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和挑戰不斷增加,其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現代社會,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據調查,抑鬱症已列在十大疾病之二。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這一點,對青少年而言尤為顯著。

  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包括以下十項內容:1、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瞭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2、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3、善於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尊重友誼。4、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5、保持健全的人格。6、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禦機制。7、熱愛生活、熱愛集體,有現實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8、心理特點、行為方式符合年齡特徵。9、能與現實的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適應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狀態。

  我發現銀川市的孩子心理問題比外市縣孩子更嚴重***主因是學習壓力更大以及外界影響更多更復雜***;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比高中生明顯***主因是初中生心理更不成熟以及高中生更注意掩飾***。我在多年教學與班主任工作中,從學生身上明顯的發現以下心理健康問題:

  首先是自我封閉。表現為不願與周圍人交流,對噪音表現出極度厭惡,甚至恐懼感。案例:H,女生,性格內向。很少與同學交往,同學三年只認得3—5名同學。有一次,一名同學遇到車禍,正好她在身邊,就向她求救,但她根本不認識,看了一眼就自己走開了。事後,在班裡見到時,她覺得很內疚。她非常討厭嘈雜,每次班裡有吵鬧聲,她就會捂著耳朵,很煩躁。音樂課時,她一個人蹲在角落,捂著耳朵,因為難受以至於滿頭大汗。後來,她開始只吃零食、果凍、糖等東西,不吃主食。時間長了,她瘦了20多斤,身體太虛弱受不了,只能就醫院輸液。就這樣惡性迴圈。

  其次是自我傷害。面對挫折或困難時,用自殘乃至自殺的方式解決問題。案例:X,女,性格表面開朗內心脆弱。因為失戀以及家庭父母不和,她多次用小刀割自己的胳膊,出血後又自己吸掉。有一次,她站在六樓天台欄杆上,搖搖晃晃,嚇的其他同學勸了半天,才下來。學生W,與父母發生糾紛後自己用頭撞玻璃,頭破血流。學生V,與母親發生矛盾後用手砸玻璃。

  第三情緒不穩定,缺乏自控能力。表現為喜怒無常,性格敏感,經常反覆自己的毛病,缺少意志力和自信心。案例:L,男,性格好動、自尊心有時很強、有點偏執、很聰明但沒有長性。小時母親領他去醫院測試有多動症。他人緣很差,主因一是不講衛生,隨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尤其愛啃手,手指都是爛的,甚至流血;二是個性偏執,與人發生矛盾總是不依不饒,又愛招惹人。有一次,和同學發生矛盾一直追到別人家裡。他心臟不太好,晚上做夢總是大喊大叫。一開始總是努力表現自己的優點,但一月不到就控制不住。之後,改正又重犯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直至徹底不改。他愛表現自己,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但又管不住自己,所以成績不斷下降。Y,女,性格敏感脆弱、很愛哭,情緒起伏大。因為很小的原因就會哭一場,又一會就笑了。

  第四缺乏自尊心自暴自棄。表現為對人缺乏信任,對自己毫無信心,隨波逐流。案例:G,女,性格溫柔沒有主見、缺乏正確觀念、缺乏自尊心。某次她父親打傷她後,她脫下衣服給老師看傷處,沒有絲毫羞澀感。她一直以來對自己似乎沒有什麼想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先是學習學不會,後來開始早戀,去酒吧。一次,她和幾個人一起去酒吧,最後沒錢付帳,押了手機,四處借錢甚至向老師借。後來她放任到夜不歸宿有一次差點被人拐賣。

  第五利用某種惡習發洩自己內心困擾。表現為明知不該做,不值得做,要承擔後果,還是一意孤行,屢教不改。案例:C,男,性格內向,不愛和人交往,很聰明。他表面很聽話,但是多次偷東西。主要是偷自己家的東西。每次都會被他父親發現,受到懲罰,但是他還是一再重犯。他偷錢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特別想要的東西,有時並沒有什麼目的。

  針對我所遇到的心理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主要為:

