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社會學與常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學元理論的核心問題,也是理解社會學理論演進邏輯的線索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韋伯宗教社會學思想文化理論研究

  摘要:馬克斯•韋伯不僅是一位社會學家,而且也是一位文化理論家。他在對資本主義精神起源的探索中,討論了文化與經濟、社會和宗教的關係。其學術思想的核心是強調“合理化”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面對“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引發的價值衝突,韋伯對西方文明的發展前景作了悲觀的預測。但他也指出,當“價值理性”沒有形成或者沒有能夠推動“工具理性”發展時,社會進步是無從談起的。

  關鍵詞:馬克斯•韋伯;宗教社會學;合理化;價值理性;工具理性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家,是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其思想傳入中國。韋伯的思想主要包括社會學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以及宗教社會學理論。受到所處時代的制約,他的社會學思想帶有明顯的“西方優勢論”特徵。但他在討論資本主義的本質時,並沒有單一地從某一個層面來分析,而是通過考察文化與經濟、社會和宗教的關係來進行綜合分析。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他探討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問題。

  一、韋伯對資本主義經濟倫理的分析

  韋伯是一位富有民族自豪感的社會學家,他指出,資本主義在東西方很多地方都曾經出現過,但是唯獨在西方能夠得以保留和發展,原因就在於西方有著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而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來自西方國家特有的“合理化”的社會執行規則。這裡的“合理化”可以被理解為合乎理性的程序。無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從科技的層面來看,這種合乎理性的行為方式對推動社會發展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正是韋伯思想的核心。文化的“合理化”是實現社會“合理化”的原動力,只有從經濟和宗教問題入手,探尋它們與文化之間的深層聯絡,才能更清楚地瞭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原因和歷程。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提到了富蘭克林的一段演講,演講的核心思想是告誡青年人做生意時要誠信經營、生活上要量入為出、做人要謹慎誠實。韋伯認為,這段演講所闡述的正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必不可缺的“至善”美德,市場的交易應當建立在這些美德之上。在韋伯看來,不能為了獲取最大利潤而不擇手段。他認為追逐利益本身與資本主義並無關係。韋伯指出,不管在什麼樣的國家,利益都是人類無法抗拒的誘惑。理想的資本主義社會應當具備的要素有:合理的自由的勞動組織、以消費為指向的理性交易形式、家計與家庭的分離、理性的賬簿記賬形式。而在這些要素之上,必須有一個確定的經濟倫理,這個確定的經濟倫理實際上也就是在歷史和社會的影響下所產生的文化理論,它是資本主義的“合理性”得以實現的基礎。富蘭克林給商業設定了一個倫理規範,實際上這種規範就是建立在宗教倫理基礎上的經濟倫理。當資本主義經濟開始形成的時候,人們必須面對這樣的變化:安逸的生活被破壞、田園牧歌式的生產遭到瓦解、農民開始進城務工。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人們無法再過悠然自得的生活,維持生計的本能讓他們走進了工廠。韋伯在調查之後指出,在工業化生產中,天主教徒往往工作態度單純並且創新不足。他們用消極的眼光看待商家和實業家,對商業回報缺乏信心。他們的文化背景使得他們無法在工廠中獲得技術職位,如此,他們在現代化的商業競爭中便明顯乏力。而通過從路德宗提出“天職觀”到加爾文宗提出“入世的禁慾主義”的一系列改革,上帝在人們心中逐漸成為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人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包括誰會成為上帝的寵兒。將“預定論”轉化成充滿入世精神的“天職觀”,有助於人們專注於世俗活動。人們努力增強自身的能力,以消除“我不是上帝的寵兒”的焦慮。人們相信,越是過富足的生活,就越容易得到上帝的賞識。因此,人們熱心於鑽研,並且富有創造力。人們不僅創造了經濟效益,而且還展現了一種新的精神。人們不再認為“錢是罪惡的根源”,他們相信可以通過賺錢來體現自己的價值。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使韋伯看到了新的精神、新的倫理。

