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數學教學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的數學所講的內容就是全等三角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全等三角形

  教學目標

  ①通過例項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徵,並能識別圖形的全等.

  ②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關概念,能正確地找出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掌握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

  ③能運用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④通過兩個重合的三角形變換其中一個的位置,使它們呈現各種不同位置的活動,讓學生從中瞭解並體會圖形變換的思想,逐步培養學生動態的研究幾何圖形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全等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

  難點:理解全等三角形邊、角之間的對應關係.

  教學設計

  問題情境

  1.展現生活中的大量圖片.

  片斷1:圖案.

  片斷2:教科書第90頁的3幅圖案.

  2.學生討論:

  1從上面的片斷中你有什麼感受?

  2你能再舉出生活中的一些類似例子嗎?

  學生分組討論、思考探究

  1.上面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2.有人用“全等形”一詞描述上面的圖形,你認為這個詞是什麼含義? 教師明晰。建立模型

  1.給出“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義.

  2.列舉反例,強調定義的條件.

  3.提出問題“你能構造一對全等三角形”嗎?你是如何構造的,與同伴交流.

  4.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及性質:教師結合手中的教具說明對應元素頂點、邊、角的含義,並引導學生觀察全等三角形中對應元素的關係,發現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教師啟發學生根據“重合”來說明道理.

  解析、應用與拓廣

  1.以圖13.1-1中的兩個三角形為例,介紹對應邊、對應角以及兩個三角形全等的符號表示、讀法、寫法,並說出圖13.1—2、圖13.1—3的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寫出相等的邊和角解釋“≌”的含義和讀法,並強調對應頂點寫在對應位置上.

  2.總結尋找全等三角形對應元素的方法,滲透全等變換的思想.

  3.學生運用自制的兩塊全等三角形模板,用平移、翻折、旋轉等方法,先獨立拼出教科書92~93頁中的5個圖形,說出它們的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再與同伴交流,你還能拼出其他圖形嗎?

  拓展與延伸

  1.例1 已知△ABC≌△DFE,∠A=96°,∠B=25°,DF=10cm.求∠E的度數及AB的長.

  隨堂練習

  注:檢查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1.全等用符號__表示.讀作__.

  2.△ABC全等於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為__.

  3.△ABC≌△DEF,∠A的對應角是∠D,∠B的對應角∠E,則∠C與__是對應角;AB與__是對應邊,BC與__是對應邊,AC與__是對應邊.

  4.判斷題:

  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長相等.

  3面積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5.找出由七巧板拼成的圖案中的全等三角形.

  小結提高

  1.回憶這節課:在自己動手實際操作中,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哪些知識? 注: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要給予肯定的評價.

  2.找全等三角形對應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圖形中隱含的條件,如公共元素、對頂角等,但公共頂點不一定是對應頂點;

  3.在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定義和性質時應注意規範書寫格式.

  佈置作業

  1.必做題:教科書92頁習題13.1第1題,第2題,第3題.

  2.選做題:教科書92頁習題13.1第4題.

  教學後記

  :三角形全等的條件1

  教學目標

  ①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②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條件,瞭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③通過對問題的共同探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尋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

  教學設計

  複習過程,引入新知

  帶領學生複習全等三角形的定義及其性質,從而得出結論:全等三角形三條邊對應相等,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反之,這六個元素分別相等,這樣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根據上面的結論,提出問題:兩個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如果只滿足上述六個條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證兩個三角形全等呢?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經過學生逐步分析,各種情況逐漸明朗,進行交流予以彙總歸納.

  建立模型,探索發現

  出示探究1,先任意畫一個△ABC,再畫一個△A'B'C',使△ABC與△A'B'C'滿足上述條件中的一個或兩個.你畫出的△A'B'C'與△ABC一定全等嗎?

  讓學生按照下面給出的條件作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兩個角分別是30°、50°.

  2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是4 cm,6 cm.

  3三角形的一個角為30°,一條邊為3 cm.

  再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比一比的方式,得出結論: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出示探究2,先任意畫出一個△A'B'C',使A'B'=AB,B'C'=BC,C'A'=CA,把畫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們全等嗎?

  通過交流,歸納得出結論:

  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

  同時也明確判定三角形全等需要三個條件.

  應用新知,體驗成功

  實物演示:由三根木條釘成的一個三角形的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狀是固定不變的.

  讓學生通過實物來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項.

  注: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

  給出例1,如圖△ABC是一個鋼架,AB=AC,AD是連線點A

  與BC中點D的支架,求證△ABD≌△ACD.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96頁的思考及練習.

  反思小結

  掌握數學規律.

  再次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體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作業

  1.必做題:教科書第103頁習題13.2中的第1、2題.

  2.選做題:教科書第104頁第9題.

  教學後記

  :三角形全等的條件2

  教學目標

  ①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圖形能力、動手能力. ②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及其運用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進行簡單的推理.

  ③通過對問題的共同探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應用“邊角邊”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進而得出線段或角相等. 難點: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尋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探究3:已知任意△ABC,畫△A'B'C',使A'B'=AB,A'C'=AC,∠A'=∠A.

  教師點撥,學生邊學邊畫圖,再讓學生把畫好的ΔA'B'C'剪下,放在ΔABC上,觀察這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

  交流對話,探求新知

  根據前面的操作,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規律:

  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AS

  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補充強調:角必須是兩條相等的對應邊的夾角,邊必須是夾相等角的兩對邊. 注:歸納、分析得到的規律,使學生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應用新知,體驗成功

  出示例2,如圖,有一池塘,要測池塘兩端A、B的距離,可先在平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A和B的點C,連線AC並延長到D,使CD=CA,連線BC並延長到E,使CE=CB.連線DE,那麼量出DE的長就是A、B的距離,為什麼?

  再次探究,釋解疑惑

  出示探究4,我們知道,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由“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的條件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嗎?為什麼?

  讓學生模仿前面的探究方法,得出結論: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教師演示:方法一教科書98頁圖13.2-7.

  方法二通過畫圖,讓學生更直觀地獲得結論.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99頁,練習12.

  小結

  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證明線段、角相等常見的方法有哪些?讓學生自由表述,其他學生補充,讓學生自己將知識系統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建構.

  注:通過課堂小結,歸納整理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幫學生完善認知結構,形成解題經驗.

  作業

  1.必做題:教科書第104頁,習題13.2第3、4題.

  2.選做題:教科書第105頁第10題.

  教學後記

八年級數學課題學習教案
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案例分析
相關知識
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數學教學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物理功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物理功教案
八年級上冊第十八課預習作業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一課秋天的雨詞語盤點
六年級上冊第十一課預習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十一章優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作文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物理實驗教案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數學教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