  一、學習類問題。1、目前,學校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孩子本身的個性,如果太內向太壓抑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案例中H應該屬於此類,她家庭和睦,也沒有遇到什麼明顯挫折,只是不願與人交往,時間久了,導致各種問題。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差的同學不願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

  二、人際關係問題。1、與教師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由於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使孩子在成長中受到挫折,以至於影響孩子心理。案例中L小學時曾經受到老師不合理的責打,造成了他對人的不信任和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同時他父親慣於用暴力來處罰他的過失,更加重了他的心理問題。

  2、與同學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係而苦惱。

  3、與父母關係的問題。主要是因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或家庭關係不和學生造成的心靈傷害。單親家庭孩子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一是因為父母離異造成的自卑及心理傷害;二是缺乏安全感;三是父母之間矛盾給孩子帶來得心理陰影;四是與繼父母關係產生的困擾。很大一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更敏感、更脆弱,個別孩子還表現出很強的逆反心理。另外個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中存在較大的錯誤,也可能導致孩子心理問題。案例中S的父親是一名工廠的保安人員,他習慣用審犯人的方式眼光對待兒子偷東西的行為,結果忽略了自己作為父親的角色。

  三、情感類問題。指與同齡人的感情糾葛,包括早戀、失戀、為未婚同居等。案例中X、Y、G幾個女生都有這一類問題。

  針對以上案例,我曾經嘗試過許多方法:

  案例:H。因為她主要問題是過於自閉,所以我發動同學主動和她交朋友。在她請病假時,我們班開了個主題班會一是請大家談談她身上的優點二是談談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幫助她。結論是大家認為她唱歌很動聽,平時做事很認真,雖然不與人交往,但也友善。大家建議包括:一名女生主動和她同桌希望和她做朋友;利用她的特長讓她擔任音樂課代表;有演出時請她獨唱;周圍同學主動和她交流;老師經常和她談心鼓勵她。

  效果:她對老師比較信任,性格有所轉變。

  案例:X,針對她自我傷害原因分析,主要是無法面對挫折,因此我經常和她交談,告訴她怎樣面對人生中問題,希望她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另外和她父母的交流,期望共同解決她的心理問題。她,本來很喜歡跳舞,但因為長胖放棄了。我讓她擔任編舞,排練節目。在排練中交給她怎樣解決同學之間意見不統一等小問題。事後,對她為班級所做貢獻提出表揚。逐漸幫助她樹立信心樂觀面對一切。

  效果:較好,後期未再發現自我傷害行為。

  案例:L,當我瞭解到他的心理狀況及產生原因後,採取過許多方法。先是經常鼓勵他關心他,希望他可以體會到老師對他的殷切希望和喜歡。可是短暫的表現好後,他又故態復萌。於是我為他羅列了兩張優缺點表,告訴他如果發揮他的優點他可以做到什麼樣的成就,如果缺點不改正可能導致什麼。之後又讓他擔任課代表以鼓勵督促。一段時間後無效。再後我和他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幫助他合理安排時間。但是無論什麼方法基本都無法持續有效,後期週期連一週都無法維持。

  效果:失敗。唯一作用是對老師有一定敬意和尊敬。

  Y,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所以對老師給予的溫暖很快接受。在很多方面有所改變。

  案例:G,在她的教育問題上,感覺束手無策。原因是父母對她放任自流,回家晚乃至不回都沒人管,只是當有事情發生時,父母打罵一通。工作沒有家長的配合,也就只能在校老實回家瘋跑了。

  效果:失敗。

  案例:C,因為問題很大部分在家長身上,所以通過交流,建議家長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逐步改變他的惡習。在學校裡,任命他負責管理班級財務,參與班級管理。孩子感受到他人的信任,學習有了進步,性格也開朗多了。

  效果:較好。基本改變了惡習。

  小結:根據工作中各種方法的嘗試以及最終結果,我認為在心裡健康教育方面應當採取以下方法:

  首先是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援。以上失敗的案例中有三例都存在家長不重視、不配合的問題。

  其次是整個教育大環境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現在很多學校教師只重成績不重心理健康。

