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工作心得體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吧!
篇【1】
我們任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超越自己。但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卻又各有說法,各有道理。通過幼兒園開展"幼兒家庭禮儀教育系列講座"。我認為,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孩子習慣的養成是和他生活的環境密不可分,為人父母,作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作為家長我有以下體會: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夠不夠、生沒生病等生活細節問題,其實在育兒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聽了陳園長的講座,我感覺到,孩子的教育是事無鉅細,從點滴開始的,小到排隊接水、掛毛巾、跟老師問好,大到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跟別人交流,學會傾聽等,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去引導和重複示範才會取得成效,並內化為孩子們的一種行為習慣。另外,人無完人,任何孩子都會有這樣或那樣不足,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動輒呵斥,甚至暴跳如雷,畢竟他們還是一群是非觀念並不很清楚的孩子,我們需要作的就是耐心勸說、身體力行、鼓勵模仿、適時誇獎。我們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而不是罵出來的。但是一見到自己的孩子做錯事情,就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呵斥,這樣不但起不到任何糾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對爸爸媽媽的話至若罔聞,甚至產生自卑心理。意識到問題對嚴重,我試著用老師說的鼓勵式教育方法,多去發現孩子的亮點,並及時鼓勵和表揚,在給與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的同時,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對的,自然也就明確了什麼是不對的,結果孩子不但是非觀念增強了,而且自信心也足了。
一、擁有一顆寬容心對孩子,要正確引導,他有了壞習慣,首行應該給他講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還要講明白為什麼不對,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其次對孩子不能簡單粗暴地呼喝斥責他,做到有話好好說。其三要求孩子下次不能再這樣做好,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給他一個標準。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應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父母只有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問題與困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童心。
二、轉移話題,不互相攀比其實,虛榮心、攀比心,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比如,我們小孩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我們給他買了個新玩具,他都要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其他小朋友也不例外,在這個時候,如果他沒有樣玩具,他就會說他有什麼什麼,你沒有等之類的話。這時,我們就給孩子說,你們都有自己的玩具,如果喜歡對方的玩具,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換著玩啊。其實小孩子都認為別人的玩具是最好玩的,都要玩別人的玩具,我們小區的小朋友都是換著玩具玩。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孩子的攀比心,避免了別人有什麼他就要什麼的情形。
三、教育理念要一致,杜絕黑白配家長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一致,思想要統一,不要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如果這樣,就讓孩子無所適從,是非不分。比如,在孩子吃飯時,我們都嚴格要求他必須把自己的飯吃完,但他爺爺總是說:你吃飽了就行了。飽與不飽,如果僅憑孩子自己說了算,他就不吃完了,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我們就嚴格要求他必須要把自己的飯吃完才行。我家孩子從小體質較弱,經常生病,輸液吃藥是常事,每當這時,我們就經常鼓勵他要勇敢,一點點痛就像螞蟻咬了一口,又不是很痛。打了針,吃了藥,病就好了。從此,孩子打針、吃藥都很勇敢,打針主動伸手,積極配合,一點也不亂哭,吃很苦的藥也能堅持,表現很乖。所以,只要統一教育思想,教之有道,有合適的方法,再加上耐心、細緻地觀察,孩子的進步是很明顯的。
四、故事吸引,增強語言和邏輯能力我們給孩子訂閱了幾種幼兒畫報,上面有故事、有迷宮、有找不同、有遊戲等等內容。我們先是指導他怎麼玩,給他講故事,之後就讓他自己看、自己講。孩子不會累,而且新書來了他也很高興很開心。我們堅持在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都講一個故事,突然有一天,他也會慢慢把我們給他講的故事也講出來。給他講故事的時候,他真的聽得很認真,很投入,逐漸學會自己思考。我們也經常鼓勵孩子給我們講故事,講他在學校好玩的,講他自己編造的等等,用故事來講述一些道理,孩子接受也很快,也增強了孩子的評議和邏輯思維能力。
孩子不是溫室裡的苗,但我們要細心的呵護他,讓他安全健康地成長。孩子不是烈日下的花,但我們要給他澆澆水,晒晒太陽,讓他經歷一些小挫折,小困難,讓他勇敢與堅強。
篇【2】
