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財政支出分析論文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國防是一種純公共產品,國防支出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公共財政支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防財政支出論文,供大家參考。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篇一

  國防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外部性效應及規模效應的分析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摘要

  摘要: 本文采用兩部門外部性模型,研究中國國防開支對經濟增長的外部性效應及規模效應,利用1978-2008年時間序列資料進行了實證分析,並且與學術界1960-2000年的研究結果做了對比。1978-2008期間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規模效應為負,外部性效應為正。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內容

  國防支出從理論上講是指一切與軍事行動相關的開支。經濟增長則一般是指以GDP衡量的經濟總量的變化。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在“牛奶與大炮”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以達到國家的利益最大化是決策者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研究國防支出與經濟增長就是要對於二者的關係進行深層次分析,以更有利於權衡取捨,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外部性通常指一種經濟活動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不一致的現象,規模效應是指某種產品隨著生產數量的增加導致的平均單位成本的減少。用此兩個概念可以分析國防部門支出對於經濟整體產生的影響。

  1國防支出與經濟增長的兩部門外部性理論模型

  1.1 條件假定假設中國的經濟體是抽象為國防部門和民用部門兩個部門,分別按照古典生產函式進行經濟的執行,國防部門對於民用部門有外部性作用,同時國防部門對於整個經濟體有規模效應。具體來講這兩種渠道是:國防對其他經濟部門產生邊際外部影響,這被定義為外部性;國防部門具有較高的投入生產率,因此作為投入的既定資源總產出的增加就被轉移到更具有生產率的國防部門了,該機理稱為規模效應。

  1.2 數學模型①國防支出通過外部性效應和規模效應兩個機制影響經濟增長,從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出發,引入兩部門的生產函式,總的經濟體即是兩部門經濟的總和。在民用部門的生產函式中引入了除了要素之外的國防支出的外部性影響,再聯立兩個部門的生產函式。

  假定:①兩個部門的要素邊際生產率不同,假設差值為δ,並用國防要素生產率差額的函式表示式來反映規模效應。②用民用部門產出對國防開支的彈性係數來反映外部性,並記該彈性為θ。③民用部門勞動的邊際產出和總系統中的勞動的單位產出成正比,比值常數記為β。民用部門的資本邊際產量為常數,記為α。④投資是資本的變化。在這四個假設下建立了國防部門可能影響總產出和經濟增長的兩種合理機制的模型,並由此衍生出從數量上估算這些影響的方法。引入擾動項和常數項,可以反映隨機擾動因素和中性的技術變化,得到以下的計量模型。

  dY/Y■=α■+αI/Y■+βdL/L■+δ/1+δ-θdM/Y■+

  θdM/Y■+μ

  模型中,第一項是常數項,即截距項,經濟含義是反映中性的技術變化。第二項的係數表示的是其他量都不變的前提下,投資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第三項的係數反映的是勞動力的變化率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第四項反映的是國防開支的直接要素擠出效應。第五項的係數反映的是國防開支對於經濟增長的外部性影響。通過最後兩項的經驗研究,可以求得代表外部性的引數θ和要素生產率差額的引數δ。

  2檢驗與結果

  2.1 檢驗結果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統計顯著性比較滿意。調整後的整體擬合優度接近70%,說明該模型在70%的概率下解釋了實際的經濟資料之間的關係。F檢驗的P值近似等於零,說明各變數間表現出很強的線性關係,解釋變數整體上具有很好的解釋能力。各變數的t檢驗結果在5%顯著性下非常顯著,表明瞭解釋變數對於被解釋變數的解釋效果明顯。

  對於H1和H2的假說統計檢驗結果:進一步分析模型係數的正負是否與之前的假說一致。整體上來看是一致的,投資有一個正的係數,勞動力的係數為一個更大的正的係數,反映了資本,勞動力這兩個生產要素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都是正的,符合新古典經濟學直覺,也符合實際經濟含義,與假說是一致的。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

