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_參與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篇一

  社會實踐活動是當代中學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主成部分,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和載體。在中學每年的寒假或者暑假都是學生參與到社會活動的一個主要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讓學生去接觸這個社會,感受社會的氣息,讓他們體驗除了學校生活外的全新生活。我們學生只有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才能夠更多對當地的環境有充分的認識,接受實踐鍛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後好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同時又使自身在奉獻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和鍛鍊,增長自身的見識。

  正值準高三時期,暑期社會實踐時間並不是很多,學生更多的有去親自而且自覺的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對社會實踐的認識不夠充分的方面。在本次實踐中,我班推出5名學生參與校積極分子評比,並報送了相關材料。

  通過對本次學生的社會時間稿的批閱,以下從亮點和不足方面進行簡單的總結。

  本次社會時間的亮點:絕大部分學生擺脫了單純的完成社會實踐表格填寫的文字工作上,而是真正的去感受這個暑假的實踐活動。如:有學生寫到,到村委會搞衛生,同時和在各自村裡工作的村務工作者進行交流取經,在這個過程了有寫同學請教了這些派遣到村裡的公務員關於自己的高中學習情況及自己距離大學多遙遠的問題;有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同學到企業裡去打工,能吃苦耐勞,得到了企業的老闆的肯定,同時也賺取了少許的生活費,為自己的高三生活作準備,減少家庭的經濟負擔;有些同學家裡主要是農活,回家後便幫父母親夏忙,在其總結報告中認為,利用暑假的農務勞動,鍛鍊了他的身體,讓他體驗到農活的堅辛,感受到父母親每分錢的收穫的辛苦;有同學到養老院去幫助打掃,這個充分展示出當代中學的樂於助人的一面,到養老院實踐的同學,在談論到自己的感受時候,利用了想象的手法回憶自己如果以後應該會怎麼樣的快樂過好每一天,以及現在如何讓這些老人微笑;甚至有人作出了大膽的嘗試,自己合作開起了燒烤店,以一個學生的誠實守信經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賺了少許的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誠信的可貴,同時屏棄了所謂的無商不奸的想法,這個過程他們體驗到生意的挑戰性及社會競爭的強度,也充分認識到學校生活的可貴和知識的寶貴,因此在他們回到學校後,在學習上各自樹立了自己的目標,爭取在新的高三學年中有所成績,考上理想的學校。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案例,仍然有很多感人的社會實踐事例值得肯定和評價。

  本次社會實踐的不足:首先,由於高三的課程 要求,學生的社會實踐時間較短,所收到的效果,比計劃中的不好,學生普遍也感覺時間短難以在短時間讓實踐活動進入狀態並達到最佳鍛鍊價值;其次,由於學校的安排社會時間並沒有進行統一的要求或者安排,因此社會實踐的貫徹度仍然需要加強,同時也減少了對學生團體協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第三,許多學生對社會實踐沒有一定的認識,或對社會實踐進行及時的總結,等回到學校才要進行總結遺忘了感覺,因此寫出來的社會實踐報告質量不是很高,簡單應付的學生仍然有一部分。第四,社會實踐很重要的的提高學生的素質,但是在這方面我們的學生所參加的活動仍待改變,學生普遍沒有把自己的學習與社會實踐聯絡在一起,以至縮小了社會時間的主要含義,沒有把理論和實際進行應有的結合等等。

  總之,我認為社會實踐中引導我們學生弘揚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培養克服困難,勇於拼搏、樂於奉獻的精神,增強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等。

  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篇二

  社會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幫助學生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如今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茶,在體現出諸多意義的同時,也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幾年的實踐摸索讓我有了一些心得。社會綜合實踐課程開設後,為鍛鍊學生的心理品質提供了機遇,為深化課堂所學的內容提供了條件,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一、社會實踐活動案例

  1、利用週六、週日為期兩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在具體的動手動腦實踐活動中,體驗到了在課堂上無法體驗的學習樂趣,學到了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品味成功,體驗創新。

  2、走向社會生活。學生利用假期通過“體驗農活”、“巡遊農園”、“走進敬老院”、車站、社群、企業等,既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更品味到了農民的艱辛。結合體驗在就餐時的“節約教育”,讓學生真正明白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遠不是牆上寫幾句節約標語,讀讀“鋤禾”之類的古詩,而能達到的教育效果。“走進農家”讓學生親身體驗了與城市截然不同的農家生活。從調查、觀察、訪談中瞭解了農村生活的日新月異;在“包餃子、煮餃子、做麵餅、蒸麵餅”中體會了生活的樂趣;從搓稻草繩、剪窗花、以農家產品青菜、蘿蔔、稻草繩等為材料製作勞技作品等實踐活動中領略了創造成功的喜悅。在陌生且非常態環境中鍛鍊了學生的意志力和對社會、自然狀態觀察並思考的能力。“消防演練”則在模擬的非常態環境下培養學生的自救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

