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倫理道德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研究論文
企業的發展,一個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在管理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最佳經濟效益。企業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合理配置是使這兩方面都得到有效利用。這一任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倫理道德素質。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有關倫理道德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研究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摘 要:作者針對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倫理道德做了一些理論和實踐的探討,包括倫理道德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並對如何加強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現代企業經營管理 倫理道德
論文正文:
有關倫理道德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研究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的執行及經濟目標的實現,都是以人為主體的,人的意識及其倫理道德是經濟活動的必要因素,它參與著經濟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首先就是人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的一種社會關係,是人在進行經營管理,又是針對人的經營管理。企業管理當然要涉及物質資料、生產工具等,但這些都是從屬於人的。突出人的主體地位,是現代經營管理的特點和進步,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倫理道德必然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1、倫理道德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1.1崇高的企業目標為企業發展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作為經濟實體的企業,其行動的目標不僅僅是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還應有更高目標,實現更高的價值,那就是將自身的發展與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相聯絡。我國廣州白雲山製藥廠提出的“愛心滿人間”的口號就體現了一種更高的價值取向,它向廣大員工及社會揭示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在於把人類之愛灑遍千家萬戶。一旦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成為企業追求的目標,就等於賦予了企業一種莊嚴的使命感,為企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1.2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
企業的發展,一個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在管理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最佳經濟效益。企業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合理配置是使這兩方面都得到有效利用。這一任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倫理道德素質。一方面要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意味著人的素質要得到全面發展,而只有在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及其意義,有了較高的價值取向後,人才能樹立起一種進取精神、敬業精神,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各要素的協調,並不是簡單的人與物的移動和空間位置的轉換。物是由人來掌握的,因此,人與物的關係實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權利關係、地位關係的協詞,是一神倫理道德關係的協調。
1.3管理者運用倫理手段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市場的基本主體是企業,企業的主體是員工,若能充分調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有利於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金錢物質往往被作為調動積極性的刺激物。目前,物質的激勵作用確實還很大,但實踐已經證明,金錢並不是萬能的,而且存在很多的負面效應。物質刺激只有臨時效應,並具有自然消亡性,有物質刺激時,激勵作用比較明顯,一旦物質獎勵減少或取消,這種激勵作用就會衰退或消失。物質獎勵的多少還會誘發攀比心理,導致心態失衡,激化人際矛盾。
2、如何加強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
2.1加強社會監督,約束企業行為
法律手段作為國家的一種強制性手段,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以法律監督為手段促進道德建設,首先可以提高道德的權威性。道德只是對人們行為包括企業行為的一種軟約束,而將一些道德觀念上升為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來執行,可以使其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同,提高其權威性,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公認不違的原則。其次可以增強道德規範性。道德要具有明顯的社會效力,不能只是抽象的原則,必須使其變為具體明確的行為準則,而法律條文的制定,將一些道德要求條文化,制度化,做到了有章可循。通過法律形式對企業行為加以具體的限制,也可使其行為規範化。
第三,可以強化道德的監督性。道德固然以揚善為基本特徵,但懲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法律監督以強制為特徵,是更嚴厲的治惡手段,以此來監督企業的行為,對各種非道德行為必定會起到震懾作用。法律監督手段可以強制性地為企業行為確定價值取向,有助於迅速扭轉企業行為失範的狀態。
環境監督是檢驗企業是否履行道德義務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道德環境過於寬鬆,沒有約束力,會有損道德行為的施行,嚴格的環境監督則能夠防患於未然,時時督促企業棄惡從善,加速道德風氣的改善。環境監督包括三種方式:第一,傳播監督,即大眾傳播媒體對企業善行的褒揚和惡行的譴責。這種監督無疑會產生巨大的社會輿論效力,使善行者受到社會的尊重,惡行者受到鄙視,從而提醒企業時時檢查自己的行為。第二,人際監督。在道德活動環境空間增大,變動增加的情況下,企業的人際關係流動性與陌生性也相應增加,此時更須加強人際監督。現在,企業的競爭者,合作者、服務物件的範圍越來越廣,企業行為更加社會化,通過彼此的監督,才可以使各企業的行為進一步符合道德規範,這樣有利於企業間擴大交往,維護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第三,組織監督。通過建立一定的組織如官方的、行業的、民間的對企業行為進行全方位的監督,使企業的非道德行為無處藏身,從而能有效促進企業日常道德行為的改善。
2.2加強企業道德教育,提高員工道德境界
企業道德教育是企業道德得以轉化為員工的內在品質,對企業管理實踐發生作用的必備環節。在日本企業界,員工的道德教育始終是和企業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許多企業懸掛著“倫理進入企業,心靈進入工作場所,”“在企業中要有倫理,職業上要有心”的口號,他們以“明朗、愛和、喜勞“為中心內容,運用“朝禮”、“研修”、“特訓”等具體、生動的方法,普遍開展倫理道德教育,啟迪和培養員工的心靈。日本企業道德教育的實踐給我們這樣的啟發:企業的發展取決於員工的業務素質,更取決於其道德潛力。
企業道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正面教育灌輸法是企業道德教育的最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宣講訓導、系統培訓以及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活動。在教育過程中,首先要針對員工的模糊認識進行疏導,其次要採用說理教育,以理服人。另外採用適當的懲罰手段是對正面教育的必要補充和幫助。
3、結論
總之,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任重而道遠,它不僅需要從理論上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還要努力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付諸實踐。企業倫理道德建設,不但要受到企業的重視,更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關心。
論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關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