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民族政策體系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中國民族政策體系實施環境是中國民族政策體系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新中國民族政策發展60年

  【內容提要】新中國民族政策可分為新中國建立初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新世紀新階段的民族政策。不同時期的民族政策各有特點,促進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關 鍵 詞】民族政策/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

  中圖分類號:D63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33X2009 06-0001-08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60年中,在以毛澤東、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下,黨和國家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推動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民族政策1949年10月-1957年

  1949年9月下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具有代行憲法的性質。它根據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確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區域自治,並全面闡明瞭我們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綱領性原則。1953年7月,中央統戰部根據1952年全國民族政策大檢查的情況,起草了《關於過去幾年內黨在少數民族中進行工作的主要經驗總結》,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政策的執行情況作了全面的評價,是對《共同綱領》有關建國初期民族綱領政策精神的進一步闡釋。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們黨的民族綱領政策主要是以《共同綱領》的有關原則規定為藍本,根據當時特定的實際情況制定並加以實施的。

  1.真正實現和保障少數民族享有民族平等權利和自治權利。實現和保障少數民族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權利和自治權利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原則規定,也是我們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根本點。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黨和政府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措施。

  1清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歧視的有形痕跡。 1951年 5月 16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發了《政務院關於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碣、匾聯的指示》,指示要求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帶有歧視和侮辱少數民族含義的地名等一切有形的痕跡,必須堅決禁用或更改。

  2疏通民族關係,是黨和政府確立的建國初期民族工作的重點內容。為此,中央人民政府採取了兩項成功的舉措,即派訪問團到民族地區進行訪問,同時組織邊疆少數民族各階層人士到內地參觀。

  3開展民族識別工作,確定民族成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科學、客觀地確認多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以便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和各項民族政策,中央人民政府從1950年起,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實際民族工作者,開始進行民族識別工作。

  4實施民族區域自治。關於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在《共同綱領》中即有明文規定。1950年11月,我國第一個省轄市一級的西康藏族自治區成立。在此之後,逐漸開始在西北、西南和中南的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1952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草案》頒佈。195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誕生。在這部憲法中,有關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比《共同綱領》規定得更為具體,並從政治制度的高度對民族區域自治作了確認。

  5保障散雜居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為保障散雜居少數民族在參與地方政權管理方面的平等權利, 1952年 2月 22日 政務院第125次政務會議上通過了《關於地方民族民主聯合政府實施辦法的決定》和《政務院關於保障一切散居少數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權利的決定》,其適用範圍之廣泛,正好涵蓋了一切沒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

  2.普遍而大量地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久,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把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工作提上日程。中央人民政府於1950年11月通過了《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試行方案》,明確提出普遍而又大量地培養各少數民族幹部的方針。還頒佈了《籌辦中央民族學院試行方案》,相繼組建了中央、西北、西南等民族學院和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此外,還舉辦了大批政治學校和政治培訓班,培養普通政治幹部和急需的專業技術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隊伍迅速發展起來。

  3.從實際出發,穩妥進行少數民族社會制度改革。改革少數民族的社會制度,是他們進一步擺脫階級壓迫,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選擇。但由於解放前中國各少數民族的社會發展程度不同,所以要改革的物件和形式也應該有所不同。中央人民政府從民族地區複雜的現實出發,決定採取區別於漢族地區社會改革的政策,實行在改革幅度上要穩妥,在改革政策上要從寬,在時間上要放長的方針,在具體實施中採用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革分兩步走的和平改革的方法。

  4.大力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國初期,少數民族生產方式落後,生活極端困難,特別是那些居住地區環境惡劣的少數民族更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面對這種狀況,黨和政府確定了發展少數民族經濟的大政方針,制定並實施了扶助生產,解決溫飽問題,積極開展民族貿易工作等措施,促進少數民族生產發展和生活改善。