  二、韋伯“合理化”宗教社會學思想的建構

  一宗教的“祛魅”過程

  宗教改革終結了教會的黑暗統治,改變了宗教神祕化、儀式化的執行機制。“因信稱義”的教義讓宗教變得不再神祕莫測,人人都可以得救的信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認為,除了可以在教堂和儀式中感受上帝之外,還可以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感受上帝的榮耀。“真正的清教徒甚至會拒絕在墳墓前出現宗教儀式的任何跡象,在埋葬至親至愛的人時他們不需要輓歌或者其他形式,為的是杜絕迷信,消除那些通過巫魅和聖禮的力量獲得救贖的觀念”[1]103。韋伯將這一改革稱為“祛魅”。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後來加爾文對宗教教義的顛覆性修改,使得清教徒能夠在宗教思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並且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實現其得到上帝恩賜的願望。由於宗教信仰和宗教實踐實現了個人化,宗教思想對人們日常行為的影響就化作了人們共同的文化修養,清教徒誠信、道德並且能夠恪守己任。宗教的“祛魅”在西方社會發展程序中作用舉足輕重,宗教的力量完全被世俗化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化世界觀將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程序推進到一個“合理”的階段,同時,宗教的“祛魅”也深刻影響著社會各個領域的理性化程序。“祛魅”的偉大之處在於其指引人們將信仰和理想最終都落實到了“勞動”上。對於新教徒而言,勞動不是服役,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他們樂於從事的一項活動,勞動讓他們變得光榮。人們不再從複雜的宗教儀式中得到慰藉,而是在日常勞動中與上帝進行交流。人們在勞動中找到樂趣,勞動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慰藉。勞動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動力。這種來自宗教的約束力使得人們忙而不累,這種“特殊的精神”推動資本主義實現了快速發展。

