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有什麼格式嗎?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一:之企業戰略

  我國私營企業可持續發展初探

  內容提要:私營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的熱點之一。論文以著名的民營企業蘇寧集團的成功,闡述只要正確運用政策、抓住機遇、科學管理,私營企業一定會有光明前景,同時也必將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論文旨在闡明在新時代裡,人們要敢於直面挑戰,突破舊觀念,私營企業也會大有作為。

  關鍵詞:私營 企業 持續 發展

  引論

  聞名全國的蘇寧電器連鎖集團始創於1990年,歷經十餘年的艱辛、奮力拼搏,蘇寧現已發展成為年銷售規模80多億、上繳稅收過3億元、員工萬餘名、連鎖企業遍及全國24個省市地區的大型零售連鎖企業集團。先後獲得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之一、全國民營企業10強、全國連鎖企業10強、中國商業企業名牌企業、江蘇省著名服務商標等殊榮。

  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蘇寧率先在中國家電流通領域嘗試連鎖經營的模式。在江蘇省內及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營和特許形式建立了數百家連鎖店。自2000年蘇寧確立了以綜合電器升級,連鎖擴張提速為戰略的二次創業階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開設18000平方米的專業自營旗艦店堪稱亞洲電器單體店之首,這意味著蘇寧電器從空調專營到綜合家電經營,再到資訊家電拓展的第三次騰飛。在經營品類上,蘇寧在做大做強傳統家電的同時,大力培育資訊家電;在連鎖網路建設上,蘇寧堅持以時間換空間、數量決定質量,快速建設蘇寧在全國的連鎖網路。如此種種,我們作為消費者的同時,也見證了蘇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曆程。蘇寧集團從當初的“小個體”鑄就成今日的輝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國私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政策的開放,法律的完善是蘇寧形成的根本

  蘇寧的誕生,絕非偶然,它從一個側面顯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逐步完善。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中產生了兩個重大的變化:一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替代計劃經濟,二是以公有制為主,多種經濟共同發展替代單一公有制經濟,二者密不可分的。私營企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起來,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標誌,併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我國政治、社會、人文等已產生長遠的影響。更據資料顯示,浙江、貴州、重慶等省、市的工商聯合會會長由私營企業主擔任。在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7位私營企業主黨員的代表。十六大報告提出了我們進一步的強調要毫不動搖的發展私有制經

  濟,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是共同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之中,不要把兩者對立起來。據此,我們不難看出私營企業在我國正穩步地、持續發展,同時,關注私營企業的未來發展理應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熱點和重點,

  我國私營企業的發展道理可謂曲折,它折射了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政治背景。50年代初期,個體、私營經濟在我國城鄉生產、流通領域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建國初期,私營經濟工業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75%以上。

  1993年底月,九屆全國人大會第十一次會議在第二次審議稿的基礎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而隨著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民營經濟在這個階段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1992年到1995年這一段,民營經濟每年增長的速度都保持在100%以上,甚至超過120%。1995年以後,國家加大了巨集觀調控力度,民營經濟增長的勢頭有所回落,但依然是保持在20%以上。1998年修改後的憲法增加了“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等內容,這對民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這個階段的一個明顯特徵是個體工商戶數量減少了,但是私營企業的數量卻有了很大的增量。蘇寧集團成立於1990年,創業者以犀利的眼光,敏銳的市場嗅覺,從家電業尋找切入點,挑戰國營企業,靈活經營,漸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二、規範的組織機構,是蘇寧快速成長的源泉

  蘇寧電器組織體系的設立原則是:專業化分工、標準化作業、模組化架構、層級化管理。在內部管理中突出強調架構、職責與流程的建設。公司的組織架構伴隨經營發展不斷完善,現在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九大職能、三級管理體系。根據連鎖經營與管理特點,蘇寧電器內部組織體系劃分為品牌營銷、市場策劃、連鎖管理、物流配送、售後服務、行政後勤、人力資源、財務管理、資訊系統九大專業職能領域,集團總部決策層-地區管理中心經營層-終端作業層三個管理層級,並且在全國連鎖網路中實現的崗位設定與職能的統一化、標準化,所有的蘇寧子公司,都遵循相同的組織體系運作。蘇寧電器建立了齊全的各崗位作業流程與管理規範體系,彙編了《經營管理手冊》,作為整個連鎖體系執行的基本行為準則。