  5.爭取和團結民族宗教上層人士。黨和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包括宗教上層分子一貫堅持團結教育的政策。在民主改革的時候和改革以後,人民政府採取辦法使他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不至於降低[1]108。在當時已經建立人民政權的少數民族地區,黨和政府對凡是能夠爭取和團結的民族宗教界上層人士,大都按照上述政策精神,在政治上和生活上作了比較好的安置。

  6.批判和克服民族主義傾向。1952年和1956年,黨和政府先後在全國範圍進行了兩次民族政策執行情況大檢查。毛澤東主席在1953年3月明確指出:“有些地方民族關係很不正常。”“必須深刻批評我們黨內在很多黨員和幹部中存在著的嚴重的大漢族主義思想”[2]42,強調要著手改造這一方面的錯誤。進入50年代中期,在一些民族地區的領導機關中,大漢族主義的思想傾向又有所抬頭。對此,黨中央於1956年4月再次發出在全國範圍進行民族政策執行情況檢查的指示,在指示中提出了在重點反對大漢族主義的同時,也應該客觀地反對現實中存在的地方民族主義。1957年2月,毛澤東主席再一次指出:“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一定要搞好。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克服大漢族主義。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義的少數民族中間,則應當同時克服地方民族主義。無論是大漢族主義或者地方民族主義,都不利於各族人民的團結,這是應當克服的一種人民內部矛盾。”[2]120

  在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7年年底的8年多的時間裡,由於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內民族問題的解決,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問題的理論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制定了一系列適合中國實際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我國的民族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各民族地區進行了民主改革,其後又逐步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中國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的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政策1958-1966年

  隨著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勝利實現、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除西藏外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新中國的民族工作進入到一個新時期。如何在新制度下加速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項建設事業,加快民族地區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的到來,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便成為黨和國家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綱領政策和指導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則。

  1.保證國家的統一,實現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1959年4月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報告中,周恩來同志指出:保證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平等是政府根據憲法規定所作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2]192。周恩來同志在 1962年 3月 28日 指出:使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這是我們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個根本任務[2]198。

  2.繼續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尊重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和國家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這一時期,在民族區域自治工作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在有條件的民族聚居區域,繼續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二是注意實現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和自治機關的民族化,充分發揮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三是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充分行使自治權利,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治地方的潛力和優勢,大力推進民族自治地方的社會主義建設程序。

  3.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經濟,改善和提高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前提條件。隨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基本建立,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發展生產力,走社會主義建設之路,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加速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改善和提高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成為這一時期黨和國家民族綱領政策的重要內容和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務之一。

  4.正確處理好民族關係中的民族主義傾向。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無論是大民族主義或者是狹隘民族主義,都是有害的,都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不利於社會主義事業,都必須堅決反對和克服,這是黨和國家在這一時期民族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針。周恩來同志在1959年4月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報告中指出:多年以來一直進行著反對大漢族主義傾向的鬥爭,也進行了反對各種形式的各種程度的地方民族主義的鬥爭。周恩來在1962年3月又指出:“應該經常注意克服和防止幹部中的大漢族主義的思想和地方民族主義的思想,不斷地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2]199

  5.加快發展少數民族教育文化事業。為了加快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繼續重點抓學校教育。一方面,加強民族高等院校的建立和管理,另一方面,普及中小學教育。為普及中小學教育,黨和政府提出:從實際出發,舉辦各級各類的民族學校,採用符合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際的學制、教學計劃,多種形式辦學;發展民族語文、採取民族語文和漢語文相結合的“雙語教學”;民族教育補助費專款專用,單列指標;放寬民族學生的入學年齡和適當降低升學的錄取標準等發展民族中小學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最終實現民族地區的中小學義務教育[3]。

  6.大力培養、選拔和任用少數民族幹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沒有大批“德才兼備”和“又紅又專”的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地區建設事業的成功是不可能實現的。對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任用政策,體現了民族平等和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原則,適應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民族地區對民族幹部的需求。

