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三週年紀念對聯_親人逝世三週年悼念對聯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紀念親人去世也有相應的紀念對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父親去世三週年紀念對聯,希望對你有用!
父親去世三週年紀念對聯
1 隴上猶留勞跡 堂前共仰遺容
2 天不遺一老 人已是千秋
3 為國捐軀 成仁取義
4 殺敵在前方 英名留後世
5 魂魄託日月 肝膽映河山
6 正氣留千古 丹心照萬年
7 等閒暫別猶驚夢 此後何緣再晤言
8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風何處遊
9 風悽暝色愁楊柳 月吊宵聲哭杜鵑
10 三徑寒鬆含露泣 半窗殘竹帶風號
11 白馬素車愁入夢 青天碧海悵招魂
12 明月不長圓,過了中秋終是缺 高風安可仰,如何一別再難逢
13 勤儉度日遵遺訓 努力工作報餘恩
14 事業已歸前輩錄 典型留與後人看
15 完來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風惠子孫
16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孫維業業長存
17 舍已為人當仁不讓 赴湯蹈火見義勇為
18 繼承先烈革命傳統 發揚前輩愛國精神
19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 花鬆翠柏堪慰逝後英靈
20 忠魂不泯熱血一腔化春雨 大義凜然壯志千秋泣鬼神
21 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 譽滿山河英雄遺志展巨集圖
22 一生儉樸留典範 半世勤芝傳嘉風
23 三更月冷鵑猶泣 萬里雲空鶴自飛
24 椿形已隨雲氣散 鶴聲猶帶月光寒
25 扶桑此日騎鯨去 華表何年化鶴來
26 月階夜靜蛩聲切 竹院秋音鶴夢涼
27 龍隱海天雲萬里 鶴歸華表月三更
28 大雅雲亡梁木壞 老成凋謝泰山頹
29 騎鯨去後行雲黯 化鶴歸來霽月寒
30 平生風義兼師友 來世因緣結弟兄
31 千里吊君惟有淚 十年知已不因文
32 明月清風懷入夢 殘山餘水讀遺詩
33 人間未遂青去志 天上先成白玉樓
34 未弭前思頓成永別 追尋笑緒皆為悲端
35 海闊天空忽悲西去 烏啼月落猶望現歸
36 月照寒楓,空谷深山徒泣淚 霜封宿草,素車白馬更傷情
37 煙雨悽寞,萬里名花凝血淚 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聲
38 滄海慨橫流,跨鶴空山歸上界 少微驚隱曜,啼鵑清夜哭先生
39 樽酒昔言歡,燭剪西窗猶憶風姿磊落 人琴今已杳,梅殘東閣只餘月影橫斜
40 齒德產推尊,月旦有評,慈惠常留眾口頌 斗山今安仰,風流長往,典型堪作後人師
41 女星沈寶婺 仙駕返瑤池
42 落花春已去 殘月夜難圓
43 蝶化竟成辭世夢 鶴鳴猶作步虛聲
44 綺閣當風空有影 晚萱經雨不留芳
45 畫堂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月夜魂
46 慈竹霜寒丹鳳集 桐花香萎白雲懸
47 壼範垂型賢推巾幗 婺星匿彩駕返蓬萊
48 白去居空悠然而盡 黃葉滿地悽其以悲
49 綺閣風寒傷心鶴唳 蘭階月冷泣血萱花
50 夢斷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機懸東壁秋風桐葉一天愁
51 一夜秋風狂摧祖竹 三更涼露淚灑孫蘭
52 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 悽迷風雨,哀哉兩字弗堪聞
53 慈竹風摧,鶴唳一時悲屬纊 西山日落,鳩扶隻影恨含飴
54 厚誼附飴含,從前雅嗜棗梨,辱賜寵言蒙眷愛 深恩承嶽戴,此後儻聞絲竹,緬懷往事益欷歔
55 倚門人去三更月 泣杖兒悲五夜寒
56 情切一堂,紅淚相看都是血 哀生諸子,斑襴忽變盡成麻
57 嚴親早逝恩未報 慈母別世恨終天
58 終天唯有思親淚 寸草痛無益母靈
59 半子無依何所賴 東床有淚幾時幹
60 碧水青山誰作主 落花啼鳥總傷情
61 君去矣,萬事獨任艱難,能無追念前徽,深為吾痛
62 兒勖哉,爾父既歸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聲
63 寶琴無聲弦柱絕 瑤臺有月鏡奩空
64 最憐兒女無知,猶自枕伴嬌啼,問阿母重歸何日
65 但願蒼穹有眼,補此人間缺憾,許良緣再結來生
66 雲路仰天高,誰使雁行分隻影 風亭悲月冷,忍教荊樹萎連枝
對聯的藝術格調
對聯的十大藝術格調,從體裁的角度來看,對聯的格調大致可分為以下10種:
1. 律詩 格調 最初,對聯多以五、七言為多,它是對聯格調的主流,這種詩歌式的對聯,仍佔大多數。如 蘇小妹聯: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2.詞格調 到了宋朝,宋詞逐漸興盛,同時也豐富了對聯藝術。如 徐達的故居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小院春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3.民歌格調 有的對聯很像民歌,語言通俗樸素,形式生動活潑,很有民歌情調。解縉聯: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玉欄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頭。