  二入世的禁慾主義

  雖然路德等人並不將喚起“資本主義精神”作為其奮鬥的目標,但是,在宗教改革的過程中,由於他們強調“因信得救”,並且將響應神的號召與從事世俗的職業在語言表達上進行統一,職業便具有了“由神所交付的使命”這一意義[2]。“天職觀”旨在使教徒相信,只要完成了在世俗生活中所從事的使命,專心於自己的工作,恪盡職守,便有機會得到上帝的恩賜。但是路德並沒有將這一教義即“天職觀”引向“資本主義精神”,而僅僅是在“祛魅”後對人們的宗教生活進行指導。加爾文將與宗教事務相關的責任和儀式都與日常行為方式聯絡起來,這就使新教徒具有了入世的精神。對於新教徒而言,金錢不再是中世紀宗教強調的“罪惡的根源”,而是證明自身價值的證據,經濟上的成功能夠幫助他們確立“上帝的選民”這一身份。在社會生活中,這種宗教精神就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人們可以竭盡全力為自己爭取財富,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為了獲取金錢而不擇手段。上帝的命令是:你必須為上帝而辛勞致富,但不可為肉體和罪孽如此[1]164。財富可以讓上帝更加榮耀,但人們並不能因為擁有財富而過驕奢淫逸的生活,積累財富只是人們證明自己有資格做“上帝的選民”的途徑。在韋伯看來,這種理性的世俗化的宗教倫理是合理的,新教徒通過嚴格要求自己和艱苦奮鬥,是能夠積累財富的。倡匯入世精神讓人們找到了消除自己不是“上帝的選民”這種焦慮感的途徑,人們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理性工作。宗教改革使大多數人成為自由勞動力,他們不為教會所控制,“天職觀”激勵著他們去追求財富。這種情況又為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韋伯實際上並不把科學和宗教視為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韋伯認為它們是分別在理智和情感這兩個領域起作用的事物[3]。情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決定理智,這種有宗教信仰的“律己”情感,使新教徒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觀,他們嚴格遵守誠信和勤勞的原則,在“理智”的運用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對於韋伯文化觀的評價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韋伯從經濟和宗教問題入手所闡述的,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倫理。由於受到所處時代的限制,韋伯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侷限性。學術界對於韋伯的思想向來褒貶不一。對於韋伯的思想,中外研究者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反對他,但是,你絕對不可以繞過他,包括他的思想和方法論。韋伯在對“祛魅”的闡釋中,不但指出了它對於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而且也指出了文化理性化之後呈現的價值衝突。“祛魅”本身就是“理性化”的過程。“祛魅”使宗教的價值開始瓦解,自此,宗教的神祕感不復存在。在《經濟與社會》一書中,韋伯根據“目標”和“手段”的關係將人類有意義的行動劃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工具理性的,決定於對客體在環境中的表現和他人表現的預期,行動者會把這些預期作為“條件”或者“手段”,來實現自身的理性追求;第二類是價值理性的,它決定於對某種包含在特定行為方式中的無條件的內在價值的自覺信仰,行動者只追求這種行為本身,而不去管具體的結果;第三類是情緒的,它決定於行動者具體的情感和情緒狀態;第四類是傳統的,它決定於行動者根深蒂固的習慣[4]。上述是韋伯基於自己“理想型”的研究方法對人類有意義的行動所作的區分。前兩類主要涉及對社會的分析,後兩類主要涉及對個人行為的分析。“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本身就存在著矛盾,而當理性的社會制度凌駕於“價值理性”之上的時候,就會導致自由和意義的喪失。文化的“合理化”會讓原本統一的宗教世界觀變得雜亂,人們將自己的價值判斷作為行為準則。人們因為文化觀不同而相互爭辯,人們對各種行為的理解發生衝突,這最終導致了文化的分裂。“工具的理性”使人們陷入一種官僚的、以目的為導向的行為方式,人們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鐵籠”。因此,韋伯在《新教倫理》一書的結尾對西方文明作了悲觀的預測:“專家們失卻了靈魂,縱情聲色者丟掉了心肝;而這種空殼人還浮想著自己已達到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文明程度。”[1]184韋伯在探尋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力時,並沒有從經濟理論出發,而是從文化和歷史因素入手,最終在器物和制度層面展開討論。在韋伯看來,資本主義能夠在西方實現發展是因為西方有“特殊的氣質”,西方人的自律藝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軟實力。那麼,為什麼在亞洲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文明古國,資本主義沒有發展起來呢?韋伯指出,在中國,幾千年來儒學在規範人們的行為和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倫理價值不遜色於任何宗教教義。我們暫且不討論韋伯將儒學與宗教相提並論是否恰當,單就儒學的社會功用來看,它的主張的確被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作為行為準則。儒學所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規劃完全可以將社會推向“理性化”。但是,中國人不關心形而上學,因而也就無法擺脫傳統的束縛[3]163,“價值理性”也就無法轉化為“工具理性”,由此導致了思維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例如,中國的數學研究雖然很早就已經涉及三角學領域,但後來卻因為相關知識沒有得到廣泛運用而出現衰退。中國的宗教不重視理論思辨,也缺乏對形而上學的關心,道教的“無為”和佛教的“輪迴”把人們帶入了一個虛無的世界,“出世”精神導致中國的宗教對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作用並不顯著。

  參考文獻:

  [1]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孫碩,劉晗.從韋伯的宗教社會學思想看資本主義發軔於西方的精神動力[J].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32:39-41.

  [3]蘇國勳.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9.

  [4]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4.

  範文二: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社會學解析

  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消費群體,超前的消費行為和滯後的消費實力之間存在著矛盾,容易在消費中產生不良消費行為,並且造成極大危害。對此,本文旨在討論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引導大學生建立理性消費,積極探索大學生理性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行為 從眾消費

  1問題的提出

  《有閒階級論》的作者凡伯倫首先發現有閒階級和炫耀性消費現象,進而提出“炫耀性消費理論”。凡伯倫定義有閒階級是指杜絕一切具有實際價值的工作的上層階級。他認為,財富是社會榮譽、社會聲望和社會地位的基礎。炫耀財富有兩種表現形式,即炫耀性休閒和炫耀性消費。而炫耀性消費是指超出人們基本生存的消費,核心在於炫耀行為,本質上是浪費、競爭和歧視。消費觀念是指人們對消費水平、消費方式等問題的總的態度和看法。此觀念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現實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反作用於社會經濟,並支配著人們的消費行為,從而影響人和社會的自身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與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作為特殊消費群體,見證了社會發展與轉型。正如弗裡德曼所說,消費是認同的行為和符號。大學生消費觀念不僅推動大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形成,還影響社會多個領域的健康與進步。

