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實施盈餘管理的途徑透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一、引言

  我國上市公司中存在著廣泛的盈餘管理現象,保上市、保配股、保盈利成為我國上市公司實施盈餘管理的主要動機。文中盈餘管理是指企業實際控制者運用職業判斷編制財務報告和通過規劃交易以變更財務報告的機會主義行為,旨在誤導那些以經營業績為基礎的決策行為或影響那些以會計報告數字為基礎的契約後果。盈餘管理只能在會計準則或制度的範圍內進行,不能超越會計準則及制度的規定,恰當的盈餘管理可為公司贏得理財和經營活動的彈性空間。但許多盈餘管理完全是一種機會主義行為,尤其是我國證券市場還不是很發達,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餘管理行為已經影響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已經超出了可以容忍的限度。研究盈餘管理的手段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這對於加快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完善,減少企業盈餘管理的空間,增強我國企業的會計資料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上市公司實施盈餘管理的途徑複雜多樣,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具有不同的盈餘管理模式和手段。總體來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途徑主要包括關聯交易、會計政策選擇與變更、資產重組等型別,本文主要對這些途徑進行剖析,以瞭解不同盈餘管理途徑的特徵。

  二、通過關聯交易實施盈餘管理

  關聯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不論是否收取價款。關聯方主要指在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有關各方,主要有母子公司、同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等。上市公司與集團公司、各關聯公司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與母公司在供、產、銷及其他服務方面存在密切聯絡,各關聯方在經濟上並不是彼此完全獨立的個體,因此使得交易有可能偏離市場公平交易的原則,再加上上市公司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公司及其控股大股東利用會計準則的不完備,通過規劃關聯交易和對關聯交易進行披露管理以變更報告盈餘。關聯方交易與會計盈餘管理本不存在必然聯絡,如果關聯方交易以公允價格定價,則不會對交易的雙方產生異常影響。但事實上許多上市公司的關聯方交易採取了協議定價的原則,定價的高低完全取決於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潤在母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轉移,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會計盈餘管理便成為上市公司樂此不疲的“遊戲”。上市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實施盈餘管理出現一些新趨勢,主要表現為非關聯化、複雜化和隱性化。


  1.高價或低價轉讓、置換和出售資產

  按照商業法則,關聯交易應按市場規則定價、客觀公正地反映企業經營業績。我國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的披露準則僅限交易資訊披露,並未對關聯方交易本身包括交易的定價方法和定價政策等作出具體規定,關聯方之間往往會根據其自身的需要制定交易價格①。在實務中,很多公司的關聯交易採取了協議定價的原則,這使得上市公司往往會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交易價格如最常見的低價購買原材料和高價銷售產品,藉以達到盈餘管理的目的。為了扶持上市公司,集團公司通常以低於市場價格向該公司提供原材料,而又以較高的價格買斷幷包銷其產品,利用原材料供應渠道和產品銷售渠道向其轉移價差,實現利潤轉移。其具體方式有: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和等額債務剝離出去,以降低財務費用和避免不良資產經營所產生的虧損或損失;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高價轉讓給母公司,從而獲得一筆可觀的收益;母公司將優質資產低價賣給上市公司,或是與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進行置換;對優質資產或不良資產的評估,不考慮資產的質量和獲利能力,通常按照成本法評估其價值。

  2.虛構經濟業務

  一些上市公司為了提高利潤往往通過簽訂虛假合同的方式將其產品銷售給母公司,或者通過將其商品高價出售給其關聯方,從而使其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 脫胎換骨”。企業往往會在設計企業集團組織架構、集團內部業務劃分、集團各企業之間的業務關係等時,考慮到日後關聯交易盈餘管理的需要,就可以很好地掩蓋這類關聯交易的目的,因此除了企業管理當局外,外界很難獲知交易的真正目的。對上市公司而言,銷售收入會因此增加,同時應收賬款和利潤亦增加;而對於控股股東和控股的被投資企業來說,則是應付賬款和存貨的增加。雖然未對外實現銷售,但上市公司自身己合法地提升了賬面利潤通過低價採購控股股東和控股被投資企業的原材料也具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3.以旱澇保收的方式進行資產租賃