  與此同時,蘇寧電器採用服務定位、全程全員服務的經營模式。服務定位包括對供應商的服務、對分銷商的服務和對消費者服務三個方面,三者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服務於分銷商是為了

  發展連鎖網路,壯大規模,更好地服務於供應商;服務於供應商能獲取穩定的產品、價格、促銷以及售後資源,更好地服務於分銷商和消費者;服務於消費者,樹立商業品牌,帶動和培育供應商產品品牌。確定了供應商、分銷商、消費者三位一體的服務物件,蘇寧電器內部經營中貫徹售前、售中、售後全程服務,決策者、管理者、經營者全程服務。在企業經營中,蘇寧電器注重互惠互利的廠商合作、平等尊重的廠商關係。在以利益為紐帶的前提下,注重滿足供應商的長遠利益,為供應商培育品牌、提供生產啟動資金,共同拓展和維護市場。聯合分銷商力量,形成統購分銷,整合分散的渠道力量,為供應商提供規模採購訂單。蘇寧的經營風格,倡導以價值戰取代價格戰。從品牌資源、服務開發和價格組合上體現服務創新。通過創新經營手段,體現個性化、差異化的價值競爭。通過品類開發,開拓新的經營門類,新的經營品牌和新產品,帶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通過科學引導消費,瞭解顧客真實需求,讓顧客買到滿意的商品,通過全程監管的配送和售後服務,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得到物超價值的服務。如此比較規範化的組織架構,促成了蘇寧由單一的電器公司向綜合型集團公司的良好過渡。

  三、以人為本的管理戰略,是蘇寧做大做強的核心

  近年來,私營企業發展速度雖然很快,經濟實力也逐步增強,但從總體上看,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小型企業,同時私營企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雖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在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結構中所佔比重不是很大。以所有權和經營權相結合的家族企業為主體,是我國私營企業處於初始階段的顯著特徵。產權結構單一,股權分佈集中,主要投資人佔有絕大部分股份,絕大多數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緊密結合,經營決策權高度集中統一於主要投資人手中。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辦公會議的人員,具有很大的重疊性。黨的基層組織、工會、職工代表大會等,一般不參與企業決策。截止到2002年6月底,境內A股市場上共有139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私營企業,它們僅佔同期境內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1.84%。

  儘管如此,借鑑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及結合本國成功民營企業的啟迪,蘇寧集團依託“以人為本”的科學、人性化管理,取得了成功。

  一以人為本 尊重員工主體意識

  尊重員工的主體意識,就是充分肯定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私營企業要努力創造條件,使員工們自我意識到其工作的結果對自身有意義,值得為之奮鬥;同時又能意識到其奮鬥

  對社會或企業有一定的意義,應該為之效力。自成立以來,蘇寧就本著"至真至誠"的為人之道、做事之本、與天下人合作、成天下之大事。

  二以人為本 增強凝聚力

  隨著蘇寧連鎖事業的發展,一批又一批社會人才加盟全國各地的蘇寧,成為蘇寧大家庭的一員。企業社會化、人才本地化已成為今天蘇寧的發展現實。蘇寧在企業發展規模成倍增長的過程中,能保持穩健的擴張態勢,歸根結底是因為蘇寧有一支過硬的員工隊伍和領導團隊。蘇寧員工對企業的熱愛,並不是來自企業的灌輸,也不是來自制度的約束,而是一批又一批蘇寧老員工身體力行的榜樣作用。蘇寧的老員工在跟隨企業多年的發展中,隨著企業的壯大而獲得個人利益和事業的發展,蘇寧員工的社會地位和家庭生活質量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提升。成就與發展、尊重與榮譽、利益與保障是維繫蘇寧員工對企業熱愛的紐帶,正是這種熱愛之情維繫著蘇寧由小到大、由大到強。