  7.繼續堅持民族語言文字、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黨和國家繼續幫助發展和改革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並在少數民族創造文字、少數民族文字字母形式、少數民族語文制定新詞術語以及少數民族學習漢文等問題上提出了原則、意見和方案。國家組織有關部門在深入、認真地進行科學的民族語言調查的基礎上,一方面,幫助一部分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創制民族文字,對一些已有的民族文字進行改革或改進;另一方面,積極推廣和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興辦從中央到地方的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新聞、廣播、出版、翻譯、印刷等事業,利用民族語言文字進行群眾性的掃盲運動。

  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堅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也是黨和國家在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民族政策。1962年3月,周恩來在全國人大二屆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繼續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進一步團結一切愛國的宗教人士,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總之,1958年至1965年的這段時期,由於貫徹和執行了黨的民族綱領和政策,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事業有一定的發展。同時,由於受全國大環境的影響,這段時期的民族工作,無論在指導思想和實際工作中,都出現了錯誤和失誤,擾亂了人們的思想,也延緩了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建設程序,給黨和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時期的民族政策1966-1976年

  “”時期,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瘋狂推行極“左”路線,陰謀篡黨奪權。黨和國家的一整套民族政策幾乎被破壞殆盡,民族工作完全處於停滯甚至倒退的狀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遭到了空前的大破壞。“”時期,是民族工作遭到全面破壞的時期。

  1.否定民族工作,撤銷各級民族工作部門。林彪、“四人幫”一夥打著反對“投降主義”、“修正主義”的幌子,全盤否定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統戰、民族、宗教工作取得的成就。誣衊民族工作部門執行了一條“投降主義、修正主義路線”,各級民族工作部門紛紛被撤銷。

  2.鼓吹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搞階級鬥爭擴大化。林彪、江青為首的兩個反革命集團把“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的提法推向極端,認定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把民族問題和階級問題混為一談,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3.否認民族特點,否認社會主義時期民族的存在。林彪、江青一夥誣衊一些少數民族是所謂的“黑線”製造的“假民族”,講民族特點和民族差別就是製造民族矛盾,就是搞民族特殊,就是反對民族融合。無端否認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民族。

  4.踐踏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侵犯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自治權利。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誣衊民族區域自治是“搞分裂”、“搞獨立王國”。在他們的極“左”路線的支配下,有些民族自治地方竟然不經過任何法律程式就被撤銷,有的被肢解,有的被代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遭到嚴重破壞。

  5.破壞民族幹部政策,迫害少數民族幹部。林彪、“四人幫”汙衊各級民族幹部執行了所謂“劉少奇的修正主義路線”和“投降主義”,製造了大量的駭人聽聞的冤案、假案、錯案,致使大批少數民族幹部和群眾受到迫害,有不少人甚至被迫害致死或致殘。這一時期,還撤銷了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院校和訓練班,使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工作中斷。

  6.踐踏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工作受到嚴重挫折。林彪、“四人幫”肆意踐踏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盤否定新中國成立以來宗教工作取得的成績。各級宗教工作部門幾乎全部被撤銷,各愛國宗教組織的活動被迫停止。多數宗教活動場所及宗教設施被毀壞、拆除、關閉或改作他用。大批宗教經書、法器和宗教用品被焚燬。一些宗教界人士有的被批鬥、批判,有的被強迫勞動改造,有的被判刑監禁,有的被迫害致死。

  7.破壞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文字幾乎被否定。林彪、“四人幫”粗暴地取消了民族教育的一系列特殊措施,很多少數民族大、中、小學校被迫停辦。公然禁止少數民族使用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一些少數民族文字的推行工作被取消。少數民族語文翻譯出版機構被撤銷,民族語文機構被撤銷,民族文字報刊被停辦,

  8.破壞民族風俗習慣政策,強迫少數民族改俗。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把各少數民族正當的風俗習慣視為陳規陋習和“四舊”、“迷信活動”,侵犯和干涉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不準少數民族過傳統民族節日;不準少數民族穿戴民族服飾和首飾,強迫群眾改裝;把少數民族生活方式說成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予以壓制。

