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教育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護理教育是一個系統,包含學校、學生、教師3個元素。系統的功能由它的組成元素和所處環境決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國內外護理教育方式研討

  在英國,學生年滿15歲便可以選擇接受全國通用執業資格證書教育,一共分為初、中、高三級。學生學習完成後可以申請就業、參加國家高等教育證書學習或升入繼續教育學院與綜合性大學學習。其職業教育教學的內容以實用技能為主,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也大多來自實業界、醫學界和商界等的在職人員,因此教學內容更具有實用性。

  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與培訓VET體系是繼義務教育之後的一種教育與培訓體系,向學生提供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大多數的培訓機構主要是政府管理的TAFE,即技術與繼續教育系統。TAFE學院主要面向高中畢業生,進行二年制的職業教育,它的課程注重實用及專門職業的訓練,設有各級文憑程度的課程,允許學生以不同的程度入學;其班級人數較少,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悉心指導;其課程設定一般預先徵求業內人士的意見,得到業內的認可後方才實施。同時,TAFE還與各綜合性大學有緊密的聯絡,為學生繼續深造鋪平了道路。美國的職業教育以社群學院為主。社群學院實施“2+2”培養模式,即進行二年制的中等職業教育和二年制的高等職業教育。社群學院入學條件較寬、學費低廉、機制靈活;課程設定實用,師資隊伍具有開放性,社群學院的教師大多數都獲得碩士或同等學力,學院除通用課程教師是專職教師外,其餘大多數都是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多由工作一線的人員組成,因此,大都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3]。

  我國護理教育已有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4個層次。在整個體系中,中職護理教育以護理崗位上的基礎護理為核心,高職護理教育則以護理職業崗位群的護理工作為核心,本科則以學術性專業為主。所以就目前來說,我國中職的培養還是以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為目標,如何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十分重要。傳統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形式與當前的護理人才培養目標不融合,反映在學生方面,即所學內容只是自身對某一學科的知識積累,崗位適應性差。所以,課程改革應採取互動滲透方式,讓學生在入學第一年就接觸護理專業課程和臨床見習,從而做到早接觸專業、早接觸臨床[4]。醫學基礎課的課程編排應慎重刪減,以保證護理學生學習臨床專業課時夠用。按照護理程式編排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需要學校教師與臨床護理專家交換意見,共同研究、建立具有護理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

  護理專職教師要求有本科學歷,經過師資培訓和具備3年以上實踐經驗。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加強師資隊伍的法規建設,如崗位制標準建設;2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建立中、青年教師實踐鍛鍊的培訓基地,培訓基地最好是三甲醫院,指導教師最好是具有副主任護師以上資格的臨床護理專家;3建立完善兼職教師隊伍,並與當地或本區域的醫院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臨床護理專家積極來學校授課任教。有條件的學校建設自己的附屬醫院,聘用本院職工到學校任兼職教師。同時,可以定期安排學生假期到醫院見習,以使其更早適應醫院環境。蒐集學生見習反饋意見,在教學中針對臨床見習的缺失部分,有的放矢地更改部分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合理設計教學方法,改革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倡導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啟發、講授與自學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質疑,使學生養成好問的習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於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善於轉變教學方式,提出的問題應該因勢利導,找出學生感興趣的方面,並及時給予其鼓勵和引導。

  應在重視基礎知識考核的前提下,從應用的角度對學生的認識能力、發現能力、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加以測試,利用多種多樣的考核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口試、操作考試、案例分析、見習報告等,給予學生更大的想像和思考空間,以做出最好的回答,從而避免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理論知識、機械重複操作練習的現象。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具備醫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心理素質,並能夠與患者有效溝通。

  緊密結合地區經濟發展趨勢,在為社會輸送合格全日制畢業生的同時,積極進行非全日制教育和在職人員教育,為各類人員提供職業教育機會。同時,根據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開展教學改革科研專案,創新專業發展。加強學制改革,引進西方終生職業技術教育的模式,為職業技術人才提供攻讀專科、本科的機會,從而充分擴大職業技術教育的外延,為高階職業技術人才的成長鋪就一條光輝的道路.

