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高效課堂”我們一直都有所聽聞,但要真真正正地實施起來卻有些困難,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是需要策略的,而這些策略是什麼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些策略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效課堂教學的界定
《新語詞大詞典》對高效的解釋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對課堂教學的解釋是:又稱班級授課制,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知識水平分成有規定人數的教學班,教師根據規定的課程、教學進度和時間表,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高效課堂教學是指班級授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從課程改革的角度講,是指在班級授課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的最優化。具體講1、要以儘量少的時間和師生物化勞動,靠提高課堂45分鐘師生教與學的效率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教學效益的最好;2、要以教師、學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為本,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二、備的策略
在我們常態的班級授課中要實現新課程改革三維目標得以最優化的落實,教師的課前準備是重要的前提,對課堂教學進行中諸要素以及之間的關係要了然於胸,並做精細化處理。具體講涉及四要素:學生、教材、媒介、教師。所以課前的準備主要是四備:1、備學生。首先,要對班級整體和學生個人的原有認知結構,最近發展區的情況搞清楚。其次,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否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得到根本性落實、在促進本課知識與技能落實上學生的學習是否主動有意義,而不是被動機械性掌握,是否具備相關的學習方法,若沒有是否授予;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應該有一個先期的預設,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否始終具備積極的情感。應該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因為學生的狀況,很大程度上就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根本性指標。2、備教材。首先,要站在單元、整章、整冊、乃至整個學段教材的角度進行系統的備課,這樣處理教材時才會避重就輕、駕輕就熟。其次、指對於課堂教學要呈現材料的掌握應該很熟練,達到脫稿的水準,這樣在巡視、指導,精講時才會乾淨利落,不出現拖泥帶水的低效現象。這樣做的目的是利於學生學會,落實好知識與技能。3、備媒介。媒介在課堂教學起到輔助性的作用,運用得好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和節湊,易於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掌握事物的本質,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媒介包括1、非投影視覺輔助如黑板、模型、實物、提綱等,2、投影視覺輔助如電腦多媒體技術等;3聽覺輔助如錄音機;4視聽輔助如電影、電視、錄影。4、備教師。備教師是備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教師應該把備學生、備教材、備媒介中考慮到的問題進行思想上位的融合。在實踐下位上,要考慮在課堂教學實際的進行中,教師自己的擺位問題,即課堂教學45分鐘自己以什麼狀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是講授者、指導者、組織者等等要有一個先期的考慮,其次、如果條件准許,可以問問經驗豐富者的處理辦法,還應該看看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前沿的雜誌、書籍,是怎樣進行的,如此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左右逢源,相得益彰。總之,單就每節課在上課之前教師對於課堂教學中教、學各個環節教師、教材、媒介、學生有個精細的設計,包括在反思中遺留問題的講解都應考慮在內。如是實現新課程改革三維目標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實有一個先期的與預設保證
三、教的策略
在常態課堂教學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最優化,教只是落實的一方面。那麼在教的方面怎樣實現課前準備的預設,並創造性的發揮呢?教育心理學史表明,對學習造成重要影響的學生自身因素是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習動機、個體心理髮展水平和智商水平。由於目前學校教學一般是按照年齡分班的班級教學,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大體相同,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大致概括學生自身因素與學習成績的關係:學習成績=f動機、IQ、原有的認知結構,即學習成績是學生個人動機水平、IQ、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增函式。也就是說要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果,只要做好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和搞清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並按照學生思維發展的主線展開教學即可。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1講述道理、勤於鼓動。講述道理就是指教師要把自己的教學意圖、想法及時充分展示給學生,把讓學生所為的利弊講清楚,全班學生在思想上統一認識、統一步調,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合拍的參與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講道理時還應及時講出所學知識的意思,讓學生感興趣,鼓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而且在教學進行中要儘量少指責、少批評;多肯定、多讚許。