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三月三是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許多地區在三月三這天都會吃地菜煮雞蛋,為什麼三月三這一天要吃雞蛋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三月三要吃雞蛋的典故,希望大家有用哦。

  三月三要吃雞蛋的典故一

  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採來一把地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癒。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以後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三月三要吃雞蛋的典故二

  相傳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悼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

  三月三要吃雞蛋的典故三

  在壯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夥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三月三要吃雞蛋的典故四

  三月三,是個古老的節日,是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上已節”演變而來的。那時這個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已”是地支中的幹位。過去紀年紀月紀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與地支“子醜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輪番搭配,以數學組合方式組成六十個組合形式來記日記年。“上己”就是三月中第一個出現“己”的日子,因此叫“上己”。過去,在這一天,人們要到野外郊遊踏青。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得到了徹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禮教約束,自由交往。到秦時,“上己節”的活動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這一天。這天,人們在郊外水濱盪鞦韆,放風箏,觀風景,青年男女對歌抒懷,各行其樂。到唐代,這種風氣還一直流傳著,甚至連皇家戒備森嚴的宮廷也敞開了大門,讓嬪妃宮女到郊外歡度一日。詩聖杜甫描寫玄宗寵妃楊玉環及其姐妹到長安城外郊遊時就寫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三月三這個節日發展到後來,在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淡下去了,即使某些仍保留著這一風俗的地方,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漸成了一個休息、遊樂和集市貿易活動的節日。但在我們今天,沒有旅遊、休息的說法,我們吃個“煮雞蛋”就算是過三月三了。

  三月三的飲食習俗

  一、安徽霍山吃蒿子粑粑

  製作方法如下: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麵、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裡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麵、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裡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鐘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傳說故事:“鬼節”與蒿子粑粑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遊蕩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唸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裡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衝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託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增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麵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裡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託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裡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訊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裡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二、吃地菜煮雞蛋

  薺菜串心草

  農曆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藥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藥。在中藥裡,薺菜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

  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藥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髮際。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淨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溼、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為什麼三伏天不能吃冰的原因
為什麼龍抬頭要理髮是什麼意思
相關知識
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
三伏天為什麼要吃雞和餃子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的原因
夏至為什麼要吃雞蛋
立夏為什麼要吃鴨蛋要怎麼做
立夏為什麼要吃鴨蛋要怎麼做
冬至為什麼要吃雞
冬至為什麼要吃雞進補
冬至為什麼要吃雞進補
七夕節為什麼要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