4.散文格調 以文人聯,有人說自 曾國藩始,如清末文人俞樾的自輓聯: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書,流傳人間,是亦足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浩蕩蕩歷半生三十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乎?
5.戲文格調 有的聯從表情斷句、 疊詞上看,很有戲文的味道,例如:想當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看今日這般光景或者有之。再如:鶯鶯燕燕,翠翠綠綠,處處融融洽洽;風風雨雨,花花草草, 年年暮暮朝朝。
6.曲格調 曲的格調錶現在語言質樸自然,新鮮潑辣,形象生動、詼諧。此類對聯具有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風格。例如,棺材鋪聯:這買賣稀奇,人人怕照顧我,要照顧我;那東西古怪,個個見不得它,離不得它。
7.成語格調 有的對聯為成語嵌成。如林則徐撰聯: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8. 繞口格調 有的聯很像 繞口令。如:屋北鹿獨宿,溪西雞齊啼。再如:煙沿簷,湮燕眼。
9.謎面格調 有的像一則謎面。如: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青龍掛壁,身披萬點金星。上聯喻油燈,下聯喻秤。
10.駢文格調 用 駢體寫成的文章稱為駢文,駢文講究詞句整齊、對偶、聲韻和諧,辭藻華美。漢、南北朝後,駢文風行,它後來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對聯同樣受其影響,駢文格調的對聯在清代的 長聯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種格調在清代以前出現得並不多,清末民國初期,對聯越寫越長,從此,駢文格調便有了充分發揮的餘地。如李聯芬寫的武漢黃鶴樓聯:數千年勝蹟,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岫,鸚鵡 芳洲,黃鵠漁磯,晴川傑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 剩山殘水,極目今古愁,是何時 崔顥題詩,青蓮擱筆;一乃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斜陽,洞庭遠漲, 瀟湘夜雨,雲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僅留下蒼煙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此聯不僅用了大量的駢名,如“鳳凰孤岫,鸚鵡芳洲,黃鶴漁磯,晴川傑閣”,“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夢朝霞”等等,把人帶入曠遠、舒展的詩情畫意之中,而且用詞典雅、清麗、極富文采,邊敘邊議,挾眼前景物、歷史風雲鋪成一幅壯美的畫卷,文辭激揚,如欄外濤聲,從遠而近,不絕於耳。
對聯的發展起源
對聯又稱 對偶、 門對、 春貼、 春聯、 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 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 對仗工整, 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 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 孟昶chǎng,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 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 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 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 押韻。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 五代 後蜀主 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 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此說的根據是清代楹聯學家樑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檮杌》,但據《楹聯概說》考證, 樑章鉅在引用時將“以其詞工”改為“以其詞非工”,《蜀檮杌》原文認為該聯是 辛寅遜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對聯作為一種 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1.2017悼念父親的輓聯
2.父親墓碑對聯
3.守孝三年對聯
4.三週年對聯
5.關於各種三週年的勵志對聯
6.去世三週年輓聯大全
讚美祖國的經典對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