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法律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發微

  [論文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 法律基礎 實踐教學 教學實踐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9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執教者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關係問題;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係即思想理論教育始於知識而不囿於知識。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的同一性,堅持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的辯證統一.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係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意識形態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係,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係問題,是值得執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關係

  1.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聯絡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於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它們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人與人之問相互關係的一種社會規範;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人們遵守道德規範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範轉變成法律規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區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範。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係、社會秩序和發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範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非強制性社會規範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範性檔案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存在於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係法律調節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調節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範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範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範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後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係

  2.1思想理論教育始於知識而不囿於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與中小學強調養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於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於知識卻不囿於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定的目的,並不在於引導教育物件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物件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可見,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於祖國和人民,獻身於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可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的辯證統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辯證統一關係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就把它等同於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於“政治德育”。

  由於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鑑出發,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係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於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誌。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性不能由於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迴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的分歧。

  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整體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係、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

  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質出發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藉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勢,又要潛心於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範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範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覆內化和外化的執行、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髮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覆內化和外化的執行、發展過程。

  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是指外在於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並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定地調節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由低階到高階、簡單到複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過程。

  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於外部環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於意識或精神的範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

  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範、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並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覆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後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於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於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並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於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並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

  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執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礎。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徵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並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別於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也區別於在特定外部壓力下的被動服從。

  信奉,即個體人在認同外在於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行為實踐的情感體驗,建立在道德和法律價值信念基礎上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道德和法律價值信念是人們在內化和外化執行機制的作用下,對轉化為內心信念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價值及其真理性堅信不移,它是系統化的道德法律認知和相對穩定的情感體驗的結晶,是外在於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的較高層次和階段。信奉階段除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高度自覺性、主動性外,還具有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堅定性和相對穩定性等特徵。

  信奉的關鍵是“信”,其特點是對道德和法律有關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通過道德和法律的實踐感悟、情感體驗,堅信其認識的正確性、科學性和真理性,並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烈的情感,它是激勵人們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精神力量。道德和法律信念堅定,則認識必然深刻,情感必然強烈,意志也就愈堅定,行為則愈自覺。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對穩定性,是指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後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轉化為其自身意識和自身需要後,不會因為外部條件的影響而動搖,相對穩定並持續地實施某種符合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行為。

  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進入信奉階段,標誌著兩個飛躍的階段性實現和完成。在信奉階段,受教育者主體不僅能夠依據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對穩定的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而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

  誠然,“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密切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片面強調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或者片面強調實踐教學而忽視理論教學的傾向都是不可取的。

  範文二:從價值取向來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

  釐清了形成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意義和方向之後,我們的任務就是依據新課程的任務、目標和要求,形成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價值取向。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角度出發,“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需要發揮其作為政治理論課應有的政治功能;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出發,新課程需要體現其作為一門課程應有的教育功能;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新課程需要體現其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何種人才的社會功能;而從教育內容出發,新課程還需要實現思想、道德、法律諸領域在教育實施以及觀念形成中的一體化目標。

  1 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理論創新成果為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和根本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是新課程的基本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建立在黨中央對當前國際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國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及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等形勢的基本判斷的基礎上提出的,是為了培養我國社會未來發展所需要的社會主義公民而提出的,是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在全社會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環節。因此,政治性是新課程的根本方向和顯著特徵,在教學中體現政治性既是落實新課程的要求,也是課程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中以體現政治性為價值取向,是指在新課程所有章節的教學中,都要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為重要指導思想,教學的至高宗旨是以此為方向引領學生的思想、觀念,並進而引導其行為。這一方向既要落實在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的教學中,也要體現在法律修養的教學中,要在教學中避免具體地、逐個地講解法律條文。

  對於法律修養部分的教學而言,更重要的是理清法律條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內涵,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現代社會在其構成上的特點是追求自由自主的個體和強大的國家機器並存,認識主體、主體的行為與法律規範之間的關係,認識遵守法律規範與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之間的關係。要能使學生形成對於法律的總體認知——法律規範是為了維護人不僅是單一的個體,而且是全體社會成員的自由、平等、正義而出現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出現的。因此,它既實現人的需要,又約束人的行為;它通過國家的強大力量促使主體在滿足和實現自身各方面需要和利益的同時,又不去損害和妨礙他人、社會、國家的需要和利益的實現。法律所調整和規範的行為,都是主體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互動行為,法律規範主體行為的目的就在於確認、保護和發展一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具體領域和一門具體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既有體現政治性的特殊需要,也有其他課程所具有的共同性——科學性。科學性是指就課程內容體系的各大組成部分而言,“比較充分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和十六大以來的理論創新成果,比較充分地反映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基本經驗,比較充分地反映了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確切性和指導性,是對思想、道德和法律領域問題的規律性的認識和論述。