  儘管如此,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民族的廣大幹部和群眾仍對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抵制和鬥爭,在一定範圍限制了他們推行的極“左”路線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和貫徹了黨的民族政策。1972年,當週恩來發現寧夏固原地區存在違反黨的民族政策時,指示在北京召開了固原地區工作座談會。中共中央在對這次座談會紀要的批示中指出:解決固原地區的民族問題,必須堅持執行民族平等、團結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滿腔熱情地幫助少數民族得到發展和進步[1]150。同年,毛澤東針對當時許多地區違反民族政策的情況指出:“政策問題多年不抓了,特別是民族政策。現在地方民族主義少些,不突出了,但大漢族主義比較大,需要再教育。”[1]1511973年8月,周恩來發現雲南省撤銷四個民族自治州時,直接進行了干預,及時加以糾正。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時,專門召開了全國畜牧業工作座談會,會議紀要重申關於畜牧業發展的方針政策。1976年,葉劍英主持召開邊防工作座談會,制定了邊境建設方針,安排了邊境建設經費,促進了邊防地區少數民族的發展。

  “”的十年慘痛歷史教訓證明:何時歪曲、拋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何時就要在民族工作上犯錯誤,就要使各民族人民遭受挫折和損失。因此,必須要端正民族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視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各項民族政策。

  四、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民族政策1976-1999年

  1978年12月,伴隨著新時期民族工作的發展,黨的民族政策也得到不斷髮展和完善。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發展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指導方針,根據這一方針,確定了不同時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

  新時期的民族工作經歷了三個歷史發展階段,即改革開放初期的撥亂反正階段;全面改革的調整充實階段;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加快發展階段。伴隨著新時期民族工作的發展,黨的民族政策也得到不斷髮展和完善,體現出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特點。

  1.撥亂反正時期的民族政策1979-1983年。十年內亂使黨的民族政策受到嚴重破壞,因此,新時期民族工作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撥亂反正,全面落實黨的各項民族政策。這一時期民族政策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內容有:

  1恢復各級民族工作機構。1978年決定恢復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1979年決定恢復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的國家民委黨組《關於做好雜居、散居少數民族工作的報告》,對新時期民族工作機構設定、人員配備等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

  2確立新時期民族工作的方針和任務。在1979年5月國家民委召開第一次委員擴大會議上,提出了新時期民族工作的任務。1981年,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的《雲南民族工作彙報會紀要》概括了黨在新時期民族工作的總方針。

  3解放思想,在理論上正本清源。首先,否定了“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的錯誤觀點。其次,對民族關係的性質作出了正確判斷。1979年6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二次會議開幕詞中指出:“我國各兄弟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早已陸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結成了社會主義的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關係。”[4]

  4平反冤假錯案,糾正“左”的錯誤。1979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統戰、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摘掉“執行投降主義路線”帽子,同年10月,又批准為在反右鬥爭中錯劃為地方民族主義分子的全?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閉?嫋嗣弊印T謖庖皇逼冢?蠱椒戳嗣褡宓厙?拇罅吭┘俅戇福?允艿狡群Φ納偈?褡灝??聳炕指戳嗣???謖?紊蝦蛻?釕細?柰諮瓢才擰?/p>

  5總結歷史經驗,重申和恢復黨的民族政策。1979年召開的全國邊防工作會議,在總結新中國民族工作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總結了民族工作的四條經驗教訓。各地在民族政策宣傳教育過程中,結合檢查民族、宗教、統戰政策的執行情況,恢復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解決了許多存在的具體問題。

  6重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1979年 7月 1日 ,中央決定恢復內蒙古1969年前的區劃。一些被撤併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也得到恢復,到1984年新建了2個自治州,19個自治縣。1982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恢復了1954年憲法中關於民族區域自治的一些重要原則,並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

  實施民族區域自治,關鍵是大力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雲南民族工作彙報會紀要》提出“民族幹部的構成與當地各民族人口比例大體相當”,要“較快地做到各民族自治機關都以實行自治的民族幹部為主組成。”[1]5231982年頒佈的《憲法》增加了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的規定。

