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細辛的藥用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北細辛屬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常用中藥。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及用量用法。

  

  1降止咳

  前人曾形象地把肺喻為鍾,所謂“肺如鍾,撞則鳴”,外而風寒燥熱,內而七情致損,皆可以影響於肺,使肺氣失宣散肅降之常,發為咳嗽。北細辛所治之咳嗽氣逆,乃為外有寒邪,內伏水飲,中外皆寒之證,小青龍湯便是代表方。此方之結構,大率分為三組,一組藥是用麻桂解表散寒《傷寒論》原文為“傷寒表不解”第二組藥是用乾薑、半夏蠲除水飲《傷寒論》原文為“心下有水氣”第三組藥是白芍藥、五味子,甘緩酸斂,緩和藥性之猛暴,使之成為有制之師。而北細辛一味,在方中獨有深意,一層意思是助麻桂解表;一層意思是助姜夏化飲;而五味子酸斂,與細辛之辛散相伍,一合一開,意在使肺之宣降復常,而咳逆自止,則是第三層意思了。仲景用藥之妙,在此方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醫生治咳嗽的通病多出在兩方面:一是用通套的止咳方藥,見咳止咳;二是寧可用清熱化痰藥,也不輕用辛溫燥烈之品。如蛇膽川貝液、川貝枇杷膏之類,也以涼藥居多,是以熱咳或可以有效,寒咳則雪上加霜矣。這兩者都錯在失去了辨證論治精神。

  2利水消腫

  腎炎初起,有類風水,‘但有夾寒夾熱之異,其症頭面浮腫、畏風、舌苔薄白、脈浮。夾熱者,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用加減越婢加術方 麻黃、石膏、蒼朮、白朮、蟬蛻、白花蛇舌草、連翹、金銀花、車前草、野菊花、澤蘭、益母草夾寒者,舌淡、苔白、脈不數、口不渴、畏寒,則取仲師治少陰反熱之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制附片、北細辛合五皮飲桑白皮、大腹皮、生薑皮、陳皮、茯苓皮,其效甚捷,蓋北細辛既溫少陰之經,又兼有行水氣之長,往往三五劑即可消腫。腎炎雖多見血壓增高,而麻、附均有升壓作用。

  3宣痺止痛

  北細辛有較好的止痛作用,風火牙痛,症見牙齦腫痛、喜吸涼風、口渴、舌紅、脈滑數,常用北細辛與石膏、荊芥、防風、薄荷、川芎、赤芍藥、露蜂房、白芷、黃芩、升麻、甘草配伍,既是“火”,用石膏、黃芩正為的當,北細辛有發散之長,取“火鬱發之”的意思。此方加川烏、花椒,對齲齒疼痛也極有效。

  北細辛也常用於痺證疼痛,《神農本草經》謂其主“百節拘攣,風溼痺痛”。無論風寒溼痺、風熱溼痺均可用之,但寒證用量可加大,後者則僅取其宣通經隧,衝開蘊結之溼熱,用量則不宜重,一般3-5g即可。

  北細辛亦為頭痛要藥,寇宗爽說它“治少陰頭痛如神”。實際上風寒、風熱頭痛也常用之,《局方》川芎茶調散以及菊花茶調散即是其例。

  4止痛愈瘍

  口瘡多屬於火,但有虛火、實火之異,實火宜清宜下,虛火可補可斂。以黃連配細辛,一寒一熱,一直折,一發越,合奏消炎止痛之效,除內服外,也可以黃連3份,北細辛1份,共研細末,蜂蜜調外搽。對虛火口瘡,則常於辨證湯藥之外,用北細辛15g,研細末,水蜜各半調勻如糊狀,放置紗布中,貼在臍部,用膠布密封,2日一換,一般3日左右,口腔潰瘍可獲癒合。

  由於本品味辛走竄,善於通陽散結,對某些頑症痼疾如紅斑狼瘡、溼疹、腫瘤、帕金森病、心動過緩等,辨治方中加用北細辛,多可提高療效。唯陰虛火旺、舌質紅者忌用。

  北細辛的用法用量

  1g~3g。外用適量,可研末吹鼻或外敷。用量原則上為散劑粉劑嚴格控制在3g以下,入湯劑可根據患者體質,病情及用藥者的經驗,酌情如大劑量,但前提是煎透。北細辛揮發油中的甲基丁香酚、欖香素、黃樟醚為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隨煎煮時間延長,揮發油揮散更多。毒性成分黃樟醚在湯劑煎煮30分鐘後僅存2%,比其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更易揮發。從藥理學上證明了較大劑量細辛入煎不但安全、亦有效,與眾名中醫超劑量使用細辛安全有效的結果是一致的。

  超藥典劑量使用細辛,若無十足經驗或把握,應從小劑量漸增。適當加大劑量,可明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用量過小會貽誤病機,使疾病纏綿難愈。但中醫學原則一切仍以安全為首要。

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療方法
北杏仁的鑑別與栽培
相關知識
北細辛的藥用價值
細辛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作用
細辛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作用
北芪的藥用價值
盆栽柚子樹的養殖方法_柚子樹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風鈴花怎麼養風鈴花的藥用價值
蓖麻蠶的藥用價值
胡蘆巴的藥用價值
烏蘞莓的藥用價值
紫堇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