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防震減災安全工作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災害之一,也是損失最為嚴重的災難,所以我們的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必不可少,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如何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防震減災工作一、震前準備
在地震來臨前做好對策預案,加固建築物,並向群眾進行宣傳,使其在思想和知識上有所準備。在地震發生階段,人們主要根據平時的防震知識和實際情況,尋找安全地方緊急避震。同時要注意觀察附近的情況,是否有人遇難和負傷待救。負傷待救者也應做好自救或儘快尋求救援。在震後自救階段,短時間內救援力量難以到達災區,這時是最困難的時期。在此階段自救是主要方式,人們應瞭解自救的注意事項,並且預防強餘震。大震後3個小時,救援力量一般可到達災區,有組織的救災活動即可全面展開。但此時也應注意強餘震和續發性大震的防禦。防震措施的重點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有條不紊地進行防震救災。要做好以下準備。
1學習地震知識,掌握科學的自防自救方法。震前白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預報背景的地區,根據臨震前所發現的巨集觀異常,採取簡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舉動。另外,震前的物質準備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時緊急躲避處,以爭取足夠的等待外援時間。
2分配每人震時的應急任務,以防手忙腳亂,耽誤寶貴時間。
3確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要做到暢通無阻。
4加固室內器具。
5落實防火措施,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6學會並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紮、搬運傷員和護理方法等。
7適時進行應急演習,以發現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處和正確識別地震謠傳。
防震減災工作二、震時應急
1瞬時抉擇,珍惜12s自救機會。地震發生時,人們能感覺到並受其害的主要有兩種地震波,即專業人員常說的P波縱波和S波橫波。每種型別以不同的傳播方式和速度運動。P波運動速度最快,傳播速度每秒鐘8~9km,最先到達地面。在震中區,P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顛簸,造成的破壞不大,是給人們地震發生了的訊號。s波的運動速度比P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鐘4~5km,是繼P波後到達地表的破壞性極大的波。它使人感覺到的是前後左右的搖晃以及建築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波。因此,自我救助主要是在P波到達地面後的數秒鐘之內的事。當P波到達時,應立即反應是地震發生了。若能在橫波到達並造成破壞之前的十幾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給人們提供了最後一次自救機會。一般稱為12s自救機會。
另外,地聲地光也是大震的預警訊號。許多地聲出現在震前10min內,到臨震十餘秒時聲響最大。臨震時先聽到“呼呼”風聲,接著是“轟轟”聲,再就是“咚咚”聲,之後地面開始震動。地光是地殼內溢位的氣體,強化了低空靜電場所致。其形狀有帶狀、片狀、球狀、柱狀,顏色以藍、白、紅、黃居多。地面微動可能是臨震前震源區斷層預滑造成應力波所致。歷次大震的倖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觀察到這些臨震異常現象,判斷有大震來臨,迅速採取措施避險,而躲過了災難。
2瞭解自己所處環境,果斷採取相應措施。要迅速遠離易爆和易燃及有毒氣體儲存的地域,避險時要遠離高樓、大煙筒、高門臉、女兒牆、高壓線以及峭壁、陡坡或海邊,不要在狹窄的巷道中停留。
防震減災工作三、地震現場急救
地震同時出現大批傷員,現場救護往往需在群眾幫助下進行。做好現場指揮、現場傷員分類工作十分重要。
1.現場指揮
救護人員要掌握現場特點,包括建築物倒塌程度、可能受傷人數和地點,選擇安全救護場地。組成現場救護指揮站,組織救援人員將傷員脫離受傷現場,在選定的安全場地對傷員進行現場救護。
2.傷員的現場分類
根據傷員受傷各程度、部位、生命體徵變化進行分類,有利於按傷員傷情的輕重緩急進行救護和向醫院轉送。機械性外傷,指人們被倒塌體及其各種裝置的直接砸擊、擠壓下的損傷,一般佔地震傷的95%~98%。另外,還有埋壓窒息傷、完全性飢餓、燒傷等。
防震減災工作四、震後自救與互救
自救與互救在抗震救災中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無論有無救援力量到達,災民自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據部分資料統計,自救與互救的脫險率可達40%~80%。
一次強烈地震經過幾十秒鐘後結束了,首要的問題是如何自救。在廢墟下壓埋較輕的人,憑藉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情況,尋找可以自救脫險的薄弱部位,盡力自救,完全可以脫險,失去理智的亂喊亂叫是無濟於事的。若受重傷或暫時不能脫險者,不要亂喊亂動消耗體力,要設法延緩生命,首先把妨礙呼吸的部位口鼻胸部盼近鬆動一下,或扒開一定的小空間,以利呼吸,等待救援。發現有人扒救時,可用喊或敲擊物體的方法為扒救人指明埋壓的位置。
互救要有組織、講究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圖快而造成不應有的傷亡。首先通過偵聽、呼叫、詢問及根據建築結構特點,判斷被埋人員的位置,特別是頭部方位,再進行開挖施救。
問:就是詢問震時一起的親友、同志和當地熟人,指出傷員的位置,瞭解當地的街道情況、建築物分佈情況。
聽:就是貼耳偵聽傷員的呼救聲和呻吟聲,一邊敲打一邊聽,一邊用手電照一邊聽。
看:就是仔細觀察有沒有露在外邊的肢體血跡、衣服或其他跡象,特別注意門道、屋角、房前、床下等處。
探:就是在廢墟空隙,或者排除障礙鑽進去尋找傷員。這時要注意有無爬動的痕跡及血跡,以便尋找已經精疲力盡的遇難者。
喊:就是呼喊遇難者姓名,細聽有無應答之聲。
通過以上五種方法,找到傷員位置,然後再根據情況,採取適當的救援方法,就能很快地將傷員救出,並逐步擴大救援。
救出傷員後應首先將其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灰土,進而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如傷勢嚴重不能自行出來的,不得強拉硬拖,應設法暴露全身,查明傷情,施行包紮固定或急救。在扒救中,可使用鏟、鐵桿等輕便工具和毛巾、被單、襯衣、木板等方便器材。企業的醫護人員脫險後,能在救護工作中起重要的核心和骨幹作用。要立即在馬路口、廢墟旁建成臨時包紮點、醫療點,指導自救互救,搶救出來的傷員應儘快包紮,並設法尋找藥物、水和適當食物給以急救,然後轉移和治療。
防震減災工作五、預防餘震災害
強烈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短期內很可能還會有較強的餘震,使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的建築物再次坍塌。因此,地震後不能麻痺大意,要積極預防強餘震災害。搭建防震棚,一方面可解決住宿問題,也是預防餘震災害的有力措施。同時,做好防疫工作。
地震逃生和自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