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金融專科畢業論文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發展構成現代市場經濟最主要的方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融專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金融專科畢業論文範文一: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研究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國金融在自由化、創新化、國際化過程中,金融業會計風險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完善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以江西省某大型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調查物件,在深入研究該行內部會計控制現狀的基礎上,洞察內部會計控制構建和執行的薄弱環節,旨在提出完善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防範系統性資金風險、提高會計部門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研究
一、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內涵及研究意義
一內部會計控制的定義
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產生於制度控制階段。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最早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內部會計控制可定義為實施控制的主體運用會計資訊對資金運動進行的控制,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或基本職能,與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與評價一起成為財務管理的系統或全部職能。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含義
結合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特點,其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定義可表述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管理層為實現既定的財務計劃目標和防範金融風險,會計人員部門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財務定額、財務計劃目標等對資金運動或日常財務活動、現金流轉等進行指導、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計劃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本文將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內涵表述為以下幾個方面:1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目標包括:一是防範經營風險;二是保障資產安全、會計記錄的完整真實和經營環節的規範;三是為實現經營目標和經營效益提供合理保證。2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主體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會計部門及運用會計資訊對資金運動進行控制的其他有關決策部門、內審部門、監管當局和外部審計機構。3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客體是其全部經營活動所涉及的資金運動。
三研究意義
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在國家經濟和金融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僅有助於保證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經營目標,也有助於其遵循法律和法規制度,保證會計財務資訊可靠,減少意外損失,降低財務風險,提升自身信譽度。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對於加強其經營管理效益、提高會計資訊透明度、防範會計資金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存在的問題
本文以江西某大型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調查物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瞭解其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現狀。
一內部會計控制環境方面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該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總體較好,領導層較為重視,各項內控制度和措施落實較為到位。但調查問卷的作答情況也反映了部分單位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1.會計人員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少會計人員認為建設內部會計控制就是用條條框框束縛自己的手腳,不利於創新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重業務拓展,輕風險防範;重短期收益,輕長期發展;重外部監管,輕內控制度建設的現象。
2.內部控制文化建設相對滯後。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營業制度以及依存於企業而存在的共同價值觀念的組合。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的貫徹執行有賴於內部控制文化建設的支援和維護。調查顯示,51.21%的人認為有良好的內控文化,32.31%的人認為有較好的內控文化,35.64%的人認為基本有內控文化,10.15%的人認為無內控文化。這說明在內部控制文化建設方面,該金融機構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企業文化氛圍形成的基礎在於員工素質的提高,以及重視和加強對員工培訓教育。然而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該金融機構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不夠重視。新的會計規章制度實施時,有高達35.35%的人是通過自學來理解的。這可能會造成部分會計人員對新規章制度的理解有偏差,加大了會計業務的操作風險和資金損失風險。對於日常的會計業務培訓,有20.07%的會計人員不能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業務培訓,有4.1%的會計人員要隔上三年以上才有一次培訓機會。另一方面,該金融機構存在教育手段軟化的問題,忽視對違規違法人員的硬性處罰教育,存在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有2.34%的會計人員指出所在單位會計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時,不完全按規章制度處罰,負責人酌情處罰;有1.37%的會計人員指出不處罰,僅作口頭警告。同時,內控工作激勵機制較為缺乏,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采取有關的激勵措施,調動不了管理層、內部審計部門、會計部門等參與者的積極性。