  7保障雜散居地區少數民族的平等權益,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了國家民委《關於做好雜居、散居少數民族工作的報告》,提出了保障雜散居少數民族平等權益的具體政策措施。1983年12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建立民族鄉問題的通知》,就建立民族鄉作了原則規定,要求凡是相當於鄉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應當建立民族鄉。

  8恢復民族識別、進行民族成分認定和更改工作。這一時期,還對一些自稱少數民族的人們共同體進行了辨別歸併工作,對個別民族名稱進行了更改。1981年11月,國務院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公安部、國家民委印發了《關於恢復或改正民族成分的處理原則的通知》, 1982年 2月 8日 ,國家民委發出《關於恢復或改正民族成分問題的補充通知》,提出了恢復或更改民族成分的具體政策、要求。

  9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經濟體制從農村開始逐步展開對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改革,中央明確實行的“政策要比其他地區更寬”,如對牧區普遍推行“牲畜作價,戶有戶養”的生產責任制。對生產生活困難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減輕負擔、休養生息的政策。1980年實行財政“劃分收支、分級包乾”政策後,將民族地區財政“三項照顧”納入基數,定額補貼每年遞增10%至1988年停止執行。設立“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1980年和“支援三西農業建設資金”1983年。1981年召開全國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強農牧土特產品收購,積極發展民族用品生產,堅持民貿三項照顧政策和積極發展商業網點等八項措施。1983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會,決定對少數民族地區進一步放寬政策。

  10促進少數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被撤銷的民族表演藝術團體和民族文化出版單位得到恢復。1979年,開始進行“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編輯、修訂、出版工作。這一時期,還開展了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少數民族醫藥發掘整理等工作和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國家民委和文化部於1980年9月舉辦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1982年在內蒙古舉辦第二屆全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1981年2月,教育部和國家民委聯合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確定了新時期民族教育發展的方針和任務。這一時期,重點辦好了一批民族中小學校和民族師範學校。復辦和籌辦一些民族學院。

  2.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的民族政策1984-1991年。從1984年底到1992年初,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轉型時期。在這一時期,黨的民族政策發展的主要內容有:

  1民族區域自治建設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1984年 5月 31日 ,我國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使我國的民族法制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各民族自治地方也廣泛進行了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工作。到1990年,全國有23個自治州、57個自治縣先後頒佈了自治條例,還有7個轄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省制定了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若干規定。

  2維護民族團結形成了新辦法,開創了新形式,取得了新經驗。1988年4月,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了1166個先進單位和個人,從此這項活動形成了制度。為了防止在新聞、報刊、文化出版界發生有損民族團結的事件,國家民委和有關部門相繼發出《關於慎重對待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問題的通知》1986年1月和《關於在宣傳報道和文藝創作中防止繼續發生醜化、侮辱少數民族事件的通知》1987年6月,明確了宣傳中需要把握的若干重要原則。在處理這些摩擦和糾紛的過程中,各地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影響民族關係的人民內部矛盾的處理辦法和機制。

  3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主義活動,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國際大氣候的影響,民族分裂活動出現了增多的態勢。同志1990年強調:“分裂和反分裂的鬥爭是政治鬥爭,從實質上講,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但敵對勢力往往打著民族和宗教的旗號來進行破壞活動,因此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處理這類問題,要求我們的幹部更應注意政策和策略”[2]221。

  4研究民族地區經濟建設中的特殊問題,致力於黨的大政方針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化。在這一時期,民族工作部門還主動參與了國家國民經濟發展“七五”、“八五”計劃的制訂,對民族地區的發展改革問題和計劃中涉及少數民族地區利益的有關問題,都積極主動參與了意見。

  5採取一些新的措施發展民族地區經濟。1987年8月,國務院批轉了《全國牧區工作會議紀要》,明確牧區要堅持以畜牧業為主、草業先行、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方針;半農半牧區要把畜牧業擺到突出的地位,發揮牧農結合的優勢,多種經營,全面發展。1984年頒發的《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正確處理好國有企業與當地少數民族的關係,還頒發了《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等。

