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研究論文
加強自籌工程建設費用的管理,對解決工程建設單位資金供求矛盾,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土木工程房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技術分析 》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和現代化建設程序的加快,使得人們對於土木房屋建築施工質量和建設水平的要求也在隨之不斷的提升。深基坑支護作為土木工程施工建設中十分重要的基礎性施工技術,其技術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我國土木工程建築施工期間的實際應用情況,將會對房屋建築的穩定性和建設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對此,本文以土木工程中的房屋建設為切入點,通過對深基坑支護具體技術類別的分析,從而就該項技術在土木房屋建設中具體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
關鍵詞:土木工程;房屋建設;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
引言
一直以來,土木工程專案都是我國建築行業的重要構成,而房屋建築施工建設中的質量問題,便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深基坑支護作為當前提升房屋建設質量的一項關鍵技術,其在現代房屋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範圍和程度也在不斷的擴大。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其建設質量,還能夠為房屋建築的整體施工水平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對當前我國房屋建設期間深基坑支護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便成為當前我國土木工程發展中的重要目標。
1深基坑支護的技術分類
1.1深層攪拌樁支護技術
該型別支護技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主要是藉助一些專門的機械裝置和裝置,將那些以灰色作為地質外觀,天然孔隙等於或者是大於一,且天然的含水量也高於液限的硬化劑與細粒土進摻雜到一起完成攪拌。這樣一來,就可以使一些質地相對較軟的粘性土本身的物理性質出現變化,從而達到提升地質穩定性,滿足相關施工標準的具體要求。現階段,該項支護技術在一些土壤顆粒組成屬於軟弱粘性土和砂粒含量相對較高的地質結構中應用較為廣泛。
1.2地下連續牆支護技術
該項技術在房屋建設期間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提升該型別建築整體的建設強度和建築物本身防滲效果,還可以有效的減少其在深基坑支護這一施工階段沉陷問題的發生概率。此外,由於以該項技術為依據制定的施工方案,操作期間較為便利,施工時間短,防滲透能力強,所以,該項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一些地下連續牆以及地質機構相對較為複雜的房屋建設之中。
1.3柱列式的灌注樁排樁支護技術
以此項技術為基礎制定的支護方案主要可以被分為疏排設計和密排設計兩個部分。利用這兩種設計方案來完成深基坑支護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保證混凝土樑帽本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此外,在一些需要完成樁頂澆築的大橫截面房建工程施工時,為了能夠有效的避免運動和埋藏在土層岩石孔隙之間的雜物和水混入到了深基坑之中,施工人員可以選擇高壓注漿這一施工方案來完成房建工程的施工工作。
2深基坑技術的施工準則
由於房建工程對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影響相對較大,所以,在施行房建工程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確保其使用的支護技術能夠符合相關政策標準的要求。因此,在實際施工期間,施工人員要重視以下兩項施工準則:①深基坑支護施工需要充分的滿足房建工程變形標準和結構穩定性要求[2]。即深基坑支護施工需要符合房建工程專案在日常使用期間,本身需要承受的最大荷載力要求,以及使用功能上所允許的某個限制狀態要求。②為了能夠保證房建工程整個施工階段安全可靠,房建工程中使用的支護技術還需要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3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實際應用
3.1實際應用案例分析
某個房建工程總建築面積為30624.6m2,高度為26.2m,建築物在地面上為九層,在地下為一層,地下設施底板的建築標高為-6.6m。根據相關資料資料顯示,該建築所在區域的地質構造屬於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活動中堆放或者是遺留的垃圾。此部分地質構造的厚度在1.7~3.1m之間,屬於自重固結的狀態;淤泥質土的厚度在0.5~6.2m之間,本身擁有在壓制過程中可以被壓縮的能力;塑性指數在十到時期之間,粘性土的厚度在1.1~4.3m之間,擁有同淤泥質土被壓制性較弱的能力;殘積粉質的粘土厚度在0.5~2.2m之間;頂層的埋深在12.7~16.9m之間。
3.2施工前基本準備工作
在施行深基坑支護這項技術前,房建工程的施工單位要對施工現場所在區域的周邊環境,以及同建築工程相關的地質環境等因素的埋藏、綜合、運動在土層岩石孔隙之中的水位改變情況和氣候因素等,確保房建期間的深基坑工程能夠正常進行[3]。因此,在正式施行深基坑支護工程前,建設單位需要安排工作人員到施工現場,將現場環境中存在的雜物清除乾淨,確保施工現場環境優良。此外,施工管理者還應該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制定出科學的施工方式和程式,做好施工技術的較低工作,並明確各個崗位工作人員具體的工作職責,確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工作可以順利展開。
3.3深基坑支護方案
在進行深基坑支護施工期間,房建單位可以使用機械開挖和人工開挖兩種方式。其中,人工開挖指的是工作人員藉助工具來挖掘深基坑,此種開挖方式相對來講較為靈活,能夠適應多用地質條件的施工工作。但由於其施工工期相對較長,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較大,且對開挖人員工作閱歷的要求較高,所以,此種施工方式不適合在大規模深基坑挖掘工作中使用[4]。同此種開挖方式相比,機械來挖方式比較適用於大規模深基坑工程的開挖工作。在使用此種開挖技術時,施工人員需要按照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的變化,利用科學的方式來選擇合適的機械裝置。此外,在房建工程的深基坑施工階段,施工人員需要選擇適合的邊坡寬度和高度比,以此來保證邊坡的穩定性。為了提升整個工程的施工效果,建築單位可以選擇將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相相結合的施工方案,將二者的優勢在施工期間全面展現出來。