  第三是引導學生合理宣洩洩不良情緒。由於青少年發育尚未成熟,情緒不太穩定。遇到情感挫折時發洩常常不能自控。應理解這一特點,為他們創設合理發洩的渠道,防止不當的發洩。較好的方法:一是讓他們盡情傾訴,二是引導情緒轉移,用積極情緒代替消極情緒,三是音樂撫慰,用優美、輕柔的音樂調節情緒。

  第四是注意行為訓練,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學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還不夠成熟,許多心理障礙表現都與不良的行為習慣有關。

  第五是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學生信任感。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強個人修養,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學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誠關注,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並以此為基礎共同尋找解決的策略,切忌以旁觀者的身份濫施同情,使學生自尊心受損,導致失效。

  因為在生活中身邊的朋友曾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所以我對於心理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自身知識有限,手頭可以找到的聯絡實際的資料又很匱乏,故而常有力不從心之感。本文只是初步探索,希望可以有進一步的研究,也希望得到指正、指導。

  篇2

  當前,全國出現了許多起學生心理偏差的事故,無論是剛剛升學的初高中生還是已經步入半個社會的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某校高中生因課業壓力過大而選擇自殺,大學生因室友關係不和投毒殺人,這些由於心理問題而導致的事件值得我們的深思與重視。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學生32%心理健康水平較差,其中有輕度心理問題的佔28%,中度的佔3.9%,重度的佔0.1%。因此,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擔憂,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儘快改變這種狀況。

  一、案例摘錄及相應精簡分析:

  ■典型案例一:新環境下的心理問題

  高一新生曉強在去年入學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多次和同學動手打架,但原因卻往往是一兩句不投機的話,或同學間無意的碰撞。

  每次打架之後,老師找他談話他都表示十分後悔,要徹底改正。可過不了一兩天,又會出現一起新的打架事件。除此之外,他還多次不交作業,不是說自己不會,就是說時間不夠沒寫完,或是忘了帶作業本。課間或自習課上,他常常一個人坐著發呆,若有所思;有時還緊握雙拳表現出一副 “ 英雄無用武之地 ” 的痛苦狀 „„

  問題分析:

  其實曉強同學種種異常表現源於對新環境的“適應不良”。入學適應不良是新生中常見的一種適應性障礙,尤其在高一新生中最為普遍。從中學到高中,面對突然變得緊張的生活和學習,相當一部分孩子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有的一時間沒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產生自我懷疑的消極情緒,變得心情抑鬱;有的遇事難以自控,便採取種種激烈的方式來發洩。

  ■典型案例二:與老師衝突,形成對老師所謂的“不滿”

  高一學生張華為人特別直,有時候也顯得有些桀驁不馴。

  剛上高一的時候,課堂上的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在課堂上說話,有時候跟老師意見不一樣就大聲喧譁,甚至與老師胡攪蠻纏,有時導致一堂課有一半時間都在爭論。按張華的觀點來說,是老師們不能接受意見。最後所有的老師都不願意上這個班的課,因為大家都覺得張華同學實在是個難剃的刺蝟頭。班主任家訪的時候多次對家長提出這個問題,張華的家長也極為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這樣的行為,批評他吧,他說他就是對的,不批評吧,這樣下去遲早沒老師願意教他。

  問題分析: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孩子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關係。小學的孩子往往對教師充滿了敬畏和敬仰,而到了中學以後,很多孩子都以為自己長大了,他們逐步學會了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再像小學生那樣盲目地順從老師了。還有一些孩子對老師越來越挑剔了,甚至會因為和老師產生一點小誤解而怨恨老師,與老師產生牴觸情緒。 ■典型案例三:成績滑坡現象導致的心理問題

  學生小吳初中階段一直是班長,學習成績也很優秀,每次考試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家長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也很幸運地考上了一所知名高中。

  但是進入高中以後的第一次考試,小吳卻大受打擊,他在班上的排名竟在中下水平!至此以後,他一直悶悶不樂,感到自己不是別人的對手,學習的興趣大不如從前,家長緊張得不得了,頻頻追問,我的孩子怎麼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問題分析:

