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成本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摘要:本文對成本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進行了評述,從成本會計在目前企業中作用的視角,以發展階段為基礎,對提高成本會計的職能作用發表了概括性的意見。
關鍵詞:成本會計;產生;發展
一、成本會計的產生
成本會計是隨著商品經濟的形成而產生的。生產成本產生於資本主義的簡單協作和工場手工業時期,完善於資本主義大機器工業生產階段。隨著資本主義簡單協作的發展,引起了工場手工業的產生,這時各種勞動的結合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完善,對生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對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註意核算,因此生產成本核算提上議事日程。
二、成本會計的發展狀況
成本會計是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20世紀初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許多企業推行泰勒制度,不僅推動了生產的發展,也促進了管理和成本會計的發展,產生了用於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標準成本法,使成本會計的職能從成本計算進而擴充套件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高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促使企業成本會計不僅要精打細算,還要為降低產品成本而獻計獻策。
三、成本會計發展的階段
第一階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會計
原始的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當時認為成本會計就是彙集生產成本的一種制度,主要是用來計算和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在這期間,英國會計學家已經設計出定單成本計算和分步成本計算的方法當時應用的範圍只限用工業企業,後來傳往美國及其他國家。
第二階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會計
近代的成本會計,主要是美國會計學家提出了標準成本會計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積聚的基礎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與分析”的新職能。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會計就不僅是計算和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還要事先制訂成本標準,並據以進行日常的成本控制與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為成本會計擴大了管理職能,於是應用的範圍也從原來的工業企業擴大到商業企業、公用事業、以及其他服務性行業。
第三階段1951年以後:現代成本會計
今天對於成本的定義已不再僅僅侷限於產品成本的範疇,例如美國會計學會與標準委員會就如此定義成本:成本是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定的價值犧牲。從這一定義看,成本的外延除了產品成本的概念與內容,它還可以包括:勞務成本、工程成本、開發成本、資產成本、資金成本、質量成本、環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於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則形成對成本資訊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種各樣的組合。同時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是日趨深化的。於是,目標成本、可控成本、責任成本、相關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斷地湧現,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體系。
四、成本會計的內容、特徵和職能
1、成本會計的內容
現代成本會計拓寬了傳統成本會計的內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內容廣泛,以我國會計界目前的共識來看,現代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檢查。
2、成本會計的特徵
1計算產品成本。
2有助於企業資源的詳細計劃和有效的控制利用。
企業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資源,必須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任務來計劃資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測算這些資源投入使用後的效率和效益,這就需要細緻地觀察分析企業周圍的環境和企業內部的狀況,充分掌握正確的資訊,完善情報體系是制定成本計劃的基礎。同時改善企業素質,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是改善企業成本計劃的重要條件。要提高素質、改善環境,必須深化改革,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按照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專案以及按生產經營期限,分別制定出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分期的費用預算及成本計劃,組成有機的成本計劃體系。
3、成本會計的職能
成本會計的職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斷地擴大。
1反映職能:
最初、最基本的職能。反映職能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耗費,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進行計量、記錄、歸集、分配、彙總,計算出各成本物件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通俗地講,這項職能就是進行實際成本的計算,把生產經營過程的實際消耗如實地反映出來,達到積聚成本的目的,並用積累的成本資料反映企業的實際生產耗費和補償價值的情況,從而判斷企業經營效果的好壞。
2計劃與預算職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產品的成本計劃、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和生產費用預算。
3控制職能:包括投產前的成本控制和投產後的成本控制。
4分析、評價職能。賬面調整,以保證庫存材料物資的真實性,確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費用更加準確。
5定額管理職能。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及佔用所規定的數量標準。科學先進的定額,是對產品成本進行預測、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據。與成本核算有關的消耗定額,主要包括:工時定額、產量定額、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額,有關費用的定額如製造費用的預算等。消耗定額的制定是作為企業產品生產發生耗費應該掌握的標準。但由於消耗定額服務於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現為不同的消耗水平。當企業編製成本計劃時,是根據計劃期內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額;當定額作為分配實際成本標準時,是以能體現現行消耗水平的定額為依據來衡量的;當企業為實現預期利潤而控制成本時,是根據企業實現預期利潤必須達到的消耗水平作為衡量的尺度。定額制定後,為了保持它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還必須根據生產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進行不斷的修訂,使它為成本管理與核算提供客觀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劉健民、胡海坤.論新經濟環境下成本會計的職能.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03年,第2期.
[2]邢啟亮.新環境下成本會計的發展分析.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 2005年,第6期.
[3]鄭鳳旺.成本會計教學.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05年,第6期.
[4]鞠曉傑.有效實施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一點想法[J].2003年,第3期.
三種成本核算方法的應用與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