  這種科學性在教育實施的領域還表現在:其一,就社會規範而言,它是社會生活中較為獨特的一個領域;其二,它可以向學生展示社會生活和社會規範領域特定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標準,並由此鼓勵學生在思考這一領域的問題時變得更為敏感、穩健和理性;其三,它可以用適當的方法鼓勵學生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不斷地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是“初生之物”,在其全新的邏輯結構和課程體系之下,它既承載了人才培養的社會主義方向性使命,又要在這一過程中傳播知識和資訊。因此,它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又要綜合運用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成果。特別是新的教材體系中出現了一些過去兩門舊課程中不曾出現的新關鍵詞,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榮辱觀、國家利益、公共秩序、法治精神、法律思維方式等,這些新的核心概念既是承接全書內容的重要鏈條,也給我們的解讀和教學提供了新視角,也體現了課程內容體系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創新的科學性。可以說,政治性與科學性共同構成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課程生態”,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學性則是其生命之源,新課程在教學中必須形成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2 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中,不僅包含了科學的理論和系統的知識,同時還在理論邏輯中凸顯了問題意識,把理論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踐相聯絡作為實施教學的落腳點。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新課程的目標是通過教學使青年學生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法律觀,使他們真正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這是一個巨集觀性的目標,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的社會性要求,這一社會性要求對於我們實現社會的理想、追求和秩序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如果僅僅停留在這樣一個巨集觀的社會性要求之上來實施教學的話,理論的說教就很可能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很可能高高在上而遠離學生的實際需求,就很可能變得空洞而沒有說服力,並最終導致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言行不一、知行脫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社會在利益追求和價值表現層面都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在這一大背景下青年學生的思想和實踐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自身的需要和追求,在實現這些需要和利益的過程中也有不同的行為方式選擇,這些需要、追求和選擇具有明顯的個體性特徵,特別是在社會規範的領域內,事件的發生在更多時候帶有個體性的特點,平凡而豐富的日常生活則是他們作出所有判斷和選擇的現實基礎。因此,教育教學的實施只有把巨集觀的目標與受教育者的具體生活結合起來,與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形成教育教學中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才能真正把教學效果落到實處。

  要做到社會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必須把思想、道德、法律領域社會性的要求轉化為青年學生的內在需要,事實上,在這些領域的社會性要求中包含著許多對於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社會性生存等方面內容的關注。

  國家的、社會的理想是對個體理想的概括和抽象;愛國使個體獲得歸屬感,維護國家利益使個體獲得更高層次的安全和利益的保障;個體價值的實現以社會為基本的參照體,而社會價值的實現又能更好地實現和發展個人;良好的社會秩序在個體對道德和法律規範的遵守中逐步形成,而良好的社會秩序又是個體發展的先決條件。可以說,教育教學的過程既是通過理論講授提高學生認識水平的過程,同時也是讓學生不斷地接受社會的規範性要求的過程,而“行為者的規範行為模式不僅具有一種‘認知情結’,而且還具有一種‘動機情結’,有了‘動機情結’,才有可能存在符合規範的行為”。

  因此,我們的理論教育一定要緊扣學生的現實生活,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思想實際才能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喚起並引導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規範領域社會性的要求放到社會實踐的情境中去體驗,才能形成學生在實踐中遵循規範的心理基礎,併成為個體行為的重要動力。

  在教育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以積極的姿態去認識、理解、領會、接受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地分析、評判社會現象與自身的思想實際,立足高遠,明辨是非,分清真偽,從而成為規範領域社會性要求的主動服從者和實踐者。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考慮學生的個體性需求,把塑造個體的德性、增強個體的全面修養和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克服單純地強調社會性或個體性需求的一方而忽視另一方的侷限性和片面性,形成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結合的價值取向。以學生為本,關心學生,瞭解學生,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既體現了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符合時代的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追求。

