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臺駙馬千古遺恨
摘錄:公主聽說父皇要斬駙馬,哭哭啼啼去找母后,皇后與公主上朝,奏請皇帝,要為駙馬求情.皇上問公主日:"駙馬對你講的那些話是什麼時候講的."公主答道:"是晚上睡時戲言也."皇上恍然大悟,些乃冤枉.心想,殺了駙馬,不是叫自己的愛女一輩子守寡?
龍臺駙馬千古恨
宋參政林存墓,俗稱駙馬墓,龍臺駙馬名聞遐邇,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裡。據民間傳說,駙馬林存被皇帝誤殺之後,賜金頭御葬,造七七四十九臺墓,所以其真墓葬於何處,難以找到。
龍臺村確有林存墓,在村邊附近九龍山北麓,但墓在期間已毀,只留下墓地。民間傳說:林存中了進士之後,因年富力強,德才兼備,被宋朝皇帝招為駙馬。有一天晚上,林存與公主戲玩,自吹家鄉琅岐島有“千里花園,萬畝魚池,雙龜把口,五虎守門”。自己平時:“玩龍臺,睡鳳窩,吃金春白米,佐銀魚乾湯。”還有:“日出西洋鏡,雨落打十番”等美景,“雙獅戲珠,九龍臥波,金雞報曉,白猴鎮江”等等自然景觀。公主聽後不信其言,以為駙馬戲弄金枝玉葉。第二天,公主上朝奏父皇,說駙馬口出狂言,大吹其家鄉琅岐島如何堂皇富麗,如蓬菜仙島,比皇宮還勝十陪。皇上聽到駙馬“玩龍臺,睡鳳窩”這明明是欺君之罪。什麼“千里花園,萬畝魚池”,我皇宮御花園也沒有這麼大,這不是蔑視皇家。皇帝越想越氣,第二天就下旨命太臨到琅岐島調查駙馬有否謀反之罪。
那太臨也是琅岐人,與駙馬素有私怨,有一次,太臨借半副鑾駕回故鄉琅岐島省親祭祖,很是威風,並在家鄉辦幾桌酒請父老宗親,與太臨相比,十分寒酸。龍臺族人對駙馬說:“太臨是你奴僕,還帶半副鑾駕回來,文武百官個個巴結,你身為駙馬,冷冷清清回鄉,太臨也看不起你。”駙馬道:“為官要清廉,不要講排場而勞師動眾,太臨狐假虎威,我要叫他丟臉。”隨即,駙馬就寫了幾字,叫人送到太臨家中。太臨正在陪鄉老族親飲酒,見是駙馬派人送信,信中叫他到龍臺找駙馬,有急事面談。太臨心中不高興,但也不能不去。到了龍臺村,駙馬故意把筷子丟在桌下,太臨也只好爬到桌下為駙馬揀筷子,非常狼狽。酒殘席散,太臨憤憤而歸,從些兩人結下私怨,太臨一心想雪被侮辱之恨就是沒有機會。這一次,皇上命太臨回鄉調查駙馬歷史及在家鄉所作所為,他非常高興,認為雪恥的機會來了。他回到琅岐島玩了幾天就回京,面奏皇上,說駙馬林存十條大罪,誣告駙馬原是海洋大盜,勾結盜賊積草存糧,招兵買馬,想謀反大業,奪取大宋江山,還說駙馬玩龍臺,睡鳳窩是存篡位之心,乃欺君之罪。皇上以為太臨與駙馬同鄉,不會說假話,而且皇帝最怕臣子欺君,謀反大業,就怒氣衝衝,下旨叫武士抓拿駙馬,推出午門斬首。
公主聽說父皇要斬駙馬,哭哭啼啼去找母后,皇后與公主上朝,奏請皇帝,要為駙馬求情.皇上問公主日:"駙馬對你講的那些話是什麼時候講的."公主答道:"是晚上睡時戲言也."皇上恍然大悟,些乃冤枉.心想,殺了駙馬,不是叫自己的愛女一輩子守寡?遂下旨免死,並叫王宰相重新審理.可是,那太臨還沒等午時三刻,就把駙馬殺了,人頭落地,無法挽回.
王宰相也是琅岐人,素來對駙馬十分了解,見駙馬被錯殺,憤憤不平,面奏皇帝日:"駙馬所言句句是真,不是欺君,更沒有謀反之意.龍臺,鳳窩是琅岐島的兩個村,龍臺村是駙馬家鄉,駙馬玩龍臺那有什麼錯?而且駙馬經常睡在鳳窩村其舅父家中,這也是無可非議的.琅岐島確實有雙龜,五虎,雙獅,九龍,金雞,白猴等岩礁,山峰,因形像而得名,而且琅山油菜花遍地,山花盛開,好似千里花園,閩江口碧波萬頃,天然魚場,更無蔑視皇家富麗堂皇之罪.而且,金春大米即大麥,銀魚乾湯即海蜇皮,至於日出,雨落不過系自然景觀罷了."
皇上經宰相說明,才知駙馬所說的話,不是妄言,十分後悔,遂下旨將太臨午門斬首.
駙馬即死不能復生,可惜公主也成了寡婦,為了安慰公主,帝賜金頭御葬.龍臺駙馬成為千古遺恨,其故事一直流傳到今.
關於青石龍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