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精神的大一思修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中國精神最基本的內涵,一是愛國,二是革新,近代主要表現為變革、革命,當代主要表現為改革創新。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中國精神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國夢:中國精神的百年凝聚》

  [摘要]實現中國夢,只能靠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奮鬥,而不能靠任何別人的恩賜。有了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奮鬥,任何別人的阻撓也是徒勞的。實現中國夢是中國人的理想,中國人的追求,中國人的期望。

  [關鍵詞]中華民族 中國夢 中國精神

  [中圖分類號]B8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539201304-0005-02

  中國人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奮鬥。

  一百餘年來,中國人為實現中國夢,經歷了長期的艱苦探索和奮鬥。這也是中國精神不斷得到弘揚和凝聚的歷程。

  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的炮聲驚醒了中國人。面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國土被宰割,財富被掠奪,人民被宰殺,面臨國破家亡、亡國滅種的威脅,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尋求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之道。從此,歷經奮鬥、失敗、再奮鬥,終於找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自己的共和國。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又歷經艱難曲折,才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精神始終是貫穿在這一百多年曆史中的一條主線。

  中國精神最基本的內涵,一是愛國,二是革新,近代主要表現為變革、革命,當代主要表現為改革創新。

  中國是一個小生產的大國。小生產的弱點是眼界的狹窄和處境的分散,也就是孫中山所說的“一盤散沙”。但是中國又是有著悠久愛國主義傳統的國家,長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為愛國主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共同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長期的交往、交融構成了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當代道德建設都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愛國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盡忠報國”受到普遍的景仰,賣國、禍國、誤國則受到廣泛的唾棄。每當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這種愛國精神就會最強烈地迸發出來。顧亭林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迅速成為全民族的共識。

  人們認識到個人利益同國家民族利益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世說新語·言語》國家好了,個人才能好。個人聰明才智的價值,只有在為國效力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最充分最有意義的發揮,報國的青春才能煥發出耀眼的光輝。

  正是這樣的精神,使無數仁人志士,在國難臨頭之際,發出了“苟利國家生死已”林則徐語的誓言。正是這樣的精神,使全國上下億萬民眾迅速團結起來,萬眾一心。一盤散沙變成了堅強的力量,變成了血肉鑄成的新的萬里長城。共同的偉大目標、共同的中國夢,使各種不同的利害關係、各種不同的主張都能夠得到磨合調整,在最大限度上形成共識,共同奮鬥;使每個人、每個區域性的努力奮鬥,能夠匯聚成浩浩蕩蕩、無堅不摧的力量。有了實現振興中華的中國夢的最高追求,中華民族長期優秀的道德傳統隨之得到新的生髮,發出新的光輝。適應新的時期需要的革命道德迅速形成。無數為實現中國夢獻身,作出貢獻的志士仁人組成了近現代中國史上的璀璨群星。

  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始終歷久彌新,引領著中華民族的靈魂,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能夠不斷地與時俱進。商湯《盤銘》說:“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周易·繫辭下傳》亦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不斷地革故鼎新,才能永葆青春。幾千年來的中國,實際上處在不斷地適應新的情況,不斷髮展進步之中。其中也就包含著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近代以來的中國經歷了“不變法不足以圖存”,通過革命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的程序。當代中國的發展更離不開改革創新。這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重要特徵。

  實現中國夢,只能靠中國人自己努力奮鬥,而不能靠任何別人的恩賜。有了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奮鬥,別人的任何阻撓都是徒勞的。《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靠得住的就是自力更生。相信人民,相信人民自己的力量,就要打破束縛這種力量的障礙,打破束縛生產力的障礙。改革創新的要義就在於解放生產力。包產到戶解放了億萬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農民工進城迅速提高了億萬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勞動創造世界,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國人的勞動創造。改革創新作為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就是樹立了以解放中國人的生產力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從而更加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同時也就要更加尊重知識,尊重科學。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實踐表明,以勤勞勇敢著稱的中國人,勞動創造的積極性、勞動創造的能力、勞動創造的成果,總體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我們當前各種偉大成就的根本來源,也是實現中國夢偉大理想的信心依據。

  實現中國夢是中國人的理想,中國人的追求,中國人的期望。理想的確立,在人生價值體系中起著引領的作用。正確的理想目標有利於各種道德規範的形成和互相協同,是各種正能量最重要的源,泉。古人說:“志當存高遠。”正確人生觀的確立,從立志開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語,“心事浩茫連廣宇”魯迅語,就自然和安於現狀、故步自封、貪圖享受、因循守舊、不求進取劃清了界限,就能夠永葆朝氣,不斷地進取。

  實現中國夢,把個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同國家、民族的振興緊密地聯絡在一起。這就不但為個人生活的不斷改善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個人的成長進步和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最廣闊的舞臺和最充分的機遇。每個人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過程中都必然會得到社會其他成員的各種不同的支援,同時也以自己的勞動向他人提供各種服務與支援。這是一個協力奮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自然體會到,越是能與他人溝通、理解、協調、互愛、互助、互利、互讓,越是能夠得到更多的成功。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群體和集體之中,為群體和集體作出的貢獻越多,我們獲得的自由也就越多。這正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社會的和諧,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條件,也是中國夢所包含的重要內容。

  21世紀上半葉,中國人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了。但是,前途仍然多艱,需要克服的難題仍然甚多。繼續發揚中國精神,團結一心,自強不息,永遠朝氣蓬勃,不斷走向勝利。這是當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使命,也是倫理學界的光榮任務。

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的大一思修論文
有關理想信念的大一思修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中國精神的大一思修論文
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的大一思修論文
有關理想信念的大一思修論文
中小學生關於愛國精神的演講稿最新
關於愛國精神的名言警句
關於愛國精神的名言
關於愛國精神的演講稿精選篇
小學關於中國漢字的手抄報圖片文字
有關愛國的大學思修論文
關於心理壓力的大學心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