  2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

  2.1超前的消費觀念

  人的消費行為被區分為有需求的消費和有慾望的消費。這兩種消費有根本性的原則區別。但隨著社會不斷市場化,伴隨著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意義與目的發生了變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從生理需求層次逐步上升到自我實現的需求層次。消費不僅是滿足生理基本需求,還更強調錶現個性自我,緊跟時代潮流。潮流正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的決策之一。炫耀性消費商品,從商品的檔次來提升自我的社會地位或價值。例如蘋果手機,每年的釋出會都引起一群追逐消費的人群。水貨也因為市場供不應求而提升手機價格。而大學生中會以提前擁有一部蘋果新發布的手機,而顯示出與他人不同倫比的社會地位,顯示出緊跟時代潮流和高階品位的消費,即把消費數額作為衡量身份的重要指標。部分大學生把高水平的物質消費目標當做人生的終極目標,以至於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滿足自己的消費意願。例如為了買高檔產品不惜賣腎等行為,為了新品手機每月借貸,使自己成為物的奴隸。

  2.2短暫的消費過程

  消費主義倡導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現代生產生活方式,大量消費引起的人類慾望超過地球生態系統能承受的限度。特別是“一次性”消費方式,“看中就買,過時就丟”,使得大學生消費觀念中的節儉美德等同於寒酸小氣。短暫的消費過程不僅是對個人自身的浪費行為,而且是對地球生態圈的破壞和社會不可持續發展。

  2.3迷失的消費倫理

  在大學校園中,物質消費逐漸成為大學生們攀比的內容。科學的消費倫理需要消費者正視自身的消費意識和能力,不盲目從眾。大學生們崇尚物質消費忽視精神層面需求,使個人內在精神價值缺失,缺乏信仰和動力。當代大學生認為消費是個人行為與他人及社會都無關,實際上一定的消費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對家庭、社會乃至道德層次方面都有些許影響。正確科學的消費倫理需要重新樹立。

  3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中存在的問題

  3.1享樂消費

  大學生群體中,大部分人都擁有手機、電腦、MP3等電子產品,有的宿舍還一起合買洗衣機、冰箱、飲水機等,這樣的消費對於一般的家庭有一定負擔,對於貧困家庭則負擔更重。部分大學生則追求品牌享受,以享樂主義為先導,沒有理性考慮自身消費能力和消費心理,盲目享樂讓個人承受更多經濟負擔。隨著西方消費主義的影響,社會市場化,大學生群體也日益形成月光族和有錢就花的現象,如近幾年流行的美容消費,微整形,說走就走的旅行,電影熱,人情聚會等等,大學生享樂消費現象日益嚴重。

  3.2從眾消費

  從眾消費是指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缺乏計劃性,盲目跟從群體大眾進行消費,有時會購買自己實際並不需要的。大眾傳媒通過電視廣播對大學生的消費產生影響等,例如很多大學生不考慮經濟條件和實際需求,受到大眾媒體的廣告宣傳而進行盲目消費,沒有考慮到商品是否具有合適性和合理性。大學生的同輩群體也有一定的影響。大學生從高中來到大學,嘗試獨立自主,大學時期是大學生人生中最渴望被同輩群體接納的時期。參照群體的價值觀來進行自己消費,不考慮自己的精神內在需求如何,為了得到群體成員的認同感,而產生了“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的一種心態。而商品成為了群體成員認同的一種符號,因為同輩群體中預設彼此具有相同或類似的裝扮或價值觀,商品則成為同輩群體認同的“敲門磚”。

  3.3攀比消費

  大學生群體中攀比消費也較為明顯。部分大學生以周圍同學用上高檔次商品作為參照,認為自己消費少就會被人看不起,心理上會有一種敏感攀比的心態。最近也逐漸出現了今天錢明天花的提前消費現象,正是由於沒有對金錢做合理規劃,盲目攀比消費,生活費存在超支現象。如今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淘寶天貓也逐漸開通借貸寶,螞蟻花唄,白條等消費服務,大學生提前消費為了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盲目攀比則造成校園消費不正之風。

  3.4炫耀消費

  家庭條件較好的大學生存在炫耀消費的現象。網路上流行的“高富帥、白富美”等詞彙也是炫耀消費表現之一。生活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穿名牌,正如凡伯倫所說,炫耀性消費成為傳遞財富多少的最有效手段。部分大學生試圖用自身的品牌效應和檔次來樹立在同輩群體中形象和地位,認為名牌效應是身份的象徵,從而忽略個人精神層面的追求。當代大學生需要多從思想修養和內在品質上多下功夫,以德服人,從精神修養上來獲得認同。