儘量用生活化語言,因地制宜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成效的教育,一般包括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上進心、好勝心,以及獲取成功的方法,2設定榜樣、給與方法。教學中要適時地給學生設定學習的榜樣,要明確而具體,而且榜樣的設定要具備摘“桃子”的效果,學習之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是輕而易舉,通常可以選擇身邊的同學中的優秀分子或進步明顯的同學,同時還要告訴學生達到目標的方法,如教學中讓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的同學總結自己的成功方法,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交流。這樣做一則這位同學會找到成功感和幸福感,自信心倍增,而對大多數學生則起到喚醒和激發的作用,也會沿著好的學習方法試一試。3適時變化、新穎別緻。在教材內容不斷向學生呈現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變化呈現的形式,使學生有新穎別緻之感,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如教學中語言的幽默動聽、語調的高低起伏、字型的大小變化、英語的適時插入、多媒體媒介的應用等等。4適當競賽、合理考試。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因為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的需要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多數學生能夠在競賽情況下學習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合理的測驗和分數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如熟記課文比賽、英語課堂上進行幾分鐘的單詞小測驗,對學生即使複習,多記單詞未嘗不是好方法。2、按學生思維展開教學策略1搞清楚原有認知結構。奧蘇伯爾認為認知結構就是學生頭腦裡的知識結構。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有意義學習過程的實質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絡。所以我們強調在備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先搞清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弄清他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2設計先行組織者。搞清原有認知結構後,在正式有意義學習任務開始之前,應呈現一種引導性材料,這類引導性材料要比學習新內容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內容關聯,在學生已知知識和新知識之間起到橋樑的作用,使學習者更為有效的學習新知識,奧蘇伯爾稱之為"組織者"organizer。由於這些引進的內容是在學生正式學習新知識之前呈現,故又稱之為"先行組織者"advance organizer。"。實質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匯入新課。如在給兒童講“鯨”以前,先通過對“人”“馬”“牛”等動物特點的歸納,使其懂得什麼是“哺乳動物”及其特徵。當正式講到“鯨不是魚”這一知識的時候,兒童們理解“鯨”的“悟性”就特別高。3教材的組織與呈現。奧蘇伯爾認為,每門學科都有一個分層次的概念和命題結構。這個結構頂端是一些包容性很大的抽象概念,結構中處於較低水平的是較為具體的概念。如我們現在常提的知識樹。從關於學科和認知結構的假設出發,奧蘇伯爾認為教材中知識的組織方式應該與學生的認知結構中的組織方式一樣,教材的組織與呈現應遵循不斷分化策略和綜合貫通策略:不斷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on,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人們認識新事物的自然順序和認知結構的組織順序,對知識進行由上位到下位,由一般到個別的縱向組織,類似於循序漸進,相當於學生自己的對學習材料的自學、嘗試探索或學生討論。綜合貫通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就是從橫的方面加強教材中概念、原理、課題乃至章節之間的聯絡,消除已有知識之間的矛盾與混亂,以促使學生的學習融會貫通。綜合貫通的策略,就是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間的區別和聯絡,指出它們的異同,將前後出現的連貫觀念表面上或實質上不一致的地方融會貫通,使之成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因為學生在自學、嘗試、探索的過程中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共性的疑問,此時,教師的講解是必要的。4運用媒介促進學生思維深刻。在課前準備階段我們提到合理使用媒介,有很多好處,其中一項是增強課堂教學密度,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勞累和無效的勞動,其實這樣的結果是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多了,學生對於學習材料的本質屬性認識更深刻了,使學生思維能力等到進一步發展,如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採用幾何畫板演示拋物線的生成過程,集合圖形的拆解過程,使學生的學、看、聽、練真正達到完美的結合,並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都將起到積極作用,5鼓勵學生髮展創造性思維。