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一、東南亞華人家族企業制度及其管理模式

  1.家族企業制度及其特徵

  家族企業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兩代參與這家公司的經營管理,並且這種兩代銜接的結果,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的利益與目標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家族企業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形式,是以血緣親情關係為最基本的框架,其人員構成主要來自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出資者所有權和經營權緊密結合,決策權與管理權高度集中,其核心特徵是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兩權合一。

  2.東南亞華人家族企業管理模式

  長久以來,由於受到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家本位”的影響,成立之初的東南亞華人企業,普遍採用泛血緣關係的家庭式經營模式,形成了企業組織內“家長制”的等級觀念和職位秩序,並最終形成了企業員工對企業家族式的忠誠與信任、整體利益的一致與緊密的強大凝聚力,這使得企業在初始經營階段便擁有代理成本較低、經營效率高,產權關係較簡單,產權主體相對明確等優點。在有著眾多華人的東南亞國家中,家族制企業是一種普遍而重要的企業組織形態。

  在發展過程中,東南亞華人企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其一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重合。只有所有者家族的成員才能擁有真正的經營管理權。其二是人事安排上的血緣化。其內部的管理運作是憑靠企業所有者和管理者與企業其他內部成員之間存在的“關係”為依據。其三是家長集權式的領導風格。公司大權一般集中在總裁或兩三個高層管理者手中。其四是追求和諧的。受中國文化影響,篤信“和為貴”處世哲學。其五是良好的經營作風。強調公司的內部凝聚力,注重商業道德,非常注重信用。

  二、華人企業制度的文化淵源

  企業經營管理離不開傳統文化,而獨具特色的東南亞華人家族企業制度的形成,自然離不開文化的影響。深入探究其背後的文化淵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這種企業制度。

  1.家國同構。家國同構是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親、宗法關係來統領,存在著嚴格的父權家長制。近代國學大師錢穆曾認為“中國文化全部都從家族觀念上築起”。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家族主義的形成與我國古代政治、社會、經濟的發展形態密切相關。這種以家為本的思想雖歷經社會政治變遷,但綿延至今,其本質未有大的變化,其影響則早已越出鄉村,彌散於整個社會。

  2.泛家族主義。樊江春、臺灣學者楊國樞、劉兆明等詳細研究了這種被稱之為“泛家族主義文化”的特徵及其表現形式,他們認為華人在家族中所集聚的生活經驗、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對其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以至於他們在參與家族以外的組織活動時,往往會自然而然地將家族中的結構形態、關係模式及處事方式推廣、泛化或帶入這些非家族性的團體或組織。費孝通先生曾以“差序格局”的概念形象地描述過這種泛家族主義:“它實際上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絡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這種“差序格局”在以血緣為準則進行權力和遺產分配中得到很好的驗證,層級化的血緣關係使得越往中心的人分配到的權力和財產越多。

  3.信義為先。中國的“家文化”講究“忠”、“孝”、“信”、“義”,這一良好的文化底蘊反映到家族企業的經營哲學中去,就是要誠實守信,即所謂“誠招天下客,譽從心中來”。這一良好的經營作風對華人的創業、守成、發展、獲得事業夥伴和顧客等有相當的幫助。

  三、基於儒家文化視角下的家族企業制度利弊分析

  1.家族企業制度的積極性

  在儒家文化的影響和指導下,東南亞華人家族企業以其獨特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迅速地崛起、發展,並逐步累積成企業特有的精神文化財富,主要體現在:

  1企業價值觀。儒家注重與人交往的“義”,即道義、信義,而輕視功利、私利。這對於企業正確認識創造利潤、財富和社會責任、道義的關係具有調節和引導作用,強調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良知,才能使基業長青。

  2企業管理方式。現代的許多華人企業管理做到以人為本,採取了民主的管理方式,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員工的智慧和責任感,順利貫徹企業決策,實現企業目標。

  3員工的行為模式。儒家提倡“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蘊涵著高度的自身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華人企業以此指導和教育員工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要關心企業,對企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關注社會,心繫國家。儒家思想還注重細節,提倡節約和樸素,以此教育和引導職工,使職工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企業精神。儒家文化高揚“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只有具備頑強的奮鬥精神,就能夠使企業從逆境中擺脫出來,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儒家還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一帆風順時,一定要考慮隱藏著的危機,未雨綢繆,增強企業每一個人的危機感。

  5企業倫理規範。儒家講求倫理,要求每個人要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相應的任務與責任,比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良好的道德規範有利於維護組織的經濟秩序和安定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另外,儒家認為“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人事與天道的和諧。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環境的依賴關係,使企業與社會、自然共生共榮,實現可持續發展。

  2.家族企業制度的侷限性

  東南亞華人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人類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管理資訊化、知識化的挑戰,它的侷限性也逐漸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

