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賞月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那麼,大家知道是怎樣的嗎?下面小編告訴你。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一年四季皆有明月,為何要在中秋賞?歐陽詹在《玩月》詩序中試圖解釋了這個問題:“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雲太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則寒暑均;取之月數,則蟾魄圓。”他從天氣角度給出瞭解釋,這個解釋在今天的科學角度看來是合理的,秋季中期,北方乾冷氣流迫使夏季一直迴旋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上空的暖溼空氣向南退去,空氣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雲霧少了,因而出現秋高氣爽、夜空如洗的天氣,所以月亮顯得分外皎潔,使人產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覺。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們選擇一年中的“中秋”前後賞月還有歷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選擇在秋季進行,那時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領略到平常習焉不察的月亮之美。而當時上層人士對月亮的認識開始趨於理性,不再是單純的崇拜,就漸漸把圓月當成了一種美麗的自然景象進行欣賞。所謂的“良辰美景”心態,便是如此。從歷代賞月詩歌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神話的痕跡,桂樹、白兔、嫦娥是常見的意象,也證明了古代月亮神話對賞月風尚的濃厚影響。

  傳說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苦幹,老百姓眼看無法生活下去。後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登上崑崙山,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不久,後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夫妻倆恩恩愛愛。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服下此藥能即刻上天成仙。然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不料被奸詐刁鑽的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外出狩獵,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危急之時,嫦娥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不死藥,立刻飄離地面向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夜空苦苦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是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也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賞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借月表達這思念之情。
 

我愛中秋節作文
中秋節賞月唯美圖片經典漂亮
相關知識
中秋節賞月的由來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關於中秋節賞月的現代詩歌
關於中秋節賞月的優秀作文
關於中秋節賞月的作文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6篇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6篇***2***
中秋節燈謎的由來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