  三以人為本 唯賢是用

  蘇寧集團認為:只有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員才是人才,判斷人才的標準是為企業的貢獻的大小,即便擁有學歷、資歷或文憑,也要考察它的真正價值。蘇寧電器選拔人員強調能力適度。所有人員的引進與配置都要符合崗位要求,合理搭配。同時倡導分工合作,不鼓勵脫離集體的個人主義。敬業與團隊合作精神是蘇寧員工的基本要求。大學生是蘇寧電器人才引進的重點途徑。蘇寧電器與全國各地幾十所重點高等學府建立了人才輸出的長期合作關係,每年都將從高校引進大批優秀的應屆畢業生。2003年初,蘇寧電器著眼於未來2-3年需要,啟動了應屆大學生“1200工程”,計劃從全國各地的高校招聘1200名應屆本科以上畢業生,經過1-2年精心培訓與培養鍛鍊,最終充實到公司各個中層管理崗位中去。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蘇寧電器在總部專門成立培訓管理部,組建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能熟練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教師隊伍,根據"專業化、個性化"原則,彙編了《經營管理》、《營銷管理》、《連鎖籌建》《售後服務》、《物流配送》等一套培訓教材,為新進員工和在崗員工提供崗前適應性培訓和在崗提高性培訓。各管理部門也將培訓工作的部門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培訓計劃,指定專人負責本部門的專業培訓,並且在月度的工作考評和年終的部門評優中都將人員的培養輸出作為重要的考評指標之一。

  四以人為本 構築施展舞臺

  創業10多年的蘇寧實際上正處於企業發展的青年期,要想全面形成蘇寧的企業文化也許還不太成熟。但

  是,面對全國5000多名蘇寧員工的嚮往,面對社會輿論、行業公眾的關注,蘇寧提出一些蘇寧企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內涵,昭示於員工,公諸於社會。集團統一企業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價值觀是利益取向和利益分配的基礎。蘇寧在創業之初,企業的利益也就是創業者個人的利益,當蘇寧企業規模逐漸擴大,企業利益的實現與員工利益和社會效益滿足之間的關係的越來越密切。所以,今天的蘇寧早已把企業的利益與員工個人利益融為一體。蘇寧強調個人利益,但對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理解和實現手段有企業的原則。蘇寧要生存,蘇寧的生存離不開與社會的協調、與環境的共融,因此相對於企業利益而言,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高於一切。蘇寧要發展,要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因此相對於個人利益而言,企業的利益大於一切。蘇寧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蘇寧員工的辛勤勞動是實現企業利益的現實力量,因此蘇寧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創造財富的財富,不斷地提高蘇寧員工的利益回報是我們辦企業的目的。每一個蘇寧人,不管職位高低、不管能力大小,都是在蘇寧品牌下、在蘇寧團隊中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每一個蘇寧員工都要理所應當地在優先滿足企業根本利益前提下。

  五以人為本 採用科學激機制

  蘇寧電器建立有系統的評估考核制度體系。各崗位採取月度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從工作職責、計劃、精神風貌三方面對員工每月工作進行全面考評。量化考核、個性化考核是蘇寧電器考核體系的一大特點,各項考核制度與評估指標都採取評分方式。由於連鎖體系崗位設定比較繁多複雜,蘇寧電器還著力突出個性化考核,針對不同崗位設定不同考核方案,制定了品牌營銷崗位、職能部門崗位、連鎖店營業員、配送中心、售後服務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工程業務崗位等系列化的制度。

  結論

  十六大的召開,掀起了中國歷史的又一新篇章,這給中國的經濟騰飛注入了催化劑。十六大強調了要保護私人財產,這就是要鼓勵大家創業,要去幹一番事業,要去創造財富。因為沒有私有財產就沒有私營經濟,沒有私營經濟的發展,就沒有市場經濟的發展,公有制經濟是不可能建立市場經濟的。保護私有財產就要承認和保護合法的勞動收入,同時對合法的非勞動收入也要保護。十六大檔案裡強調勞動、資本、技術、管理,按照他們的貢獻參與分配,顯然意義非同尋常,這對發展私營經濟非常重要。還有就是放寬民間資本進入市場的領域,市場準入拓寬了,因為國家現在還有很多的領域不讓私人進入的,這次十六大提

  出了除了一些有關國民經濟命脈的產業都要開發,而且提出來在投融資方面,在稅收、在土地和外貿等領域裡面,要和國有企業一樣實行平等待遇。這就是說民營經濟將來會逐漸的擴大,除了某些國家需要壟斷的產業外都要開發。這無疑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會。