  3 思想、道德與法律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有三大組成部分,即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這三大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法與倫理的關聯是一個古老的問題,新教材從社會秩序結構的角度,把這個法哲學、社會哲學中的問題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們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會規範的層面上讓我們重新認識:思想、道德與法律都以社會為其發生的基礎,它們在內容上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在實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撐,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共同立足於社會、歷史經驗和現實的基礎之上,共同構成影響社會秩序的要素;它們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綜合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來形成我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會秩序。

  人類歷史的發展表明,在沒有社會共同生活的地方,社會規範只有觀念上的可能性而不具有現實性;而只要有社會共同生活的領域,就需要規範和秩序的存在。在現代社會,自由、自主的個人行為若離開一定規範的制約就會導致混亂,就像市場的自主執行若離開了政府的有效干預和調控就會產生無序一樣,現代社會的秩序是由思想道德和法律規範共同支撐的。

  法律意味著和平的秩序,而和平又恰是道德的重要戒律之一,形成對現代社會生活的這一理解和認識,也是思想修養的重要體現。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並不是社會主義中國所特有的現象,西方國家的公民教育也把社會規範意識的形成作為基本目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展開維護各自價值追求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領域的教育。當然,一個國家和社會究竟需要哪些規範,以及它們之間怎樣結合與統一,這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這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的基本構造和性格。

  當我們站在社會規範的確立、傳播和踐行的角度來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時,我們發現,其內容體系的三大組成部分是內在地融為一體的。也就是說,整個教學過程可以由一個貫穿始終的基本精神統領,做到在教學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結合,在教學培養目標上把思想道德覺悟與法制觀念的增強相結合、把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提高相結合。

  對青年學生提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的要求,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及其相互關係的內在要求在行為評價標準上的反映。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道德等的要求是健全法律制度、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礎,也為社會主義法的實施以及法的意義與功能的實現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的各項制度在制定與形成過程中既融合了思想道德領域對公民的要求,也以國家意志的形式宣告和肯定了我們所提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正當性,法律是更為具體化、更具可操作性的社會規範。

  從社會規範的層面上來看社會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的融合,體現的是在建設目標上追求人的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為的統一,前者更關注人的思想動機,後者更關注人的行為結果,而內在的思想動機又是影響外在的行為結果的重要主觀因素。以我國《刑法》對犯罪構成的規定為例,對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的確定需要考量構成犯罪所必須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犯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是犯罪構成的四大要件,有無主觀上的犯罪故意將直接影響定罪量刑的尺度。

  而且,許多違法行為都可以從思想道德上找到行為的重要根源,一個在思想道德領域的修養上有重大欠缺的人其違法犯罪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個思想道德修養較好的人其違法犯罪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可以說,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有助於增強法律意識和守法的自覺性,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執行的加強又有利於推行和弘揚道德。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把以促進個體全方位修養的形成為內在尺度的價值取向與以促進規範的全方位落實和遵守為外在尺度的價值取向結合起來,有機地融合三大組成部分的內容,形成思想、道德與法律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是取得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

  4 以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來促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取向

  前三大價值取向是筆者從形成教學理念、把握教學內容的角度出發進行闡述的,在此基礎之上,把強大的理論體系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是高質量地實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方案的根本要求。因此,積極地探索、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使新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是需要我們每個教師認真面對的重要課題。筆者以為,在教學實踐上嘗試以下方法,將有益於促進新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二、探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問題的緣由

  從課程的歷史沿革來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在“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和體系編排來看,新課程無論在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上都有其自身的新定位。新課程並不是舊課程的簡單合併,而是在體系和內容上將兩門舊課程融為一體的嶄新課程。新課程的這一特點,既需要我們在理論認識層面不斷達到新境界,又需要我們在實踐探索層面不斷作出新舉措。

  但是,從現狀來看,在認真落實新方案的同時,我們在認識和實踐兩大領域與新方案的目標和要求之間尚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與不協調性。一方面,我們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深度融合的教材內容以及新課程的性質和要求在理論認識上把握還不夠深透,表現為僅僅把“榮辱觀”、“理想觀”、“愛國主義”、“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等內容作為組織課程的孤立片斷來實施教學,缺乏系統的貫穿與連線,我們“合併”了課程,但“融合”與“一體化”的工作還未到位;另一方面,我們在具體的操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分而治之”的傾向,一門課由過去分別承擔“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的兩位或多位教師來實施教學,以及同一教師根據自身的特長在教學過程中張揚或偏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某一方面內容等現象都在一定範圍內存在,這些都是不同步性與不協調性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

