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學生的哲理短文
作為一箇中學生,有時候我們要多看看關於哲理的書籍,這樣的文章能夠對我們的生活學習進行指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1:改變自己
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人生在世,要時刻思考人生。雖然命不可更改,但運是可以改變的。”“當你無法改變環境時,改變自已”。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說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某一天在與他的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告訴他的學生們:“我能夠把對面的山移過來。”學生們一下子炸開了鍋,覺得非常羨慕,然而又非常好奇,於是紛紛向老師請教方法:“老師,你是怎樣做到的呢?能不能教教我們?”這時柏拉圖就笑道,說:“很簡單的,山若不過來,我就走過去!”在場學生一片譁然!
柏拉圖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可能移動山,也可以說我們改變不了世界和社會上太多的東西,但我們可以換個心態自己走過去,很多時候,健康樂觀的心態很重要。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生存的環境,面對選擇,有時並不盡人意,得去適應自己可以擁有的。打個比方:週末的辦公桌上堆著成山的要處理的工作,更不巧烏雲密佈,下著瓢潑大雨,空蕩的辦公區就零星一兩個人,想著美好的週末不僅要加班,還下著大雨,這一天將會變得多麼枯燥和乏味。心情一下就不美麗了,老天爺都在替我難過!接著就會影響自己的情緒、思想,再接著就會影響工作、生活等等。那麼既然如此,何不換個心態想想?下著大雨的週末在家呆著也是呆著,工作也沒什麼不好;安靜的辦公室可以更專注的投入工作,比虛度一天有意義的多了;雨水沖洗過的樹葉更加翠綠,烏雲散去的天空更加明亮,雨後的空氣更加清新,說不定還能看見彩虹呢?遇到陰雨天時,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陽。
有人會這樣想:我是愛自由,我有個性,我就是我,為什麼要改變?環境有時並不盡如人意,老話說“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這句話也並非沒有它的道理,但我認為這話不適用於今天,因為當今社會,很多人無形中把這句話當成了一種不去努力的藉口,只是守株待兔,等待別人發現自己、找到自己,怨天憂人,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面對不好的環境,每個人都埋怨過,沮喪過,灰心過,也等待過,但不是第一時間想辦法戰勝它解決它,而是用寶貴的光陰換來無用的指責抱怨。太多的時候,我們把困難在自己的想象中擴大,其實不盡然,如果你能稍做一下改變,也許就會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呢?老話說人生如水,做人應像水一樣柔和、謙和,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並在適應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能力,創造適合自己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獲得快樂,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對你不利的環境,不嘗試著改變自己,那麼,不僅在生活上是一無所獲,精神上也會承受很大的煎熬。
我是人們口中的90後,我們這一代人有著許許多多的性格標籤:衝動、彷徨、冷漠、張揚、新潮等等。雖然我們生活的很舒適,物質條件也不錯,但仍然感覺缺少精彩,總是難得如意。我們這一代人,在對社會價值、人生價值的選擇的主體性上不斷膨脹,導致不斷的抱怨,讓自己的身心都變得疲憊,失去了太多。
然而在我看來,我們這代人也是幸運的“新新人類”,因為我們足夠年輕,很多東西還不曾定型,我們有精力,正在成長,能夠改變自己。因此我認為改變自己的第一課就應該是學著知足,珍惜已有的東西;第二要把消極的毫無建設性的思想統統扼殺,我們習慣性常說的“為什麼”“憑什麼”,換成“怎樣”“如何”“我憑什麼不行”換成“我如何才行”?換個方式思考人生;第三調整心態,不把得失看得太重,你對生活微笑,那麼生活也對你微笑;第四該說話時說話,該沉默時沉默;第五學著寬容,學著承受,寬容別人其實也就是寬容自己。
如果要抱怨世界,可以找一百個理由,但世界不會因為我們找了這些理由而發生百分之一的變化。可是如果改變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或許明天就會發現自己身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埋怨環境,不如改變自身。改變雖然是痛苦、困難的過程,但這就是一個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像毛毛蟲的一生,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蛻皮,然後吐絲、結繭,總有一天要艱難地衝破厚厚的繭,承受長時間的苦痛,但苦痛之後,破繭而出,張開大大的翅膀,變成美麗的蝴蝶。
改變不是要你放棄自己的原則,而是讓自己有更多的契機更多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不是妥協,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明智選擇。現實中有許多事情都如同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或至少暫時無法改變,那麼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就勇敢地改變自己吧!
