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的論文
社會實踐作為大學生直接瞭解和接觸社會的有效途徑,對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成長成才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社會實踐論文
一、提高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社會實踐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實踐教學方法需要多元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一件動畫作品的創作涉及很多方面,教師可根據動畫製作的產業流程劃分相對應的職業崗位,使學生直觀、及時地瞭解動畫專案創作和製作的相關資訊,加深對專業的瞭解與熱愛。動畫專業課程體系設定分為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雖然有基礎課和選修課的區別,但對於動畫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某種意義上,選修課比基礎課的應用性更強。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顧此失彼。另外,在強調基礎課程的同時,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層教學,做到“術業有專攻”,以此推進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2.緊跟動畫企業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指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豐富實踐能力的專業教師,學校應從根本上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建設。首先,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壯大教師隊伍。聘請名校中的名師做兼職教師,或者聘請動畫公司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員工給學生上一些以技術為主的實踐課程。其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師進修,也可以鼓勵教師參與行業交流或與兄弟院校實訓教學交流活動等。另外,還可以分批把專業實訓教師派到知名的動畫產業園區或者公司掛職鍛鍊,也可以將動漫產業的優秀人才錄用為高職院校的正式員工。這種“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交流,為下一步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後,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積極鼓勵教師承擔與動畫產業相關的橫向課題,加快教師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教師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和適時性。
3.建立“工作室式”教學模式
根據動畫專業特點,學生要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才能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工作室式”教學模式以行業的需求、職業能力為導向,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為目的,是高職院校動畫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在工作室不但能夠掌握專業所需的知識和實踐能力,而且能培養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高職院校與動畫
企業的雙贏校企合作是社會實踐教學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建立優質人才基地。通過實訓基地的活動,企業能夠充分了解和選拔優秀畢業生。另一方面,學校送學生到企業培訓基地參加實訓,或者請企業動畫專業製作人員來校。在合作過程中完成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環節,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學校動畫專業的就業率,同時為動畫公司培養合格人才,有利於資源共享,實現高職院校與動畫企業的雙贏。
二、結語
動畫實踐教學改革的成功運作,將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以及校方的教學方式與社會需求融合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範文二:長效機制構建下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的哲學論基礎
根據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基本觀點可見,實踐具有改造人類思維、優化主體素質的教育功能,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人的全面發展既包括個人勞動能力的發展,也包括個人勞動技能的發展,是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智力和體力的協調發展,是精神層面與道德層面的全面發展。為此,在高等教育中,要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必須依靠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尤其是實踐教學來實現。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以主動的方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親身體驗的方式不斷獲取知識、技能,不斷增加自己的社會生活經驗,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從而使自己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得到有效增強。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的重要哲學論基礎。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的知識論基礎
