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英語口語訓練中學生心理障礙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關鍵詞:經典條件作用過程 英語口語 心理障礙
摘要:分析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中存在心理障礙的原因,指出教師應該運用經典條件作用過程中的泛化和消退原理,在教學中激發情感因素、組織友好的課堂氣氛、採用循序漸進原則、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開展有效的課堂訓練活動.
現代英語教育強調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在我國,學生接受英語學習的時間雖然比較長,可是實際運用能力卻比較弱,尤其在交際活動中,表現出交際的失敗與交際能力的缺乏,比如一些學生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卻還不能與外國人順利地交流。這與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訓練有直接關係,許多學生普遍存在不願意、不敢開口說話的現象,他們害怕“失敗”、唯恐“現醜”、丟不起“面子”,這種懼怕的心理限制了他們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
一、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中存在心理障礙的原因分析
一性格因素導致學生不想說。我國的傳統文化提倡謙恭、讚賞深藏不露,因此許多人從小養成了內向的性格,與西方國家的開朗、外向、張揚、表現自我的個性相比,我國學生顯得內向多、外向少,在英語口語活動中的本現就是能說也不想說、會說卻不願說。
二“責備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不敢說。長期以來,我們學生所受的教育,大都是責備多,鼓勵少。學生對老師總有距離感,不輕易在老師面前表現,生怕出了錯誤受責,在課堂上怕回答不出問題,或者怕自己的語音、語調不好,受老師的批評,以至於不敢發言。
三“輸不起汽已理導致學生不願說。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在條件相對比較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的,並且學校和家庭常常忽視了心理的引導和磨練,特別是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英語口語訓練中表現為怕在同學前丟面子,怕同學們嘲笑,不願意品嚐失敗的“苦果,,。因為怕失敗,所以,經常令口語課冷場,或經常讓老師“包場”。
二、經典條件作用過程原理對克服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中的心理障礙很有指導意義
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提出,經典條件作用有三個過程,即泛化generalization .辨別discrimination和消退extinction 。泛化是對相似的刺激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反應。例如,有些學生參加某些科目考試時感到緊張,後來在參加其它科目考試時也會緊張,這是因為緊張情緒泛化到了其它學科中;而學生一旦把學校與教師的關心聯結起來,通過泛化,也會對課堂、學校活動等有積極的反應。辨別是對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有些學生平時測驗考分很高,一到大考就發揮失常。消退是刺激出現而反應不再出現或消失的過程。實驗表明,在條件作用建立以後,如果條件刺激反覆呈現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漸進式的,直至最終消失。比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具有強烈的發言願望,積極舉手要求發言,如果教師不滿足他們的願望,則他們發言的願望就會消退,以後很可能不再舉手發言了。然而,要完全消除已經形成的某種條件反應比獲得這個反應要難得多。
經典條件作用過程原理對英語口語教學很有指導意義。因為在經典條件作用過程中,個體可以獲得對各種情景的情緒或態度的反應,也就是說像事實和觀念一樣,情緒和態度也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而情緒的獲得反過來又會影響事實和概念的學習。進一步來說,學生的某些情緒或行為習慣也是由泛化、辨別和消退等方式來形成的。
我們應該採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解決學生長期存在的心理障礙畏俱、厭煩、焦慮等的泛化,將他們從其中釋放出來,同時,有效地消退他們的這種心理狀態。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參與課堂對話、交流的熱情和喜悅感,並且泛化它們,以利於形成積極踴躍參與口語活動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針對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發言有俱怕的心理特點,教師在他們偶然發言的時候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逐漸消退他們的懼怕心理。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自由、愉快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們放下緊張、畏縮、羞怯的心理,增強信心,勇於實踐,最大限度地獲得口語訓練的成效。
同時,經典條件作用過程原理還告訴我們,消退學生心理畏懼感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因此,應當有耐心。當學生第一次克服畏懼參加活動後,如果下一次又有懼怕,應當視為正常現象,應當繼續鼓勵,直至其畏懼感最後消失。
三、消退懼怕心理、泛化參與喜悅感進而克服學生口語訓練中心理障礙的有益探索
一要增強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知識的自信心。學生對於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口語活動往往沒有把握,因此給學生們這方面的打氣是必要的。一方面要告訴學生,只要有1800個左右的詞彙量,就可以進行交流。大學生的詞彙量遠超過此數目,對於他們來說進行描述性和簡單闡述性的活動是沒有問題的。另一方面,還要告訴學生,充分的準備是增加信心的好方法,使他們認識到要“說得好,,並非難事. 。
二教師在情感上要與學生接近,態度要溫和,要給予積極的暗示,要愛護學生,尤其是差生。在瞭解學生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教師有了解,縮小師生的距離。這需要教師放下架子,卸下嚴肅的面具,常帶微笑融入學生中。除了關心學生學習外,還可親近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出謀劃策,解決他們大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願意把自己的思想暴露出來,為他們今後的口語表達“不設防,,進行鋪墊.
