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幾篇關於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的範文!

  篇一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為什麼呢?因為它裡面人物眾多,故事泛多,場景也很多,還有許多我說也說不出的意思。

  先講人物眾多吧!有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有文物雙全的常山趙子龍、有王平、馬良典韋、孫權、孫策等等英雄豪傑。

  再來說說故事泛多吧!有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西征東吳、七擒孟獲、水淹下邳、馬良歸降、街亭失守等等。

  我喜歡這本書中重情重義的劉備,只要有一技之長,劉備都對他們委以重任。還記得三顧茅廬嗎?去請諸葛亮時,諸葛亮兩次都不在家,可第三次去的時候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卻並無憤怒,靜靜在門口等候,還勸關羽和張飛別大哄大叫,免得驚醒諸葛亮,打擾別人午睡,諸葛亮起來後,聽書童告訴諸葛亮這幾個人在門口等候了幾個時辰,而且前幾天也來過兩次,並說是要請諸葛亮出山跟他們一起打天下,諸葛亮聽後頓時被打動了,於是答應跟隨劉備去闖天下。

  在這本書裡面,諸葛亮是最令我敬佩的,雖說他沒關羽之猛,趙雲之勇,劉備之仁,可他的足智多謀就可以號令天下,我還記得諸葛亮智退司馬懿,諸葛亮在城樓上上演的一番空城計,真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這裡不但體現了諸葛孔明的智慧,更讓人知道“臥龍”不是浪得虛名的。

  書中的周瑜雖然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但是我並不喜歡他,因為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於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巧用天時——借東風,在三天內完成了這項任務,使周瑜始料不及。《三國演義》這本書刻畫人物各個富有特色,具有鮮明的人物個性,如果你也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就請你趕快拿起這本書好好地讀讀看吧!我相信肯定會讓你手不釋卷的!

  篇二

  咱就不說正巧打雷和劉備驚慌失措掉筷子的事了……

  還是談談我讀完這段歷史煮酒論英雄的感悟吧!曹操為何讓許褚和張遼帶著數十人直接闖進劉備的菜園子,把劉備生拉硬拽弄到丞相府煮酒論英雄。並非曹操寂寞無聊而是用“大笑”嚇唬與試探劉備,而劉備難道不知曹操的勢力可當英雄嗎?知道,劉備心裡明鏡的。但是為何要繞了一大圈也不說是曹操呢?那叫故意裝傻,給曹操一個展示與評價的機會。曹操因何每每問劉備問題的時候都是大笑的說?那叫敲山震虎。劉備為何回答問題時每每訕笑著回答?那叫笑著擁抱對手……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見到很多人說自己性格爽快、脾氣很直,喜歡簡單不喜歡複雜。其實這樣表白自己的人多數都是難成“正果”的人。你不妨看看古今中外那些成功人士,哪一個不是說話辦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人。簡單行嗎?不行。呂布頭腦簡單才讓王允給耍了;張飛頭腦簡單喝醉酒把徐州給丟了;東漢劉巨集皇帝頭腦簡單結果國家烏煙瘴氣;劉禪頭腦簡單結果把孔明累的吐血而亡……

  所以,人不僅不能簡單而且還要學會複雜,更要學會笑著擁抱你的對手或敵人。這是一種高階動物才有的主動實施的行為動作,既可以迷惑對方又可以戰勝對方。如果你沒事了經常看看電視裡的動物世界就會明白,人和動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動物所有的行為都是依其本性而發,屬於一種條件反射或自然的反映,但人卻不同。因為人具有思想,他可以經過思考,根據自己當時的需要,做出各種不同行為選擇,例如——當眾擁抱你的對手!

  篇三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為什麼呢?因為它裡面人物眾多,故事泛多,場景也很多,還有許多我說也說不出的意思。

  先講人物眾多吧!有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有文物雙全的常山趙子龍、有王平、馬良典韋、孫權、孫策等等英雄豪傑。

  再來說說故事泛多吧!有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西征東吳、七擒孟獲、水淹下邳、馬良歸降、街亭失守等等。

  我喜歡這本書中重情重義的劉備,只要有一技之長,劉備都對他們委以重任。還記得三顧茅廬嗎?去請諸葛亮時,諸葛亮兩次都不在家,可第三次去的時候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卻並無憤怒,靜靜在門口等候,還勸關羽和張飛別大哄大叫,免得驚醒諸葛亮,打擾別人午睡,諸葛亮起來後,聽書童告訴諸葛亮這幾個人在門口等候了幾個時辰,而且前幾天也來過兩次,並說是要請諸葛亮出山跟他們一起打天下,諸葛亮聽後頓時被打動了,於是答應跟隨劉備去闖天下。

  在這本書裡面,諸葛亮是最令我敬佩的,雖說他沒關羽之猛,趙雲之勇,劉備之仁,可他的足智多謀就可以號令天下,我還記得諸葛亮智退司馬懿,諸葛亮在城樓上上演的一番空城計,真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這裡不但體現了諸葛孔明的智慧,更讓人知道“臥龍”不是浪得虛名的。

  書中的周瑜雖然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但是我並不喜歡他,因為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於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巧用天時——借東風,在三天內完成了這項任務,使周瑜始料不及。《三國演義》這本書刻畫人物各個富有特色,具有鮮明的人物個性,如果你也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就請你趕快拿起這本書好好地讀讀看吧!我相信肯定會讓你手不釋卷的!

  篇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絡,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隻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篇五

  我想大部分的男孩子還是很喜歡看《三國演義》的,裡面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都把我們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這本書在人生中的不同年齡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也是它有那麼多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文章精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
相關知識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文章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名著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感悟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
讀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筆記
關於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