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回族倫理道德中的優良傳統及其現代意義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它的族源追溯到7世紀末,是以中亞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在唐時被稱為‘藩客’,元朝以後稱為‘回回’。”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淺談回族倫理道德中的優良傳統及其現代意義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摘要:回族是我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一,回族的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承襲、世代流傳下來許多優良的道德傳統,並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變化著,並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思想,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程序中,進一步發揚回族倫理道德的積極精神和優良傳統,對促進民族感情的認同、社會心理的平衡和民族團結,具有寶貴的現代意義。

  關鍵詞:回族;倫理道德;傳統;現代意義

      論文正文:

淺談回族倫理道德中的優良傳統及其現代意義
 

  回族的傳統道德受到伊斯蘭教道德的影響,在沿襲伊斯蘭教倫理道德的同時,也吸取和承襲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有益成分,形成了自己的處世、處事倫理道德規範。並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充實、凝練、沉積而形成,具有鮮明的伊斯蘭文化內涵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優良的傳統並具有寶貴的現代意義。
 

  一、回族倫理道德的起源

  回族倫理道德,在理論和行為兩方面都是以伊斯蘭教倫理道德觀作基礎,回族倫理道德的形成起源於伊斯蘭教倫理道德,可以說沒有伊斯蘭教倫理道德也就沒有回族倫理道德。因為回族的形成就是伊斯蘭教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沒有伊斯蘭教就沒有回族。所以回族的倫理道德與伊斯蘭教倫理道德是一脈相承的,兩者有共同的本質,因此,探究回族倫理道德,必須瞭解和認知伊斯蘭教的倫理道德。

  伊斯蘭教倫理道德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根本宗旨,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涉及人類精神和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教徒制定了基本的道德規範。縱觀伊斯蘭教義,道德問題佔有重要地位,比如“命人行好,止人幹歹”“川賞善罰惡”就被認為是《古蘭經》的基本道德主旨。它的本質其實就是指導和規定人們行為的道德規範,這些道德規範對每一個穆斯林而言,都是實際生活的基本準則。

  回族倫理道德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它的族源追溯到7世紀末,是以中亞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在唐時被稱為‘藩客’,元朝以後稱為‘回回’。”他們所恪守的伊斯蘭教倫理道德在“中國教義不明,教名未定,不見於典籍,亦無漢文譯著,基本上是個僑民的宗教”[2]。他們的道德規範在各方面都受伊斯蘭教倫理的道德的影響,秉承其倫理道德精髓和本質,初步奠定了回族倫理道德的基礎。與此同時,不斷汲取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從而為構建本民族獨具特色、自成一體的回族道德作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在充實、發展和演化當中,其所承載的伊斯蘭精神卻始終沒有變化,並在承襲各家倫理道德文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倫理道德。
 

  二、回族倫理道德的優良傳統

  回族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優秀的倫理道德傳統,在社會主義發展的今天都能進一步指導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一為人正直,誠實做人

  “為人正直,誠實做人”歷來是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三者關係的一個重要行為規範,有助於社會成員之間的和諧,起到維護社會團結的作用。在伊斯蘭道德倫理中也主要反映的是真主與人、人與人、人與其他被造物之間的關係,因此“為人正直,誠實做人”也是對這一主旨的反映。所以“為人正直,誠實做人”這一道德規範,在回族群眾中是廣為流行的。

  伊斯蘭教主張人們誠實守信,堅決反對欺詐行為。“在正己的基礎上,鼓勵人與人之間為利於社會和民族進步相互合作,為正義和敬畏而互助。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講究禮節,相互尊重;語言文明,禮貌待人;胸懷寬闊,坦誠相見,避免相互猜疑,通過信任與理解保持群體之間和睦相處。”[3]在這樣的倫理道德規範下,回族的每位成員要做到驅惡向善、驅邪歸正,就要安守本分,遠離邪惡,不要輕舉妄動,濫殺無辜,要做不危害他人而有利於集體、社會的事情,約束不良行為,走上揚善抑惡的道路。

  二尊老愛幼、仁慈互助

  尊老愛幼、慈善憐憫和仁愛是伊斯蘭教人道主義倫理規範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實際生活中,回族依據《古蘭經》的規定,履行拜功,為主道奮鬥,孝敬父母,善待近親,和睦鄰里,憐恤孤兒,款待旅客,寬待奴僕;自律律人,自潔其身,不斷提高素養,使自己處於美好高尚的境界,保持人所特有的尊嚴。在家庭內部,老年人是最受敬重的,兒孫晚輩以照顧體貼老人為榮。回族倫理中的仁愛思想以經訓教導為指南。穆罕默德說:“人類就像一個完整的肌體,一處患疾,全身疼痛。”又說:“具備慈愛幼小、尊敬長輩、善待下屬三種美德者,必進樂園。……不慈愛人者,就得不到真主的慈愛;不慈愛人者,也得不到別人的慈愛。……你們慈愛大地上的所有人,真主必慈愛你們。”

  尊老愛幼這種美德也有助於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也是我們現代人的基本修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回族秉承伊斯蘭教人倫思想,把敬老視為“主命”是回族乃至全社會的優良傳統。