  高中新生入學後,有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叫做興奮期階段。剛開學,同學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學校,有一個相互認識、相互瞭解的過程,這時候,同學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然而到了第二階段問題就來了,學校把這個階段稱為低迷階段。因為學習一個月後,就得進行一次考試,學生髮現,擺在自己面前的題目有難度,考試成績也遠遠超出了自己預想的底線。尤其是一些好學校的學生,他們原本都是各個學校的佼佼者,沒想到,高中的第一次考試竟然落在許多人的後面,心理上無法接受。第三個階段是學生要面臨期中考試,這個階段家長和學生也將會承受一次心理壓力。家長和學生如何正確看待一二次考試的成績排名,非常關鍵。

  ■典型案例四:嚴重的偏科現象導致的心理壓力

  高一年級女生莉莉語文成績特別棒,讀初中時常有一些小文章在報紙上發表,進入高中以後,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文在班上朗讀,同學們都稱她為“小作家”,莉莉非常高興。 然而,經過一年下來,幾乎與作文一樣“聞名”的是她的數學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倒數幾位,數學差也連累了物理。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她的語文成績幾乎是全年級最高分,可是數學、物理成績都很差,總成績就落到了後面,這令她十分傷心。更為嚴重的問題是,莉莉一提上學,只想上語文,想到理科甚至想“逃跑”。

  ■典型案例四:高中生早戀問題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

  於宇和小魚***化名***平時都是成績比較優秀的孩子,在高一時兩人談起了戀愛,這讓老師和家長都很頭疼。

  老師多次勸阻,學業為重,雙方家長也極力反對,但是他們倆還是偷偷在一起,學習時也老是湊在一塊。可是在暑假期間,雙方父母都達成共識,嚴密控制兩人,不讓他們經常見面,而且在暑假裡家長不停的向他們灌輸談戀愛會影響學習的觀點。於宇覺得最近小魚對他開始疏遠了,開學在即,兩個人又要回到學校,終於可以經常見面了。但是於宇很擔心,小魚會不會遠離自己了。

  問題分析:

  早戀是指未成年學生把對異性的好感用戀愛的方式來表現的一種心理活動形式。有些學校和家長談戀色變是沒有必要的。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早戀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不過事實上成績和“戀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成績好的學生也有感情需要,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把握好這樣的方式和尺度。

  二、案例解析及解決方法

  通過對以上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現在的中學生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要解決這些心理問題需要老師、家長及學生甚至是社會等方面的積極配合。作為一名即將步入教壇的老師,我們有責任正視這一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以上提到的幾個案例,是在初高中生中最常見的,也是最易頻發卻另老師家長束手無策的,在查閱相關資料,瀏覽相關網站及著作之後,針對初高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提出如下的解決辦法:

  ***一***學校對於解決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方面的對策:

  1、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開設心理輔導課,進行普及心理學常識的教育,使學生了解心理常識,特別是掌握心理健康的一些標準,知道解決心理問題困擾時的解脫方法。二是心理諮詢、***、熱線電話、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活動。三是在學生中廣泛開展開啟心靈窗戶說“悄悄話”的活動。因為同齡人通過互相傾訴、互相溝通、共同分憂,極易達到心理溝通的目的。四是家校連手開展心理輔導。學校應利用家長會這個渠道作些宣傳,讓家長對心理輔導有所瞭解,並協助學校開展工作。家校連手形成合力,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素質

  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師的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學校領導要為教師提供心理素質教育專業技術的進修機會。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專業技術應成為教師的必備素質,應成為考核教師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

  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自覺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去指導、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要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自覺的除錯自身的心理狀態,不以自己不良的情感因素影響學生,如有不悅,應及時進行排遣,萬萬不可把目標轉向學生,要知道教師不經意的傷害會使學生心靈遭受極大的痛苦。總之,每一位教師都應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力爭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

  3、設立悄悄話熱線信箱。

  實踐證明,熱線信箱十分有利於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於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於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為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4、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援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二***教師針對這一問題的做法:

  1、優化課程結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要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優化課程結構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根據一定經濟與社會發展對人的基本素質的要求,充實並豐富選修課和活動課的內容。二是刪減目前基礎教育教材的某些內容,降低某些要求。這不僅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能力,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其中選修課、活動課的設定,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種學習是在比較放鬆的氛圍中吸納知識與技能,不會有過重的負擔。