如果說對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高效的一條主線,那麼鼓勵學生髮展創造性思維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必然,高效課堂教學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表現有兩種,一種是廣義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習材料深刻的思維過程中都可以視為創造性思維,一種是狹義的,課堂進行中師生關係平等、民主,課堂氣氛和諧,學生思考充分、思維富有節奏,才思敏捷、創新思維得以激發,課堂充滿了創造性,學生的新作品層出不窮,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教師因善於發現和利用這種創造性而使課堂教學處在良性的迴圈的狀態,自己萌生出強烈的幸福感和成功感,這是教學的一種最佳境界,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而課堂結束時思考還遠未結束,總結學生的作品,往往能在報刊、雜誌上公開發行,教師的聲望得以有效提升,關鍵是學生也會因此信心倍生,家長也會覺得學生的聰明伶俐。如在蘇靜的課堂上表現為能當堂做詩、在孫維剛的課堂上表現為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6例項分析。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的基本操做方式很好的體現了以上策略:定向: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並告訴學生,使之心中有數,方向明確。種思想的侷限性。自學:學生根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自學教材,獨立思考,自己作答案。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決。討論:學生前後左右每四人為一組共同討論和研究在自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尋求答案。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答疑階段解決。答疑:立足於由學生自己解答疑難問題。由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回答一部分。然後由教師回答解決剩下的疑難問題。自測:學生根據定向指出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後的自我理解,自擬一組約需十分鐘完成的自測題,由全班學生回答,自己評分,自己檢查學習效果。自結:每個學生總結自己學習的主要收穫。教師在成績優秀、中等、較差的學生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講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使所獲得的知識資訊得到及時強化。這裡定向相當於先行組織者,而自學、討論相當於不斷分化,答疑、自測、自結相當於綜合貫通。綜上所述,按照學生的思維來展開教學實質上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保證知識與技能的落實是在學生完全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同時這一教學策略,還有助於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即對知識本身的學習發生興趣,強化了導致學習成績提高到主要因素:動機,所以更有利於課堂教學的高效果。
四、學的策略
在常態課堂教學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最優化,學是落實的另一方面。並且是決定性的一面,教為學服務,以學定教,那麼在學的方面怎樣實現課前準備的預設,並創造性的發揮呢?誠如上文提到的學習成績=f動機、IQ、原有的認知結構,教是在動機和認知結構方面,所以學也不能離開,因為教起到導向和引領的作用,所以應該給學生搭設利於其調動內外學習動機,促使思維能力充分發展的平臺以及授予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元認知策略。1、讓學生進行充分嘗試探索。在當下使課堂教學高效的一個主要發展的趨勢,講少練多,在課堂上多以學生的嘗試探索,學生自學為主,在自學的過程中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這如同汽車進入高架公路,如沒有引橋,就上不去;如沒有路標,就可能上岔路。如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特徵是“先試後導,先練後講”;青浦實驗的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是“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洋思中學課堂教學結構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特級教師錢夢龍經多年探索,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為理論框架,以“自讀、教讀、復讀”為基本課式的“導讀”思路。等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性。2、站在系統的高度重組教材。系統的高度就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始終把整體作為研究的物件,認為世界上各種事物、事件、過程是一個合乎規律的、由各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從而研究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以達到最佳的處理問題。比如特級教師馬芯蘭把教材改革與腳法改革密切結合,對應用題教材進行適當調整、補充和重新組合,按照知識歸類,分“塊”教學。如11類簡單的應用題,現行課本中是一類一例的教,分在四個學期。馬老師把11類簡單的應用題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按基本數量關係分成四“塊”,然後一塊一塊的進行教學,結果僅用一年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樣單就課堂教學學生嘗試、探索、自學的平臺可以表現為對學習材料,按系統論的方法重新組合。如在數學課堂上表現為建立一個多層次的練習題組體系。如是嘗試、探索,自學等都可以按時間順序先易後難展開,但實質是學生思維富於緊張、節奏,學生的思維能力到有效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解題能力的提升,促進知識與技能穩步落實。3、對學生的練習應及時反饋。心理學研究表明讓學生及時的瞭解自己學習的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反饋可用來提高具有動機價值的將來的行為。因為學生知道自己的進度、成績以及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成效等,會激起進一步學好的願望。