  對於H3,H4的假說統計檢驗結果:當考量國防支出對於經濟增長的規模效應與外部性效應的時候,發現模型的結果與開始的假說不一致,而是與假說的後半部分相一致。模型實證分析的結果是規模效應為負,外部性效應為正。規模效應為絕對值較大的負值,外部性效應為絕對值較小的正值。國防開支似乎有一個很強的負的規模效應,而有一個較弱的正的外部性效應。二者都顯著的不等於0,在95%置信區間內不包括0在內,說明二者與經濟增長率的線性相關的程度較高。這說明在改革開放後的30年中,中國的經濟在一個較為平穩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增長,國防開支由於沒有經受備戰或戰時狀態的影響,波動較為平緩,使得模型的適用性較為可信。國防開支的外部性的引數為絕對值較小的正值,說明民用部門產出對於國防開支的彈性為正的0.789,即在其他所有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國防開支變化1%,那麼民用部門的產出就同方向變化0.789%,說明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國防科研生產體系的改革兩部門之間的制度性障礙在逐漸的降低,國防開支可以拉動民用部門的生產。國防開支的規模效應為較大的負值說明國防開支規模變化相對於GDP的比值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為負,即該比值變化一個單位,經濟增長反方向變化13.6個單位,說明國防部門的要素生產率低於民用部門的要素生產率,規模效應為負。對於H5的假說統計檢驗結果:利用估計引數求解得出δ=-0.92804。該引數的值的經濟含義是國防部門的生產率相對民用部門較低,與假說4的結推論是一致的。

  2.2 實證分析對比研究中各引數變化的經濟含義及原因解釋。①資本:資本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明顯的提升,是1.6607倍。說明國防科研生產體系的改革,制度性障礙逐步減低,資本要素對於經濟的推動作用得以發揮,使得係數提高。②勞動力:勞動力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是2.38615倍。勞動力要素的經濟作用得以發揮,體現為制度性障礙逐步減低和以人力資本為表現的勞動力質量的逐步提升兩個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提升的倍數比資本要高的原因所在。③規模效應及要素生產率:1960-2000為正的規模效應;1978-2008為負的規模效應。要素生產率皆為負值。國防部門的要素生產率總是低於民用部門但是有好轉趨勢。1960-2000年,國防開支規模效應較大的正的係數說明國防開支的規模變化相對於GDP的增長而言處於十分克制狀態;1978-2008年的規模效應說明中國國防部門的要素生產率低於民用部門的要素生產率,以及後來國防開支相對於經濟增長而言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的“剋制”了,由於國防開支規模的增大而產生的“擠出”效應導致經濟增長率的下降現象是存在的,所以導致規模效應無法發出正的效應,而是負的效應。要素生產率差值的變化可以看出,隨著經濟轉型,民用部門和國防部門的要素生產率都在提高,但是國防部門提高的速度更快,所以導致差距的減小,但是仍然處於落後於民用部門的狀態。④外部性:外部性效應正好相反。計劃經濟體制下兩部門嚴格分開,國防開支對於民用部門的拉動作用為負,說明擠出了民用資源,而非拉動了民用資源。隨著國防科研生產體制的改革,經濟的軍民融合度提高,國防支出拉動了民用部門的產出。可見在制度的作用下拉動效果與擠出效應可以轉化。 3 結論與政策含義 3.1 中國國防開支的規模效應與經濟增長的關係為“負向” 模型擬合結果二者為明顯的負的係數,說明雖然國防開支屬於政府消費,政府購買可以創造總需求,國防系統的經濟也是經濟體的一部分,國防部門的生產本身屬於社會總生產的一部分。但是,國防開支導致生產要素從民用部門向國防部門轉移,由於國防開支規模增大而產生“擠出”效應,導致對於經濟增長產生負作用的現象是存在的。這說明國防開支相對於國民經濟發展來講,應該注重效率,注重二者的平衡,不應該一味的追求國防開支的增長空間。當然應該看到1978年至90年代中國一直削減軍費,導致的國防空虛的現象,資料表明的“擠出”可能是由於之前的“太剋制”導致近幾年需要“補償之前的剋制”,本來長期才能達到的過程現在要在短期“補償”就要達到,“擠出”效應就可能表現的明顯,根據生命週期理論,如果按照客觀規律分散到長期去發展,那麼達到同樣的結果可能就不會產生“負規模效應”。國防開支稍微的增加是為了達到補償之前“剋制”導致的空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雖然要“填補空缺”,但是也應該考慮到“國防開支的增加可能對於經濟增長的阻礙作用”,從本文的研究來看,這種學術界的“擔心”在目前已經成為考慮的必要。 3.2 國防開支對經濟增長有正的外部性 按照胡鞍鋼的1960-2000年的實證研究,長期以來中國國防部門和民用部門之間壁壘深嚴,以至於國防部門在科學研究、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資對民用部門幾乎沒有副產品,甚至是反向的效應,導致更多的民用部門的要素流向國防部門。然而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外部性為顯著的正效應。中國的經濟體制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改革開放以及國防科研生產體系的改革降低了部門之間的制度性障礙,使得基礎設施,技術溢