  範文二:護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養

  一、護理人文關懷的現狀

  1.1臨床護理

  就護理的本質而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項綜合藝術,它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為服務物件,非技術性因素與技術因素一樣,都關係到患者的健康。在20世紀70~80年代,西方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護理人文關懷這一概念也被正式提了出來。人文關懷具體到臨床層面,就是“人性化服務”,但人性化服務的理念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中,因為他們對人文關懷的研究起步較早,所以現在無論在醫院還是在社群醫療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都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他們提倡的護理服務理念是“我在為患者工作”,這與國內護士認為“我在為醫院工作”的思想大相徑庭。在國內,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保健及護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界也逐步認識到人性化服務、個性化護理的重要性,整體護理、溫馨病房、社會延續服務等應運而生。但是,臨床上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許多護士被動機械地執行醫囑,臨床護理工作未能充分體現人文關懷。不少醫院要求開展健康教育,但具體到個人執行時,忽視了宣教物件是否聽懂。這與“護理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還有較大的差距,原因在於一是護理觀念沒有真正轉變,工作中還不能做到以人為本;二是醫院護理人員配備不足,中華護理學會曾披露,我國護士短缺至少達一百萬人;我省護理學會的護理管理座談會透露,我省護士至少也缺10萬。這個缺口是根據1978年國家制定的醫生與護理人員1∶2配比來計算的,而發達國家一般在1∶4左右。

  1.2在校學生

  護生是護理隊伍的生力軍,提高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是提高護理人員儲備質量、優化護理人員結構的重要條件。但有研究顯示,醫學生的關懷意識和關懷能力與國外常模比較均偏低。和西方國家相比較,他們在人文關懷方面的教育和研究開展的較早,研究也較成熟;從出生便開始接受宗教,平等自由、同情弱者、尊重他人等宗教信念都可能有助於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在國內,當前醫務界人文精神的缺失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醫療商業化、過分技術化,而忽視了服務物件是“人”這一特點。長期以來社會上重智輕德、重技術輕人文的傾向,使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不能否認老師和學生人文素質薄弱的狀況確實存在,至今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如果要讓人文來把握護理,就應該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

  二、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2.1老師的護理理念未更新

  部分老師未充分認識到護理人文精神在護士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認為護理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只是附屬於醫生,護理操作能過關就行了。這樣培養出來的護士會缺乏一定的職業認同感,會嚴重挫傷以後參加工作的積極性。

  2.2老師人文教育的意識不夠

  課程講授和技能培養雖然是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常用方法,但是遠遠不能體現心理和社會元素。在後期專業課的學習中,有的老師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意識不夠,常常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技能訓練,而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導致專業課教學中存在著人文素質教育的薄弱點。

  2.3以人文學科教學代替人文教育

  學校為了加強人文教育,教學計劃中會增設人文類的課程,如護理導論、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法律法規、人際溝通、護理管理學、文獻檢索與寫作、社會醫學、護理教育學等。但是,從事人文教育課程的老師有的缺乏實踐經驗,不能將醫學知識和人文學知識有機地結合,教學過程僅是人文知識的傳授,而非人文精神的培育,聽起來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樣就得不到學生們的重視,加重了素質教育的薄弱。人文學科教育是人文教育重要的一面,卻不是全部,如果僅僅是開設了人文類的課程而已,那是對教育本身的誤解。

  三、對策

  3.1人文素質培養

  要培育護理人文關懷,護士素質的改善無疑是關鍵環節。護理技能僅僅是護理人文關懷的一小部分,護理教育的特色應是以人文素質培養為主要內容。所以,學校應重視通識課程的開設與管理,在增設人文類課程的同時,更要關注教學質量,以提高護生人文素養,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真正熱愛護理這個職業。

  3.2人文關懷融入專業教學

  改變老師教學理念,倡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人文關懷教育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教學中,從教育目的、課程設定到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過程都應貫穿人文精神的培養,讓學生明確一個其實很簡單的道理:患者不是病,而是人,是有著自己的全部生活經歷和心理體驗的活生生的個人。從而使學校教育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並對臨床有指導作用,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的護理學生,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護理人才。

  3.3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

  護理人文精神最終要落實到護理實踐中,在為“人“服務的過程中體現。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是其實施人文護理的必要條件,這不僅需要護生具備護理技能,還需要具備仁慈博愛的人文精神,高尚的護士人文修養,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護理以人為本。所以,護理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有效途徑。實驗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和實施關懷行為,以達到個體關懷能力的鍛鍊和提升。開展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教學從身邊人、身邊事匯入,突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重視健康教育,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操作過程中,除了以往教學注重動作的準確、熟練外,還要求融入更多人文因素,如問候、解釋、保護隱私、安慰、詢問感受、對操作的滿意度、道謝等。這樣操作練習讓護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逐步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團隊的合作協調能力。臨床見習帶教中的老師應言傳身教。護理學老師肩負著傳播專業知識和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雙重使命,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其思想、言論和行動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只有在充滿人文關懷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人與人的相互關懷,才會堅定護理人文關懷的理念,人文關懷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所以帶教老師要言傳身教,在臨床教學中構建人文關懷氛圍,引起護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化學教育畢業論文
藝術方面博士論文例文
相關知識
關於護理教育畢業論文
護理教育畢業論文
護理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大學地理教育畢業論文
本科物理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地理教育畢業論文範文
護理教育結業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地理學教育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