3.會計規章制度實施成效有待提高。會計規章制度是會計人員的業務操作準繩和至高法典,會計規章制度的實施效應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調查顯示,關於當前的會計規章制度是否有衝突和矛盾,有1%的人認為是有矛盾的;當前的會計規章制度是否有盲區,有2%的人認為有盲區;從日常工作的角度看,當前的會計規章制度是否有不盡合理之處,有2.2%人認為不盡合理;當內部會計規章制度亟待完善時,是否及時修訂,69.82%的人表示及時修訂,並廢止那些舊規章制度,有3.59%的人表示很少修訂,現行很多規章制度已過時,許多做法僅按慣例來實施。從調查結果來看,該金融機構在執行上級行和本單位的會計規章制度與實際會計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矛盾和衝突,存在盲區或不盡合理之處,有些規章制度還亟待完善和修訂。同時,會計人員對會計規章制度的遵守和執行的嚴肅性有待加強。
4.強制休假和崗位輪換制度執行有待加強。會計部門是直接接觸財務資金的重要崗位,對會計人員實行強制休假和崗位輪換制度是一項重要的內部控制措施。然而,由於金融機構會計部門工作任務重、人手偏緊,這項制度的執行往往不能落實。調查顯示,79.52%的人表示所在單位嚴格執行了強制休假制度,17.46%的人表示一般實施,1.95%表示不大實施,1.07%表示不實施。對強制休假的統計表明,2014年沒有休假的會計主管佔比為11%,沒有休假的一般會計人員佔比為10.7%。同時,對會計崗位輪崗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會計人員輪崗的機會較少,在會計部門工作十年以上才有輪崗機會的人佔比為33.77%。
二內部會計控制措施方面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該金融機構依法制定會計制度,建立會計控制系統的內控措施,能有效防範財務資金風險,以確保管理方針和經營目標的實現。但從問卷作答情況來看,部分單位存在會計業務活動授權制度和不相容會計崗位職責分離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等現象。
1.會計業務活動未嚴格執行授權控制。雖然目前絕大多數金融機構認識到實施內部會計控制措施對自身經營與風險防範的重要性,但由於對內部控制的理論認識不夠全面,造成部分會計人員在日常業務操作中存在僥倖心理,疏於對控制措施的嚴格執行。
2.不相容會計崗位職責分離制度執行力度有待加強。不相容會計崗位職責分離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關鍵措施,能有效形成監督合力,防範會計風險。調查問卷中涉及的主要問題有:部分金融機構會計人員疏於對不相容會計崗位職責分離制度的執行,存在未經授權代班或代班混亂的現象,容易形成資金風險隱患。
三對會計處理的全過程監督力度不大
中國人民銀行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要求對會計賬務處理過程實施事前監督、事中稽核和事後監督。但在部分金融機構會計實踐中,監督制度執行得並不理想。事前監督和事中稽核表面上做了,但執行得不嚴。還有很多金融機構沒有事後監督,會計監督的職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另外,有些金融機構管理者疏於對會計工作的監督管理。
三、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改善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環境
一是構建內部控制文化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有賴於企業文化建設的支援和維護。因此,在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上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使之成為人們的行為規範,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二是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為保證會計人員規範操作,防範會計財務風險,充分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會計人員進行必要的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內部控制方式。具體方式可以體現在會計人員招聘、錄用、考核和晉升等方面,以及推行會計管理責任制,即對從事會計管理工作的領導幹部就其應負的職責實行責任制。
二加大內控措施實施效應
一是要強化會計核算的內部控制,使其準確及時地反映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遵循審慎的會計原則,確保賬、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會計賬務堅持賬賬、賬據、賬款、賬表及內外賬核對相符,同時根據制度要求對不同賬務應採取每日核對或定期面對面勾對的辦法,還要建立和完善外部對賬制度,定期上門對賬。二是會計部門應通過資訊的甄別、傳遞和處理,監控各項業務操作,並重視事前的會計風險分析和預測,把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對會計賬務處理的全過程要實行監督,即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三是創新內部會計控制手段,為確保資料處理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必須制定和執行各種標準的操作規程。如:建立完備的機房管理制度、建立日誌自動監控記錄等。
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一是加強稽核監督,尤其是要加強對權力的稽核監督。建立金融機構負責人年審和離任審計制度,年終由稽核部門對基層行的年度經營管理、制度執行、工作績效等情況進行全面審計。二是對基層行實行常規、重點和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基層行要對所轄營業網點進行系統性、經常性的檢查,對案件高發的單位和易發的崗位增加檢查頻率,突出會計風險性和效益性監督。三是通過軟體開發,將內部會計控制的規定編入程式,由軟體程式進行控制,以此滿足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資訊化的要求。同時,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會計委派制,以有效防止會計資訊失真,提高基層行會計核算質量,為基層行提供有效的會計監督。四是建立重大風險資訊溝通與報告路徑、責任與處理機制,確保內部會計控制重大風險資訊傳遞順暢和應對及時。
四借鑑西方商業銀行先進經驗