  出,人才溢位,需求拉動的阻礙性因素得以逐步的減低乃至消除。因此,國防支出對於 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正的外部性。本文研究的結果與同樣方法下得出的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情況相似。說明我們在處理國防部門和民用部門之間的關係以及改革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進步與成就。然而應該看到正的外部性的係數的絕對值要比負的規模效應的絕對值小很多。 3.3 兩部門外部性模型對於新世紀中國國情的適應性已經比上世紀有了很大 的提高,從理論上講,是可以嚴格的給予證明的 然而也應該看到本文引用的理論界結論的準確性問題,特別是對於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研究,該階段國防開支受國際國內許多特殊因素的影響,波動較大。本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鑑前人的思想,研究了改革開放以後直到08年的情況,該階段國內外 環境較為穩定,經濟轉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資料可以經過嚴格的平穩性檢驗,使得本文的兩部門實證分析巨集觀結論是比較可靠的。 3.4 對於解釋部分, 應用了動態經濟學及生命週期的思想,定性的給予巨集觀的說明 然而進一步對於不同產業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應用多部門多行業的模型進行研究,另外除了線性擬合之外還應該應用非線性關係、生命週期、動態經濟系統的思想加以定量的研究。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篇二

  國防支出的經濟效應研究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摘要

  摘要:如何使國防資源配置既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又使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世界各國政府都必須考慮的重大現實政策問題和理論問題,本書對中國國防支出的經濟效應研究,是對這一重大現實政策問題和理論問題的初步探討。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內容

  關鍵詞:國防支出;經濟效應

  國防支出是主權國家財政支出中必不可少的專案,也是一個主權國家保持領土完整和獨立主權的必然選擇。國防部門作為生產“國家安全”的重要部門,在保衛國家主權,維持正常的社會、經濟發展秩序方面直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國防在產出“國家安全”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社會稀缺資源,引起社會的非議。因此,研究國防支出的經濟效應,使國防建設的發展有利於國民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使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世界各國政府都必須考慮的重要現實問題。

  一、國防支出對經濟影響的傳導過程

  國防系統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從國防部門為維持軍事運轉而發生的必要老驥伏櫪開始的。國防部門從國家財政獲得必要的收入國防預算後即投入國防品的採購,包括國防勞動力的採購和資本品的採購。其中,對勞動力的採購既包括支付武裝力?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焙臀鬧叭嗽鋇男澆穡?舶?ㄖЦ渡???倫氨溉嗽鋇牟晒骸W詈螅?ü?怨?覽投?妥時鏡撓行Ю?茫??晒?賴淖鈧招虜?罰汗?野踩?;ぁ9?啦?a href='//' target='_blank'>出國家安全的過程中,軍事部門可能存在技術溢位,建造軍民兩用的基礎設施以及提供部分人力資本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的效應。同時,軍事部門在產出國家安全的過程中,可能對國家的出口、投資、政府的其他支出,如教育、國民健康等以及技術等方面產生某些擠出效應。

  國防支出通過對軍事勞動的投入、軍事資本的採購和國防研究與開發,傳導到民用經濟,從而對國民經濟的投資、就業、通貨膨脹、國際收支平穩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

  二、國防支出對經濟的影響:正向效應

  1.國防支出增加了社會總需求。在社會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作為政府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部分,國防支出的提高會通過乘數作用面增加社會總需求,並刺激和提高了經濟增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認為,由於乘數的作用,80年代初美國的國防建設對經濟直到了很強的刺激作用。國際支出的增長,幫助美國經濟走出1981-1982年的衰退,而且推動了80年代中期經濟景氣的形成。然而,冷戰結束後,乘數效應則起到相反的作用,國防支出的減少拖累了美國經濟,削減國防支出導致了90年代初經濟的增長緩慢。

  2.國防支出對經濟增長髮揮了正向的溢位效應。國防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能是通過間接的溢位效應而發揮作用的。從正向效應來看,國防支出對經濟增長存在如下積極作用。

  技術溢位。國防研發活動在產生適合國防應用的新技術的同時,也大量地向民用部門溢位,這些新技術同樣有利於民用部門的生產力提高,甚至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例如,民用部門採用國防研發活動所創新的核能、雷達、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空間技術和其他領域的軍事創新技術有力地推動了民用部門生產力的提高及經濟的快速增長。上世紀90年代引用世界新經濟革命的重大技術創新,如計算處理技術、風格技術都源於軍事部門的最初研究和技術的向民間擴散。

