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詞的範文精選
上海歷史沿革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國際大都會——上海,我是XX旅行社的導遊員,現在請允許我為您簡單地介紹一下上海的歷史!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佈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鬆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划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漢代,繆縣政為婁縣。今金山縣境內的海鹽縣,漢時為劉濞的封國,此地煮海水以製鹽。這種鹽稱散鹽,質量好而量多,都被運往吳都蘇州集散。和海鹽縣發展同時,由拳縣也在發展之中。由於區域性地體下沉現象存在,海鹽部分淪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後海鹽縣被迫向南遷移。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定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隻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誌》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裡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鹹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到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第三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接著,英國又以理定善後事宜”為藉口,於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第九款規定:在萬年和約指《南京條約》內言明,允許英人攜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擬於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準英國人租賃。”同年l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到任。他根據《虎門條約》向上海道臺官慕久要求劃出一塊土地作居留地”,專供英國僑民使用。宮慕久居然以為華洋分居能避免糾紛”,默許巴富爾的要求。據此,巴富爾在11月l4日發出通告,宣佈上海於1843年ll月l7日正式開埠。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1853年,上海小刀會”響應太平天國革命,舉行武裝起義,反對帝國主義和清政府封建王朝,佔領上海城,堅持鬥爭十八個月。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鬥爭,充分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上海城隍廟導遊詞
上海地區供奉城隍由來已久。早在宋淳佑七年1247,華亭即立城隍廟。上海在置縣前,也供祀城隍於淡井廟,以作為華亭縣城隍行殿,後人稱老城隍。明朝開國後,於洪武二年1369,詔封天下州縣城隍府神為顯佑伯。
相傳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為宋代尤圖閣學士秦觀八世孫。元時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揚州,轉徙上海。當時佔據蘇州的張士城派人前往招用,為其拒絕。吳元年及洪武初年,朱元璋幾次淮備起用秦裕伯,秦均稱疾不出。初定天下的朱元璋對於秦裕伯隱臥上海甚感不安,這位生性多疑的皇帝深慮由此海邦不靖,即下手渝:海浜民好鬥,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堅守不起,恐有後悔。手諭的意思十分明白,秦裕伯只得應召人朝,次年拜待制,旋為治書待御史。洪武三年,設科取士,與劉基同為京畿主考官。洪武六年1373病卒,葬於上海長壽裡。為釋主疑,明民志,不惜一身之去就,為國人請命也,因而,海濱之民懷著感激與敬重,奉祀其為城隍神。
