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理財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一位所有者或投資者,如果儘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著好業務的經理人結合在一起,也能成就偉業。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胡適

  1917年,剛剛留學回國的27歲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授時的月薪為280銀元。1931年,胡適月薪600銀元,加上他著作的版稅、稿酬等,估算每月收入為1500銀元相當於現在人民幣45000元,年收入達到50多萬元。胡適住房也十分寬敞,僱有6個傭人,生活非常富裕。

  但是,胡適不注重理財,經常吃乾花淨,長期沒有積蓄鬍適日記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聞,總之小編是隻記住了六個字,打牌、打牌和打牌……。抗戰爆發後,胡適的生活開始拮据起來。到了晚年,他經常告誡身邊的工作人員“年輕時,要注意多留點積蓄。”

  胡適晚年流寓美國時,曾因其年老多病,又被美國“醫保”拒之門外。這導致他心臟病復發入院治療時,醫療費也成了難題之一。對此,他不無感慨地說過這樣的話:“美國資本主義很壞,我這個年紀大了後,我想保險,他們嫌我年紀大,嫌我心臟病……”

  篇二:魯迅

  魯迅極善理財,不準別人拖欠稿費,錙銖必較。《魯迅日記》有他寫的十分詳細的日常生活各種收入與支出記錄。

  1929年8月28日,北新書局的老闆李小峰設宴宴請魯迅、林語堂夫婦、郁達夫夫婦等文化界名流。魯迅因與李小峰的版稅問題與眾人爭執起來,大喊:“我要宣告!我要宣告!”林語堂在日記中寫道:八月底與魯迅對罵,頗有趣,此人已成神經病。

  篇三:貓王ElvisPresley

  衝動消費、揮霍錢財是貓王被大眾熟知的習慣,他毫不吝嗇地送親朋好友貴重的禮品,每年要花$50萬維持他的不動產Graceland……而且,他的商業顧問是做卡車司機、且曾因使用空頭支票坐牢的父親。

  在貓王1977年去世時,只留下$500萬元財產。而遺產繼承人——他的前妻和女兒,則在若干年後以1億的價格出售了這筆遺產的85%。

  篇四: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在其短篇小說《傻頭傻腦的威爾遜》中有一句對投資者來說猶如當頭棒喝的名言:“十月,這是炒股最危險的月份。其他危險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意思就是說,每天都是危險的!

  那麼,馬克·吐溫自己又是如何投資的呢?大體上可以概括如下:曾迫於還債壓力而希望在股市中大撈一筆,但結果屢戰屢敗;曾熱衷於投資各類新生事物,結果接連失敗而心灰意冷……

  馬克·吐溫發下“永遠不在新奇玩意兒上浪費金錢”的毒誓後,某天一位名叫貝爾的年輕人登門造訪,讓他投資一個怪模怪樣的新裝置。而且,只需500美元就有一大筆股份回報。要說當時,那馬克·吐溫可是忍著淚拒絕的啊!然並卵,因為那年輕的貝爾胳膊下夾著的“新奇玩意兒”——就叫“電話”!

  現在,你一定知道馬克·吐溫的黑色幽默是怎麼寫出來的了。一句話:那可都是淚換來的啊。

  篇五:卓別林

  卓別林在自傳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在好萊塢拿到第一筆鉅額片酬時,他欣喜若狂。此時,有個製片人對他講,很多人就是這樣一步步毀在對錢的貪婪上的。於是,卓別林就問,那怎麼知道有多少錢就能毀了我呢?

  製片人說:“當你還能理性地支配手裡的錢時,就能獲得心理上的最大自由,但如果你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花太多的錢時,那就離被金錢毀滅不遠了。”

  篇六:丘吉爾

  1929年,剛剛卸去英國財政大臣之職的丘吉爾和幾位同伴來到美國,受到了投機大師巴魯克的盛情款待。參觀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後,在美國股民巨大熱情的感召下,丘吉爾決定自己也投入10萬美元玩股票。

  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也是美國股災和金融危機爆發的那一年——在該年10月24日一天之內,丘吉爾就損失了所有本金。那天晚上,巴魯克邀請大約50名財界領袖一起吃晚飯,向丘吉爾祝酒時,戲稱他為“我們的朋友和前百萬富翁”。

  篇七:牛頓

  牛頓的一生是極“牛”的,他是近代經典力學的開山祖師,也曾任英格蘭皇家造幣廠廠長。不過,他平生唯一一次炒股,卻如同經歷了2015年中國股災一般……

  1720年4月,牛頓投入約7000英鎊購買了英國南海公司的股票,僅兩個月就股價翻番,隨後賣出。但到了7月,股票又繼續增值了8倍,這讓牛頓悔不當初——“恍然大悟”後,牛頓大概就開始變笨了,他隨之決定加大投入,最終鉅虧2萬英鎊——這相當於他當造幣廠廠長十年薪水!
 

經典勵志理財故事
感動中國人物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名人理財小故事
名人理想小故事10篇
名人勵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大道理
關於名人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中外名人節約小故事精選
簡短名人勵志小故事案例
短篇的名人勵志小故事分享
短篇的名人勵志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勵志小故事英文
勵志成長的名人真實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