  上市公司與其集團公司之間普通存在著資產租賃關係,包括土地使用權、商標等無形資產的租賃和廠房、裝置等固定資產的租賃。由於各類資產租賃的市場價格難以確定,租賃己成為上市公司與集團公司等關聯公司間轉移費用、利潤非常方便的手段。目前在中國股票市場上,由於缺乏託管經營方面的法律規定和操作規範,託管經營的操作普遍偏離慣例,純屬利潤操縱的工具。許多上市公司由於發行額度限制,母公司只有部分而不是整體進入上市公司,許多經營性資產甚至經營場所往往採用租賃的方式,而租賃數量、租賃方式和租賃價格就是上市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可以隨時調整的閥門。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以一定承包費用委託給母公司經營,定額收取回報,在避免不良資產虧損的同時,憑空獲得一筆利潤;母公司將穩定的高獲利能力的資產以低收益的形式委託上市公司經營,在協議中將利潤以較高的比例留在上市公司,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潤。上市公司利潤水平不理想時,集團公司調低租金價格或以象徵性的價格收費,或上市公司以遠高於市場租金價格的租金水平將資產租賃給集團公司使用,有的上市公司將從母公司租來的資產同時以更高的價格再轉租給關聯同居公司,形成股份公司的其他業務利潤,實現向股份公司利潤轉移。

  4.計提資金佔用費用

  資金佔用費是通過向關聯方提供利率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鉅額款項,調節財務費用,獲得高額利潤。通常的做法是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拆借給母公司使用,再由母公司向上市公司支付一定的資金佔用費用。上市公司與關聯公司發生的資金佔用的金額、收費標準均未事先公告,投資者無法對此合理性給出恰當的判斷和估計。計提資金佔用費用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向母公司計提資金佔用費用。這類費用的名目繁多,涉及的金額巨大,在賬面上可以反映出一大塊營業外收入。第二,向被投資公司計提資金佔用費用。其目標往往是以下兩種被投資企業:1雖擁有被投資企業20%以上的股權,但該企業已轉由他人承包經營,企業失去控制權,可以不進行權益法核算。2佔股權20%以下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當上述兩種企業嚴重虧損,即使上市公司存在著實質性的投資損失,但通過計提資金佔用費的形式和利用長期投資會計核算方法本身的缺陷,在會計報表上虛增了一塊利潤。
  5.以收取管理費或分攤共同費用來進行盈餘管理

  關聯方之間可以利用轉嫁費用的方式進行利潤轉移,尤其在母子公司之間發生的最為明顯。母公司調低上市公司應該繳納費用的標準,或者直接承擔上市公司的管理費用、廣告費、離退休人員的費用,或者將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繳納的有關費用退回等。在共同費用負擔方面,上市公司與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改組之前便確定有關費用支付和分攤標準,但在上市公司業績不理想時,母公司或調低上市公司應交納的費用標準,或承擔上市公司的管理費用、廣告費用、離退休人員的費用,甚至將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納的有關費用退回,從而降低當年費用,以達到轉嫁費用的目的。

  6.通過無形資產交易進行盈餘管理

  與實物資產關聯交易相比,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隱蔽性更高,調整盈餘的空間更大,主要是由無形資產關聯交易的特點所決定的。由於上市公司所擁有用來交易和所購入的商標等無形資產,通常都是經過長時間積累或大規模投入所形成的,可能給所有者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價值含量高,就使得無形資產交易價值通常很高。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年末一次無形資產交易可相當於若干次實物資產的交易,因此通過無形資產關聯交易調整盈餘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與實物資產不同,商譽、商標等無形資產一般具有獨特性和專用性,在價格上具有較大的彈性,給會計上利用公允價值計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實務中上市公司在進行無形資產交易時,一般通過中介機構評估定價。無形資產定價一直是困擾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難題,其定價雖然有多種方法和模式可供選擇,但這些方法和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客觀性,這就為上市公司進行關聯交易盈餘管理留下了極大的空間。與實物資產交易相比,無形資產關聯交易的成本也更低,無形資產關聯交易總在上市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上演。

  三、通過會計政策選擇與變更來調整利潤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由於企業經濟業務的複雜性和多樣化,某些經濟業務可以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在發生某項經濟業務時可以在國家法律、規章、制度允許選用的會計原則和會計處理方法中選擇適合企業自己實際情況的會計政策。由於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靈活性,對同一事項和交易的會計處理可能會結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對於那些急於對會計報告利潤管理的企業來說,會計政策的選擇無疑是一種可供運用的方法。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即在不同的會計期間執行不同的會計政策。由於企業管理當局在會計政策選擇及其變更方面具有自主權,他們的立場便成為會計政策選擇及其變更的關鍵。而現代企業的兩權分離使得企業管理當局與外部各締約方之間客觀上存在著“溝通阻滯”,在資訊不對稱的屏障作用下,作為經濟人的企業管理當局,當其與外部各締約方發生利益衝突時,便會在會計準則允許的範圍內有時甚至違背會計準則選擇或變更會計政策,使生成的會計資訊對已有利。

