第一,不認第二”心理。河北“良心油條哥”劉洪安是拒用剩油炸油條的“第一人”,但正是後來諸多 “第二人”的跟進,“良心經營”才蔚然成風。無數事實表明, ② 。
18.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結合構圖要素,寫出畫面內容及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50個字。***4分***
全國高考語文試題題型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