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就業形勢工作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近年來,永興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認真貫徹落實各項人口政策,努力構建和諧永興,全縣人口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積極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大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就業格局日趨穩定。
  一、全縣人口和就業形勢良好
  (一)人口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繼續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人口生產方式轉變。2007年,全縣總人口為63.85萬人,與2000年相比增加0.86 萬人,年均增長0.19%。全縣出生人口5220人,出生率8.54‰,比2000年下降了0.33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196人,死亡率為3.59 ‰,比2000年相比下降了2.11個千分點;自然增長人口3024人,自然增長率為 4.95 ‰,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自1996年以來基本控制在5‰以內。

  (二)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但人口負擔處於較輕時期。2000年,全縣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7.3%,2007年上升到9.2%。永興縣老齡化步伐加快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城鄉養老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使得人口預期壽命不斷提高,老年人口的數量不斷加大;二是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兒童少年組人口減少,比重大幅度下降,相應的兒童人口係數下降,從而推動老齡人口的比重進一步上升。雖然永興面臨“未富先老”的局面,但生育率下降帶來的較低的少兒撫養比例,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仍將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相對較輕,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也就是“人口紅利期”。調查資料顯示,2000年全縣人口總撫養比為43.2%,2007年降至26.3%。
  (三)城鎮化程序加快,城市對人口的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近年來,我縣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非農產業的發展,積極推進縣城“南延西擴、發展新區”建設,穩步推進馬田、柏林、湘陰渡、塘門口、鯉魚塘等中心小城鎮建設,提高了城市聚集、輻射功能,增強了城市對人口的承載力和吸納能力,促進中心城鎮對區域發展的積聚和帶頭作用,進一步推動了城鎮化程序。2007年,全縣城市化率達33.25%,比2000年相比提高7.8個百分點。
  (四)就業政策逐步完善,就業格局保持穩定。近年來,全縣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建立促進就業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再就業援助的辦法和措施,制訂並逐步落實了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五年來,全縣累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5萬人,引導和幫助8000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左右,全縣就業格局基本穩定。
  (五)就業總量穩步增長,非公經濟已成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經濟發展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2007年,全縣從業人員為35.02萬人,比2006年增長8.5%,其中,非產業產業就業人口所佔比重達56.33 %,比2000年上升7.5個百分點。我縣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增加就業總量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和稅收政策,鼓勵和支援民營企業吸納更多的勞動力。2007年,全縣非公有經濟從業人員達18.23萬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52.1%,比2000年增加了8.5萬人,已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
  二、全縣人口和就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增加了區域資源環境的承載壓力。制約人口承載量的諸多資源性因素當中,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積剛性更強,人均耕地面積已經低於警戒線。2007年,全縣耕地面積為28500公頃,人均佔有耕地面積約為0.045公頃/人(0.68畝/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低於聯合國設定的人均0.053公頃的警戒線。
  (二)人口老齡化加重了經濟社會的壓力。人口老齡化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按照這個標準,我縣已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使得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首先,人口老齡化加重了社會和家庭對老年人口的撫養負擔,對現行的家庭養老方式提出了挑戰。當前,特別是農村的社會養老能力還比較弱,仍以家庭養老為主要方式。但是,隨著家庭規模小型化的比例上升,現行的家庭養老模式發生困難,弱化了家庭養老的功能。其次,人口老齡化加大了社會保障的壓力。隨著退休人員的增加,養老保險的支付壓力逐年增大。
  (三)就業結構的轉變有待於產業結構的深入調整。2000年以來,伴隨著經濟的大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縣就業狀況逐步好轉,就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總
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0年的56.57%下降到2007年的42.75%,下降13.8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量穩步上升,從2000年的17.68%提高到2007年的26.64%,提高8.9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佔比重逐年攀升,由2000年的25.75%上升到2007年的30.61%,提高4.86個百分點。2000年
以來,全縣三次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由2000年的28.52%下降到2007年的17.2%,下降11.3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逐步上升,由2000年的31.3%提高到2007年的51.6%,提高2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下降,由2000年的40.2%下降到2007年的31.2%,下降9個百分點。從世界範圍看,第三產業佔gdp比重西方發達國家基本在60%以上,而永興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且呈逐年下降趨勢,表明我縣第三產業發展明顯不足,拓展第三產業就業空間具有很大潛力。
  三、對策
  (一)適度發展人口,努力提高人口素質。人口數量和結構在現在以至將來都將雙重影響著全縣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因此,隨著人口問題的日趨複雜化,我們必須以更開放的視角和前瞻的思維來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一是加大計劃生育實施範圍和工作力度,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二是加強文化基礎教育,提高人口的資源、環境素質。人口素質的提高對轉化人口壓力,減少自下而上環境的破壞,實現生態環境良性迴圈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就業與經濟協調發展。抓住“人口紅利”的機會,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重視發展能多吸納勞動力的各種就業形式,通過擴大就業來保障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加有效的消費需求。一是優化經濟結構。要繼續以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為出發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抓好訂單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主攻工業不放鬆,壯大支柱財源。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打造現代工業經濟發展平臺,增強整體競爭實力。提升第三產業,培植新型主體財源。培育壯大金融、保險、證券、現代物流、資訊服務、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商貿流通、餐飲娛樂、旅遊、房地產等傳統服務業。二是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扶持中小企業及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拓寬就業空間。

黨支部工作報告
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自查報告
相關知識
政府就業形勢工作報告
大學生就業形勢調研報告3篇
市委政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政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政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煤炭企業黨委工作報告
畢業實習工作報告大學生版本
大學生畢業實習工作報告範文
學前教育畢業實習工作報告模板
工商管理專業實習工作報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