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曆史名人故事
綿陽,古稱“涪城”、“綿州”,自古有“蜀道明珠”、“富樂之鄉”之美譽。在這座城市裡培養出了許多名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李業,字巨遊,漢代梓潼縣人。李業年少時便有遠大志向,拜博士許晃為師,專攻《魯詩》。漢平帝元始年間公元1-5年,益州刺史舉薦李業,李業被任命為郎官備顧問、差遣之職。王莽取代漢室自立為帝后,李業託病辭官還家,閉門謝客,以示不願同流合汙。廣漢郡太守劉鹹慕其名聲,強行召其為官。李業以病相辭,激怒劉鹹,將其下獄,欲誅殺他,幸得說客勸解,劉鹹才釋放了李業。王莽也念其賢名,召任李業酒官,李業仍以病相辭,隱居故里。
公孫述佔據益州治地成都稱帝后,仰慕李業賢名,欲徵聘為博士,李業還是託病不從。公孫述十分惱怒,派尹融持毒藥逼李業從命。公孫述對尹融交待說,如李業答應,則授公侯的職;如不答應,則賜他毒藥。李業面對威脅利誘,毫不動搖,反問尹融:“君子見危授命,何乃誘以高位重餌哉?”又嘆道:“名可成不可毀,身可殺不可辱也。”於是飲毒酒而死。
光武帝劉秀滅公孫述重新統一四川后,為表彰李業的高尚節操,在梓潼建立墓闕。歷經兩千年歲月滄桑,李業闕至今還有殘跡可尋,即後人稱之為“書箱石”的兩座基石。1980年,李業闕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篇二
景毅,字文堅,東漢後期梓潼人。
景毅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德才兼優,被太守丁羽推舉為孝廉。東漢司徒丞相看重他擅能“治劇”有能力處理特別棘手的事務,先後委任作瀏陽侯相、高陵縣令。他在任職期間重視文化教育,以禮義教化百姓,政績顯著。後遷侍御史中央的監察官。這時朝廷宦官專權,以李膺為首的正直的士大夫起而抨擊。景疫對李膺十分敬佩,把自己的兒子景顧送到李膺門下當學生。宦官大興“黨錮之禍”,殘酷迫害以李膺為首的“黨人”,李膺被誅,其門生故吏親屬都受牽連,禁錮終身,不得為官。宦官掌握的李膺門生故吏名單,漏掉了景顧的名字,故景毅未受牽連,但景毅說:“我本來就是仰慕李膺的賢名,才送兒子拜他為師,豈可因漏掉名字而苟安。”於是自已上表要求免官,迴歸故鄉。他的行為得到正直的士人的稱讚。
後來,他又被起用,任命為武都縣今甘肅省境內令,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愛戴,在他升遷為益州郡太守離開武都時,無數百姓痛哭流涕,依依不捨,史載有七百餘人送他至沮今陝西略陽東,還有300人一直送到白水今四川青川縣白水鎮才揮淚告別。當時益州郡今雲南省社會秩序混亂,經濟凋敝,物價高漲,鬥米值千錢。景毅在治理益州期間,減輕百姓負擔,恢復生產,安定社會秩序,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在他離任時一斗米價降至八錢。後被推薦為“議郎”,但他看到朝廷宦官專政,腐敗至極,不願再到京城作官,便再次要求免官迴歸故里。
篇三
李白701—762,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其先代在隋朝末年被流放到碎葉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 。其父後客居於綿州昌隆縣清廉鄉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 李白即誕生於此地。
李白自幼天資聰穎,“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讀書之餘,還“好劍術”,“好入名山遊”。他既崇通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又胸懷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唐開元八年720,曾任宰相的著名學者蘇頲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路過綿州,李白投刺謁見,其才華令蘇頲十分驚異,稱讚他說:“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
開元十二年724,李白以“大丈夫當有四方之志”的心態,“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次年,出蜀東遊,泛洞庭,遊揚州,下吳越。開元十五年, 定居於湖北安陸壽山。同年,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開元十八年左右,李白抵長安,欲爭取政治出路,卻失意而歸。開元二十三年遊太原,識郭子儀於行伍之中,結為好友。開元二十八年,離開安陸,定居東魯。次年, 與孔巢父、韓淮、裴政、張叔明、陶沔等會於徂徠山, 縱酒為樂,時號“竹溪六逸”。
天寶元年742,李白再至長安。往見賀知章,賀讀其詩文,讚歎不已,稱之為“謫仙人”。又經玉真公主舉薦,受玄宗召見,其才能甚得玄宗嘉賞,遂被任命為供奉翰林,參加草擬檔案等工作。時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賢能之士屢遭排斥和迫害。李白才華超卓而秉性耿直,不願對權貴阿諛奉承,因而遭受讒言詆譭,在長安前後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
此後,李白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天寶三年,李白在洛陽與大詩人杜甫認識,兩人攜手探勝,把酒論文,甚為投契。次年兩人分手,此後未再會面,但彼此都寫下了感情深摯的懷念詩篇,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輾轉於秋浦、宣城今屬安徽一帶,後隱居於廬山。次年十二月,為實現討伐叛軍、平定天下、報效國家的心願,他應邀加入永王李璘幕府。但很快永王與肅宗發生權位之爭,永王兵敗被殺。李白也因此獲罪,被囚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又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中途遇赦得歸,時年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貧病交加,然其愛國憂民之心未曾稍減。61歲時,他在得知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兵的訊息後,還毅然前往投軍殺敵,但“半道謝病還”,不得不到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處養病。次年病重,遂將自己的詩稿交與李陽冰,託其編集。寶應元年762,唐代宗即位,下詔封李白為左拾遺,而其時李白已然去世。
李白的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傳至今的約有千首。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自三代以來,風騷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步,唯公一人。”李白把我國古代詩歌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對後代產生了極其深遠影響,被推崇為“詩仙”。其詩作不僅在國內有多種版本,還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在100多個國家流傳。
古代狀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