  人力資本的溢位。軍事部門在進行軍事訓練的同時,在人力資本上會對民用經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民用經濟,產生多方面的正向溢位效應,這些溢位會促進或提高經濟的增長。首先,伴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軍事部門已是技術高度密集的部門,軍人必須受到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技術培訓才能掌握現代軍事技術。服役的軍人在軍事部門所受的技能教育和培訓隨後都可以使用在民用部門。例如,空軍的飛行訓練可使駕駛員在退伍後可將其掌握的技術及軍事管理技能服務於民用部門。其次,軍人在服役期間所受到的嚴格的紀律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對社會來說不僅僅是那些受訓的軍人在退役後成為有價值的人力資本資產,而且作為一種社會示範效應,會推動民用部門對生產紀律和員工身體素質的潛在要求。從這一角度來說,即使軍人仍在部隊服役,他們對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本的提高也是有益的。第三許多軍事人員在服役期間就受到基本的學制教育,這一人力資本形式的作用也同樣對其他經濟部門是一種溢位。國防支出的人力資本溢位效應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增長尤為重要。

  基礎設施溢位。軍事部門的資本形成中有許多是包括軍港、碼頭、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的修築和建造,而這些為軍事用途而建的碼頭、公路、機場、通訊網路,也同樣被城鎮居民所使用。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大量的公共基礎設施由於資金的匱乏很難得以建造,但由於軍事需求的優先權,使得這些基礎設施因軍事需要而得到建設,軍事部門斯文的這種溢位可能對國民經濟的其他部門產生一種重要的外在收益,並且幫助和提高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

  安全溢位。顯然,國防支出的最初產出是國家安全,祥和及穩定的社會環境,保證了國內法律和秩序的維護以及經濟發展的有序運轉,這對經濟增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高速的經濟增長,是不可能在受到外敵入侵威脅或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實現的,因國防支出而產生的這種更為安全,還有活力的社會環境是難以用機會成本進行衡量的。

  3.軍事部門也直接服務於民用經濟。和平時期,軍事部門會為民用經濟及社會大眾提供大量的直接的服務。包括:向社會大眾開放原屬於軍事部門的醫院、學校和科研機構和設施;在自然災害和海事災難中,各國都會直接動用軍事人員和軍事設施進行搶險救災。

  三、國防支出對經濟的影響:負向效應

  1.國防支出轉移了民用經濟對稀缺資源的使用。傳統的“黃油與大炮”理論認為,國防支出將大量用於炸彈、槍炮、軍艦、導彈和坦克等非生產性產品的生產,這些產品既無助於消費也無助於投資,而且對經濟增長也是有害的。在社會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時,國防支出與民用部門之間存在一種替代關係,國防支出的增加,會減少同等數額的民用支出,如教育、科技支出等;如果大炮生產的越多,必然會使黃油生產的越少;如果大炮生產的越多,必然會使黃油生產的越少,同時,由於國防支出將稀缺資源從其他部門轉移出來,導致了私人民用消費的減少和社會福利的降低。

  2.國防支出對投資和儲蓄具有擠出效應,會導致經濟增長的下降。國防支出可能不利於經濟增長中的投資和儲蓄,他們對投資和儲蓄具有擠出效應。因為,國防支出對資源的使用會使用於其他經濟和社會目的的資源減少。通常,政府支出是通過稅收、預算赤字、或發行新的貨幣加以實現。由於國防支出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國防支出增加,一方面,可能會促使政府增加稅賦,另一方面,政府可能擴大預算赤字來應付龐大的國防支出,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理論上,如果政府增加了稅收以支付國防支出,則私人只能有較少的資金進行儲蓄,私營企業投資的資本也會較少。由於私人的儲蓄和投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資源,私人儲蓄和投資的下降,會導致經濟增長的下降。此外,國防支出對經濟增長出除了上述可能的負面效應外,從社會、經濟、政治的角度來考察,國防支出可能還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例如,核武器的試驗、其他實驗性爆破、有毒氣體的流出和非再生資源的廣泛使用,對環境造成的不得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總之,國際支出對一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一面雙刃劍,只有保持適度的國防支出投入,才能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

  國防財政支出論文文獻

  [1]《國防經濟學》 陳波 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0年6月

  [2]《中國國防支出經濟效應研究》趙黎明 陳炳福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0年8月

有關國防財政支出論文推薦:

擴大內需與積極財政政策效應
財政三農財政學論文
相關知識
國防財政支出分析論文怎麼寫
淺談財務資料分析論文
萬科財務報表分析論文
有關財務報表分析論文提綱範文
財務報表分析論文提
財務報表分析論文相關例文參考
財務報表分析論文有關範文
有關財務報表分析論文範文參考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論文參考
關於財務管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