永樂年間,上海知縣張守釣將原位於縣西北的霍光行祠改建成具城隍廟。據至元《嘉禾志》引《吳越備史》載,相傳吳王孫皓病重時,有神附體一小黃門,對孫皓言道:華亭谷東南有鹽塘,風潮為害,非人為所能防。臣本漢霍光也,願統部屬鎮之。遂立廟祀漢博陸侯霍光,是為上海祀奉霍光之始。
上海的霍光行祠又常稱為金山神廟。金山廟改成城隍府後,前殿仍奉祀金山神霍光坐像,後殿則供奉秦裕伯。改建之初,城隍廟規模尚小,以後歷代都有所修葺。全盛時,包括有大殿、中殿、寢宮、星宿殿、閻王殿、財神殿、文昌殿等殿堂。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廟側起造東園。乾隆時,由全縣士商捐納,購潘氏豫園故址,歸城隍廟,稱西園。重加興修,所費資產累鉅萬,極泉石之美,以作娛神樂神之用。府基一度達70畝,稱盛一時。其時,江南奉祀城隍尤謹,開堂皇崇,寢閣羽衛,廟制輒擬古諸侯,又極池臺園囿之觀,吳越所在者皆然,而上海為尤盛。與盛大的廟宇相一致,上海人對於城隍神有著特別虔城的奉祀:先是松江民俗,每重禱獻,而於城隍廟尤甚,如祈病祈福,富室用全豬羊,貧者用三牲首,日元虛晷,僉雲城隍有炅,能禍福人,別府銫無此事。除夕日,家家戶戶備牲醴,前往城隍廟瞻拜。牲醴香燭,源源而來,香火稱旺一時。每年清明、中元、十月朔,城隍神出巡祭厲壇,迎送間,彩旗、燈幡、鼓樂、戲妓、煙火、輿馬,備極豪華、隆重,雖王侯不能擬,官府不能禁。歷經數世,在滬人的心目中,上海的城隍神御災捍患,素者威靈,士民對其感恩戴德。清代曹一士曾應邑民之請,為城隍神作《頌序略》,其中記載了送樣一則故事:順治十年秋,一直在海上堅持抗清鬥爭的張名振引兵人吳淞。蘇州總兵王璟時掌軍務,督戰上海,見對方旌旗蔽空,海艘魚貫而入,一時竟不知所措。是役,清兵潰敗。不久,江寧巡撫周國佐按臨上海,王璟深恐其畏敵逃避之跡敗露,遂先發友制人,誣告上海百姓犯通海之罪。周國佐信以為真,決定屠城,淮備從南浦至靜安寺,承數燒殺。上海知縣閻紹慶及鄉紳曹垂燦等聞知,急忙趕赴撫臺行營,長跪陳請,願以全家百口性命為保。自朝至暮,再三懇求。周國佐仍一意孤行,下令雞鳴時分縱戮。夜半,城隍神顯形巡撫官廨,朱袍象簡,赫立階下,周國佐見之,心意稍動。稍頃,城隍神又顯形,對著周國佐直視搖首者數四。於是,周國佐收回屠城之令,全城百姓終於免遭屠戮。這一傳說,反映出上海的老百姓已將能保有家室、安享太平歸功於城隍神之賜。
也有說城隍作為神,是由《禮記》中所渭天子大蜡八而來。天子要祭八種神,其中有坊與水庸,大略是對城塹、護城溝渠之祭,這是對城市守護神的祭札。明代人陸容《菽園雜記》卷五談到了城隍之祀:城隍之在祀典,古無之。後世以高城深池,捍外衛內,必有神主之,始有祠事。惑於理者,衣冠而肖之,加以爵號,前代因襲,其來久矣。後世的城隍正是被賦予了城市守妒神的面目與功能,御災難,安生聚,垂豐穰,庇百姓。城隍廟亦就因此成為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祭典埸所。地方官府朔望進香,祈晴禱雨,並常藉以宣講鄉釣。士庶禳病祈福,牲醴香楮,禱獻報賽。這也就難怪城隍廟廟宇崇閎,香火繁盛。
自清末以來,上海的城隍廟又多出一重功能。當時闢出西園的部分,租於商家。此例一開,園中廣設商店,竟成集市,城隍廟各種土特產、美味食品的聲名不脛而走。另外,東、西園園囿之勝號稱一邑之冠,遊賞者頗多。各種花會,如四月下旬蘭花會,九月中旬菊花會等,常設於東、西園,各神廟會、燈會又常以城隍廟為盛。三月二十八日,傳乃城隍夫人誕,上海街巷懸燈亦一如天后。
作為海濱城市,上海的城隍廟還兼有著護海功能。明初城隍廟改建之時,大門有坊,其額曰保障海隅。清同治時又加封護海公,勻天后神合力護庇南來北往的海舟,上海地瀕溟渤,華夷於茲互市,北達燕齊,南連閩粵,舳艫銜尾,鱗萃麕集,往往驚濤駭浪中,神之靈異與天后相佐佑。進出黃浦的船艘,則必向天後官、城隍廟燒香祈禱。慣駕沙船走北洋,船頭四望白茫茫。得歸慶幸團團會,天后城隍遍爇香。每次城隍廟修葺,不僅上海商民踴躍捐贈,不恤財力以助,四方富商巨賈也皆捆載輻輳而集。上海城隍廟由此得以稱盛興旺。
上海的橋樑及隧道
上海的橋樑及隧道----橋,見證上海百年滄桑列強入侵,租界闢建,吳淞江成為蘇州河
迄今有文字記載的屬於上海的第一座橋,是1700多年前現在的嘉定安亭鎮曾有過一座山門橋。今日上海現存歷史最長的,是700多年前的宋代石橋,儲存較好的古代石橋大抵有300餘座,大多分佈在青浦、松江、嘉定和金山一帶。
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列強入侵,租界闢建。東西方文化在這裡碰撞,中外金融力量在此地交鋒。各國列強為自身利益,蘇州河成為了他們在上海建造橋樑的主要戰場。西方國家先進的近代架橋技術,開始輸入中國。自此,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橋成了上海橋樑的主流。