  通過會計政策選擇與變更來實施盈餘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變更會計核算和會計估計方法

  1改變折舊政策。固定資產在企業的資產總額中佔有非常大的比例,且固定資產的使用具有長期性,因此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的確定與變更能極大影響企業利潤。利用政策規定的模糊性,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使本期折舊費用減少,相應減少了本期的營業成本,從而增加了本期賬面利潤。折舊政策的調整對當期的利潤影響重大,而成為某些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固定資產佔資產總額較大比例的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左右著企業的利潤。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的確定具有好多不確定因素,例如折舊期限的確定需要人力估計、折舊計算方法多種多樣,因此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就成為一些企業進行盈餘管理的重要方式。

  2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存貨計價方法的改變與折舊方法的變更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具有同樣的效果,都是通過對一定的成本費用在時間期間上的不同安排來影響企業利潤。存貨計價方法有多種,如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後進先出法、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價法等。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當期利潤的影響有:一是如果期末存貨計價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二是如果期末存貨計價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增加;三是如果期初存貨計價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增加;四是如果期初存貨計價過高,當期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

  3變更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企業長期股權投資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進行核算。由於在權益法下,無論被投資企業是否分配利潤,投資企業都應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盈虧情況和投資比例確認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利潤總額。而在成本法下,只是根據被投資企業的利潤分配情況,投資企業按所分得的利潤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不考慮被投資企業實際發生的盈虧。如果被投資企業出現虧損,投資企業必須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損失,而成本法則不必如此。鑑於這種情況,企業出於盈餘管理的考慮,就在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上任意選擇會計方法。對出現虧損的被投資企業應採用權益法核算,但卻採用成本法核算或將原來採用的權益法變更為成本法;當被投資企業盈利時,對於增加企業的盈利,權益法又優於成本法,因此企業又會千方百計地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4合併政策的變更。集團公司應編制合併會計報表,而納入合併會計報表編制範圍的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會直接影響合併會計報表的結果,因此哪些子公司予以合併,哪些子公司不予以合併,就成為合併會計報表的重要問題。我國關於企業合併範圍的規定是採用母公司理論進行規範的,凡是能夠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資企業都屬於合併的範圍。由於合併範圍的變更對合並會計報表的直接影響,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改變合併範圍來調整公司的利潤額。在我國上市公司中,通過變更合併範圍進行盈餘管理的現象非常普遍,通常的做法是可能選擇將所屬子公司中盈利的並進來,在原來的合併範圍的基礎上減少一些虧損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從而達到提升合併後的報告利潤。
  2.提升當期業績的潛虧掛賬

  在企業的資產賬戶中,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及待處理財產損失基本上已不具有盈利能力,資產質量一般較差,屬於不良資產。上市公司為提升當期的經營業績,都不願處理不良資產賬戶的餘額,使其長時間掛在賬上,統稱為“潛虧掛賬”。某些上市公司甚至通過潛虧掛賬將原本屬於當期的費用記入上述某類賬戶中留待以後處理,造成大量不良資產掛在賬上,使得上市公司資產出現嚴重“虛胖”,利潤水分極大。

  3.收益性支出資本化

  利用權責發生制、收入和成本配比等會計原則,對已經實際發生的費用或損失本應確認為收益性支出,而通過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在建工程、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或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等科目予以資本化,形成大量虛擬資產。利用虛擬資產作為“蓄水池”,不及時確認、少攤或不攤發生的費用和損失,成為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的常用手法。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利息費用的資本化。上市公司通過利息費用資本化來操縱利潤的表現有兩種:1以某項資產還處於試生產階段為藉口,甚至拿出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對“在建工程”的定性,利息費用年年資本化,虛增資產價值和利潤。2在建工程中利息費用資本化數額和損益表中反映的財務費用遠遠小於企業平均借款餘額應承擔的利息費用,利息費用還通過其他方式被消化利用,最終都被拐彎抹角地資本化並形成資產。

