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聽力讀題技巧
很多同學以為雅思聽力就是練聽力,不知道讀題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讀題是答題成功的一半因素。因此,同學除了平時訓練聽題之外,也要訓練讀題的能力。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Part.1 為何精聽準備雅思聽力不靠譜
首先我承認自己的境界跟人家不一樣,但:
你知道很多人堅持不下來,還推薦這個方法,是為了告訴那些你推薦了一堆人裡的少數堅持黨而不管哪些沒法一天堅持兩小時精聽的,讓他們成功方法就是好的嘛? 你要知道這個方法就代表,平均每科用2個小時,每天需要用8個小時全力準備,有幾個能堅持下來就不說你這方法準備雅思聽力值不值用兩個小時了
英語老師以雅思9分來包裝精聽的效率是不科學的,加上之前備考時間你精聽的時間絕對超過2個月,大多數考雅思的人是沒耐心和時間準備這麼長時間的,所以你的答案和短期毫無關係。
你把語料庫,復聽,點聽,跟讀,長難句都堆砌在精聽當中,告訴別人這個方法涉獵的方面全,完全忽略其優先順序。比如在Improve當中單詞和片語用精聽來訓練而不用語料庫,你是閒的嗎?
6分沒到就不要妄想還特殊訓練長難句了。
我只能說但願你作為英語老師如果教聽力,不要面對基礎不好的朋友還如此誤人子弟,因為這個方法又笨又吃力。
我前前後後拖拖拉拉把全國知名的雅思老師都包了個遍,每個老師對於精聽的態度無一不否認,因為浪費時間,同聲的人才有必要做精聽的OK?有這時間你的寫作和口語不好好弄弄嗎?難道你的雅思單科成績是999聽力6嗎?
在答案之前我再重點說一句:不要抱著劍橋反覆做。因為與真實考試環境相比,題你做一套,這套題對你而言就不具備反映你真實聽力水平的作用了。
Part.2 雅思聽力如何用語料庫準備保6.5+
語料庫是什麼?
首先你要知道,聽力考試題只分兩個大類:填空題和選擇題。而不論是填空題所填的答案還是選擇題每道題在聽力原文當中的出題點,無疑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和片語。而語料庫就是將這些在真實考試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或片語組織到一起集中訓練的書。
語料庫在市面上的版本其實有很多:王陸的、盧峭梅的、劉洪波的、吳建業的......我保證他們的書我都買過並且都用過。但我覺得應首選王陸的,原因有二:
近些年來有定期更新。
當中收錄語料不僅侷限於雅思劍4-劍9內容。
盧峭梅的書都是考試題收錄,但內容主體並沒有特別好的詞彙歸納,且太老了近些年無更新,所以Pass;劉洪波的《劍橋雅思聽力考點詞真經》裡面主要是對雅 思劍4-劍9當中的內容收錄,所以更適合作為真題的配套參考,如果需要做雅思劍橋聽力真題的相關資料參考,這本倒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在該Part.2當中,你需要準備的東西:
不同顏色的記號筆
聽寫所用的紙最好質量好一點,因為需要裝訂手機之後需要繼續檢視
變速軟體Tempo SlowMo我是用Ipad的,使用方法是先下載個百度雲,將聽力音訊放到雲盤上儲存在本地,然後將其用該變速軟體開啟,就可以方便實現變速。買了內購功能還有播放列表等功能更方便。
以上雅思聽力讀題方法,如果你,有以下幾個重點:
第一遍1倍速,三四章第二遍1.4倍速,第三遍1.6倍速,第五章始終1倍速。
整理錯題本是與聽語料庫本身同樣重要的,每輪要錯題要集中且區別標記。
不要背完某一章錯題本就馬上聽,這樣特別無效。
每天至少3章,我的建議是5-6章為宜,既不喪失熱情,還能保證質量。
儲存好之前聽寫的用紙並標記,如果好幾輪聽力你在錯題本當中發現有些詞一直錯,哪怕背了,就需要返回去看每次當時的聽寫到底怎麼寫錯的。
總會有一部分詞是石化詞,哪怕你背了,到在我的錯題本當中石化詞有12個,包括atlas、growth、naught、role、steak、teeth......我承認可能有錄音的問題,但重點是,這些詞要在考試之前特意看一次。
這個是我的錯題本整理。第一輪錯的用黑色筆,第二輪錯的用藍色中性筆,第三輪錯的用紅色筆。
如果你從上到下都嚴格恪守,還是覺得心裡沒底,那麼就想想以下的事情來檢測你是否真的到了語料庫的極限認真:
有錯題本嗎?
每一輪都寫錯題本嗎?
重複錯的單詞有區別標記嗎?
每個Test Paper當時聽寫的紙都留著呢嗎?
在做了三四輪發現同一個詞錯誤有回去翻之前自己每次錯寫的是什麼嗎?
背錯題本的時候有每個單詞寫十遍邊寫邊讀嗎?
1.6倍速是一氣呵成做的嗎?
看錯題本的時候是不是看一個單元你就馬上做第二遍的這樣做全對也沒用?
那麼,問題來了,劍橋雅思真題呢?
在準備語料庫的間歇穿插在臨考試的日子裡做四次聽力模擬。一次雅思考試只用一本劍橋雅思,因為做一本少一本。順序是89765,也就是說第一次考雅思,按照上面方法制作劍橋8的,第二次製作9 的......當然我敢保證,在我最後幾次考試當中一本題都沒做,只是做了如上的語料庫。
最終,在做了多輪且有了一定整理基礎和準確率保障後,每次考試前就只需要多看看錯題本,用雅思真題隨便神馬錄音磨磨耳朵就好。
雅思聽力地圖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