  這些問題的存在,與我們尚未真正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性質、特點和使命是密切相關的,也即與我們尚未真正釐清新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的價值取向是密切相關的。這些問題的繼續存在,不僅會使新課程在內容體系上出現“貌合神離”的傾向,還會貶低新課程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並進而削弱新課程正在確立和建設中的地位。因此,進一步探討和解決這些問題,消除理論認識和教學實踐中的偏向,迫切需要我們不斷明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價值取向,這也將成為推進課程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般來說,“價值”表達的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相關性,是客體所具有的屬性及其對主體而言的意義,教育的價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質特性基礎之上的,是教育對於主體的存在和發展而言所具有的意義。“教育活動就是一種以人的需要為動力,以掌握社會歷史經驗為媒介,以培養人為特徵而構成的價值認識、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特殊活動。”追求價值是教育教學活動重要的驅動力,而且教育教學還是一種創造價值的實踐活動,這不僅意味著教育教學的內容本身是具有價值的,還意味著我們對教育教學活動存在一種價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實現我們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在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明確價值取向,就是要在眾多的意義中作出符合某種需要的選擇,而且這一選擇與取捨的過程是一個比描述、分析、認識客觀價值本身更為重要的過程。事實上,人們關注價值的更重要之處在於我們對事物本身作出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不斷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也就是說,確定教育教學中價值取向的意義在於既能充分地實現課程本身的靜態價值,又能較好地體現和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主體的價值追求。因此,明確教育教學中的價值取向是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與教育體系中的其他課程一樣,它有自身客觀存在的價值,而課程的教學則承載了實現其客觀價值的特定使命。我們可以把其中屬於課程本身價值的部分稱之為靜態價值,而把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的價值部分稱之為動態價值,可以說,動態價值的實現是體現其靜態價值的重要途徑,動態價值和靜態價值一起構成了整門課程的價值系統。因此,如果沒有動態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實現,沒有存在於這一過程中的價值取向,整個價值系統就會成為沒有生命的東西,課程的真正價值也就無法實現。

  三、形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依據

  要形成新課程教學中正確的價值取向,就需要我們科學地認識新課程的性質、特點和使命,科學認識新課程的任務、目標和追求。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領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新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擔了幫助大學生確立和堅定理想信念,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的任務。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看,新課程的產生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性的高度重視。

  同時,新課程的實施方案和要求還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科學判斷,在國際層面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中,以及在國內層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引領大學生的未來發展,由此也體現出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徵,這些認識和判斷是形成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根本依據。

  新課程的根本任務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通過科學的理論武裝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青年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他們的理論認識、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著十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根源。在青年人的思想、認識、觀念逐步成熟和成型的大學時期,科學的理論武裝可以成為青年人的行動指南,可以確保青年人才的發展方向。

  科學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讓學生能正確地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領域的複雜現象,是新課程在理論教育和人才培養領域所面臨的重要任務。我國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高校培養大批懂業務、有專長的人才,更需要這些人才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因此,培養怎樣的人才,培養這些人才具有怎樣的素質品質,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形成必須充分體現這一基本目標,並由此出發形成一條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線索。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既體現了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課程一定的繼承性,又在課程體系和內容上體現了許多新理念,形成了許多新安排。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保留一些共同性之外,更要認識和實踐差異性。新課程雖然在名稱上沿用了舊課程的關鍵詞,但是在內容上並不是兩門舊課程的簡單疊加。新課程把社會共同生活作為青年學生形成思想和理論認識的土壤,以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為主線,並通過它們之間的結合與統一,勾畫了我國社會所追求的基本社會秩序的方向、內涵和樣式,也反映了我國社會在秩序領域的基本構造和性格特點。

  新課程通過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結合、思想道德覺悟與法制觀念的結合、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結合,體現的是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人”、“道德人”、“法律人”的要求。體現這些特點和要求,是形成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原則。

  新課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結構體系和內容安排的同時,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認為,人的思想認識不是自發形成的,而必須是從外部灌輸進去的。由此,理論灌輸和課堂教學也向來是我們實施理論教育的重要途徑。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從人們的社會實踐中發展而來的,它既在內容上體現了實踐的豐富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邏輯性、思辨性。作為理論的教育者和傳播者,教師需要正確地認識和理解理論的深刻內涵,把教學實踐牢固地建立在深厚的理論根基之中;同時,還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以人為本,深入學生,全面掌握和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傾向,把教學視野拓寬到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踐之中。教師既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理論優勢和特點特長,又要以理論為紐帶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深入淺出,情理結合,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既準確又生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以質量和效果保證新課程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實踐中不斷地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增強教學實效,是形成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準則。