  4.調整經營業務的確認時間

  按會計慣例,收入應在收入的賺取過程已經完成和交易已經發生以後才予以確認和記錄收入,但企業管理當局往往在過程完成之前確認和記錄收入,達到用將來收入增加本期收入的目的:1提前開具銷售發票。開具發票往往是銷售實現的一個標誌,因此一些公司常以開具發票和已計稅為理由、確定營業收入,而不管銷售過程是否真正完成,實際上開具發票僅僅是形式而並不能代表銷售過程的終結。2存在重大不確定時確認收益。按照會計慣例,只有不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情況時,才可確認收入。上市公司為了提高收入水平和報告盈餘,在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情況時往往確認收益。3在仍需提供未來服務時確認收入。企業在提供產品或勞務時,很容易在收到款項後,就開具發票確認為收入,而不管企業未來是否仍需提供服務。事實上,如果企業存在未來必須提供的服務,收到的款項僅僅是一種預收款,理應作為負債,等到有關產品或服務已經提供後方可確認收入,這種常見的盈餘管理方法在勞務提供中更加容易發生。

  四、通過資產重組進行盈餘管理

  資產重組是企業為優化資產結構、完成產業調整、實現戰略轉移等目的而實施的資產置換或股權轉讓等行為,而上市公司在配股融資過程中通過資產重組實施盈餘管理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許多上市公司利用交易時間差,在會計年度結束前進行重大的資產買賣,確認暴利,或者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關聯企業之間進行“垃圾換黃金”的不等價交換,將企業外部鉅額利潤注入企業內部以及將虧損輸出企業,提高上市公司的盈餘,實現利潤轉移。特別是關聯企業之間的資產重組是盈餘管理的重要途徑,但非實質性重組很難帶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良性轉變。

  為了實施盈餘管理而進行資產重組的主要表現形式有:1以成本法評估公司價值。在資產重組中,一些上市公司違背市場原則不考慮資產真實質量和獲利能力,將公司價值等同於按成本法評估公司的淨資產。公司價值評估基於購買者持有資產的用途、企業是否持續經營、資產的獲利能力等情況而採用不同的評估方法並進行比較,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不分具體情況統一採用成本法評估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價值,從而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利潤。2購買優質資產。為了達到支援上市公司的目的,母公司將優質資產低價賣給上市公司,或與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特別是長期投資的購買和置換方面進行不等價交換成為資產轉讓置換的主要手段。購買母公司優質資產的款項掛往來賬,不計利息或資金佔用費,上市公司一方面獲得了優質資產的經營收益,另一方面不需付出任何代價,而實際上轉嫁給母公司承擔。上市公司還可以通過購入盈利能力強的公司的股權,以改變對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改權益法或變更合併範圍來提升利潤。3轉移不良資產。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和等額的債務轉移給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實施“金蟬脫殼”戰略,以達到降低財務費用、避免不良資產經營產生的虧損或損失的目的。上市公司將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權高價轉讓給關聯企業,以增加報告利潤,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將其所持有的經營業績差的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剝離掉或減持。4收購確認的隨意性。在被收購企業的利潤何時應納入收購方的投資收益或利潤的會計處理上存在著隨意性,對收購價格包含的利潤如何處理也無規章可循,從而為收購方調節利潤提供了手段。可以把收購企業的過程根據雙方簽訂協議日、政府批准日、公司股東變更註冊日和實際接管日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階段,按照國際慣例,應從實際接管日開始,被收購企業的盈虧才納入收購公司,而接管前被收購公司所含的利潤應視同收購成本,不能作為利潤。而中國目前對此尚無具體規定,收購方為了操縱利潤,均將利潤計算日提前,將收購價格中所包含的利潤不作為收購成本而作為收購方的利潤或投資收益。

  五、結束語

  由於我國缺乏對小股東利益有效保護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使盈餘管理成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現象。本文主要從關聯交易、會計選擇與會計變更、資產重組等方面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實施盈餘管理的方法和途徑,研究了不同途徑在盈餘管理中的特徵和作用。盈餘管理行為嚴重影響了會計資訊的可靠性,能夠引起各契約關係人之間的財富再分配和利益衝突,並且盈餘管理髮展到一定程度容易演化成財務舞弊、欺詐和內幕交易行為,成為影響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過度的盈餘管理行為不僅誤導了投資者的決策,造成了資本配置效率的下降,還導致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失去信心,使其聲譽受到損失,進一步損害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進行後續融資的能力,導致資本市場的萎縮,不利於我國證券市場健康持續地發展。

關於市場營銷的案例分析
品牌個性測量的研究現狀及展望
相關知識
上市公司實施盈餘管理的途徑透視
農業上市公司財務危機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
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問題的分析及改善方法
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存在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影響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因素分析
非上市公司股權可以轉讓的情況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辦理辦法
北京市專利實施資金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