3.4選擇合理的防水施工方案
由於深基坑工程施工工期較長,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極容易受到運動和埋藏在岩石孔隙中水位作用的影響。如果在實際施工中無法對深基坑防水標準作出有效的保障,就可能會在施工期間出現地面沉降問題。這一問題的產生,不僅會影響工程正常施工,還很有可能會對施工現場周邊一定範圍內建築物的穩定性和安全帶來影響。因此,房建工程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工程中,應該要按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防水方案[5]。一般情況下,建築單位在使用的防水當時都是止水帷幕。這一方式主要是利用高壓器械想深基坑內噴射混凝土漿液,使坑內可以產生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幕牆。此外,由於樁體和混凝土施工質量會對止水帷幕中體質量的影響力較大,所以,在施工期間,施工人員要儘可能的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確保止水帷幕質量能夠滿足相關施工標準的要求,從而從整體上為深基坑工程質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土木工程專案中房屋建設工程來看,深基坑支護屬於該項工程在實際施工建設期間使用最為頻繁的一項技術。該項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於提升房屋工程整體建設質量,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建築公司在建設土木工程中房屋建築時,需要以現階段其建設現狀為立足點,通過使用科學的支護技術方案,以便從根本上對深基坑技術在房屋建設中的有效使用提供保障,從而確保其施工質量可以達到施工檢驗標準,進而為我國建築行業的發展提供推動力。
參考文獻
[1]肖廣達.土木工程房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15:25.
[2]楊俊華.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08:45.
[3]方文新.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房屋建築施工中的應用[J].四川建材,2015,03:163~164.
[4]石銳.土木工程房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5,32:268.
[5]趙小超.房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技術分析[J].智慧城市,2016,07:50+52.
篇二
《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問題及管理 》
摘要:隨著國家對水利工程投入的增大,使我國的水利工程技術得到了長遠發展,河道治理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河道不僅能夠起到防洪和通航的作用,同時也具有較好的河道生態功能。近年來我國各地方都加大了對城市河道治理的力度,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目的。不僅提高了河道的防洪、排水和排汙能力,同時河道治理應用生態水利也美化了城市的環境。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施工質量;生態水利
1引言
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施工中,需要各方面多因素的配合,要根據河道的地形合理選擇施工方案,要通過設計、施工、養護等措施,對河道綠化、河道人文建築在內的河道景觀進行保護。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注重河道內流水和河道護岸的生態建設。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長期性和重要性
河道水網為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和條件,河道治理是實現由小康向現代化的歷史性跨越,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需要。河道治理推動著社會文明發展,因此要充分認識河道治理的長期性和重要性。通過河道治理達到洪時能蓄能排,旱時能補能灌改善水生態環境,從根本上改變河道的現狀創造良好的水環境。通過河道治理解決淤積問題,改善水環境的同時也改善了河道生態,提高綠化防止水土流失,有利於推動工程水利向環境水利城市水利轉變,使河道交通功能、河道防洪等再上新的臺階。保護生態環境,使廣大市民真正享有“水清、地綠、天藍、寧靜”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通過治理提升河道形象,改善投資環境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對外開放,有效的對河水進行資源利用,充分發揮河道對經濟的綜合促進作用,所以河道治理迫在眉睫。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3.1防洪能力不足,河道淤積嚴重
目前部分河道兩側沒有護岸或不同程度地存在堤身單薄,防洪能力達不到設計標準的要求。部分有通航功能的河道,在行船和風浪常年的沖刷下,河堤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出現坍塌。護岸建設工程較少,兩岸綠化缺失往往造成河岸邊坡和堤壩頂面水土流失。此外,河道淤積嚴重,流失的泥沙在河床內淤積,不恰當的城市開發使許多河道變窄,還有船行波對河道邊坡的沖刷等原因,河道的淤積量大速度快,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河流的洩洪功能。
3.2任意改變河道形態
由於管理不善因素,加上部分開發建設侵佔河道水面,破壞了河流原有的形態,使河道的水域總量失衡,從而破壞了河流的生態平衡。目前河道的治理工程片面地強調防洪功能,取直河道建設鋼筋混凝土塊石直立式護岸,形成人工化和渠道化的河道,不僅改變了河道天然斷面形態,而且減少了河網的調蓄容量,變窄變淺嚴重影響了河道綜合功能的正常發揮。
3.3河流汙染問題嚴重
