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院大學生科技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現代科技革命使整個科學方法和科學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醫學的理論及其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理論及思維方法相吻合。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五味”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摘要] 中醫五行學說將五味歸入人體五臟。本文根據五味生克乘侮規律與五味作用探討了五味在中醫臨床診斷、治療用藥、養生康復方面的運用。

  [關鍵詞] 五味;中醫學;運用

  五味,即酸、苦、甘、辛、鹹。中醫學運用五味指導診斷、治療疾病和養生康復,頗具特色。本文就此探討如下:

  1 五味運用於中醫診斷、治療、養生康復的理論依據

  中醫學根據五行學說的取象類比與推演絡繹方法,將五行與五味、五臟、五色、五方等聯絡起來。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味酸,其類草木”;“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其味苦,其類火”;“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味甘,其類土”;“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其味辛,其類金”;“北方黑色,入通於腎……其味鹹,其類水”;又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說:“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這些闡明生理上五臟對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對五臟各有所歸。

  五味應五行,把五行生剋制化規律推演到五味中則形成五味間的生克乘侮關係,即相生關係為酸生苦,苦生甘,甘生辛,辛生鹹,鹹生酸;相剋關係為酸克甘,苦克辛,甘克鹹,辛克酸,鹹克苦。中醫學據此來闡釋五味間相互聯絡和制約的協調平衡的整體性。另外,中醫學認為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補能緩,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燥能堅,鹹味能下能軟。這些為應用五味指導臨床診斷、治療用藥和養生康復提供了理論依據。

  2 五味運用於中醫臨床診斷

  中醫學認為五味源於天地之氣所化,靠舌的味覺功能感知,機體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而使患者產生異常味覺和對五味的好惡發生改變。應用五味與五臟間的關係來分析這一變化,有助於臨床診斷。

  2.1 問患者口味以知五臟病變

  口味即患者口中的異常味覺。口為脾竅,五臟六腑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經絡、經筋與舌相連,臟腑精氣上榮於舌,臟腑病變必然影響精氣的變化而反映於舌的味覺,口中異常味覺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臟腑病變的反映,故臨床可根據味髒關係分析患者口味的異常變化來診斷疾病。如口鹹者多屬腎虛,因鹹味入腎,腎病可使口中鹹;口甘多脾胃溼熱,因甘味入脾,溼熱蘊結脾胃,濁氣上泛,故感口甘;口中泛酸多肝胃蘊熱,因酸味入肝,肝熱之氣上蒸於口則口中泛酸;口苦多心火,因苦味入心,心屬火,火邪炎上則口中苦。可見臨床問診病人異常口味可助診斷。

  2.2 問患者對五味喜惡可測知五臟病變

  五臟對五味各有好惡,五臟病變也會使好惡發生改變,不同臟腑的疾病可產生不同的飲食嗜味,臨床可據此測知五臟情況及病變性質。《難經・六十一難》指出:“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主所起所在。”如嗜甘者多脾虛,因甘入胃後先入脾,能補脾體,助脾用,復其運化;又脾欲緩,甘者能補能緩,故脾虛者嗜甘。其他如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肺病嗜辛,腎病嗜鹹,其理同。因此問診患者對五味的好惡對於診斷其患病情況及性質,無疑是一大幫助。

  3 五味運用於中醫臨床治療

  五味與五臟相互應通,五味間存在生剋制化,且五味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臨床上可根據藥物性味及對臟腑的影響選擇適當藥物進行治療。

  3.1 運用五味分析藥物歸經

  一般藥物均具一定的味,根據五味與臟腑的關係可知其歸何經,因此五味可作為分析藥物歸經的依據。如酸入肝,白芍、木瓜等味酸故均可入肝經;苦入心,黃連、苦蔘等味苦故均可入心經;甘入脾,茯苓、山藥等味甘故均可入脾經;辛入肺,麻黃、桂枝等味辛故均可入肺經;鹹入腎,海藻、昆布等味鹹故均可入腎經。