  概言之,十六大以後民營經濟會有非常大的發展,那麼民營經濟發展以後我們建設全面小康的社會就有很好的保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全國各個方面的力量調動起來。

  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發現政府、社會體系正積極給予私營企業有效的扶持氛圍,健康成長的空間:

  首先,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進一步完善。民營經濟要得到發展,必須有資本的支援。一部分資本可以從企業家自己的積累中來,但是大部分還是要靠資本市場的幫助。資本流動的根本保證是良好的信用關係,是未來發展我國民營經濟的最最重要的條件。我們已看到政府正力爭增加金融業的透明度,加強政府對金融業的監管力度,建立個人和企業的信用記錄。同時要發展資本市場,進一步對民營經濟開放股票市場,發展信貸擔保事業,發展租賃業等等。

  再次,各種中介機構應運而生,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審計所,諮詢公司,批發配送中心,零售經銷店,郵購網路,特許連鎖店,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租賃公司,專利局,信用記錄服務公司等等。這類機構為企業服務,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成本。

  同時,政府還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服務,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這必將給民營企業蓬勃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從1992年到2001年的10年間,全國登記的私營企業由13.9萬戶增加到202.85萬戶,增長了13.53倍;而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則由154.7萬戶和415.9萬戶減少到131.8萬戶和220.9萬戶,分別下降了14.8%和46.9%;外商投資企業由8.4萬戶增加到20.2萬戶,增長了1.4倍。同一時期,私營企業註冊資本總額由221.2億元增加到18212.2億元,增長了82.3倍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而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註冊資本總額由17948.0億元和8242.0億元增加到46850.7億元和10807.6億元,分別增長了3.36倍和0.31倍;外商投資企業註冊資本總額由1159.87億美元增加到5057.8億美元,增長了3.36倍。在各類企業中,私營企業發展速度最快。這些統計資料充分地說明了我國私營經濟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從蘇寧的成功,我們還得到這樣的啟示:私營企業要想做大做強,走出“手工作坊”或“家族企業”的圍城,關鍵在於最高決策層能善於學習、高瞻遠矚、廣納賢才,始終領先於同行。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裡,私營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經濟實力將會進一步擴大和增強,私營企業主的綜合素質將會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私營企業將借鑑國際先進管理理念、經驗,穩步地發展,蘇寧集團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參考文獻:

  1、張厚義 私營企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學習時報》 168期

  2、王善明 私營企業管理應堅持以人為本

  二:畢業論文工商企業管理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企業的競爭已不僅僅是產品質量、服務、資訊的競爭了,實施企業品牌戰略已是企業必然的選擇。本文就企業品牌、品牌戰略的意義和作用以及我國企業品牌戰略缺陷做了一些簡要的分析。並提出了實施品牌戰略的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品牌 品牌戰略 品牌規劃

  論企業品牌戰略問題

  一、企業品牌形成的背景

  1、企業品牌形成的背景

  中國自從推行經濟改革,對外實施經濟開發以來,這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市場,便引起了許多先進地區的企業家的興趣,紛紛為他們的產品在中國建立了橋頭堡。這些國外牌子的產品,憑著它們獨有的物質,再配以排山倒海般的推廣活動,很快便對中國牌子的產品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進行經濟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引入競爭,為企業注入活力。對企業來說,就是要在市場競爭中求存、求勝。中國要從一個以賣方為主導地位的封閉市場,演化成為要面對競爭的局面,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視察南方時曾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出我們中國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中國企業必須多方位地推展企業形象、企業品牌、企業戰略等一系列的文化和市場營銷體制建設,創立有中國特色的名牌。而這也是和整個國民經濟高質量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二、企業品牌戰略意義