【作者:我要愛 或是死】
篇2:行動決定命運
遺憾的是,很多人並沒有記取這個最大的教訓,結果將自己淪為平庸之輩,看看那些普通人,你就會發現,他們都在被動地活著,他們說的遠比做的多,甚至只說不做。但他們幾乎個個都是找藉口的行家,他們會找各種藉口拖延,直到最後他們證明這件事不應該做、沒有能力去做或已經來不及了為止。
與這類人相比,我似乎聰明、狡猾了許多。積極行動是我身上的另一個標識,我從不喜歡紙上談兵或流於空談。因為我知道,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缺乏行動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維持現狀,拒絕改變。我認為這是一種深具欺騙性和自我毀滅效果的壞習慣,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一個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他才不會讓自己失望,並能增加自己控制命運的機會。聰明人只會促使事情發生。人生中最令人感到挫折的,莫過於想做的事太多,以致一事無成,我們必須承認,時間有限,任何人都無法做完所有的事情,要吃掉大象需要一口一口的吃,做事也是一樣,想完成所有的事情,只會讓機會溜掉。我的座右銘是:洛克菲勒對緊急事件採取不公平待遇。
要想變成“我現在就去做”的那種人,就是停止一切白日夢,時時想到現在,從現在就開始做。諸如“明天”、“下禮拜”“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的意義相同。
那些在工商界、政府、軍隊中的領袖,都是很能幹又肯幹的人、百分之百主動的人。那些站在場外袖手旁觀的人永遠當不成領導人物。
不論是自動自發者還是被動的人,都是習慣使然。習慣有如繩索,我們每天編織一根繩索,最後它粗大得無法折斷。習慣的繩索不是帶領我們到高峰就是引領我們到低谷,這就得看好習慣或壞習慣了,壞習慣能擺佈我們,左右成敗,它很容易養成,但是卻很難伺候,好習慣很難養成,但很容易維持下去。
要有現在就做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有積極主動的精神,戒除精神散漫的習慣,要決心做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做事,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會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培養行動的習慣,不需要特殊的聰明智慧或專門的技巧,只需要努力耕耘,讓好習慣在生活中開花結果即可。
人生就是一場偉大的戰役,為了勝利,你需要行動,再行動,永遠行動!
篇3:拒絕藉口
在我看來藉口是一種思想病,而染有這種嚴重病症的人,無一例外的都是失敗者,當然一般人也有一些輕微的症狀。但是,一個人越是成功,越不會找藉口。
我鄙視那些善找藉口的人,因為那是懦弱者的行為,我也同情那些善找藉口的人,因為藉口是製造失敗的病源。
一旦一個失敗者找出一種“好”的藉口,他就會抓住不放,然後總是拿這個藉口對他自己和他人解釋:為什麼他無法再做下去,為什麼他無法成功。起初,他還能自知他的藉口多少是在撒謊,但是在不斷重複使用後,他就會越來越相信那完全是真的,相信這個藉口就是他無法成功的真正原因,結果他的大腦就開始怠惰、僵化,但他們從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愛找藉口的人。
最常見的藉口,一句“我的身體不好”或“我有這樣那樣的病痛” ,就成了不去做或失敗的理由。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每個人多少都會有生理上的毛病。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我一直在為自己的破鞋子懊惱,直到我遇見一位沒有腳的人。”慶幸自己的健康遠比抱怨哪裡不舒服要好得多。為自己擁有的健康感謝,能有效地預防各種病痛與疾病。
“我不夠聰明”的藉口也很常見,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有這種毛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這種藉口與眾不同,它通常默不作聲。
我發現大多數人對“才智”有兩種基本的錯誤態度:太低估自己的腦力,和太高估別人的腦力。我認為真正重要的,不在於你有多少聰明才智,而是如何使用你已經擁有的聰明才智。
事情的結果往往與我們的激情程度成正比。激情能使事情變好一百倍一千倍。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叫激情,所謂激情就是讓人感動受不了為止。
我相信才智平平的人,如果有樂觀、積極與合作的處世態度,將會比一個才智傑出卻悲觀、消極與不合作的人,賺得更多的金錢、贏得更多的尊敬,並獲致更大的成功。
藉口把絕大多數的人擋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的失敗都是因為人們慣於找藉口。所以,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即為:防止自己找藉口。
改變青少年人生的哲理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