  三與人為善,和睦相處

  回族非常重視人際關係,強調“與人為善,和睦共處”的道德規範。旨在創造一種平等互助、團結友愛、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的社會道德氛圍。《古蘭經百問》一書認為“與人為善”要做到三項禁止:禁忌醜惡,即禁說謊、誣陷及一切言行上的罪惡;禁一切越規的異端;禁稱霸,即禁迫害、禁燬人、禁背議、禁誹謗。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優待親屬,憐憫孤兒,賑濟貧民,熱忱待賓,善待鄰里等,都是“與人為善”的具體表現。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人際關係是社會生活中最一般的關係。從倫理的角度看,這種關係反映的是個人對他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認同,其中包含有個人行為對社會和他人的義務,是評價個人行為對社會成員是否有價值的標準,個人應當履行對社會和他人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等。人際關係是否健康,是決定社會能否正常發展、穩定和諧的主要因素。

  四主持公正,揚善抑惡

  回族特別強調“主持公正,揚善抑惡”的道德規範。主持公正即主持正義和公平,就是恰如其分地對待人和事,如貢獻與獎賞相當,罪惡與懲罰相宜就是公正,否則就是不公正。回族穆斯林為了宣揚真理、捍衛正義,要求人們秉公作證,不怕任何挑戰、責難和詆譭。《古蘭經》講:“通道的人們啊!你們當維護公道,當為真主而作證,即使不利於你們自身、父母和至親。無論被證的人,是富足的,還是貧窮的,你們都應當秉公作證。”揚善抑惡,即提倡善行,抑制惡行。在回族群眾中的通俗表述是“以德報德,以怨報怨”。要求人們積德、報德、不做壞事,在現實生活中儘可能多做好事。

  在回族中,不少人能做到伸張正義,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這些人在國家危難和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往往能盡棄前嫌、挺身而出,為捍衛崇高的理想和正義的事業,同外敵和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其中不少人為此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這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極其重要的,在今天更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五崇儉抑奢、公而無私

  回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一個勤勞的民族,在生活和生產中,養成了勤於勞動、節儉生活的良好美德。勤勞節儉,不奢華浪費,是回族實現社會理想的重要途徑。回族穆斯林崇尚“兩世並重”的思想,重視人們的物質利益,提倡和鼓勵人們通過辛勤勞動獲得財產,儘可能地增加收入,認為這是立足社會的前提,必須通過正當手段和合法途徑獲取物質財富。擁有富裕的物質財富後,必須勤儉節約,避免奢華浪費,認為揮霍是一種犯罪,是惡魔的行為,“揮霍者確是魔鬼的朋友”。因此,在回族穆斯林社會中,一般都能堅持勤儉節約的優良美德。回族秉承伊斯蘭“均貧富”的社會理想,避免貧富差距懸殊。廣佈人間真愛,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劣根行為,使整個人類社會精誠團結、禍福與共。

  六守中致和、公正中庸

  “中和”思想是中國古代傳統智慧的核心,如儒家提出的“和為貴”、“致中和”的思想,表現了從追求個人身心內外的和諧到對人與人之間和諧的追求。“中和”也是道家和道教的根本特徵和思想樞紐。伊斯蘭教的守中致和、公正中庸就是“中間主義”的道德規範。穆罕默德曾說:“凡事之善,即守其中。”從中可以看出,穆斯林為人處世應該守中、適度才符合伊斯蘭道德規範的要求。

      在此基礎上,回族穆斯林把公正、適中作為個人重要的道德修持而加以提倡,並用於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使自己做人做事都不偏不倚、守中行善。主持、維護公道是“善行”的主命。穆罕默德曾說,如果有人在兩個人之間主持公道,即是一種慈善。主持公正即主持正義和公平,就是恰如其分地對待人和事,如貢獻與獎賞相當,罪惡與懲罰相宜就是公正,否則就是不公正。回族穆斯林為了宣揚真理、捍衛正義,要求人們秉公作證,不怕任何挑戰、責難和詆譭。要求人們為人處世要公道正派、堅持原則,既不阿諛奉承,也不恃強凌弱。此外,在各種商事活動中,要求平等待人,公平交易,童叟無欺,不牟取暴利,不以假亂真,不以次充優,不短斤少兩,不囤積居奇,不隨意剋扣他人所應得的財物。在生活消費上,主張既不揮霍,又不吝嗇。不難看出,回族穆斯林倡導的中庸、適度思想,完善和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中庸致和思想。
 

  三、回族倫理道德的現代意義

  回族倫理道德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入了各個民族的優良傳統並將其繼承和發展,作為中國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其所具有的優良傳統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回族倫理道德行為反映在民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比如說堅忍、守中、孝親、團結、清潔、正義、團結、順從等,這些不成文的傳統道德行為規範,起著鞏固信仰、淨化心靈、穩定社會、團結內部的重要作用。在回族聚居的鄉村、里弄很少見到聚賭、酗酒、嫖娼等現象。寬恕忍讓、團結和睦的敦厚民風使這些地區成為犯罪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回族傳統的倫理道德風尚,定能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得到弘揚光大,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豐富的現代意義。

  四、總結

  總而言之,中國回族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誕生離不開伊斯蘭教的倫理思想,在長期的發展和繼承中,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倫理道德。它所反映出的優秀傳統對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環境也有寶貴的現代意義。

和諧社會的論文
社會道德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回族倫理道德中的優良傳統及其現代意義論文
淺析嚴復的家庭倫理思想及其現代意義論文
關於道家的生態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價值論文
從中國傳統商業倫理道德中尋找重建現代商業倫理的契機論文
從中國傳統商業倫理道德中尋找重建現代商業倫理的契機
淺談我國科學民主化的歷史程序及其影響論文
淺談我國三大訴訟法的建立完善及其意義論文
淺談口語行政用語中常見兼語句及其變式句
發行地方公債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論文
發行地方公債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