蘇州河是由松江 吳淞江演變而來的。當年的吳淞江,源於太湖,從今日的北新涇到虹口一帶是其下游,人稱滬瀆。唐宋兩代,滬瀆流量豐沛,江面開闊,是所謂的太湖正脈。而當時沿松江而下每隔10裡開挖的疏通支流,只是一浦。因為開墾過度以及水利失修,吳淞江淤積變得窄小,原為支流的浦卻整治成了主流。
吳淞江改稱為蘇州河的始作俑者,是外來的英國人。上海開埠之後,成了中國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外國僑民大量湧入。吳淞江是當時將蘇州地區盛產的絲綢製品運往上海的大通道。外國商人從生意的角度出發,順著吳淞江即可到達江南絲織手工業中心蘇州的地理特徵而言,將吳淞江稱為了蘇州河。1916年,人們將吳淞江在上海老市區境內的河段定名為蘇州河。
吳淞江的更名,可以看作是上海近代手工業及商業發展的一個形象標誌。
106年的14座和50年的10座
明朝時候的1570年,海瑞對吳淞江進行疏浚,在今日的福建路附近建造了一座石閘。300多年前的這座老閘橋,就是吳淞江上最初的橋了。
隨著外國租界的出現和擴張,交通往來的需要,在道路和碼頭陸續闢建的同時,人們也在吳淞江上架設了一些木頭橋樑。有些橋以建造者的名字為名,如英國人威爾斯建造的第一座洋橋,名曰威爾斯橋。美國傳教士蓬恩造的橋,即命名為蓬恩橋。有的則是以附近的著名建築物或企業為名。如四川路橋原來就叫郵政局橋,江寧路橋叫作造幣廠橋,在聖約翰大學校內的橋叫作學堂橋。有的是以功能為名字的,如鐵路橋、自來水橋、垃圾橋。有些則以原來的擺渡口為名,如三擺渡橋、曹家渡橋、裡擺渡橋等。由此伊始,蘇州河上架橋不止。
300多年來,蘇州河上建造的橋,有過300餘座。其中,開埠至1949年期間,歷經106年,建造的橋數量是14座,多為木頭橋,極少為鋼結構橋。自上海解放到20世紀的50年中,新建造橋樑10座,多為鋼筋混凝土橋和預應力混凝土橋,並對全部舊橋樑進行了大修、改建和重建。如今蘇州河上共有橋樑25座。
蘇州河的橋中,第一座正規橋樑是威爾斯橋,即外擺渡橋。早在分割租界之前,蘇州河把上海隔成了浜南和浜北,南北交通全靠擺渡。小刀會起義之後,英國在蘇州河南岸劃定了租界,美國則在虹口一帶開闢了租界,兩岸的商務活動日益頻繁。這時,一位在英商怡和洋行供職的英國人威爾斯,集聚了20來個洋行經理或鴉片巨販,組成蘇州河橋樑公司。公司成立,首先於1856年投資12000兩銀洋,在外擺渡口處建造了一座木頭橋,起名為威爾斯橋。上海人過橋須交稅1個銅板,車馬加倍。
威爾斯橋對中國人的歧視,引起上海華人的公憤和抗爭。租界公部局在威爾斯橋旁另造一座木質浮橋,因不再要上海居民付錢過江,故得名為外白擺渡橋。至1885年,租界公部局決定再造一座鋼質橋樑,以替代破舊的木質橋。1908年,新橋竣工,通航淨寬為50米。
上世紀30年代始至70年代初,黃浦江上一片空白
人們在蘇州河上建橋時,黃浦江上卻一直沒有建橋的訊息。
鮮為人知的是,在現今的松江境內,曾經有過一座木石結構的跨江大橋,全長300多米,位於現在的黃浦江上游和泖河的水面之下。20世紀70年代,當地政府曾在這一帶打撈到100多立方米的木材和數百噸的石料。經有關方面考證,這座水下大橋為黃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橋。
除了這座無從查考又沉睡在水下的無名橋,黃浦江上迄今沒有發現第二座黃浦江古橋的遺存。但是,沒有橋,並不能說明上海人就沒有在黃浦江上建橋的期望和夢想。
1931年,上海的一些富商豪紳試圖將在黃浦江上造橋的夢想變成現實。他們籌組了建橋的機構,打算借洋人的力量籌措百萬元美金,在董家渡建造一座鋼質浮船橋。這些富商浮想聯翩,大橋上可通行電車、汽車、馬車和人力車,橋中央為活動開口,可供大型船舶通航。事情甚至已經進行到了與德國商人草簽協定的地步。但是,政府腐敗,得不到當局的支援,到頭來也只能是扼腕長嘆而已。
1945年抗戰勝利,上海市越江工程委員會誕生。1946年6月,上海市越江工程委員會委託以茅以升為總工程師的中國橋樑公司就越江工程辦理設計及鑽探等工作,並下撥鉅款作為建橋方案規劃和設計的費用。年底,中國橋樑公司完成一期工作,向當時的市政府遞交了《上海市越江工程之研究》的報告。
這份《研究》提出了三個越江方案:一,在現在的延安東路外灘與浦東陸家嘴之間開鑿隧道;二,在十六鋪與浦東東昌路之間建造低架活動橋樑,定時起閉;三,在黃浦江上建可使用高桅杆船隻通過的高架固定橋樑。然而,數以百萬計的上海市民的殷切期望,再一次地淪為了失望,技術精英們的心血也再次白白流淌,國民黨一手挑起的內戰的槍聲,將在黃浦江上建橋的美夢擊得粉碎。