  召開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扶貧工作會議。同年8月底,國務院批轉了《關於少數民族地區扶貧工作有關政策問題的請示》,批准設立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溫飽基金”。

  6促進民族地區改革開放。明確民族地區推進改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強調民族地區的改革要因地制宜,實行雙向開放,既向內地和沿海發達地區開放,也向沿邊和海外開放,“使各個少數民族真正成為開放的民族,奮發進取的民族”[5]。

  7進一步扶持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採取了適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新的方法。舉辦少數民族題材電視藝術片和民族語言電視片的評獎及少數民族文學評獎,並逐步形成了制度。國務院在批轉文化部《關於文化事業若干經濟政策意見的報告》1991年6月中提出,對少數民族劇團、文工團隊,在核定其差額補助費時,要給予照顧。1991年國務院批轉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報告》。

  8制定新政策發展民族教育。1986年我國開始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對民族地區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給予政策傾斜。1990年新設少數民族教育補助專款。加強了民族文字教材建設,建立了民族教材審定製度。繼續加強民族班建設和寄宿制民族中小學建設。

  3.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的民族政策1992-1999年。從1992年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市場經濟新體制的框架已基本確立,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和關心民族工作。從1992年召開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以來,黨的民族政策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了許多新的發展,主要有:

  1對社會主義條件下民族問題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同志在1992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從五個方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發生的原因和表現特點。

  2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進一步規範化和法制化。國務院於1994年9月和1999年9月分別召開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各地還廣泛開展了民族團結月等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

  3民族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同志在1992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講話中提出:“到本世紀末,要形成比較完備的社會主義民族法規體系和監督機制”[2]255。 1991年 12月 8日 ,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提出了11條措施,對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起了重要作用。

  4散居地區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 1993年 8月 29日 ,國務院批准釋出《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這兩個條例對保障散居區少數民族的平等權益,幫助城市、民族鄉的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等事業,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51992年實行沿邊開放戰略,國務院批准將吉林琿春、內蒙古二連浩特等10個民族地區城市列為沿邊開放城市。後又批准烏魯木齊、南寧、昆明等為內陸開放城市和國家級內陸口岸,並給予邊疆類似於沿海的8條優惠政策。1994年,國家民委和國家體改委聯合推出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等7個地州作為民族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形成民族地區全方位開放的格局。

  6針對地區發展差距過大的問題,增加了支援中西部和民族地區的力度。1995年9月,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幫助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等五項具體措施。 1999年 9月 29日 ,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條件已基本具備。實施西部大開發是我國下個世紀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並明確“在國家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7培養民族幹部在繼續增加數量的同時,重視提高質量,改善結構。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特別加強少數民族中、高階幹部的培養。1993年國家民委和中組部、中央統戰部聯合召開了“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工作座談會”,制訂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工作的意見》。

  8進一步發展民族教育。在1992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同志提出要積極發展民族教育,“在教育結構、專業設定、教學內容、學制、辦學形式等方面,逐步走出一條適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際的路子”[2]253。同年召開的第四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民族教育工作的發展任務,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並強調發展民族教育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

  這一時期,民族平等權利得到進一步保障,民族團結更加鞏固,民族區域自治進一步完善,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促進了各民族發展和共同繁榮,少數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高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新世紀新階段的民族政策2000-2009年

  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過程中,高度重視民族問題。針對我國民族問題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的中央集體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民族問題的新觀點、新理論,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和措施,加快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在2003年3月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討論會上,胡錦濤同志首次明確提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是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在2005年5月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我國民族工作主題“兩個共同”理論的科學內涵[6]5。這一時期主要政策有:

  1.民族平等政策。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指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歷史長短、發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國家為少數民族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條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各民族人民都有義務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2.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以胡錦濤為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重申了我黨運用民族區域自治處理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經驗,指出:“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5]152005年5月,國務院頒佈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這一行政法規的頒佈實施,為全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提供了重要保障。