目前河流汙染有不斷加劇的趨勢。各類垃圾、汙水、工業廢水後續汙染物等進入河道,同時由於居民水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經常發生向河道傾倒垃圾現象,使河道成為納汙藏垢的天然垃圾場,成為新的汙染源,既汙染了水體又惡化了環境。不但造成人民生活質量下降,還給國家帶來經濟損失。生態汙染使河底長時間累積沉澱物形成底泥,水體普遍富營養化面臨著水質型缺水的危機,同時產生新的生成物對水體功能和水質產生影響及破壞,導致了河道難以治理造成生態破壞。
4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質量管理
4.1科學的規劃加強設計審查
河道治理工程的規劃設計,應遵循保持河道平順和河勢穩定的原則。做好工程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科學的規劃設計確保工程質量。在規劃建設中儘可能保護好原有的湖泊、河流、窪地及溝渠等,降低建設施工對水環境的影響和衝擊。應當恢復損毀的歷史水系給洪水讓出道路,保持一個平順寬闊的河道以利於行洪暢通和主要河勢的相對穩定。運用現代化、科學化、系統化的治理手段和技術方法,做好河道治理質量管理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洩洪能力,還能改善區域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4.2加大河道治理資金投入,引入社會資本
加大河流治理已經成為國家高度關注、政府大力推進及社會期盼的重要民生工程。政府應正視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探索河道治理工程質量管理的資金投入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力求合作共贏,破解資金困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監督管理並建立多方面保障體系,從根本上解決資金不足的難題,確保河道治理工程規範有序地進行。
4.3生態修復技術減少外內汙染源
水生態修復技術對於汙染城市河道治理應做到標本兼治。河道治理中修復河道水生態系統恢復自然型岸邊,實現水邊、水中、水底的生物多樣性,逐步修復河道水生態。所以,城市汙水截流與治理仍然是改善城市河流水質的最根本手段。採用生物治理的手段,利用河流的水動力進行水資源排程,利用河道本身的自淨功能與生物的淨化功能改善水質,利用引水增加流動水量,稀釋水體輸移汙染物移除河道內汙染源,增加水環境容量承載能力,是改善水質的有效重要手段。
5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
5.1生態水利與河道治理
河道治理防洪排澇對保障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具有重要意義。河道是城市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生態發展是當前發展的主流模式,河道治理經過多年的努力實現了從功能上和景觀上的雙重改變,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態河道治理是在河道陸域的控制線內,滿足河道的基礎功能。為了不斷實現河道的生態治理,恢復河道生態系統功能,在生態河道治理工程中,要首先保證河道的基本功能再考慮生態功能的完善,要注重河道整體風貌與周邊環境發展的特點,要以自然修復為主發展為自動化生態水利,有效保護水資源按照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來調控水資源,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實現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
5.2生態水利自然生態與河道治理
生態水利是在水利建設過程中,既重視水利樞紐建設,又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態工程。實現生態水利不僅僅重視水利資源的開發,還應對周邊生態系統流域的迴圈特性的研究,考慮河流各種生物及上下游周邊等多因素,儘可能的保持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樣性。通過生物鏈的作用,吸收消化內外汙染增強水體的自淨能力。營造水下森林更為重要。水下森林是構建水生植被黑藻、苦草、伊樂藻及金魚藻等沉水植物和浮葉植物睡蓮等,吸收轉化水中和底泥的營養物,構建水生動物種群維護生態平衡。
5.3生態護岸自然景觀與河道治理
建立碧水藍天、綠樹夾岸的河道生態景觀,恢復河道的原始生態功能和自然面貌,通過因地制宜地設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治理生態護岸採用植物保護河堤,保持自然河岸自然原型護岸,採用植被護岸石材、木材護底的自然型護岸方式,自然型護岸採用漿砌石混凝土材料,確保達到抗洪能力。生態護岸要與城市景觀設計相協調,更加有利於景觀配置。河道治理要堅持恢復河道自然生態系統環境,充分利用現有河道的形態、地形、水文條件,構建具有較強的自我維持及穩定的水生態系統。在河道治理中把水利工程與當地的文化完美結合起來,實現人水和諧河道生態景觀,使河道更加接近自然狀態。
6結束語
現代河道治理中要以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為依據,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根本,確立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模式。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治理對於維護城市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河道汙染源的分析,有針對性的對河道進行綜合整治,用科學的方法對河道進行管理。河道治理要樹立與自然和諧共發展的理念,要在不斷使用的過程中做好對水利環境的保護協調,要本著資源的開發持續利用與保護相互協調的原則,做好對水環境、自然環境的保護,促使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做到生態環境與人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穎,張成娟.淺談現代城市生態河道整治[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08:131-132.
[2]陳濟,謝海明.淺談城市河道生態化治理的設計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198.
[3]孟琳琳.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觀生態模式[J].人民黃河,201311:6-7+10.
[4]方燕琴.淺談河道生態治理工程的理念[J].湖南水利水電,20133.
有關推薦:
工程建設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