  給品牌取名是一回事,培育一個品牌卻是另一回事。企業有了屬於自己的“牌子”,如何使其成為一個眾人皆知、被人認可的“品牌”,這正是企業需要探討的問題所在。企業若想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品牌,必須做到:一是在顧客看來,該品牌確實獨具特色,而且顧客很重益;二是該品牌能夠為顧客帶來情感或功用方面的某些利益;三是品牌能夠始終如一地履行自己的承諾。全球聞名的可口可樂曾經有一句非常響亮的廣告詞:Enjoy it everywhere in the world!世界所到之處就會有可口可樂的足跡!這句簡短的廣告詞不僅僅體現出產品的特色,更能體現出企業對顧客的一種永久性承諾——“您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到我們的產品,我們的服務”。可口可樂公司的成功對我們國內企業來說,其成功的產品品牌戰略是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的。可口可樂的例項經驗表明,品牌決策的正確、品牌設計的科學、品牌保護的得力對成功經營企業影響重大。

  1、品牌戰略的定義

  品牌策略在企業經營運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顯突出,品牌戰略,顧名思義,是企業以品牌的營造、使用和維護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所制定的企業總體行動計劃。品牌作為一種經濟形態要受制於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因此,品牌戰略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會和經營背景,品牌戰略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市場經濟的演變歷程。商品經濟初期,生產力水平較低,賣方市場特徵突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簡單,沒有必要強調產品與服務的外在特徵,因而生產經營主導著企業管理,產品的品牌化程度較低。買方市場的發展引發了消費革命,企業和產品的趨向則要求開發產品功能之外的能使消費者動心的異質特色,品牌的文化標識功能得以彰顯,品牌戰略初露崢嶸。由於市場發展的反覆和不平衡性,早期的品牌僅僅是市場營銷的基本工具,甚至僅僅處於營銷策略層次。即

  使企業進入舊戰略經營後,企業管理仍緊緊圍繞營銷的四大要素——產品、價格、地域、促銷,品牌戰略與企業組織戰略、人才戰略、投資戰略、產品戰略、技術戰略、跨國經營戰略等並列齊觀,成為企業諸多戰略選擇的一種。現代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市場的資訊化程序,市場的主動權從企業進一步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企業淪為市場第二主體,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愈加依賴和取決於自身資訊化程度高低,企業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面臨嚴峻挑戰。

  2、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意義

  一般在戰略業務單位或企業層面才有品牌戰略,其前提要麼是有多個產品種類或產品品種,要麼就是新推出的產品,而且,是否採用品牌都是企業或戰略業務部門的戰略性考慮,有其特定的戰略意義。常見的品牌戰略組成有三種:產品組合品牌策略、多品牌策略、聯合品牌策略。在產品組合品牌中,值得一提的是地產業的萬科就用過“萬科城市花園”、“萬科星園”、“萬科紫金苑”、“萬科廣場”等品牌名稱。這種品牌策略也被稱為家族品牌策略。在多品牌策略中非常值得一說的是寶潔公司,在同一產品種類下,企業可能針對同一目標市場或特定目標市場採用數種品牌,如寶潔公司旗下的五個不同品牌:海飛絲、飄柔、潘婷、潤研、沙宣、伊卡璐。還有像聯合品牌策略,例如廣東美的與東芝就合聯推出過“美的——東芝”,蒙牛與友之友奶業在漢共同打造的“蒙牛——友之友奶品系列”。 一般來說,品牌戰略的目標主要有四個:借用已有知名品牌而拓展市場、滿足經營多元化或併購後品牌管理的要求、抵禦或參與競爭、細分市場而重新定義行業運作模式。創立、培育一個品牌實在不易,打造一個知名品牌更是難上加難,而且培育品牌的投資也不菲。因此,品牌的投資在企業往往都被視為了長期投資,並不能滿足企業的短期戰略目標的需要。已有知名品牌很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或認可,即可以滿足產品迅速拓展市場的需要,又可將品牌資產物化成現實的利潤,於是,借用已有知名品牌而拓展市場就成為了許多企業的選擇。例如早期的“琴島——利勃海爾”就是借用了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的知名品牌;萬科地產在全國拓展就是極大的利用了“萬科城市花園”這一知名地產品牌。多元化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主要選擇之一,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之時,面對的消費者可能與原有品牌大不一樣,也有可能是雷同或相似,這時的品牌作為一種經濟形態要受制於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因此,品牌戰略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會和經營背景,品牌戰略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市場經濟的演變歷程。