再過一個月,女兒即將告別幼兒園,離開相處了四年的小夥伴們,離開精心照料和耐心教育她成長的老師們。在她滿懷欣喜地期盼著背上書包踏進小學校園時,我卻時常回想起過去四年裡的許多生活點滴,回味著對孩子教育的快樂與艱辛。看著孩子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幼兒成長為一個懂事、有禮的小學生,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有些體會想和家長們一起分享。
作為父母,首先要意識到並承擔起對孩子教育的主要責任,不能把孩子完全推給幼兒園老師或家中的老人。而是既要支援和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各種工作安排,還要妥善處理好與父輩間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意見分歧,協調好學校與家庭對孩子的共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將是其終身的導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始終相伴左右,關注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
要仔細觀察並深入瞭解孩子,在教育的態度上,既不過分溺愛也不過於苛刻,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拔苗助長。要結合孩子的實際能力和成長需要,為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並對其提出適當的要求與期望,也為自己設定一個教育孩子的目標與努力方向。幼兒階段的教育重點並不是大量知識資訊的灌輸,而是要特別注重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兩年前,為了陶冶孩子的藝術情操,並磨練她的意志,我送她去學鋼琴,考慮到每天堅持練琴一小時,已經讓當時才四歲半的孩子頗有壓力,我便把是否要參加幼兒園的珠心算興趣班的決定權交給她自己,雖然她最終選擇了放棄讓我感到稍有些遺憾,但看她自己選擇的繪畫、寫字、圍棋都學得津津有味,我也覺得心滿意足了。
在與孩子的教育與培養中,既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也要給予必要的束縛和引導,使孩子的個性在良性的範圍內健康發展。孩子總要長大,我們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地融入社會。如果過分放縱他們的天性,那他們的任性勢必導致自我約束力的缺失,在個人發展和人際交往上的失敗,在社會生活中陷於孤立。因此我平時總是以身作則,要求孩子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謙虛好學、積極勤奮。大概也正是因為這些優點,讓她雖然不是班級裡最出色的孩子,卻也深得老師的讚賞和小朋友們的喜愛。
要與孩子多進行語言和情感上的交流。從最初的講幼兒故事,到和孩子以簡單的語言討論一些社會現象,我總是試圖讓孩子能瞭解身邊的社會,分辨善惡與美醜。雖然孩子有時對其中的道理還似懂非懂,但我發現她比同齡的孩子要懂事些,在看似簡單的對與錯的評價中,這個孩子表現出了善良、寬容與正義,讓我感到欣慰。家人有病痛,她總是噓寒問暖,對小夥伴懂得友愛與謙讓,對待長輩也彬彬有禮。正是語言的教育與情感的交流讓這個孩子懂道理,明是非,乖巧懂事,懂得感恩。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整個社會的希望。他們成長的路還很長,作為父母,掌握恰當的教育方法需要長期的摸索和嘗試,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配合學校和老師,把孩子培養成健康的人,快樂的人,有用的人!
篇【3】
如何做好家長工作,使幼兒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是我們必須關注並必須做好的一件事情。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藝術是做好家長工作的保障,現結合本班家長工作的情況和特點,談一談自己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用真誠換來信任
付出的真誠與之產生的就是家長們對教師的信任與認可,而教師的工作也要從一切為了孩子的角度出發,要以幼兒健康發展為中心進行溝通,這樣的真誠是家長們最關注和認可的,從而家長們認識到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而積極的配合教師的工作。就如我班的胡灝小朋友,他一來園的時候足足哭了一個多月。他是一個任性、脾氣很倔強的小孩子,不管老師和阿姨怎麼哄,他總是從來園哭到離園,飯也不吃,睡覺老師必須陪在他邊上哄著才能勉強睡一會會,為此家長和老師都很擔心。我們就將幼兒在園情況如實向家長報告,讓家長了解教師的工作積極努力,並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與家長談心建議,家長也在家中積極配合,不斷配合老師工作。早上一送幼兒來園家長就馬上離開,不讓幼兒養成依戀感情,慢慢的幼兒也習慣這樣的讀書模式,漸漸地便能不哭不鬧,阿姨餵飯他也基本都吃掉。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感謝和認可,為此還特意送了一面錦旗來感謝我們的付出。這就說明用真誠和耐心能換來家長的信任和認可。
二、瞭解家長的需求,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和家長建立良好的朋友關係。
現在的“四二一”式家庭塑造了孩子獨特的個性,每個家庭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都有著獨特的思考,從家長那裡可以獲取豐富的經驗。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的同時,我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彼此協調,與家長成為最好的合作伙伴。
例如我們班級的顧嘉銳,她是一個在家很活潑來園卻一個字都不說的小女孩。一開始家長會誤會成也許是教師對幼兒太凶,讓幼兒產生了不敢說話的現象。之後在家長了解和熟悉我們班級的老師之後才明白原來是幼兒怕生。每次顧嘉銳媽媽接送孩子都會鼓勵幼兒和老師保育員打招呼,每天都如此。而且家長也會與老師談很長的心,講述孩子在家的情況,並諮詢一些怎麼教育的孩子的方式。這些溝通不僅促進幼兒的發展,改變幼兒害羞怕生的情況,同時也建立了家園和諧發展,讓教師與家長以朋友式的共同提高幼兒的學習、生活質量;
三、全面地瞭解幼兒的具體情況,巧妙地組織語言,以提高家長工作的準確性和實施性。