另外,對學生的愛護,表現在留意好學生的同時,更應當關注差學生。平時,注意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在課堂上糾正其錯誤的時候應該很用心、很有技巧,在任何時候都要善於捕捉他們的長處,然後才提出建議和希望.即使他們表現得很糟糕,也應表揚他們的勇氣和膽量,如“下次繼續努力,一定會好的。我一定會給你們機會的。”等等,總要給學生希望,不傷他們的自尊,使他們很樂意接受教師的指正,同時保住他們在同學中的面子。教師說這些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要親切,口氣要柔和,心中要包容。這些學生對教師的表示一定是感激的,他們以後也會盡力表現得更好。
當學生有些許進步時,教師應及時予以充分的肯定,使他們信心漸增。要知道教師的每個評價對於學生都是非同小可的.所以,做教師的要不吝惜表揚,多讚揚學生。當學生收到這種正面資訊時,這種向上、積極的暗示會使他們積極性倍增、智力潛能得以最大的發揮,做老師的自然也就不要擔心他們以後對參加活動的熱情了.
三教師正面合理的評價對學生的參與具有積極的作用。德國教育家第期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是傳授的能力,乃是鼓勵、喚醒和鼓舞。”當老師在課程開始時,對先參加活動學生的褒貶,直接影響著全體學生在以後的課堂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當老師持批評、指責的態度,學生們就都害怕、畏縮了,這種負面的泛化會影響接下來的活動效果。當老師的態度是溫和的,言語是鼓勵、肯定的時候,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有成就感。也就是說,這是在泛化他們參與的喜悅心情,同時也在逐漸消退他們的畏懼心理,就能不斷地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主動性。
有一女生,因入學時間較遲,缺少同學的友愛。因此,_L課無精打采,沒有活力,也很不快樂.有一次老師叫她做一個事先預備好的speech。她做了充分的準各,老師對她準確的語音、優美的語調著實好好地誇獎了一番。從此她自信、開朗了起來,同學關係好了,整個人也精神起來了,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其他科的情況也跟著好起來,成績也跟上來了。
可見,正面的鼓勵所產生的泛化效果是超乎尋常的,甚至比長時間的教育和說教更為有用.
四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愉快、生動、友好、和諧的課堂氣氛。這是消退學生心理障礙、降低焦慮,從而培養學生勇氣的一個重要方面。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學生中會引起相應的反應和表現外,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的態度也會影響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建立彼此尊重、相互鼓勵的機制。一方面,在開課之前就要告知全班,每個班級成員都會、也一定會在學習中犯各種錯誤,出錯是正常的,但是不要怕出錯;另一方面,不能嘲笑不論是發音_匕用詞上還是思維表達方面的意見、看法與自己不同的同學。允許各人有不同觀點,可以擺出來,交流看法。
同時,在積極方面學習給同學以鼓勵。要教育學生學會在別人卡殼時說一句“Take it easy", "Don’t he nervous",就會使同學的緊張感消失,增加了說話人的勇氣;還要告訴學生,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就如何對待你。這樣,才能保持班級活動的良好心理氛圍,消除同學中的心理壓力與羞怯感。
五教師對口語的表達不設限制,採用循序漸進原則,不給學生過多、過高的要求。在口語教學中,許多時候會牽涉到學生對社會、對生活的看法。這種時候教師應著力於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訓練,不應在觀點上限制學生的思維,或者給出一個標準答案。相反,應當開闊他們的思路,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闡述;在語言能力的運用方面,在分步教學的初期,不要求他們在各種語法、用詞上的高準確率,只需要達到交流的目的,理解對方的意圖,並且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在這個階段,當學生表達出現一些錯誤時,教師要忽略錯誤,讓他們能把本階段的目的大體上達到就可。這樣就避免學生擔心自己的回答是否合乎社會公共標準,也避免因頻繁的被糾錯而產生壓力與緊張感,這也是消退心理障礙的一個方法。
總之,教師要正視學生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課堂活動時畏懼心理的泛化現象,要通過課堂活動中的鼓勵機制泛化他們的參與喜悅感和積極性,努力消退他們長期形成的畏懼心理,建立正常的心態參加活動。
用英語致謝的習俗大全
探索商務英語翻譯的文化適應性問題
摘要:分析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中存在心理障礙的原因,指出教師應該運用經典條件作用過程中的泛化和消退原理,在教學中激發情感因素、組織友好的課堂氣氛、採用循序漸進原則、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開展有效的課堂訓練活動.