  略考慮有可能是沿有已有的品牌,例如TCL就憑藉著TCL電話的成功迅速推動了TCL彩電和手機的發展。這種品牌策略在國內比較常見,當然,企業名稱加產品種類名稱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圓圈外,企業也會重新創立品牌。有時一些企業為了抵禦競爭而不得不推出新的品牌來應付,例如為了能參與低端市場的競爭,現有的中高檔空調品牌“科龍”、“容聲”受到價格的打擊,廣東科龍公司在2003年便推出了康拜恩這一針對低端市場的消費產品品牌。在細分市場而重新定義行業動作模式的品牌策略中,精明的聯想就不得不提了。1992年,聯想用1+1這個品牌首次提出了“家用電腦”這個概念,將原來毫無區別的電腦分為“家用”、“商用”,重新定義了行為市場的動作模式,並生生將國外品牌擠出了“家用電腦”的圈子。

  三、我國企業品牌戰略存在缺陷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商品市場已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許多企業提出了品牌戰略建設。品牌戰略是指將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以獲取差別利潤與價值的企業經營戰略。其本質是創造差異化的競爭戰略,使企業在產品、技術與服務日趨同質化的社會背景下,謀求以品牌創造差異化來佔領市場。我國企業的品牌戰略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缺陷:

  1、對品牌戰略內涵認識不夠。我國相當多的企業簡單地認為品牌戰略只不過是給產品取個好聽的名字,拍個好廣告,然後在主要媒體如CCTV上砸大錢打廣告。其實做廣告僅僅是一種營銷策略,並沒有到達品牌戰略的高度,自然也很難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如當年的標王:孔府宴酒、秦池、愛多企業在央視花巨資打廣告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到後來終究是因為沒有真正的理解品牌戰略的內涵,忽視了提高品牌的美譽度,經營策略和管理方式存在缺陷而使品牌的畸形發展,最終轟然倒地。

  2、理論與實際操作經驗不足導致戰略選擇失誤。中國企業品牌的推廣,通常都是在品牌前期知名度的推廣上不惜重金,可是一旦品牌家喻戶曉之後,就不知道如何繼續維護和提升品牌形象了,如三鹿奶粉事件導致其破產。在具體應用品牌戰略時常脫離企業所在行業實際。比如說許多食品飲料業中大公司如娃哈哈、統一、康師傅、旺旺等採用品牌寬化戰略,在一個大品牌的統帥下,產品發展到各類飲料、奶製品、罐裝食品等多種領域,但隨著單一品牌下產品類別的擴充套件,品牌的空心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品牌核心價值含金量的降低。而喜之郎專注於做果凍,採用品牌窄化戰略,市場份額多年高居60%以上,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3、品牌戰略的組織和實施存在困難。我國許多企業的品牌戰略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在組織和實施時存在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品牌戰略在規劃的組織構架難以上升到戰略高度,許多企業的年度規劃中根本就沒有品牌戰略規劃這一項。第二,品牌管理人員認識存在誤區。由於品牌戰略在國內的研究處於起步階段,能夠真正瞭解品牌戰略的運作並有實際規劃能力的專業性人才很少。一些公司市場部的品牌經理、產品經理們以為品牌戰略就是如何打廣告如何搞促銷,缺乏專業性。並且品牌規劃中不重視長期投資收益,充斥著急功近利行為,而忽略了品牌的生命線——質量。

  四、企業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實施品牌戰略及其對策

  1、樹立強烈的品牌戰略意識。企業的高層領導者要通過學習現代企業營銷管理知識,瞭解國內與國際行業發展形勢,積極實施和推進本企業的品牌戰略。只有深刻認識到實施品牌戰略的重要性,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奪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才能求得企業的長期生存與發展。才能塑造出在國際上揚名中外的國際著名品牌,才能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我國企業家應肩負起自身的歷史使命,樹立強烈的品牌開發戰略意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緊迫感實施和推進本企業的品牌戰略。

  2、選準戰略品牌的市場定位。市場定位是指確定目標市場後,企業將通過何種營銷方式、提供何種產品和服務,在目標市場與競爭者以示區別,從而樹立企業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實施品牌戰略就是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商品顯著同質化的背景下,企業通過市場調查,從本企業的實際狀況出發,專注於在特定領域開發一、二個品牌並使之體現出異質性,而這一異質性是要根據市場的消費需求來開發的,意味著要緊跟市場走。如飲料行業中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奢侈品產業中的勞力士手錶;汽車消費品行業中的賓利、勞斯萊斯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值得中國企業認真學習。