  1剛愎自用,獨斷專行。華人家族企業的組織文化普遍採用家長制文化,雖然家族企業在創業之初與企業主獨到的判斷、決策、經驗、膽識是分不開的。但同時家長集權式的領導風格使得企業的經營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強調下屬對自己命令的絕對服從,這使得企業的員工創新意識薄弱,同時也阻礙了管理權的讓位,這種父輩創業人與子輩繼承人之間的持久之戰往往要等到命運之神介入帶走父輩才能結束。

  2企業傾向於“關係治理”。許多家族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不是根源於明確的制度以及完善的機制,而是以血緣、親緣、地緣來確立關係,用關係代替制度的。另一方面,很多企業缺乏明確的制度及完善的機制,在管理上“情大於法”。在家族企業的管理中,關係與身份的二元結構成為了企業有效治理的瓶頸,關係的影響以及股權的封閉使得許多優秀人才無法獲得家族企業主的信任,限制了他們的加盟,同時又因為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外人”缺乏成就感,導致了家族企業人才的頻繁流失,最終不利於家族企業的擴充套件。

  3產權界限模糊。雖然有的家族大企業也設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從表面上看是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但“家”本身概念的模糊性,使公司管理結構與家庭關係交織在一起,從而導致複雜的家族企業管理機制和產權的模糊性。大多數華人家族企業成員之間的產權封閉而模糊,在創業之初,這種產權的模糊並非壞事,反而更有利於促使創業群體同心協力。但當企業規模做大後,這種不明晰的產權與“經濟人”自利的天性就產生了必然的矛盾,不僅容易導致分配上出現問題,並將最終影響企業的穩定和長期發展。

  4所有權結構單一。單純的家族所有權限制了企業對資本市場資金的吸納和利用,無法滿足規模經濟的需要。如印尼的華裔,仍保持著以中小商業為主的格局,中小零售商達20多萬家,佔華裔總數的90%左右,而泰國95%的華資是中小資本,另一方面,儘管近年來華人家族企業也湧現出一批大規模甚至是超大規模的華人企業集團,在亞洲華人經濟和本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但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企業集團相比,其力量相當弱小,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5家族企業傳承面臨衝突。 “子承父業”模式不僅在選擇接班人範圍方面有很大的侷限性,而且容易引發家庭、家族內訌爭奪經營權。同時在子成功繼承父業之後,同樣面臨著少主與老臣衝突。

  6封閉守舊,缺乏創新。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得“小富即安”成為中國平民文化的一個特點。至於創新,基於傳統中華家族文化的家族企業,人們往往缺乏開拓精神和合作意識。其合作的開展主要是在家長或長輩的控制下進行,容易造成“抱殘守缺”,產生封閉型傾向,缺乏創新意識和聯盟意識。

  3.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對於儒家文化影響下的華人家族企業制度,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要客觀地分析儒家的思想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係。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企業制度轉軌以及改組、改制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企業管理模式。儒家思想本身也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它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係也是具有多重性和複雜性的特點。在權衡其利弊的基礎上,把有用的精髓提煉轉化成對企業管理有用的文化財富。

  4.家族企業制度的改革趨向

  縱觀東南亞華人企業的成功與失敗歷程,不難得出,家族企業要想永葆活力,持續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突破“家”的狹隘觀念,實現產權社會化和多元化。1樹立企業社會化的觀念。明確家族內部的產權關係,吸收其他股東人股,增加管理股與技術股,實現企業產權結構的多元化、社會化;2改變子承父業的觀念。通過產權社會化和多元化,稀釋家族股權,實現自然人產權制度向法人產權制度的轉變,實現資本家族化向資本社會化的轉變。

  2淡化家族色彩,實現治理機制創新。1建立並完善企業的董事會制度。董事會應注意吸納外部董事參加。企業的外部董事一般應有技術專家、管理專家、法律專家、市場營銷專家等,以實現知識上相互彌補,資訊上相互補充,從而提高決策的質量;2實行職業經理制度,逐步實現兩權分離;3完善家族制企業的監督機制。減少董事長、經理一人兼任現象,真正實行兩權分離。

  3突破“特殊主義”人際關係模式,實現用人制度創新。1努力提高企業內部家族成員的素質,把握好家族成員在企業中的位置和作用;2重視外部人才的引進;3實行人本主義管理,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企業環境。

  4將儒家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塑造特色。家族企業要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就應對傳統的家族文化去其糟粕,吸其精華,將儒家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塑造有特色的,構築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此外,在企業內部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企業氛圍,鼓勵開拓創新。

企業微博營銷論文
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相關知識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年度最新企業文化建設宣傳語
公司企業文化優秀宣傳語標語
企業文化評估矩陣是什麼
企業文化有哪些意義和價值
什麼是企業文化內涵
管理者的企業文化思考
在企業文化節開幕式上的講話
新員工企業文化演講稿
企業文化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