現代英語教育強調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在我國,學生接受英語學習的時間雖然比較長,可是實際運用能力卻比較弱,尤其在交際活動中,表現出交際的失敗與交際能力的缺乏,比如一些學生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卻還不能與外國人順利地交流。這與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訓練有直接關係,許多學生普遍存在不願意、不敢開口說話的現象,他們害怕“失敗”、唯恐“現醜”、丟不起“面子”,這種懼怕的心理限制了他們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
一性格因素導致學生不想說。我國的傳統文化提倡謙恭、讚賞深藏不露,因此許多人從小養成了內向的性格,與西方國家的開朗、外向、張揚、表現自我的個性相比,我國學生顯得內向多、外向少,在英語口語活動中的本現就是能說也不想說、會說卻不願說。
二“責備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不敢說。長期以來,我們學生所受的教育,大都是責備多,鼓勵少。學生對老師總有距離感,不輕易在老師面前表現,生怕出了錯誤受責,在課堂上怕回答不出問題,或者怕自己的語音、語調不好,受老師的批評,以至於不敢發言。
二、經典條件作用過程原理對克服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中的心理障礙很有指導意義
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提出,經典條件作用有三個過程,即泛化generalization .辨別discrimination和消退extinction 。泛化是對相似的刺激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反應。例如,有些學生參加某些科目考試時感到緊張,後來在參加其它科目考試時也會緊張,這是因為緊張情緒泛化到了其它學科中;而學生一旦把學校與教師的關心聯結起來,通過泛化,也會對課堂、學校活動等有積極的反應。辨別是對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有些學生平時測驗考分很高,一到大考就發揮失常。消退是刺激出現而反應不再出現或消失的過程。實驗表明,在條件作用建立以後,如果條件刺激反覆呈現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漸進式的,直至最終消失。比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具有強烈的發言願望,積極舉手要求發言,如果教師不滿足他們的願望,則他們發言的願望就會消退,以後很可能不再舉手發言了。然而,要完全消除已經形成的某種條件反應比獲得這個反應要難得多。
經典條件作用過程原理對英語口語教學很有指導意義。因為在經典條件作用過程中,個體可以獲得對各種情景的情緒或態度的反應,也就是說像事實和觀念一樣,情緒和態度也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而情緒的獲得反過來又會影響事實和概念的學習。進一步來說,學生的某些情緒或行為習慣也是由泛化、辨別和消退等方式來形成的。
我們應該採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解決學生長期存在的心理障礙畏俱、厭煩、焦慮等的泛化,將他們從其中釋放出來,同時,有效地消退他們的這種心理狀態。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參與課堂對話、交流的熱情和喜悅感,並且泛化它們,以利於形成積極踴躍參與口語活動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針對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發言有俱怕的心理特點,教師在他們偶然發言的時候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逐漸消退他們的懼怕心理。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自由、愉快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們放下緊張、畏縮、羞怯的心理,增強信心,勇於實踐,最大限度地獲得口語訓練的成效。
同時,經典條件作用過程原理還告訴我們,消退學生心理畏懼感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因此,應當有耐心。當學生第一次克服畏懼參加活動後,如果下一次又有懼怕,應當視為正常現象,應當繼續鼓勵,直至其畏懼感最後消失。
三、消退懼怕心理、泛化參與喜悅感進而克服學生口語訓練中心理障礙的有益探索
一要增強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知識的自信心。學生對於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口語活動往往沒有把握,因此給學生們這方面的打氣是必要的。一方面要告訴學生,只要有1800個左右的詞彙量,就可以進行交流。大學生的詞彙量遠超過此數目,對於他們來說進行描述性和簡單闡述性的活動是沒有問題的。另一方面,還要告訴學生,充分的準備是增加信心的好方法,使他們認識到要“說得好,,並非難事. 。
二教師在情感上要與學生接近,態度要溫和,要給予積極的暗示,要愛護學生,尤其是差生。在瞭解學生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教師有了解,縮小師生的距離。這需要教師放下架子,卸下嚴肅的面具,常帶微笑融入學生中。除了關心學生學習外,還可親近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出謀劃策,解決他們大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願意把自己的思想暴露出來,為他們今後的口語表達“不設防,,進行鋪墊.