西方許多商業銀行有先進的內部控制制度值得學習,具體內容有:一是嚴密有效的組織結構和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二是完善的會計控制體系,會計部門是銀行內部的第一監控部門,因此國外許多商業銀行都賦予會計主管或財務總監以特別的權力和地位;三是相互獨立的業務部門和明確的職責,要求每項業務至少有兩個人或兩個部門參與記錄、核算和管理;四是嚴格的授權審批程式,每一項交易一定要有不同的人進行審查和批准。西方商業銀行都設計了一套控制資產風險的授權審批程式,突出表現在貸款管理和外匯交易控制上;五是普遍加強了電腦應用,以改進和完善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手段;六是合理有序的內部檢查制度,有效防範會計資金風險。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會計財務司.西方中央銀行會計及內部控制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2]李鳳鳴.內部控制與風險防範[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趙保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國常.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及其評審[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5]王鵬.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時代金融,2014,24.
[6]董博.淺析銀行內部會計控制與風險管理[J].商業經濟,2014,8.
[7]吳國風,高小佩.提高制度執行力,增強銀行會計風險防範能力[J].會計師,2010,6.
[8]李璞.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市場論壇,2009,10.
[9]潘秀麗.對內部控制若干問題的研究[J].會計研究,2001,6.
[10]陳志斌,路瑤.內控規範制定機制研究[J].會計研究,2008,4.
金融專科畢業論文範文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一成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網際網路金融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對風險管理要求也越來高。風險是金融行業發展避免面的的一個問題,在網際網路背景下,做好金融風險管理有著巨大的意義。本文就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策略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0引言
在我國金融行業中,網際網路的出現一方面推動了金融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近年來,我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利用網際網路雜詐騙的行為,給我國當代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為了促進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針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就必須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確保我國金融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1網際網路金融的概述
網際網路金融指的是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通訊技術實現資金的融通、支付投資和資訊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業務模式。在網際網路金融中,它不是簡單的網際網路與金融相結合,而是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來實現金融業務的往來。隨著資訊通訊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而網際網路具有開放性,使得網際網路金融的具有一定風險性。為此,做好風險管理意義重大。
2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網際網路金融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工作的需求。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已經延伸到自助轉賬、第三方支付、網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裡,網際網路金融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們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金融活動,所涉及金額越來越大,使得我國金融市場日漸繁榮。然而網際網路作為一種非工具,它本身具有開放性,人們在使用網際網路金融的時候,需要承擔較大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如競爭風險、信譽風險、經營風險等,一旦風險發生,不僅會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時還會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面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網際網路金融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必須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只有做好風險管理工作,網際網路金融才能得到健康發展,進而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1]。
3網際網路金融存在的風險
一網路安全風險
網際網路金融是與網際網路為依託的,人們在進行金融活動中的時候需要依靠計算機或移動裝置來完成,然而網際網路具有開放性,在這個科技不斷髮展的時代,人們在使用網際網路金融的時候很容易遭受到網路黑客的攻擊,網路系統遭受到攻擊,就會造成重要的資訊洩露,進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競爭風險
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擴大了金融交易方式,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在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我國傳統銀行價格面臨著的較大的競爭風險,與網際網路金融相比,傳統銀行的業務將受到巨大的衝擊。
三信譽風險
信譽風險指的是參與交易活動的主體不能按照約定時期履行相應的職責,網際網路金融是通過網際網路來實現交易,而網際網路具有虛擬性,對於企業而言,在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時候會虛構自己的財務資訊,等到了償還貸款的時候,企業往往會借經營不善,不再規定日期內歸還。另外,在電子商務中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中,常見的信譽風險有賣家信譽風險,買家信譽風險,第三方支付平臺信譽風險。如買家在支付款項後,賣家不能按時發貨,這就是典型的賣家缺失信譽
四法律風險
儘管網際網路金融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我國對網際網路金融立法方面的規定還沒明確,現有的法律法規都只是針對傳統金融業務,不適應網際網路金融,使得人們在進行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時候市場發生糾紛,嚴重的還會引起網路詐騙,不利於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
4加強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一加大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
