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產後容易患上痔瘡
產後出現痔瘡是很多女性共同的煩惱,雖然痔瘡很常見,但也不能忽視它給人體帶來的危害。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1、懷孕期間子宮增大
媽媽懷孕後,體內的子宮增大,血液供應不足,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也在不斷的長大,長大的子宮會影響到靜脈的流通,造成血液迴流不暢,導致形成痔瘡。
2、妊娠或坐月子期間黃激素增多
媽媽在妊娠期間或者是在產後坐月子期間,體內的黃激素增多,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很容易便祕,形成便祕後,很易誘發成痔瘡。
3、分娩時用力過度
生長過程當中,通過順產,生產時間過長,就會加重痔瘡。妊娠期間媽媽體內的盆腔組織變得鬆弛,順產過程當中,用力過大,腹腔部運動時間較長,易形成血栓性動脈,肛周面板就會形成硬塊,產生疼痛,形成痔瘡,一些剖腹產的媽媽也不例外,也會形成痔瘡。
產後痔瘡的危害
1、對女性自身的危害
對於產婦自身而言,除了需要忍受痔瘡帶來的疼痛與排便不暢外,更大的危害是長期不治還會導致病菌通過血液破壞免疫系統引起陰部、乳腺、盆腔及附件等部位的感染。此外,也大大增加了患直腸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風險。
2、對寶寶的危害
更值得新媽媽們擔憂的是,痔瘡病變部位極易受到肛門內病菌的入侵導致感染,進而產生一種叫“SP痔毒”的有害物質,其一方面威脅著女人自身免疫系統,另一方面還殃及嬰兒的健康。對於產後女性而言,“SP痔毒”會感染乳腺,汙染奶源,直接影響乳汁質量。此外它還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導致新生寶寶免疫力下降,增加嬰兒感冒、發燒、驚悸及各類流行性疾病的風險。
產後痔瘡如何預防
1、勤喝水、早活動。勤喝水,早活動,可增加腸道水分,增強腸道蠕動,預防便祕。
2、少食辛辣、精細食物,多食粗纖維食物。過多吃精細食物,可引起大便乾結而量少,使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不但能引起痔瘡,而且對人體健康亦不利。
3、勤換內褲、勤洗浴。保持了肛門清潔,避免惡露刺激,還能促進該部的血液迴圈,消除水腫,預防外痔。
4、早排便、早用開塞露。產後應儘快恢復產前的排便習慣。一般3日內-定要排-次大便,以防便祕。
5、調節飲食:避免便祕,多吃寫可溶性啊纖維食物。 7.養成每天排便一次的習慣,每次排便最好控制在3~5分鐘。
產後痔瘡怎麼治療
初期可以多喝水,或多吃些纖維質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木耳、海帶、冬菇、竹筍、胡蘿蔔、芹菜、韭菜、菠菜等及乾鮮水果、果仁之類,如核桃仁、瓜子仁、香蕉、檸檬、花生米等,可防止大便乾結。
也可用藥物治療,如擦藥或塞藥,使用軟便劑,可以讓產婦排便,傷口較不嚴重,瘳醫師表示較不建議使用瀉藥;也可以坐浴促進血液迴圈改變便祕情形。
合理參加體力活動。如散步、太極拳、腹式呼吸,還可自我行腹部按摩,方式是:右手附於臍上四指處,繞臍合理加壓做順時針揉動,一呼一吸揉動一次,連續3次,休息片刻再繼續按摩,在按摩中手下壓力應逐漸增大,最後全手掌置於臍部,順時針揉按臍腹30周結束。
可做肛提鍛鍊,方法是做忍大便酌動作,將肛門括約肌往上提,吸氣、肚臍內收,再放鬆肛門括約肌,呼氣一切復原。如此反覆,每次做30回,早晚各鍛鍊1次。早上1次最好在起床前,仰臥在床上進行。這樣效果良好,容易產生侵意,利於養成每天早上起床後解大便的良好習慣。
勤洗肛門,並且保持外陰乾燥。俗話說,便後一次洗,痔瘡不著邊。排便後,肛門周圍的面板皺襞裡常會留有一些揩不淨的細小糞便殘渣,由於痔瘡常脫出,區域性腫脹發炎,痔靜脈曲張日益加重,肛門周圍面板皺襞會逐漸增加,從而使嵌存的糞便量增加,這些汙物刺激肛門會引起瘙癢或感染。所以每日大便後要堅持用溫水清洗外陰。
產後痔瘡吃什麼好
1、韭菜
含粗纖維較多,且比較堅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能增加大便體積,促進大腸蠕動,防止大便祕結,故對痔瘡便祕者有益。
2、菠菜
性涼,味甘,有養血、止血、潤燥、滑腸、通便的作用。
3、紅薯
紅薯中的纖維物質在腸內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對促進胃腸蠕動和通便非常有益,常用來治療痔瘡及肛門裂等。
4、白蘿蔔
生吃可促進消化,還有很強的消炎作用,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另外,所含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5、木耳菜
又名西洋菜,肥厚而黏滑,俗稱木耳菜。其營養素含量極其豐富,經常食用有降血壓、益肝、清熱涼血、利尿、預防便祕等功效。
6、蕹菜:又稱空心菜、空筒菜。性寒、味甘,有治療便祕、便血。
看過的人還:
產婦生完孩子能吃茄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