知識觀是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構建的前提,有什麼樣的知識觀便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何謂知識,不同學者對此的理解不同。柏拉圖認為知識是人心靈的產物,包括理性、理智、信念和表象四個方面。其中理性和理智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本質理性的認識,資訊和表象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派生意識的意見。亞里士多德把知識劃分為三類,即理論、實用和創造之學。其中理論之學主要包括數學、邏輯、物理和形而上學,是一種純粹理性的學問;實用之學主要包括倫理和政治學等,是一種有關人類行動的學問;創造之學則是一種有關創作、藝術、演講等的學問。休漠認為知識只有兩種,一種是觀念關係的知識,另一類是關於實際事情的知識。利奧塔認為知識不僅是一套定義指稱性的陳述,而且還包括了“如何操作的技術”、“如何生存”、“如何理解”等觀念。因此,知識是一種能力問題。伽達默爾從知識功用的角度明確區分了三種基本知識,即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和技術知識,從而在歷史上真正提出了實踐知識的概念。此外,諸多學者還從心理學角度對知識的內涵進行了界定。邁克爾•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顯性知識,另一種是隱性知識。在此基礎上,斯騰伯格對隱形知識的屬性進行了闡釋,指出隱性知識的基本導向是行動,具有很強的程式性特徵,這裡的行動實際上就是指社會實踐。克萊蒙特對隱性知識的類別進行了劃分,認為隱性知識具體包括無意識的知識、能意識到但不能通過言語表達的知識以及能意識到且能通過言語表達的知識三種。德魯克認為隱性知識源於經驗和技能,只能通過演示來證明其存在,是無法用語言來加以解釋的,學習這種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領悟和練習。從知識的分類中可知,在知識系統中存在著一類很重要的知識,即隱性知識。這種知識蘊涵於個體經驗與策略之中,具有個體性、難言性、情境性、獨創性和內蘊性等特徵。其中個體性是指隱性知識是直接指向個體本身,即它只有在個體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才會產生,它的獲得往往需要經過自身的反覆實踐和體驗。從知識佔有角度來看,它一旦產生便會根植於個體並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難言性是指從知識表現形式看,這類知識具有高度意會性,難以通過語言、文字或符號等書面形式加以闡述。情境性是指從知識傳播角度來看,隱性知識具有高度依附性,它需要在掌握一定相關顯性知識基礎上,經由個體實踐活動獲得。正如R•卡尼格爾所言,答案往往不能從書本中獲得,也不能被明確闡釋,而是需要通過例子,通過慢慢增加的個人喃喃不清的自言自語和抱怨,通過師徒之間若干年密切合作中所發出的微笑、皺眉和感嘆來獲得。獨創性是指由於隱性知識的情境性、難言性等特點,在隱性知識傳播過程中不僅會涉及到傳授者和接收者的個人能力,還取決於整個傳播環境和氛圍。傳授者相同的暗示,不同接受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意會和領悟,從而變得不再是原汁原味的東西,而是經過自身“加工”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東西。內蘊性是指從知識載體角度看,隱性知識具有高度人本性,由於它的載體必須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必然會帶有明顯的個人習慣、信仰和文化色彩。由此可見,正是由於知識具有這些獨特性質,決定了高等教育需要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的學習論基礎
人們對學習的探討從未停止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包括布魯納提出的認知發現說、加涅的資訊加工理論、奧蘇伯爾的課堂知識學習認知結構同化論以及格式塔的“頓悟學習論”。其中格式塔理論首次提出的人類學習頓悟說,是支撐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的重要學習論依據,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考夫卡、韋特墨、苛勒等。摘要: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是指為高校將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各要素按一定原理和方式進行優化組合,使各要素相互適應、相互協調而形成的一套具有可持續發展特性的工作方式和執行模式的總稱。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本文分別從哲學論、知識論、學習論等多個視角對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的理論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根據格式塔“頓悟學習論”的基本觀點可知,第一,學習即知覺和認知重組。在格式塔理論中,學習需要人們對特定情境中的關鍵性要素進行把握,對這些要素的聯絡方式及內在結構進行有效識別和認識。為此,人們的學習過程就是知覺和認知的過程,學習就是直覺和認知的重組。第二,頓悟學習可減少試誤次數並有助於知識的遷移。根據格式塔理論的基本觀點,頓悟學習的核心就是要排除事物表象的影響,把握問題的本質,採用頓悟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一方面能有效減少隨機盲目的試誤行動,同時又有利於把所學知識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第三,頓悟學習不易遺忘。頓悟所獲知識屬於長時記憶內容,會長期保留在學習者頭腦之中,不易遺忘。第四,頓語學習具有獎勵性。在頓悟學習過程中,當學習者通過頓悟把握到事物之間的關係、理解到一個事物的內在結構、弄清了一個事物的內部真相之時,常常會獲得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這無疑是頓悟學習者通過頓悟學習而獲得的精神獎勵。第五,頓悟學習是一個過程。這一過程由問題解決前的困惑或沉靜期、問題解決前到問題解決之間的過渡期、問題解決期三個連續不間斷的三個階段構成。根據格式塔學習理論的基本內涵可得知,高等教育中,應注重將問題或學習任務置於具體、實際的情境中。由於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積澱性,且存在大量無法靠傳授解決的默會性知識,既不能一味地靠硬記知識點,也不可能進行嚴密的邏輯推導,它是感性與理性統一的感悟過程。因此,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要靠學生在體驗中頓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摸索、習得、積澱。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精心組織和設計教學,還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包括為學生創設一個具體問題解決的情境,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要徹底擺脫那些複製或重複的步驟,避免學生總是走進思維定勢格局之中.
社會實踐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