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一直到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上海政府對在黃浦江上建橋問題進行過多次構想性的研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些研討還都侷限在口頭上,僅僅落實在字面上。
黃浦江無橋歷史一去不復返
黃浦江上的空白,是在70年代被上海建設者們填補的。1972年,國家重點工程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在金山地區動工。為了承擔石化總廠的各類運輸任務,必須在附近建造一座越江的公路鐵路兩用橋樑。這一經濟建設的動機,終於將在黃浦江上架橋擺上了上海的議事日程。1974年3月,方案確定。同年7月,大橋建築工程隊進入建橋現場。第二年,即1975年9月,黃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這座大橋的建造僅用了一年零一個半月。
時隔9個月,鐵路橋上層的公路橋也建造成功。1977年12月,驗收合格的大橋移交上海鐵路分局黃浦江大橋管理所接管。這黃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橋被命名為松浦大橋。
上海很多人不知道這位南浦大橋的浦字輩兄長。當然,也有人是知道這座大橋的,但是他們說話了:這是一座郊區的橋,我們市區黃浦江上的橋又在哪裡?
這樣的問話是有理由的。千百年來,一條黃浦江把上海劃成為幾乎隔絕的兩大塊 浦西和浦東。一江之隔,兩方天地,浦西的繁華和浦東的落寞形成強烈的對比。
1986年7月4日,以為市長的上海市政府正式向國務院提出了建造黃浦江大橋的專案建議書,並很快獲得了批准。1987年,建造市區黃浦江大橋被正式列為上海的五大市政工程。1988年3月,朱鎔基在接任上海市長前夕,國家計委委託中國國際諮詢公司聘請45名專家,對黃浦江大橋進行評估,獲得一致通過。
1991年11月,一座號稱中國第一的斜拉橋 南浦大橋終於在上海橫空出世。
南浦大橋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國內第一座雙塔雙索麵鋼筋混凝土疊合樑結構斜拉橋。大橋位於市區董家渡與周家渡之間,這裡是黃浦江市區江面的最狹窄處,寬僅360餘米,且橋位附近地段及兩岸地形平坦。大橋全長8629米,其中主橋長846米,一跨過江,中孔徑為423米。浦西與浦東的引橋均以復曲線成螺旋狀。南浦大橋所用的鋼索全部由上海浦江纜索廠加工特製。大橋抗震設計為7度設防。
80年代,市區越江隧道和車渡均顯飽和狀態。打浦橋、延安東路隧道和南浦大橋都在蘇州河以南地區,而佔過江交通量34%以上的蘇州河以北地區,還沒有一處具有連續通行能力的越江工程。由此,在蘇州河以北地區建造一座跨越黃浦江的大橋,對於緩解過江難、早日形成完整的內環線和浦東、浦西融為一體的市區立體交通新格局,是相當迫切的。市政府決定:在黃浦江上再建一座越江大橋,即楊浦大橋。跨度屬世界第一的楊浦大橋於1992年6月開工,1993年11月通車,歷時一年又4個月。
1995年10月,繼松浦、南浦、楊浦大橋之後,黃浦江上又架起了一座奉浦大橋。這座大橋建造在閔行至黃浦江西渡渡口1.5公里處。
1994年4月1日,在楊浦大橋合龍一年之際,黃浦江上的第三座斜拉橋徐浦大橋,又擂響了第一錘。1997年6月24日,徐浦大橋進行隆重簡樸的通車典禮。2003年6月29日,盧浦大橋正式通車。如同彎月一般寧靜、美麗的盧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第一座通過向全社會公開招商方式投資建設的大橋,也是上海第一批進行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大基礎設施專案之一。這座大橋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南浦、楊浦、奉浦3座大橋投資的總和。
從1977年至2003年,在短短的20幾年之內,,上海市在黃浦江上就建造起了6座越江大橋,從零的突破到世界第一,實現了歷史的一大跨越,創造了人類建橋歷史上的一大奇蹟。從松浦、南浦、楊浦、奉浦、徐浦到盧浦,一座大橋就是一座時代的豐碑。由於跨江大橋的橫空而起,黃浦江兩岸再不是浦西和浦東、城市與鄉村的隔離帶,更不是繁華與冷清的分界線。浦江大橋成為了連線兩岸的紐帶,也成為了浦東開發的支點。
上海必遊景區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