  3.2 運用五味指導方劑配伍

  中醫學認為五味各具功用,因此根據五味各自的不同作用進行組方是古人重要的方劑配伍原則。如治營血虧虛,疏洩失常致月經失調等證的四物湯即按《素問・髒氣法時論》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酸瀉之”的原則組成。肝欲散,故方以辛散的當歸、川芎助肝用,復其疏洩,順肝條達之性為補;白芍味酸,補肝體,效能收澀而緩肝急,熟地味甘,甘味能補而養肝血,肝血能藏,逆肝條達之性為瀉。辛酸補瀉,切中病機,使肝功能恢復,其病自愈。又如治太陽中風表虛證的桂枝湯即遵《素問・至真要大論》之“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的原則。可見藥物的味及作用是古人制方的重要依據。

  3.3 運用五味指導治療用藥

  知道患者所喜所惡之味與藥物之味,在遣方用藥上對如何安髒氣、祛病邪會更有把握。即從所喜某味知某髒虛,以具某味之藥助某髒氣以祛病邪。如中氣不足,脾精偏虛喜食甘味者,可用黃芪、大棗、茯苓等味甘之品甘溫健脾或甘淡實脾;肝陰不足喜酸味者可以山茱萸、白芍等味酸之品以補肝體,緩肝急;心火旺喜食生冷可以苦寒之黃連、知母、木通等清心瀉火。總之五臟各有體用,臨床用藥得當,效果明顯,相反若用藥之氣味與髒之體用不符,必益病邪,病不易愈。

  4五味運用於中醫養生康復

  臨床上一方面可根據患者對五味的喜惡通過食物來補所病臟腑之不足,平調其偏性,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可據四季變化與味髒關係調整飲食,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4.1 運用五味指導食物調養

  飲食具有五味,五味內通於髒,因此治療疾病用藥固屬重要,飲食調養亦不可忽視。一方面,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及患者病情、習慣口味對食物加以選擇,通過合理調配,增進患者食慾,利於脾胃運化,發揮後天生化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進患者康復。另一方面,患某病不宜過食某味,否則不但不利於治病,甚至加重病情。如《素問》指出:“氣病無多食辛,血病無多食鹹,肉病無多食甘,筋病無多食酸,骨病無多食苦。”又比如從現代醫藥角度看高血壓患者過食鹹食會加重高血壓,潰瘍病患者食甘味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等。因此,當據病情而近其所喜,遠其所惡,給以適當食物之味調養,補養髒氣,有助於藥物發揮療效,促進疾病康復。

  4.2 運用五味指導預防養生

  飲食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內容,它具有養生防病、益壽防衰的作用,但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法度,其中飲食之味尤為重要。首先當調節飲食,不偏嗜某味,若偏嗜某味久必致某髒機能偏盛,機體陰陽失調產生疾病。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指出:“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脣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可見五味調和的重要性。此當為養生者戒。其次,根據自然變化規律、五味間生剋制化及味髒關係調節飲食,天人合一,對於保證機體健康很有好處。如春季肝氣旺,其味酸,木能克土,脾屬土,其味甘,故當春之時飲食之味要減酸增甘之物,以護脾氣。同理,夏季宜減苦增辛之物以護肺氣,秋季宜減辛增酸味之物以養肝氣,冬季宜減鹹增苦味之物以養心氣。由此可見運用五味指導養生防病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中醫學運用取象類比與推演絡繹方法,據五味生剋制化規律與味髒關係,將五味用於指導臨床診斷、治療用藥和養生康復的確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下頁帶來更多的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中醫學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中醫學院大學生科技論文
大學生科技論文範文參考
大學生科技論文範文
中學生科技論文格式
成都中學生科技論文
大學機制專業科技論文
藥學系大專生畢業論文
藥學系大專生畢業論文獲獎範文
學生科技論文怎麼寫
初二學生科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