  二、給學生帶來了什麼

  社會實踐活動的目標取向包含:體驗性目標、行為目標、過程性目標、生成性目標等。這次“奏響青春的序曲”實踐活動,學生學習自主,展現自我,體驗性目標、行為目標、過程性目標、生成性目標等各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

  1、體驗性目標。體驗性目標註重學生在活動時的領悟、感悟等體驗的獲得和經驗的生成。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了親身參與的積極體驗。學生們幹著大多從沒經歷的“活”:分菜集體就餐,從除草到燒火做飯,從搓稻草繩到剪窗花等等。學生們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到的東西真不少。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充分體現,在體驗中獲得了經驗。

  2、行為目標。行為目標註重學生的自身行為的變化。社會實踐活動能為學生的自身行為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學會分享和合作。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多樣,但都以小組合作為前提,“體驗農活”“走進農家”“讀寫家信”“消防演練”“集體生活”“走向青春”等無一不是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體驗、在合作中分享成果。讓學生領會合作的必要,增強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讀“家長來信”活動,學生感受到了父母的殷切期望;寫“給家長的信”表達了學生的學習目標和為人準則,增強了學習的使命感。通過調查、體驗、實踐,學生懂得了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社會的進步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增強了社會責任心。這份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為以後內化的自覺學習行為夯實了基礎。

  3、過程性目標。過程性目標不僅僅注重或追求活動的結果,更注重和追求活動的過程。“體驗農活”注重體驗勞動過程;“走進農家”注重豐富農家生活的體驗過程; “調查問卷”注重調查的交往過程等等。整個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都十分注重和追求活動過程本身,而不是活動的結果。活動的成效因人而異,沒有也不規定必須達到什麼統一結果。

  4、生成性目標。生成性目標是動態性的,注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展開過程中的變化過程。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多種能力的生成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如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探索考察能力、自我展現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錘鍊了學生的意志力,養育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1錘鍊了學生的意志力。學生在軍號聲中起床、熄燈;幾百人就餐時有序進出,分組就餐,沒有講話聲,沒有剩餘飯菜;烈日照耀下進行的“軍訓”,個個精神飽滿;以及“感受黑夜”的拉練活動等,學生們都以軍人的標準鞭策自己,鍛鍊了意志,展現了青少年的風采。

  2養育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走向自然、享受自然,在大自然中激發了學生們的創作慾望。無論是青菜蘿蔔製成的“孔雀開屏”,還是稻草編就的“秋之韻”;無論是創作的“窗花”,還是自創自演的文藝節目,無不養育了學生們的創新精神。

  3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自然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引導著學生嚮往美好的人生,追求“生活中的人”的真諦。

  三、給教師帶來的思考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不應該再把學習看成是一個通過強化措施被動地記憶各種知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包括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習者、協作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

  1、“生活無時不含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教育的意義”陶行知語。生活是重要的豐富的教育資源,社會實踐活動著眼於學生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用實踐去檢驗知識。生活是一種開放的教育,是一種無時不在發展的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引領學生走出校園,迴歸自然、迴歸生活,充分利用自然的、社會的一切因素,為學生能力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空間。學生通過“走進農家”、“體驗農活”“走進敬老院”等親身實踐活動,積累了經驗,增長了知識,獲得了發展。教師是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者,但教師的指導應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前提。教師的指導,更多的是目標導向、興趣激發、情境創設、方法指導、解答疑難、行為矯正。教師的指導,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多樣化活動形式,力求在集體活動與個體活動相結合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獨創性,促進個體主動和諧健康發展。

  2、“我做了,我理解了”。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有一則醒目的格言:“我聽了,我忘記了;我,我記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社會實踐活動的核心是實踐,即做。參與是學生的權利。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機會或許太少了。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規律,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動手、動腦、實踐、創造。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實踐,並從實踐過程中獲得體驗,學生體驗的過程也是個受教育的過程。活動過程中的學生是真實的,是豐富多彩的,關注過程,就是關注了每個學生。成功是一個好的結果,但失敗更是實踐過程獲得的寶貴資源。