同時,通過反饋的作用又可及時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糾正並激發上進心。所以及時反饋是高效課堂必須要考慮的一個策略,作為高效課堂教學,嘗試、探索、自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完全可以對於學生進行當堂的面批面改,對於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是否等到發展,學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進行小卷測試,對於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結果給以及時反饋等4、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嘗試探索、自學等是學生課堂學高效率學習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學生大量的自主性學習面前,學生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就突顯出來,因為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近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則對於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有好處,二則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會促進當下學生的學習,會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所以對於通用學習策略學生是應該掌握的,如閱讀策略如精度策略、泛讀策略、快速閱讀;記憶策略如目的明確策略、積極思考策略、關鍵詞法、集中複習與分散複習策略、超額學習策略;問題解決策略如確認問題和機遇、確定目標、表徵問題、預期結果與行動、反思和評價。其實是如何思維的方法。5、自學後要適當運用元認知。弗拉維爾Flavell,2002認為,元認知就是關於認知的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其中包括對當前正在發生的認知過程和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相互作用的認知。包括1元認知計劃策略2元認知監視策略3元認知調節策略在自學應該鼓勵學生對於自學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地方給以反思,在課堂嘗試、探索過程中所遇溝坎、麻煩,使思維受阻,近而導致思維能力提高產生困難的原因,導致自己課堂上心情愉悅,受到老師同學贊同的表現是什麼?找出規律,從而使自己的自學達到最優化。其實對學生而言就是對自己學過的知識,學習後再想一想,冷靜反思,會利於加強知識深化、內化。如題目做錯了,應該及時回憶當時做題的思考過程,找出在概念理解上產生的錯誤原因是什麼?在知識的掌握上有什麼不足,以及在思想方法上有什麼問題,找出避免這種失誤的切實可行的辦法,善於反思,從而“吃一塹、長一智”。總之學生多嘗試探索和學習策略之間是相輔相承、彼此促進的關係,一般教師知道一些,如預習、聽講、複習、小結等,但是大都不全面,隨著心理學對於學習策略研究深入,教師必須對於以上學習策略有個系統的認識,並且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加以應用,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達到高效率,當然,以上學習通用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給予學生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踐分散零星教給,例如,《辛丑條約》內容為:①要清政府賠款;②要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抗;③允許外國在中國駐兵;④劃分租界,建領事館。可用“錢禁兵館”諧音“前進賓館”來幫助記憶。也可以結合教師本人的特點形成獨特的學習方法體系,教給學生時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孫維剛老師的數學學習法,就是一套從思想到具體做法嶄新的學習方法,很好的體現了上述學習策略和他的學生學習課堂的獨特性。使用效果很好。
五、思的策略
思是指元認知metacognition,上文已經說明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於7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指個體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和結果的意識。”人的思維活動中常有一些感受和潛在的想法,思維者自己也捉摸不定,反省認知能使這類思維延伸、加深、拓寬、明確化。包括三方面:
1、是教師,教師在課堂結束時應該對自己課堂教學是否達到高效有基本的判斷,想想哪些做法是導致了課堂氣氛的愉悅、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高效,哪些做法導致了課堂教學的低效和無效,加以總結會很好的完善發展我們教的策略。要堅持既反思日記。
2、另外對於學生在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性成果學生的作品如數學表現為一題多解該加以提煉,成文發表。也應與特級教師的比對看自己的教學與之還有多少差距。
3、把以上反思的結果應用到下一節的常態課堂教學的備課之中。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教學表現為學生思維活躍、節奏緊密。導致思維能力的長足發展。備、教、學、思的策略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不過,四種策略的核心是學的策略、如果說課前的備和課後的思是為課堂教學中教、學服務的話,那麼課堂教學中教也是為學服務的,因為學是主體進行嘗試、探索、自學,教是主導,起到疏引、組織的作用,所以落腳點是學。四策略巧妙的融合為一體時便能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即1、以儘量少的時間和師生物化勞動,靠提高課堂45分鐘師生教與學的效率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教學效益的最好;2、以教師、學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為本,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小學英語語法主要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