孩子的身體情況如何,孩子最近有沒有進步,甚至孩子哪方面表現較弱等等,家長都十分關心。因此,我們要定時向家長彙報孩子各方面的情況以及自己所採取的教育措施。要做好這項工作,教師必須全面瞭解孩子的情況,決不能信口開河、亂說一通。每次親子外出活動,我們班的出勤率都很高。首先動員家長參加時,要向家長耐心詳細介紹此次活動的內容以及此次活動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好處,讓家長給幼兒創設一個自然的,溫暖的大家庭的學習氣氛,藉機也能讓孩子與小夥伴們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熟悉,也讓家長帶領幼兒一起融入班級的大家庭中,和睦的成長。
四、及時準確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情況,用合理的方法對待特殊幼兒,取得家長的支援。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宣傳幼兒園的工作,及時向家長傳遞幼兒園的各種資訊,以及幼教領域的最新動態等。家長其實非常關心幼兒園的資訊,並且不斷有資訊反饋給幼兒園。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好橋樑工作,以取得家長更多的支援、配合和信任。由於我們的班的幼兒年齡是最小的,所以大多數的幼兒都很依賴父母,在家裡都是小皇帝。我們班的江愷翀更是如此,他是我班身高最高的孩子,可是每天都要外婆抱著進教室,不僅是幼兒,家長也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對,教師跟家長說了幾次,家長也總說沒辦法呀,一下來走路他就哭。其實這樣的情況家長有很大一部分的責任。之後經過老師反覆叮囑,抱著進教室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抓著奶奶不放手,總想著各種理由拖延外婆離開的時間,不是要小便就是要跟外婆一起回到外面車裡拿這個拿那個,家長也每次都依依不捨,不會馬上就離開。我和江愷翀的外婆談了幾次,瞭解到江愷翀在家中也是個小皇帝,父母都寵的不得了。教師與他的父母和外婆談了幾次,現在翀翀的情況有了很大好轉,早上能自己走進教室,和奶奶抱幾下也能讓奶奶走。所以與這些在家過度寵愛孩子的家長間的溝通要需要很多的技巧和語言手段,讓家長認識到情況的嚴峻與孩子將來的發展。
家長工作的輔助開展模式:
1.家長接送幼兒時多溝通,多交談。以家訪活動為補充,促進“問題兒童”的健康發展;
2.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及《家長園地》的視窗作用,讓家校結合,多方位促進幼兒發展。
3. 評選好家長,以點帶面發揮榜樣作用,讓更多家長能感受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下面我再談一些我的體會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微笑服務在當今社會裡是各行各業都提倡的,也是優質服務的標準。幼兒園老師也不例外,早晨,當家長送幼兒到教室門口時,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師,聽到老師與孩子親切的問候,也許家長一天的好心情從此開始,他們會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像在家一樣,他們放心;下午,當工作了一天的家長來園接孩子時,老師微笑著對他說:“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學會了穿衣服。”也許他的勞累立刻減輕了許多;當家長有事耽誤了接孩子時,面對心急如焚,滿臉歉意的家長,老師依舊微笑的說:“沒關係的,您彆著急!”這又怎能不讓家長感動呢?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對於老師,它是你啟動家長心扉的鑰匙。有時,教師會遇到個別幾個比較挑剔的家長,特別是那些在家父母和爺爺奶奶過分寵愛的孩子,對教師很不放心,不是擔心孩子冷了或熱了,就是擔心孩子是否吃飽睡好、是否被人欺侮等等。遇到這種家長,我特別注意三點:
1.工作在前,對孩子照顧得更細心。
對孩子每天的活動及表現,如吃飯、入廁、睡眠等都細心觀察,離園時告訴家長;例如:我們班級的龍鳳胎楊龍菲、楊龍騰小朋友。
2.讓孩子做家長的傳話筒。
家長一般都比較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一些情況家長不會很瞭解,有時會產生誤會,這樣我們就利用孩子來做傳話筒。舉例金楠鑫,起初金楠鑫的爺爺對我們的工作不是很瞭解,加上幼兒年紀小,家長反問話的方式讓幼兒的回答與事實間有了差距,造成家長對我們教育幼兒的方式有了疑問。導致金楠鑫的爺爺還為將事情的真相弄清楚就直接向園長室投訴老師。園長特地來我班瞭解情況,並詢問幼兒是否發生這些情況,幼兒回答也說沒有,問他喜不喜歡老師,他也回答喜歡。如果老師會打孩子,那孩子還會喜歡老師麼?顯然是家長的問法讓幼兒理解不清,幼兒年紀又小,所以答案與事實不相符。經過老師耐心解釋和孩子父母的瞭解、詢問,才解開了這個誤會,讓家長與老師重新建立了信賴的關係。由此發現幼兒的說話方式和家長的詢問方式會得出不同問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教導孩子如實的講述在園的情況,讓家長明白教師的工作情況。
3.讓家長參與活動、明確目標。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讓家長參與到班級中來,是對班級工作最好的反映。多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家長工作,能增強家長們重視幼兒保教的意識,促使家長有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從而使家長們瞭解、遵循保教規律及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使其教育方法更具科學性和針對性。同幼兒園同班級密切配合,取得同步發展,同時也鞭策我們為幼兒保教工作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由此可見,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一個方面,家長工作的確有其開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視家長工作,做好家長工作,於幼兒園,於教師,於孩子皆有利。為了幼兒園的發展,為了教師自身的成長,更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老師們,讓我們都來重視家長工作,並努力做好家長工作吧!
學習父母課堂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