  3、“教育的意義在於人的發展”。教育不僅是讓人獲取知識,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促進人的發展。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激發學習興趣,在實踐中錘鍊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學會合作、體驗創新,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在實踐中促進人的發展。認識自我,追求學生髮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和諧愉悅的活動氛圍中,激發學生積極表現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發展。在認識自我中,不斷豐富自己“人”的內涵,完善自己的人格個性。實踐反思,促進教師發展。教育從實踐中走來,教育要走向實踐。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同樣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如何有效利用社會的、自然的教育資源;如何設計實踐活動的過程;如何精心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如何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積極養育;如何使綜合實踐活動制度化、規範化等等,都應是我們教師認真思考、積極探索和努力追求的。

  實踐證明,教師只有不失時機地將學生實踐的領域和方式從校內擴充套件到社會,從模擬性實踐擴充套件到現實性實踐,從模仿性實踐擴充套件到創造性實踐,從單一性實踐擴充套件到綜合性實踐,學生的視野才能更加開闊,學習的興趣和責任感才能更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才能更旺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快速地增長。特別是在當前實施新的課程教材改革方案中,社會實踐活動緩解學校在選修課、活動課方面師資暫時短缺的狀況.確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就我校的社會實踐活動來說.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探索和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有待再作努力!

  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篇三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於2004年,當時由秦計生老師負責指導,我們協助開展活動。秦計生老師做了大量工作,贏得了上級領導和師生們的普遍認可。我們在這幾年的課程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在摸索中前進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了一些認識。並且通過參加各種培訓會,研討會,我們深入的瞭解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真正涵義和重要意義。回顧這些年來的實踐,我們是既有付出,也有收穫。現將我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情況作一個彙報,請多加指導,多提建議。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時代的呼喚,是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結晶

  在新時期教育形勢下,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創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 正是基於這些,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價值。這一課程的設定,是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重大轉變的突破口,是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是適應資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回顧我們的工作,從經驗中總結,從學習中提升

  這幾年,我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學生活動,尤其是學生活動方面,我們是卓有成效的。從2003年開始,我校團委每學期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推出了王紅偉、趙麗萍、彭麗、張旭、施雪敏等一大批學生“演講高手”;從2001年郝娟美老師指導學生作出第一期手抄報,以後逐年發展、不斷向全校推廣,到現在的手抄報製作遍地開花,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豐富了校園文化環境;從每學期的開學典禮、表彰會議到每週一的升國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從學生勞動實踐到廣播體操比賽,從推廣普通話到法制、安全、德育教育講座,從清明節祭掃範子俠烈士墓到元旦聯歡會,從學校團委倡議學生節儉、節約到組織學生向汶川災區同胞捐款,我校的學生活動豐富多彩,在學生素質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也為我校爭取了很多榮譽。從沙河市團委授予我校團委組織獎、優秀組織獎,到連年獲得沙河市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從我校團委連年獲得邢臺市、沙河市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到我校法制辦公室獲得沙河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也肯定了我校的學生活動開展的效果。

  但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同一般意義上的活動的區別。課程是有一以貫之的精神核心的,它有理性明確的教育目標,有和諧自然的活動設計,有標準明晰的發展性評價。那種孤立的活動、模糊的目標、隨機的組織、即興的評價不能算是課程範疇內的教學活動,其教育的效度也不會太高。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必定是面向全體學生,必定是全員參與和投入,不存在專門的“表演者”和專門的“觀眾”。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愈發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性。學校領導已達成初步意向,將撥專項資金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考察與學習,以及在適當的時間邀請有關專家來我校指導工作。在不斷學習中,全面提升理論水平,進而更好的指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

  三 實踐活動課帶來的變化

  1 教師轉變了觀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轉變觀念是切實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教師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即由重結果轉向重過程,由單向資訊交流向綜合資訊交流轉變,教師角色不單是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評價者。根據學科特點科學性、實驗性,以及充分利用學校實驗條件,社會資源,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目標和內容。嘗試以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的新教學模式。

  2、融洽了師生關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在實踐活動課中,師生的角色不同於傳統課堂上單一性,在共同探討問題、共同操作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與教師的相互合作精神,師生交流機會增多了,彼此間相互瞭解、相互溝通,從而保證了實踐活動繼續開展及相關自然科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3、提高了學生的素質,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每參與一次實踐活動,學生就要通過上網、閱讀科普書籍、報刊,或向專業人員諮詢等多種途徑,以獲取相關知識,並且親身實踐。使學生形成了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良好的學習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動手操作、觀察實驗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積極思維,駕馭知識的綜合能力。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含著對舊知識應用鞏固、延伸和對新知識渴求探索,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所以,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展望未來,更好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幾點想法

  1 讓每一個領導都能充分認識到綜合實踐課的重要性

  在去年研討會上,牛愛平教授講到,在許多地方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不檢查不要。受多種因素制約,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很多學校只體現在課程表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許多學校領導只把它列入課餘活動範疇,所以,在中考指揮棒的驅使下,一味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學生素質的提高,領導重視是開展好綜合實踐課的前提。

