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深入瞭解基層、深入發展群眾、接受教育、施展增長才華和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是新形勢下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客觀需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工學結合高職學生社會實踐論文

  一、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社會實踐的基本原則

  一滿足教學要求

  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應當與教學相融合,滿足教學要求。社會實踐為課堂教學傳遞真實的反饋資訊,補充課堂教學與社會現實脫離或滯後的現狀,促進學校與教師及時調整、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結構[4]。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把社會實踐融入高職教育的培養體系,形成以教學為中心的與科研、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執行機制。

  二注重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要更加註重社會和用人單位崗位的需求。一方面,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社會實踐的本質。高職學生學習知識不能侷限於課本理論知識,還要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將社會實踐與服務社會相結合,通過企業實訓、“三下鄉”、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不斷參與社會生活,在實踐中積極參與地方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企業人”,使高職學生適應並服務於企業。因此,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社會實踐活動要適應企業具體崗位要求,使不同專業的高職學生滿足不同企業、不同崗位的具體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實踐,學生才能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更好地為社會和國家服務。

  二、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途徑的思考

  一開展專業實踐

  拓寬專業實踐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高職院校注重組織以專業實踐為主要形式的社會實踐。一方面,通過學習參觀、人物訪談等形式,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育活動與勞動生產相結合、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結合,學生深入企業、公司、車間、社群等,走訪企業高管、勞動模範、行業能手、道德楷模等,瞭解社會、瞭解基層,激勵學生在實踐中奉獻青春;另一方面,通過專業實驗、課程設計、金工實習、生產調研、查閱文獻、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加強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二深化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校由封閉的學校教育走向開放的社會教育,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入企業,使企業參與育人的全過程,強調企業與學校緊密配合、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教學機制,使企業在高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5]。然而,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仍處在初級階段,即按照專業教學計劃,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由專業教師帶隊。這就使企業僅作為學生實習的場所,與育人環節相脫節,實踐效果欠佳。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讓企業全程參與專業教學、社會實踐,共同制定社會實踐實施計劃和方案,使企業將其未來發展、人才需求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增強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積極性,努力挖掘校企雙方合作的潛力,實現校企“無縫連結”,使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符合企業人才需求。

  三加強基地建設

  穩定的基地,是社會實踐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選擇社會實踐基地,打一槍換一炮是行不通的,只有建立起穩定的實踐基地才能將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社會實踐基地的開闢與建設,本著慎重選擇、重在建設、雙方受益的原則,建立多種形式的具有綜合功能的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社會服務。一是積極探索社會實踐新模式。變單一型基地為多樣型基地,積極探索合作互利式、訂單式招生與招工一體,實習與就業一體、業務式學校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專業業務關係、社會式由地方政府牽頭,各高職院校與企事業單位共同組建綜合性實踐基地等多種社會實踐模式,不斷深化合作內涵,增加實踐基地活力,增強實踐基地的穩定性[6]。二是工學結合,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特別是將工廠、企業等作為社會實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基地成為學校科研、教學的重要平臺,學校依託基地充分發揮輻射作用。整合優勢資源,由基地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擔任社會實踐指導教師,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專業的全程指導。使學生受到鍛鍊,企業得到收益。長期堅持,實現雙贏。三是通過頂崗實習,為大學生積累工作經驗,快速適應職場,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為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搭建平臺,建立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範文二:大學生實效性社會實踐論文

  一、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現狀及問題

  1.渠道單一,選擇性差。在選擇社會實踐基地的時候,學校由於受社會需求、經費、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使社會實踐活動存在實踐渠道單一,學生選擇性差的問題。有時甚至出現幾個班全進社群或都去敬老院的現象,這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效及學生參與的興趣影響極大。

  2.實踐過程簡單,認知較淺。進入到實踐基地,由於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工作能力等問題,使學生不能深入到生產實際中去,不能與實踐基地的工作人員結對子、交朋友。從而導致對實踐過程認識不夠深刻,認知深度不足,對實踐活動的認識停留在表面,不能把感性認識深化成為理性認識,綜合分析能力還有待於提高,因而難以形成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3.實踐管理粗放,缺乏統籌。在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思想上不夠重視,只是扮演聯絡、跟隨、點名、分配的角色,不能夠根據實踐的具體情況給學生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知識和原理。不能幫助學生融合到工作角色中去,不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學校的其他部門、其他活動有時會影響到學生的實踐活動。

  二、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實效性的途徑

  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自2007年9月正式實施,在此期間,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

  教學和實踐中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調整和充實教學內容,努力培養大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切實增強課堂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通過長時間的各種形式的調查,我們感到不論是思想政治還是專業理論的教學都與實際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不斷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在學中做以及在做中學。加強思想政治教學的時代感,敢於嘗試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讀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學的新方法,不斷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以便使政治思想教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使學生在獲得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以課堂為主導,在課外多輔導,對個別要疏導”的方式使大學生能成為自主、自立、身心健康、樂觀向上、團結協作、樂於奉獻的社會棟樑。

  三重視並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建立相對穩定

  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認真總結多年來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建設的經驗,始終貫徹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以培養專業人才為目標,運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開發新的實踐基地建設,並與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在鄉村、城市、企業、政府有關部門開發各種實踐基地。力爭使學生專業學習與社會實踐相對應,社會實踐的內容與畢業工作相銜接,使社會實踐成為貼近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實際的有實效的載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切實培養技能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開拓其視野,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統籌規劃並細化實踐過程

  首先把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並有明確的總體思路,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目標,開展富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依照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教學計劃,屬於課堂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教學課程。在實踐計劃、教學安排、人員配備、學時保證、經費投入等問題上都能夠認真執行。其次,確立科學完善的考評監督標準,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教學環節,規定學時、學分。實踐成績的考評體系要科學、合理,保證評價的真實、準確、全面。應採用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建立獎懲分明的措施和制度。再次,要細化實踐報告的寫作要求。實踐報告是對自己實踐過程的全面總結,學生應根據實踐調查的內容,整理實踐資料和素材,對實踐內容進行系統地綜合分析,然後撰寫實踐報告、實事求是地填寫實踐報告表。要求必須有調查的具體事例或資料,有收穫或體會,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建議等,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社會實踐形式要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

  為了避免單一重複,實踐形式應該靈活多樣,內容上也應該豐富多彩,這樣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增加其參與的積極性。既有校內實踐也有校外實踐,校內實踐可以包括:專家講座、重要節日紀念、各種主題演講等,校外實踐包括課外的參觀參觀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自然和人文景觀、教育基地、調查、走訪、普法宣傳、科技活動、勤工助學、創業實踐、社會服務等等,學生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種形式自行確定社會實踐的主題和內容。

  六營造全員參與學生實踐活動的管理體系

  形成長效機制學校要充分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立項、社會實踐、經費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營造全員育人全員參與的管理體系,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序化、制度化、長效化,同時充分發揮團組織和學生會的作用,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應積極配合教師,引導學生興趣,激發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發揮團組織、學生會的協調和組織作用,實現大學生的自願參與、自主管理。


社會實踐成果論文
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
相關知識
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範文
社會實踐畢業論文
有關社會實踐畢業論文
有關社會實踐活動論文
有關社會實踐報告論文
關於社會實踐活動論文
社會實踐活動論文
社會實踐成果論文
有關工程審計實踐畢業論文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