  3、加大對已有品牌的保護力度,實行品牌聯合。對於中國已有的品牌,我國企業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保護:第一,加強相關法制建設,使品牌持有人維護自己合法的權利不受侵害。第二,努力學習國外有關商標註冊的法律知識及國外對於侵權行為的處理過程,為以後開拓國外市場進而使中國品牌能夠成為世界品牌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品牌聯合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企業品牌,通過相互聯合,相互藉助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品牌,以實現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應。品牌聯合不僅更好的表明了產品的品質或特性,而且實現了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聯合,從而更好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比如“索尼—愛立信”這個新品牌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4、運作資本經營,創新產品銷售模式。為了加快品牌開發的步伐,國際化企業的通行的做法是運作資本經營,其形式是通過兼併、收購、轉讓、特許經營、有償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進國際國內現成的品牌。我們要從企業的具體情況出發來確定是運用資本經營去收購、兼併別人的品牌,還是將自己的品牌運用資本經營轉讓、有償使用、特許經營出去。為了擴大品牌領域,在銷售模式方面,可以採用“找區域代理合作,以較低價格讓利於代理商,並出賣代理權”的模式來拓展產品的銷售區域,從而能夠隨時獲得市場前沿的第一手需求資訊,更好地滿足消費者。

  5、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和開發環境

  商業企業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議對鼓舞員工、穩定人才、引進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建立品牌戰略的時候,對於企業文化的建議就顯得更加重要。應把這一決策貫徹到全體員工中去,發動群眾參與企業精神和文化的塑建,除了企業的內部環境之外,還要有一個優良的外部環境。特別是在我國這樣剛剛走向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過早地失去政府行為是不行的。首先商業企業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要爭取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其次是爭取到一個好的市場環境。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打破目前尚存在的地方保守、壟斷、割據等“圍牆”。最後是尋求法律保護神。品牌開發,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經濟。知識經濟離開了法律的保護,不是夭折,就是會流失。所以,依靠政府的支援,營造一個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環境,將是實施品牌戰略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

  結語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企業品牌戰略的問題論文終於完成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出現過很多的難題,但都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寫論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從最初剛寫論文時對企業品牌戰略的問題的模糊認識到最後能夠對該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我體會到實踐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以前只是明白理論,沒有經過實踐考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明確,通過這次的做,真正做到林論時間相結合!

  參 考 文 獻

  1、李光鬥:品牌競爭力[M].第1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2、孫伯良:企業戰略管理[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

  3、孫黎著:企業形象策劃[M].中國商業出版社,1996.

  三:企業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 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導教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反映。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企業核心競爭力來自於管理和技術。而管理和技術靠的是企業文化。企業可持續成長和企業文化在人才爭奪戰中的綜合案例揭示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

  前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複雜化和人們消費結構、消費觀念的轉變。現代企業管理在社會文化層面上的觀念創新,越來越成為一個緊迫的課題。 中國入世以來,企業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表現在經營理念、發展方向、品牌形象、員工的價值觀念等企業文化上的差距。我國企業要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在加強“硬體”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企業文化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價值目標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對其它文化元素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現代專案管理髮展成為一系列的工作價值觀和一種獨特的、與傳統管理有顯著區別的管理哲學。企業專案管理是根植於企業文化的土壤之中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專案管理提供軟環境,是企業專案管理的重要支柱。

  一、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魂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所自覺形成的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價值觀念、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等企業的意識形態,併為廣大員工恪守的經營宗旨、發展目標、經營作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辭源》中對文化的解釋是“文治和教化”,所謂“文”是指慢慢的積累,因此企業文化是無法一蹴而就的;二是企業文化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的個性:團體的共同信仰、價值觀和行為;三是企業文化是具有象徵的、整體的、唯一的、穩定的、難於改變等特點的;四是企業文化具有有形的和無形的兩部分,是由有意識學習和無意識學習共同組成的,是日常的實務、溝通和信仰。正如專家所說:“企業好比人,企業的命運好比人的命運,是由性格所決定。要改變企業的命運就

