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防護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據說世界上每年發生的地震中有百分之二十發生在日本。正是這種地震多發的特點,日本人在應對地震方面,特別是地震前的準備以及地震後的逃生頗有心得。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社會教育

  日本兒童剛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會吩咐所有家長為孩子準備一頂棉帽子在日本叫防災頭巾,其用意當然是一旦發生地震,學校就會讓孩子們立即戴上這些帽子,保護自己。而在平時,這些帽子就套在座椅背上。學校每年實行一次地震演習,藉助區裡的地震體驗車讓學生“親身經歷”地震。

  為了讓地震的災害減低到最低限度,日本各地中小學都非常重視防災組織的建立、教師防災研修、學生防災知識的學習和防災演習等防災教育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中小學一般都把防災教育列入學校年間教育計劃中,編制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防災教育課程。如在理科、社會等課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地震發生的機理、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過去所遭受的自然災害的特徵等,在道德課、綜合學習課、課外活動等課程中培養學生的防災意識、講解日常生活中防災的注意事項、災害發生時應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以提高學生的放在技能。防災演習是把學生平時習得的知識和技能運用於實踐的一項綜合活動,日本各校分別針對地震發生在課上、課間、放學回家途中等不同情形進行各種實戰訓練,並請防災教育專家或當地消防員來校指導,總結每次的經驗和不足之處,以便下次改進。

  :完善的建築物

  為了抵禦地震的破壞,日本的高層建築普遍採用地基地震隔絕技術。這種技術,就是在建築的底部安裝彈性橡膠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緩衝裝置來緩衝地震帶來的晃動。其次,日本建築在選材上也格外講究,比如在歐洲、中國經常被當作主要建築材料的磚瓦,很難在日本的建築物中找到其蹤影。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證明磚結構房屋不抗震,從那以後,磚結構建築在日本幾乎不再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輔以輕型牆面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另外,為了提高傳統木結構建築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的民宅採用了箱體設計——地震發生時,房屋整體翻滾,不至於損毀。這也就是本次強震引發的海嘯過後,漂浮在海面的房屋很多都沒有散架的原因。

  頻繁的地震災害促使日本頒佈並完善了多部建築物抗震方面的法律。日本有關建築物抗震法規多達63部。歷次大地震後,都要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和修改,可以說每一部法律都是日本抗震經驗的一個總結。尤其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先後在1996年、2000年、2005年、2006年連續四次修改《建築基準法》。修訂後的《建築基準法》將住宅、樓房的抗震標準提高為經得住6至7級地震搖晃而不會坍塌;地方行政部門、消防署、警察局、廣播電視局等社會服務機構必須能繼續維持其使用功能;商務樓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求能夠經歷8級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夠超過100年。日本防震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學校是第一避難所”——所有房子都可以倒,但學校的房子不能倒。日本有一個《建築物耐震修改促進法》,規定所有的公立學校必須高度耐震,新校舍要按最新嚴格耐震標準興建,現存學校必須接受定期“耐震診斷”,有問題的會被補強或是改建。

  :政府部署

  日本根據《災害對策基本法》,設立了以防災為首的由有關省廳局長級官員組成的“非常災害對策本部”負責調查災情和指揮救災。日本自衛隊在地震後也迅速採取行動,大概在地震發生幾分鐘後,防衛廳便會設立“災害對策本部”。半個多小時後,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的飛機相繼飛往災區。1個小時後,防衛廳召開了“災害對策會議”,決定迅速收集災情。日本防衛廳和自衛隊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修改了內部規定,一直堅持“地震烈度5級以上出動飛機、派遣自衛隊員”的應對機制。此外,陸上自衛隊各駐地都有一支由二三十人組成的24小時救災部隊,隨時準備前往災區進行救助。目前,有4.3萬名陸上自衛隊隊員和180架飛機正在待命,隨時準備趕赴災區。陸上自衛隊的168輛配有炊具的車輛也會迅速駛抵達災區。此外,警察廳、防衛廳和消防廳等也有相應的應對機構。安裝在日本各地高大建築物上的高音喇叭不斷地向日本國民播放著各種警報和通知。儘量提高除體制外一切的救援速度。

日本地震救援措施
日本預防地震措施
相關知識
日本地震防護措施
日本地震應對措施
日本地震救援措施
地震防護措施有哪些
地震防護措施
地震防範措施
地震的緊急防護措施
地震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日本地震措施
安全防護措施管理制度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