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薊食用方法
小薊,民間俗稱刺角芽,為菊科薊屬的植物。為了讓對小薊有更多的瞭解,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小薊,批量貨源走銷不快,關注藥商甚少,市價如前,現荷市飲片售價6元。 小薊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鮮品可用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小薊鍋巴茶
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 材料:小薊炭30克,糯米鍋巴50克。
做法:將以上2味共加水煎湯,取汁。代茶飲用,每天1劑。 來源:經驗方。
小薊根酒
功效:主治婦人暴崩中,去血不止。 處方:大薊根1斤切,小薊根1斤切。 製法:上以酒1鬥,浸5宿。 用法:服之,隨意多少。 摘錄:《千金翼》卷八 小薊速溶飲 功效: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型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症見陰道出血毫無規律,時出時止,或良久方來,或淋漓難止,量多,血色深紅或紫紅,質地黏稠有塊,口乾便祕,心煩易怒。脾不統血者不宜用。
材料:鮮大薊或小薊2500克,白砂糖500克。
做法:將鮮大薊洗淨後切碎,加水3000毫升,中火煮1小時,去渣,再用文火濃縮,停火待溫,入白砂糖吸淨藥液,冷卻晾乾,軋粉裝瓶備用。10克/次,滾開水沖服,3——4次/日。
小薊用藥禁忌:
1、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小薊。
2、小薊忌犯鐵器。《品彙精要》
3、小薊不利於胃弱洩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本草經疏》
4、小薊不利於氣虛。《本草匯言》
小薊的食療價值
菊科草本植物小薊、刻葉刺兒茶的根或幼嫩全草。又稱貓薊、青刺薊、刺薊菜、刺兒茶、槍刀菜、 小惡雞婆。根,又稱刺蘿蔔。古方多用根。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野生。秋季採根,除去莖葉,洗淨鮮用或晒乾切段用;春、夏採幼嫩的全株,洗淨鮮用。
[效能]葉甘,性涼。能涼血止血,解毒消癰,清熱除煩。
[參考]小薊全株含膽鹼、兒茶酚胺類物質、皁甙、生物鹼等成分。刻葉刺兒菜全草含揮發油、菊糖、生物鹼、黃酮類、香豆精衍生物等成分。
小薊能收縮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對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村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煎劑或酊劑對兔子宮有興奮作用。此外,尚有利膽、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
[用途]用於血熱所致的血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或崩漏出血;熱毒瘡腫;煩熱口渴。
[用法]煎湯,絞汁服,或煮食。
[附方]
1,小薊根汁:鮮小薊根150g,搗爛絞取汁液服,或沸水沖服。
源於《食療本草》、《衷中參西錄》。鮮根涼血止血作用較強。用於血熱所致的衄血、吐血、便血,或血熱所致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
2,涼血五汁飲:鮮藕、鮮地黃、鮮小薊根、鮮牛蒡根各等分。絞汁,每次1杯,加蜂蜜1匙,攪和均勻,不拘時少少飲之。
源於《聖惠方》。鮮藕、地黃和牛蒡根能清熱生津止渴,而除牛蒡外,餘藥又均能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吐血,口乾而渴。
3,小薊飲:小薊全草、益母草各60g。加水煎湯,去渣再煎至濃稠服。
源於《聖濟總錄》。該品與祛瘀止血要藥益母草配伍,共奏祛瘀止血之效。用於胎墮後或產生瘀血不盡,出血不止。
4,刺兒菜汁:鮮小薊幼嫩全草小薊苗150g,切段搗汁服。亦可煮湯作菜食。
源於《食療本草》、《日華諸家本草》。該品偏於清熱除煩。用於夏月煩熱口乾,小便不利。
小薊別名:小雞角刺、六月霜。
其它應用方法:
1、血熱咳血、鼻出血、尿血;鮮根或全草2~4兩搗爛絞汁,調蜜或冰糖燉熱服。
2、慢性肝炎午後潮熱、失眠:鮮根1兩水煎,調白糖服。
3、乳癰:鮮全草和蜂蜜搗爛外敷。
4、疔瘡:鮮全草1~2兩,水煎服;另用鮮根和冷飯、食鹽少許,搗爛外敷。
小薊營養知識:
小薊知識介紹:
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全草或根莖。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間,分佈於除廣東、廣西、雲南、西藏以外的全國各地區。夏、秋季花開放時採割,除去雜質,晒乾,或鮮用。
小薊根莖白色,肉質。莖圓柱形,長30至45釐米,直徑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綠色或微帶紫色,有縱稜和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於12釐米,寬0.5至3釐米;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間有細密的針刺,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麵灰綠色,兩面均有白色蛛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總苞鍾狀,苞片黃綠色,5至6層,線形或披針形,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小薊補充資訊
小薊適合人群:
脾胃虛寒者忌服。
小薊食療作用:
小薊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肝經;入血斂澀,降而微升;
具有涼血止血,清熱消腫;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小薊做法指導:
1. 小薊忌犯鐵器。
2. 凡上而吐咯衄血,下而便血崩漏皆可應用,臨床常與大薊、山梔、側柏葉、茜草等配伍,以增涼血止血之功。
3. 臨床單用鮮品搗敷即可收效,若與其他清熱解毒,活血破瘀藥相配,則療效更佳。
向天果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