  2 讓每一個教師和學生都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

  群體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是我們學校的一道獨特風景。我們在改革、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非常有限的時空,讓師生們又一起來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是普通老師、普通的學生,也成了學校課程的決策人。我們不斷鼓勵師生參與課程的決策,在這種自主的、個性化的研發過程中,能一改傳統被動的角色特點,我們的教師也許沒有學習過泰勒的經典課程理論,但他們清除地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孩子需要什麼?哪些事情能讓孩子們興奮、驚奇或安靜、沉浸?教師和學生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從而達到充分挖掘師生創新智慧的目的,形成師生課程權力與課程能力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師生們在充分享有課程的權力中,提高了課程建設能力。

  3 讓每一個主題都適合學生的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進入資訊社會後,整個人類社會正在發生越來越不確定的變化,學生的生活亦然。因此,反應綜合實踐活動本質的活動主題不可能是固定的和可預期的,它需要應時代的變化、學生生活的變化、反映社會的變化、體現知識的變化。我們選擇主題,可以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可以來源於自然,也可以來源於社會。如依據我校新生活教育行動研究專案,有閱讀文化節、科技文化節、藝術文化節、運動文化節、英語文化節等,用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去組織這些活動,能提高學生活動的自主性、自覺性、自動性;有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的節日文化研究,如“春節文化研究”、“中秋節文化研究”、“聖誕節文化研究”等;有從學生的行為習慣中發現問題,確立活動主題的,如“我愛我班”、“親情母親節”等;有從其他學科出發,重組、拓展學科知識,確定主題的,如“衝出地球,做客宇宙”“氣象日,我們在行動!”“橋的世界”等。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把學生的人格、情感、審美、行為等素質的發展納入各個主題來設計和實施,每位教師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為每一個孩子精心設計適合他個性發展的主題性課程,讓每一個孩子在他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裡展示並發展自己的個性。

  4 讓每一類課程資源都得到充分的開發

  開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程資源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能自主探究、創造性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有力保證。近幾年在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話:“我看見了,但可能忘記了;我聽到了,就可能記住了;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給出知識”轉向“引出活動”,已成了一股阻擋不住的巨大潮流。

  網路世界,給了老師和學生源源不斷的、互動的、優秀的教育資源,學生獲得資訊已不再僅僅依靠老師的講解,教室已成了“無牆”的世界。面對網路源源不盡的資訊,教師的功能已體現在把“資訊”轉化為“知識”,把“智慧”轉化為“智慧”上。

  老師自己也是一種課程資源,甚至學生、家長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我們把各行各業的家長請到課堂裡,給孩子們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讓已畢業的學生再回母校講自己小學生活中的難忘的回憶等等。讓學生也能成為課程的建設者、探究者,老師則成為真正的引導者、促進者。

  5 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沒有好的評價就沒有好的課程,課程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如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評價?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標準。

  由於先天等因素,學生之間本身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對同樣的認知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要照顧到全面,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大一統的考試顯然無力擔負這一重任。取而代之的必將是一種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新型評價方式。我們設計了伴隨活動過程的即時性評價,如在“課程指導用書”上,請學生寫下自己的活動感受,同伴、老師、家長的評述話語;有活動結束後的展示性評價,如學生展示自己的“課程指導用書”,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的書”“我的小報”“我的模型”等。不難發現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方式的三大優越性:一是體現了轉變目標的層次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減競爭慾望的前提下都有成功的機會。二是體現了轉變目標的具體性,由易到難的梯度,使學生一開始就獲得較多的成功。三是體現了轉變目標的經常性。經常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及時作出調整,使每一個學生至始至終處於成功的興奮之中。這樣的評價方式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不斷獲得成功樂趣的同時,喚起對學習的興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終立足社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課程學習中的重要領域,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師的任務是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課程資源,給兒童創造廣闊的,令生命自由生長的空間。只要以開放教育的思想,創新教育的理念,來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我堅信,它定會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騰出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往前走;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自己去鍛鍊;創造一個機遇,讓學生自己去把握;設立一個衝突,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選擇一個主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將成為引領學生踏上精彩人生的重要驛站。

  以上是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點滴體會,很多地方還不夠成熟,為了推動課程改革,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猜你感興趣: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總結3篇
參加社會實踐的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中學生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三篇
中學生實踐活動心得體會三篇_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_參與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6篇_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社群服務實踐活動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群服務心得體會
大學生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小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_小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
中學生實踐活動心得體會3篇
初中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