  3.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政策。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是指導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指標。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積極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能源、礦產開發等優勢產業,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區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結構。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加強對貧困農牧民技能培訓,拓寬農牧民參與公共工程建設、進城務工等從業渠道,增加收入。

  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首要任務;完善了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優惠政策;逐步加大對民族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大力推進興邊富民行動。

  4.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政策。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從戰略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時代特徵的、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和措施。制定並開始實施少數民族事業“十一五”規劃;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同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結合起來,大力支援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西藏、新疆等邊疆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建設;支援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民族文化產業等,豐富少數民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少數民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5.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的政策。以胡錦濤為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新世紀新階段的新形勢新任務,明確指出: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是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關鍵,是管長遠、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批巨集大的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

  在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的原則和方法方面強調“要堅持‘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熱情關心,嚴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素質,著重幫助他們加強學習和實踐鍛鍊,增強帶領各族群眾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本領。”[6]14

  總之,以胡錦濤為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民族工作、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光學.當代中國民族工作:上冊[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2]國家民委政研室.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論民族問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3]當代中國民族工作大事記[G].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73.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6.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法規選編[G].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1997:54.

  [6]胡錦濤.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範文二:淺析中國民族政策

  摘 要 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其他少數民族人口雖然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重不大,但民族卻有55個之多。中國各民族在歷史上“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去你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中華民族。作為一種多元一體結構的多民族國家,在國家建設過程中,中國自然面臨著國家整合與少數民族發展如何有機統一的問題。這個問題既關係到國家的現代化發展,也關係到國家的內在和諧,更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解決這個問題,自然離不開正確的民族政策的支援。

  關鍵詞 民族 多民族國家 民族政策

  中圖分類號:D633.0 文獻標識碼:A

  1民族的定義

  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民族作為一種社會人們共同體,一般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徵。民族作為客觀實體,有它自己的基本構成方式和存在形式,有它自身的整體素質。

  對民族的概念或者說定義,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分別論述了民族的地域、經濟生活和語言等要素。斯大林在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民族的論述的基礎上,於1913年在《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這篇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民族定義:“民族是人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斯大林的定義儘管一直是我們認識和處理國內民族問題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但是因為其沒有充分考慮民族產生和發展歷史過程的複雜性,沒有充分反映民族的社會內容和社會結構。所以,這一定義並不完全適用於像我國這樣有幾千年文化傳統和民族交往歷史的國家的民族情況。

  考慮到這一情況,我國於2005年對民族的內涵進行了全新概括,即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

  2 聯邦制與單一制:從民族自決到民族自治

  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民族自決權。馬克思在談到波蘭民族問題的時候曾指出:“必須在運用民族自決權原則的基礎上,並通過在民主和社會主義基礎上恢復波蘭的辦法,來消除俄國在歐洲的影響。”列寧曾經指出:“所謂民族自決,就是民族脫離異族集體的國家分離,就是成立獨立的民族國家。”

  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在列寧主義創立的時代,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完成了對世界的瓜分,民族自決自然成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民族尋求解放,國家尋求獨立的旗幟和綱領,並且在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中確實發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由此也帶來了一個在多民族國家建設過程中難以迴避的問題:民族獨立與解放,必求民族自決,必求建立民族國家,實現一族一國之理想。而如此一來,必然產生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自決與國家統一之間的矛盾。那是否馬克思主義就是一定支援民族分離呢?

