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從長後幼的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稱呼他人才得體,才不至於失禮,應該從長後幼。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不僅僅反映出自身的修養、對他人尊敬的程度,甚至還可體現出雙方關係的程度和社會的風尚。一個小小的稱呼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敬意、你的熱情,所以稱呼他人一定要掌握好技巧,要合乎常規,做到莊重、正式、規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一、 按年齡分類的稱呼:
當稱呼年長者時,務必要恭敬,不可直呼其名,也不可以直接呼“老張”、“老王”等,尤其是年齡相差較大的隔代人之間,應當稱呼“張老”、“王老”,或“張老先生”、“王老先生”或姓+職務或職稱等,如“張主任”、“王總”、“楊工”、“羅老師”、“陳師傅”等等。總之,要有尊敬長者之意。
當稱呼同輩的人時,可直呼其姓名,有時甚至可以去姓稱名,但要態度誠懇、表情自然,體現出真誠。當稱呼年輕人時,可在其姓前加“小”字相稱,如“小張”、“小李”,或直呼其姓名,但要注意謙和、慈愛,表達出對年輕人的喜愛和關心。
二、按種類分類的稱呼:
一般性稱呼——先生、女士;職務性稱呼——部長、主任、局長、處長等;職稱性稱呼——教授、工程師等;職業性稱呼——教師、律師、醫生、會計等;親屬的稱呼——爺爺、婆婆、叔叔、舅舅、姑姑、姐姐等。
三、引航員在船時對相關人員的稱呼
一般情況下,引航員在船可根據被引船、引航船、拖船等人員的職位分別稱船長、大副、二副、三副等,一般的船員可稱“師傅”,對外國籍船長可稱呼為船長。
四、稱呼他人時的注意事項
1、切忌唸錯被稱呼者的姓名,忌對領導、長輩、客人直呼其名。在正式場合即使是自己很熟悉的人也不要直呼其名字。
2、切忌對被稱呼者的年紀、輩分、婚否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將未婚婦女稱為“夫人”,就屬於誤判。已婚者應稱之為“夫人”,未婚者應稱之為“小姐”,而“女士”則多在不知其婚否時使用。
3、切忌使用時過境遷的稱呼。如:老爺、大人等,顯得滑稽可笑。
4、切忌見人就叫“老闆”,這樣會顯得不倫不類。
5、在商務場合,對剛認識的人不要直呼其姓名,應在姓氏後加“先生”、“女士”、“小姐”等。
6、在商務交往中切忌使用庸俗低階的稱呼。如:哥們兒、姐們兒等等。雖然聽起來親切,但顯得檔次不高。
7、具有特定頭銜的人物,如:校長、大使、市長等等,為表示尊重,應在其頭銜前加姓氏稱呼。
8、切忌隨意給人起綽號,如“柺子”、“禿子”、“肥肥”。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省略稱呼或以“喂”、“哎”等與不太熟悉的人打招呼,是沒教養的失禮行為。
9、對有“博士”、“教授”等學位或職稱的商界人士,即使是總裁,也可以用姓氏加“博士”、“教授”稱呼。
10、稱呼中避低就高,是我們中國人的客套禮俗。除了中央領導人,從省部級開始,對一些副職負責人,口頭上常常將“副”字去掉。當然,正職者在場時,“副”字不可省掉。另外,在對外交往中,省“副”字也不妥,人家會覺得我們虛偽,不實事求是。
11、稱呼中避老就年輕,是外國人的禮俗。在美國如果稱呼不認識的老年婦女為“老奶奶”,對方會不予理睬。如果你還繼續這樣稱呼對方的話,會挨對方的白眼,並且被告知:“我的名字不叫老奶奶!”若是碰上一個愛諷刺挖苦的人,說不定還要挨數落:“我可沒有像你這樣的孫子。”稱“女士”則更容易被接受。
12、工人可以稱呼為“師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稱為“出家人”。但如果用這些來稱呼其他人,沒準還會讓對方產生自己被貶低的感覺。
13、忌用不恰當的簡稱。某些同事之間使用的非正式的簡稱,例如,把範局長簡稱為“範局”,把沙司長簡稱為“沙司”,把周校長簡稱為“周校”,均不可使用於正式場合。
14、在正式場合,不用替代性的稱呼,如“下一個”、“12號”等替代性稱呼去稱呼他人,為不適當的稱呼法。
15、多人交談的場合,應遵循先上後下、先長後幼、先女後男、先疏後親的原則。
16、僅僅適用於國內的稱呼,例如:同志、愛人等,絕對不宜用於稱呼一般的外國人。
問候禮儀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