另外,對學生的愛護,表現在留意好學生的同時,更應當關注差學生。平時,注意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在課堂上糾正其錯誤的時候應該很用心、很有技巧,在任何時候都要善於捕捉他們的長處,然後才提出建議和希望.即使他們表現得很糟糕,也應表揚他們的勇氣和膽量,如“下次繼續努力,一定會好的。我一定會給你們機會的。”等等,總要給學生希望,不傷他們的自尊,使他們很樂意接受教師的指正,同時保住他們在同學中的面子。教師說這些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要親切,口氣要柔和,心中要包容。這些學生對教師的表示一定是感激的,他們以後也會盡力表現得更好。
當學生有些許進步時,教師應及時予以充分的肯定,使他們信心漸增。要知道教師的每個評價對於學生都是非同小可的.所以,做教師的要不吝惜表揚,多讚揚學生。當學生收到這種正面資訊時,這種向上、積極的暗示會使他們積極性倍增、智力潛能得以最大的發揮,做老師的自然也就不要擔心他們以後對參加活動的熱情了.
三教師正面合理的評價對學生的參與具有積極的作用。德國教育家第期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是傳授的能力,乃是鼓勵、喚醒和鼓舞。”當老師在課程開始時,對先參加活動學生的褒貶,直接影響著全體學生在以後的課堂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當老師持批評、指責的態度,學生們就都害怕、畏縮了,這種負面的泛化會影響接下來的活動效果。當老師的態度是溫和的,言語是鼓勵、肯定的時候,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有成就感。也就是說,這是在泛化他們參與的喜悅心情,同時也在逐漸消退他們的畏懼心理,就能不斷地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主動性。
有一女生,因入學時間較遲,缺少同學的友愛。因此,_L課無精打采,沒有活力,也很不快樂.有一次老師叫她做一個事先預備好的speech。她做了充分的準各,老師對她準確的語音、優美的語調著實好好地誇獎了一番。從此她自信、開朗了起來,同學關係好了,整個人也精神起來了,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其他科的情況也跟著好起來,成績也跟上來了。
可見,正面的鼓勵所產生的泛化效果是超乎尋常的,甚至比長時間的教育和說教更為有用.
四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愉快、生動、友好、和諧的課堂氣氛。這是消退學生心理障礙、降低焦慮,從而培養學生勇氣的一個重要方面。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學生中會引起相應的反應和表現外,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的態度也會影響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建立彼此尊重、相互鼓勵的機制。一方面,在開課之前就要告知全班,每個班級成員都會、也一定會在學習中犯各種錯誤,出錯是正常的,但是不要怕出錯;另一方面,不能嘲笑不論是發音_匕用詞上還是思維表達方面的意見、看法與自己不同的同學。允許各人有不同觀點,可以擺出來,交流看法。
同時,在積極方面學習給同學以鼓勵。要教育學生學會在別人卡殼時說一句“Take it easy", "Don’t he nervous",就會使同學的緊張感消失,增加了說話人的勇氣;還要告訴學生,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就如何對待你。這樣,才能保持班級活動的良好心理氛圍,消除同學中的心理壓力與羞怯感。
五教師對口語的表達不設限制,採用循序漸進原則,不給學生過多、過高的要求。在口語教學中,許多時候會牽涉到學生對社會、對生活的看法。這種時候教師應著力於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訓練,不應在觀點上限制學生的思維,或者給出一個標準答案。相反,應當開闊他們的思路,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闡述;在語言能力的運用方面,在分步教學的初期,不要求他們在各種語法、用詞上的高準確率,只需要達到交流的目的,理解對方的意圖,並且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在這個階段,當學生表達出現一些錯誤時,教師要忽略錯誤,讓他們能把本階段的目的大體上達到就可。這樣就避免學生擔心自己的回答是否合乎社會公共標準,也避免因頻繁的被糾錯而產生壓力與緊張感,這也是消退心理障礙的一個方法。
總之,教師要正視學生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課堂活動時畏懼心理的泛化現象,要通過課堂活動中的鼓勵機制泛化他們的參與喜悅感和積極性,努力消退他們長期形成的畏懼心理,建立正常的心態參加活動。
探索商務英語翻譯的文化適應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