  對於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其實已經做出瞭解答,“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主張和倡導的民族自決原則主要是針對被壓迫、特別是背異族壓迫的民族而言的,絕不是不加區分地適用於一切民族,特別是同一個國內的各民族。”列寧指出:“只有民族壓迫和民族衝突使共同生活完全不堪忍受,並且阻礙一切經濟關係時,他們才會贊成分離。”說明列寧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不分場合的贊同民族分離。

  而對於如何將民族自決與民族國家的建設和整合有機統一起來,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共產黨在思考中國民族問題,探索中國國家建設和整合的時候,也經歷了猶豫和選擇。因為馬克思與恩格斯是推崇集中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形式的,恩格斯曾經說過:“用什麼東西來代替現有的德國呢?在我看來,無產階級只能採取單一而不可分的共和國的形式。”“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反對聯邦制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建設的普遍的政治形式,認為聯邦制僅僅是例外。”但幫助和指導中國革命的蘇聯所採取的國家形式卻恰恰是聯邦制。

  所以中國共產黨最初的設想是:民族平等、自決與建立聯邦制國家相統一。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共產黨在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提出:“首先推翻一切軍閥,由人民統一中國本部,建立一個真正民主共和國;同時依經濟不同的原則,一方面免除軍閥勢力的膨脹,一方面又應尊重邊疆人民的自主,促成蒙古、西藏、回疆三自治邦,再聯合成為一種中華聯邦共和國”。從這裡可以看出,這裡的中華聯邦共和國,實際上是由集中的本部和自治邦聯合而成,而本部所採用的形式實際上是集中統一的,是符合單一制精神的。

  到了1931年,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共產黨開始提出“區域自治”,認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聯邦制和區域自治。這裡的“區域自治”在精神上是符合聯邦制的,但它與聯邦制卻又有著可以說是本質上的區別。聯邦制下的自治,是基於民族本身的獨立自主原則建立的;但統一國家下的“區域自治”實際上是在集中統一的國家形式下,由國家讓渡出一部分權力空間,形成自治區,也就是說這種自治不是基於民族的“自身權力”,而是國家賦予的權力。所以,將“區域自治”引入構想後,原來的“中華聯邦共和國”的設想就開始動搖了。

  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中國共產黨開始深刻的意識到解決中國的下轉第6頁上接第3頁民族與國家問題,不僅要考慮民族權力,還要考慮整個民族以及整個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中國共產黨開始選擇全面地從民族自決走向民族自治,從聯邦制的制度設計走向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設計。此後,中國共產黨開始不僅從各個民族利益的角度考慮民族自決,而且從整個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的角度考慮民族自決,從而把實現民族自決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大聯合結合起來。到1938年召開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中國共產黨開始放棄“聯邦制”的主張,而主張建立統一國家前提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   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淺析

  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解決民族問題的方式除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外,其實還有聯邦制和民族自決。但適合中國的只可能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因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傳統是中央集權制,國家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都需要一個集中統一的國家形式來保證,在這樣一種基於國家整合的需求下,極易導致國家分裂、民族分離的聯邦制和民族自決都不能被採用,只有基於集中統一的國家形式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是適合中國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最佳方案。

  因此,通過國家讓渡權力劃定出自治區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無疑是最有利於中國的民族團結,最有利於在中國這樣的集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平實現民族融合到中華民族這個主體同時又使得各民族特質和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從而在民族交往中可以盡情張揚自己民族的特質和個性時不用擔心其被別的民族同化,避免和減少民族無謂的痛苦和犧牲,從而實現國家的穩定和統一。

  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雖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理論上擁有非常明顯的優越性,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有著難以掌控的一面,直接表現在把握自治區的自治權程度的問題上:自治區自治權利過大,那麼民族自治就極有可能變為民族自決,而民族自決往往又可以與民族獨立畫等號,這是因為民族自決儘管在理論上與民族獨立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實際操作中,它們的分界線是非常模糊和難以掌控的;但若自治區自治權利過小,又會引起自治區少數民族的不滿,甚至引起自治區的。所以,如何把握好自治區的自治程度,是十分考驗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智慧的。

  參考文獻

  [1]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輯.列寧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陳雲生.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6] 付春.民族權力與國家整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中國民族政策體系及特點論文
中國農業貿易政策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中國民族政策體系論文
中國民族政策體系論文
中國民族政策體系及特點論文
有關中國民俗的歇後語
創業相關的形勢與政策參考論文
少數民族政治思想論文
有關中小企業融資租賃論文
有關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論文
有關中學生安全教育的論文
有關中小學心理學教育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