  2、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融洽班集體的關係

  對於成長中的中學生來說,人際交往和溝通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然而由於目前學校的教育以升學為目的,過分強調學生之間的競爭導致學校生活緊張、單調。加之現代家庭住房單元化,獨生子女增多,從客觀上束縛了中學生的人際交往。這樣的班集體不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也就不能使學生得到健康的發展。學校應通過課程、講座、諮詢、學習小組、實驗等形式,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結交朋友,使學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取得進步,克服緊張、恐懼、自卑、孤獨、偏見、敵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傾向。

  3、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即主要依靠自己解決自身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教師不可能教學生一輩子,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其受益終生。部分中學生過多的失敗體驗使他們很容易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提高中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客觀地自我評價,找到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差距,產生自我激勵,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體驗,從而實現自我調控是幫助他們走出學習困境的關鍵。一方面,堅持悅納原則,教師不僅要善於愉快地接納每一位學生,而且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自我納悅情感,使得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勇於面對自己的問題,並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我制定目標及有計劃的實施,培養學生保持適度的學習緊張感,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擾,克服困難,逐步提高學習成效;第三,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將心理活動與行動效果緊密結合,學會總結學習、生活和交往中失敗的教訓和進步的經驗,增強自我約束、監督和調控能力。

  ***三***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輔導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改善學生當前心理狀況迫切要求;是改革班級管理的內在要求;是充分體現班主任責任心的必然要求。

  ①建立民主、自治的班級管理秩序,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氛圍。

  ②建立自制的班級管理制度。班級制度是學生自我約束的法尺,只有學生願意接受的制度才是可行且有效的。

  2、在日常事務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事務中,不存在任何的知識傳授壓力,班主任可利用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這一有利條件,在日常工作的自然情境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在主題班會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班會作為班主任疏導及教育學生的一種形式,被班主任賦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輔導的功能。所以班主任如果能成功地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班會,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說出心聲,能從別人的交流中收穫到許多有益的東西,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4、在家長會及家訪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當然,無論通過哪種渠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老師必須注意與學生之間心靈的交流。讓所有的學生都對你感到可親、可敬、可信,有話可以放心的告訴你,這樣,你才能很好的掌握學生心理髮展的第一手資料,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時候做到有話可說,有據可依。如果總是用班主任的權力對學生進行命令式的教育,將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要講求實效,要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關鍵的問題在於創設有利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為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使之在學校和家庭都能感到具有安全感,都能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儘可能減少和消除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生,促進和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說,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做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要綜合運用各種方式方法,整合運用疏導、引導等方法。如上文提到一樣,在增強教師專業技能的同時,結合實際地運用各種方法,引導中學生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有更好地學習狀態。

  篇3

  案例一:與老師對立,逃學上網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曾經教過的男生。他是一個朋友的孩子——軒。我見到他時,一個人在大街上溜達,身上揹著書包,嘴裡還吸著煙。他開始並沒有注意到我,當我喊他的名字時,先是一愣,後急忙扔掉香菸,站在那呆呆得看著我。也許是老師的身份,讓他當時的表情就是誠惶誠恐。我並沒有批評他,只是囑咐他早些回學校,因為那個時間段是學生在校上自習的時間。第二天,他主動來到我的辦公室,說出了他昨天逃課的原因。軒本來是個不錯的學生,好多老師都說他聰明,給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高一下半年學校重新調整了班級,軒離開了原來的班級。新的環境讓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學和老師讓他感到很不適應,沒能夠很快的調整心態,融到新的集體中去。有一天軒遲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評了他,這讓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軒又遲到了,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願向老師認錯,老師很生氣,就請了他的家長,面對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軒不僅沒有改正,而是選擇了逃避,逃學去網咖待了一個上午。後來就出現了開始我講的情況。軒對我說自己很想回到原來的班級,對原來的老師和同學很留戀。自己非常擔心在新的環境中和同學們處不好,怕被老師和同學們瞧不起,心情非常焦慮,產生了對立情緒。

  案例分析:

  軒的行為是因為心情焦慮時間過長,自己長時間處於無緣無故又無法擺脫的緊張狀態引起的。通過和軒談話瞭解到,其實到了新環境中後,他並沒有和別人發生矛盾,而是自己過度擔心、緊張的情緒使自己產生了焦慮心情,從而導致行為失常。

  輔導態度及方法:

  一是理解接納他,把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尊重他,信任他,寬容他,告訴

  他相信他講的話都是實話,產生這種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緒。 二是鼓勵他給予他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肯定他的過去,幫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夠正視自己和他人,學會在新的環境中學習併成長,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環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較困難的事情應該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三是積極關注他的進步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並把這種做法持續下去,直到他的情緒有了明顯的改變。四是幫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當通過輔導他的心態好轉的時候,委婉適時的引導他建立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採取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問題。當然,軒的心理和情緒後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僅改善了和老師及同學的關係,學習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案例二:新橡皮,舊橡皮

  學生娟平時在我的眼裡還是個比較開朗的學生,可有一段一連幾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講精神比較差。憑著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覺,我感到她一定有什麼心事。於是我在一個自習課的時候找到了她,娟向我講述了發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娟新學期開學的時候,買了一塊新橡皮,式樣很新穎,娟很是喜歡,時常從文具袋中拿出來獨自欣賞。自己捨不得使用,擦字時還是用原來的舊橡皮。這個舉動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學觀察到了,三個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有一天,前桌蕾同學寫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娟就隨手把舊橡皮遞給了蕾。蕾知道娟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機會看看,可沒成想娟遞給自己的是舊橡皮,心裡不是很高興。下課後,蕾和另兩個同學講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兒。說娟“摳”不願把新橡皮借給她。三個人的談話恰巧被走過來的娟聽到了,娟心裡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雖然當時沒有說什麼,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負擔。一連幾天本來和娟很要好的三個夥伴讓她有了疏遠的感覺,自己感到怕見到這三個同學,尤其看到她們三個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種心理恐懼,覺得她們三個人就是在議論自己,在說自己的壞話。越是這樣想心裡就越是不安,以至於出現了上課時常走神的表現。 案例分析:

  娟的行為在處於心理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也是常有的現象。這是一種社交障礙。渴望和別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傷害的心裡,是他們出現社交障礙的主要原因。這是一種令人感覺很不舒服的情緒,它帶來緊張、焦慮、甚至恐慌,也會帶來身體上的各種不良反應。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他們很難客觀的認識自己,疑神疑鬼,因為抗挫折心裡不夠,所以才漸漸形成了恐懼心理。

  輔導態度及方法:

  對於娟和其他的三個夥伴,可以通過個體輔導的方式指導她們相互包容和理解,教授她們人際交往的技巧。輔導時一要給予她們充分的理解,要耐心聽他們講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訴她們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要讓她們能夠接受心理輔導。二是給予她們耐心和鼓勵,告訴談們要嘗試真心和他人交流,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想法。娟就說自己其實不是不願意借新橡皮給同學,只是想多保留幾天,好好享受一下新橡皮帶給自己的快樂。我就告訴她如果當時自己能夠和夥伴們講清楚,夥伴們一定會理解的,就不會出項相互的猜忌和不安了。而其他三位同學也講清楚就是想欣賞一下新橡皮,並不是非得用它去擦字,那結果就會是另一個樣子了。可見,幫她們澄清問題,在解決孩子們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幫助他們改變對人際交往中的恐懼態度。告訴她們,當出現問題是,要能夠把心中的不快講出來,克服恐懼心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談論它,同我們信任應且能夠傾聽我們談話的人講出自己的心裡,這樣才能有助於克服困難,消除人際交往中的困惑。

  當一個人依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與家庭的親密關係得不到滿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父母關愛等,或與周圍的同學、老師人際交往困難,難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等,都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於是,部分學生藉助網路交友或玩遊戲,通過虛擬的人際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獲得安慰、支援和理解,彌補現實生活中。

  

中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相關知識
中學生心理健康案例3篇
中學生心理健康案例3篇
中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中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方案
中學生心理健康課主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