  其一,專題研討法。新課程內容體系的各個環節之間既有一致的精神相貫穿,又具有相對獨立的內容,我們可以以這些相對獨立的內容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設定專題。以“愛國主義”的教學為例,“國家利益”是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教學中首次引入的概念,我們可以在“做忠誠的愛國者”一節中設定“國家利益”專題,列出“國家利益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國家利益的判斷依據和分類”以及“國家利益的實現途徑”等專題,在研討中把教學要求落到實處。通過專題的設定,把現有的理論結論引向深入的探究,通過分析理論的來龍去脈,讓學生站在體系的高度去把握理論,這樣學生就會從內心深處認同理論結論的科學性,理論也才能真正產生物質的力量。當然,專題的設定需要有所選擇,我們可以把那些理論上的熱點、難點、前沿的問題列入研討的專題,通過分析研討,使學生體會理論本身的魅力,如果僅僅把教學作為理論結論傳播的環節,不去關注理論上的熱點、難點和前沿問題,理論就會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其三,對話教學法。僅僅從知識傳授和理論灌輸的角度去理解和落實新課程的教學是狹隘的,教學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和資訊的過程,還是一個與學生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並共享知識和資訊的過程,因為“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幫助人們獨立地思考和更理智地行動,我們要讓所有學生明白,我們不是要把他們強行塞進某一種模子裡”。

  今天的青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許多事物傾注了自身大量的情感,其價值追求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價值追求與我國社會所倡導的信仰和價值觀之間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衝突,要通過傳統的灌輸式的課堂教育去改變這些情感、信仰和價值觀,是有較大難度的,如果直接以社會所倡導的規範去霸權式地壓制學生中存在的差異和分歧,還可能因為學生內心的牴觸情緒而使理論教育流於形式。事實上,在筆者看來,這些價值衝突的存在恰恰可以成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豐富資源,教學可以以這些價值衝突為紐帶,來尋找使青年學生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以及各方面修養上走向成熟的突破口,關鍵是我們是否能看準問題、抓準問題的癥結所在,並通過適當的方法來教育引導。

  因此,在“以理服人”之前,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溝通,先要激發學生認識差異和衝突的興趣,並在相互傾聽、相互理解、共同體驗的基礎上把問題和探討引向深入,我們可以把這一過程理解為對話式的教學過程。對話式教學在德育領域並不是一種新方式,“對話——作為檢測主觀知識有限性的試金石——為人類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康莊大道,用於重建我們自己與他們以及與我們所棲居的世界之間的種種交流、溝通、關係與聯絡”。

  課堂、網路以及校園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成為師生之間展開對話的平臺,對話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迴歸生活、還原實踐的過程。我們可以把事先設定的“案例”和“專題”作為對話的主要內容,通過充分展示價值公理、展示衝突和差異,使學生逐步形成共識,並由此在思想情感上、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和選擇能力上不斷走向理性與成熟。當然,對話的運用需要教師既有智慧又有藝術,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是形成智慧和藝術的基礎,在講解各類社會規範的過程中,敏銳的洞察力、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強大的語言感染力,都是形成價值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其二,案例匯入法。在強大的理論邏輯下凸顯問題意識,是新課程內容體系三大組成部分均具有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從現實出發,把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轉化設計成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人入勝的案例,把案例分析作為實施教學內容的切入點,這一過程也是把抽象的理論還原到豐富的實踐中並從實踐中提煉和昇華理論的過程,我們可以從學生的具體生活來觀察、分析他們的思想、行為的根源及其與規範、理論之間的關係。

  從學生的生活實踐中挖掘的問題和案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並積極地融入到分析案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由於案例的設計是從學生的具體生活出發的,往往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因此案例分析的過程也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新平臺,既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理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雙贏。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研究論文
刑法本科論文
相關知識
思想道德法律研究論文
大慶市法學教育與法律人職業道德提升研究論文
營銷渠道道德系統研究論文
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淺述論文
如何辯論思想道德修養比知識文化修養更重要
領導幹部思想道德工作總結範文
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論文
勞動法學研究論文
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論文
思想品德教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