網際網路金融作為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人們對網際網路金融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而網路安全風險作為威脅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就必須重視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2]。如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身份認證技術等,都可以有效地保障人們在網際網路金融活動過程中的安全性。
二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
隨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我國傳統銀行既迎來的機遇,同時也面臨了較大的挑戰。在機遇面前,銀行要把握時機,抓住機遇,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保障。面對挑戰,銀行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刻認識網際網路金融的弊端,要善於揚長避短。在銀行發展過程中,要積極的轉變經營方式和管理理念,強化資產負債組合,優化銀行資產結構。同時,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負債可控性,促進金融業務的發展[3]。
三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
網際網路金融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的一部分,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減少金融風險,促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完善企業、個人信用評估體系,對企業、個人進行客觀的信用評價;其次,完善網際網路身份認證,確保網際網路金融的透明度[4]。
四完善金融法律法規
在這個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需要法律來提供保障和依靠,只有健全的法律體系才能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首先,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儘快出臺相應的金融監管法治體系,確保金融監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要完善金融立法,使法律能夠有效地運用於金融經濟活動中,規範金融套利行為,保障資金安全。另外,金融監管機構還可以利用現有的一些制度,建立起有效的反饋機制,提高對金融活動的敏感性,逐步減少現有的金融管制,在確保我國金融穩定的前提下積極的推進金融自由化程序,實現資金在市場內部和市場間自由流動,使市場機制發揮真正的作用,降低整體市場執行成本[5]。
五提高風險管理的認識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扎,我國金融行業引來了發展的新時期,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也在不斷增加。而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雖然活躍了金融市場,然是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為此,對於個人而言,在進行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金融業務的時候,要充分認識到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性,做好風險管理工作,降低不必要的損失。對於銀行而言,就必須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在發展信貸業務的道路上不斷提高對風險管理的認識,時刻保持較高的風險意識,在銀行內部完善風險管理制度,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進而促進銀行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6]。
六加大專業金融人才的培養
信貸業務在銀行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銀行信貸業務風險也越來越大,為了確保銀行信貸業務的穩定發展,加大專業內控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意義重大。金融管理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金融專業知識、理財知識、高超的溝通技巧,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與客戶溝通中能夠維持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良好關係,具備超強的風險意識以及風險管理能力。對銀行內部,銀行必須加大專業的金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CFP、AFP人才方面的培養;其次,同時還要放開政策,拓寬人才招聘渠道,引進國內外高素質的人才,注重專業技能及專業知識的培養與培訓。另外,為了穩住人才,商業銀行應當為專業的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待遇及收入待遇,進而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保障。
5結語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一方面,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增加了金融風險。面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國金融行業要想穩定發展,就必須全面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只有做好風險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防範風險法,降低風險的發生,確保金融活動安全,進而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鵬.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
[2]康欣華.網際網路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與啟示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3]吳釗.在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背景下的中小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4]王澤華.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及風險管理研究[D].河南大學,2014.
[5]王亞琦.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銀行共同發展的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4.
[6]唐正偉.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影響因素及其防範機制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5.
有關電大金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