  4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產生的原因

  4.1大眾傳媒的影響

  人是社會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大眾傳媒是社會組織為在廣大社會成員之間傳遞資訊、互通情報所採用的各種通訊手段,例如廣播、電視、網路、報紙、書籍等,為社會成員理解和接受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念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社會環境條件。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大眾傳媒的日益發展,內容及形式的多樣化給大學生帶來導向及暗示作用。大學生群體在法律意義上是成年人,但從心理及思想層面來看,大多還不夠成熟,思考問題有欠缺,自我價值判斷有偏差,易受到大眾傳媒思想的影響。現代大眾媒體多是傳播物質文明,較少傳播精神文明,大學生群體審美情趣低俗化。因此,享樂消費、炫耀消費、超前消費多受到大眾傳媒的影響。

  4.2學校環境的影響

  校園是大學生主要的生活場所。學校承擔著大學生社會化的環境條件,也是大學生繼續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學校一方面承擔傳授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能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努力培養和樹立學生的價值觀念,使大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首先,校園裡沒有開設相關消費行為及心理方面的課程,或者是沒有一門公共課來倡導消費理念並樹立科學價值倫理。其次,大學校園裡本來就充斥著娛樂文化,例如校園裡開設的休閒吧,社團活動贊助,廣告消費,促使著大學生進行消費活動。因長期的娛樂活動而丟棄學習任務,勢必影響學習進度及基礎,學習信心遭到打擊,沉浸在混文憑的吃喝玩樂的享樂消費中。

  4.3家庭環境的影響

  不同的家庭消費觀念不一樣。家庭作為初步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對個人早期社會化乃至一生的社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對孩子的消費觀念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節儉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容易形成節儉消費的習慣。若家長花錢隨心所欲,孩子也容易形成享樂消費的習慣。其次,家長出於補償心理,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為了彌補家長早年奮鬥的艱辛,讓孩子輕鬆舒服。現在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家長的關愛關心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家長有時會溺愛孩子,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科學的消費觀。最後,由於大學生多在外地讀大學,家長為保證孩子吃好穿暖,在消費上也不會吝嗇。

  4.4同輩群體的影響

  隨著社會轉型期的到來,每一代人都有自身群體烙印。當代大學生作為90後,展示出強烈模仿意識、個性自我、展現自我及希望他人尊重的特徵。在追求高階消費個性消費的過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形成不良的消費觀念。其次很多大學生忽視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很容易誤入消費浪潮中,盲目從眾,沒有進行合理化消費。同輩群體內部成員的價值觀相互影響,大學生難以對個人消費進行科學判斷。

  5結論與建議

  從傳統社會商品使用價值消費到現代社會的符號消費,是一場深層次的文化轉變,給當代大學生帶來重大影響。大學生需要在價值取向上,完成一次根本性轉變,不以追求物質財富的方式來實現人生價值,要通過對精神世界的提高和內在修養的提升作為價值取向。只有精神文化修養得到提升,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人類超越於其他動物的品性,從精神上走向成熟,有利於人全面發展。發展個性消費、宣傳適度消費、倡導消費文明等不僅反映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消費觀念的更新,也反映了當今全球消費模式的變化。當代大學生作為新一代,有著自己的消費觀念,不同於其他年代的群體。倡導適度消費,適當發展個性自我,引導大學生樹立對社會負責的消費觀,是對社會和人類發展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建華,趙志平.消費主義影響下大學生消費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南京工業大學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106-111.

  [2]田波.大學生奢侈性消費芻議[J].中國商貿,201127:241-242.

  [3]高中建,張英敏.工業文明背景下青少年消費異化與理性規避[J].中國青年研究,200712.

  [4]付曉麗.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82.


關於社會語言學論文
社會體育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社會學論文
關於社會學實習報告範文
關於金融學論文
關於審計學論文的範文
關於審計學論文
關於傳播學論文範文發表
法律社會學論文
關於財政學論文
關於統計學論文投稿
發展社會學論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