  必須先改變企業的性格,要改變企業的性格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習慣,要改變企業的習慣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行為,要改變企業的行為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觀念。而完成這一系列的改變,就是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

  企業文化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結果,它反過來影響、甚至決定人們的行為。因此企業文化一旦穩固下來,一種成熟的企業組織心態便形成了,它是企業所有經營管理行為在精神層面的綜合反映。所以企業文化不會因為某個人的作用而產生變化,不會因為某個架構的變化而變化,更不會因為外部某個評價標準的變化而變化。可見企業在企業文化的作用下,其組織行為是人為難以控制的。但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來看,企業文化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該跟隨時代適應發展的腳步而不斷變化的。企業文化只有在與外界環境的互動中不斷相容幷蓄,才能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型別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二、企業文化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企業文化也稱公司文化,我國有時稱企業精神,一般指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其內容大體分為:①勞動文化主體是勞動者;②生產文化主體是管理人員;③經營文化主體是決策層。它是企業領導倡導、培植並身體力行的結果,通過各種方式灌輸到全體員工的日常行為中去,日積月累地逐步形成。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會反過來對企業經營管理髮揮巨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既使領導人更換,也會代代相傳。

  三、企業文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誕生是比較晚,但發展相對迅速的一個領域。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企業面對著變化迅速的環境很難適應,而且隨著眾多企業失敗現象的出現,如何使企業保持目前,而且使企業在未期中依然取得良好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近年來隨著第一批“政策型、暴發型”企業發展的日趨平靜,而且很多企業都成了“流星”,現存的公司利潤很難在有大的發展,企業發展面臨新的“瓶頸”期。中國企業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持續性發展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流星”企業都是產品成功型企業,也就是憑藉企業家的膽略和敏銳,抓住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機遇、某個產品、某個專案、某種稀缺資源使企業迅速做大,但這種成功並不等於企業的成功,更談不上企業的持續成功。而一些目前“如日中天”的企業是否在激盪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自己的發展速度,是不是也會迎來自己的“滑鐵盧”?企業如何使自己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擺在了所有企業的面前。

  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就要建設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又是一種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這三種力量相互融通、促進,形成了企業文化優勢,這是企業戰勝困難,取得戰略決策勝利的無形力量。特別是在當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時候,能夠產生較強有力的經營結果,無論是在市場上的競爭,還是為客戶提供服務,或是激勵職工共同奮鬥,企業文化均可以成為企業的指導思想。

  企業文化溶於企業管理之中,具有目標的一致性。人們對於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認識的深化,既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又是以經濟力量的競爭、抗衡、較量的變化為背景。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的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就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經營理念,如“鞍鋼憲法”、大慶“鐵人精神”等,當時雖未冠之以企業文化的概念,但實際上發揮著企業文化的價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後來,隨著人們對精神激勵作用的客觀認識和對物質激勵手段的運用,人們迅速從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覺醒過來,這些“企業文世化”也由於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而逐漸衰落。從20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引進外資、國外先

  進技術和管理的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國的企業中。一時間,許多企業都風起雲湧地搞起了企業文化,在全國掀起了企業文化的熱潮。有些企業模仿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衷於搞文藝活動、喊口號、統一服裝、統一標誌,有些企業還直接請廣告公司做CI形象設計,認為這樣就是塑造企業文化。固然這些都是塑造企業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於多數企業忽略了在這些形式下面的內涵和基礎,因此就給人一種誤導,似乎企業文化就是企業開展的文化活動或企業形象設計。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許多在當時企業文化熱中湧現出來的明星企業紛紛如辰星墜落,中國的企業文化熱才逐漸降溫。

  四、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有些物質資源也許會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一種潛在的生產力,無形的資產和財富。企業文化會極大的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只要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兩者同步執行,建設出一套優秀的企業文化來,一定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方華 企業戰略管理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2]劉光明 企業文化[M].北京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張德 企業文化建設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王馳 當代企業文化導論 湖南出版社 2000

  [5]朱國春 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家文化 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企業管理體系
應收賬款風險管理論文
相關知識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範文大全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範文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參考
本科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
自學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怎麼寫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之後能做什麼工作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生求職信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的範文大全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實習報告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