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課堂提升教學質量主旋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內、課外都發生了許多變化,我們的課堂“熱鬧”了許多。面對“熱鬧”課堂應該清醒地“冷靜”思考: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渠道,在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造就創造型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主陣地,真正和諧的課堂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旋律。
關鍵詞:和諧課堂 提高教學質量 主旋律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自由活動”,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驚歎萬分,然而,我們面對這樣的“熱鬧”應該清醒地“冷靜”思考一下:在這“熱鬧”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呢?和諧的課堂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旋律。
一、建立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渠道,在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造就創造型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數學課堂是實踐的課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在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對話,群體性的表演,單獨性的抽查,都蘊含著豐富的創新教育因素,必須努力營造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頻繁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聚精會神地投入其中的每一步驟,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主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教師合作,與同學配合,使數學課堂成為民主、平等、安全、愉悅的課堂。然而,細心考察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是師生交流不暢通,學生髮言不積極,語言的操練不足量,課堂的氣氛不活躍。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害怕發言,不敢活動,生怕出錯而遭同學恥笑、受老師責罵、被搭檔責怪。所以,大多數同學採取默不作聲、不動神色、緘默不言的態度,並且有不少同學在老師提問的剎那間,焦慮不安,神色慌張,低頭回避,生怕老師叫到自己的名字。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安全感,更無民主、平等、愉悅的感覺而言。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收效會大打折扣,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受到嚴重壓抑。
這種沉悶、不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學生已習慣了老師滿堂灌的教授方式,他們認為,課堂就應該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二是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活動中有過很深刻的失敗經歷,這使得他們猶如驚弓之鳥,不敢動彈,影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三是老師在數學課堂上要求過高,提出的問題已超出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要求,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當然就更談不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了。因此,我們要創設一個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應給學生足夠的情緒安全感,使學生有勇氣應對學習的挑戰。
二、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在課堂結構諸要素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最靈動、最富魅力的一組關係。師生關係和諧,要求師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在課堂上的表現是教師善教、學生樂學,氣氛活躍而適當緊張,不同水準、不同個性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我覺得要讓學生真正主動起來,首先要融化學生心裡的堅冰,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形成積極學習的心理情緒。膽子放開了才能邁出第一步。俗話說“解鈴還需繫鈴人”,學生的心理障礙是教師造成的,還是要由教師來消除,我們必須放下架子採取相應的對策。
1、平時要多接近
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應具有主動性。我班有個膽子十分小的女孩,從不敢抬頭看老師,老師一問話,她就發抖。怎麼消除她心理上的恐懼感,和她成為朋友呢?我嘗試著一點點接近她。課下,我常坐到她旁邊試圖和她聊天。可是,你越想聽她說句話,她就越緊張。這樣試了幾次都不見效。我想出了新辦法,找了兩位女同學在學習上多幫助她。我留心她取得的一切進步,抓住時機在班裡及時表揚她,併發給她我親手繪製的小獎狀。從她臉上浮現出的靦腆的笑容裡我感覺到我們之間距離縮小了,於是,我進一步和她接近。下課,我請她幫我抱作業本,和同學一起發作業本;上學同行的路上我輕輕拉著她的手……漸漸地,我發現她在數學課上能主動舉手要求發言了,我就把簡單的問題留給她,讓她有成功的體驗,幫她樹立自信心和勇氣。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和她在課間能愉快地說笑了。
2、課上要多些微笑
師生關係的和諧程度能夠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裡有話不敢說,那麼這常常是由於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必然會妨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麼,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我給自己提出了要求:要面帶微笑上每一節課,不在課堂上批評學生,不用過多的時間處理不良問題,表揚激勵的語言不離口。這種做法使我和學生在課堂上關係融洽了,由於我的改變,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打消了顧慮,紛紛主動舉手發言。我還讓學生比賽,看誰在課上舉手發言的次數多、誰的發言質量高,課上形成了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關係健康和諧地發展。
3、遇事要有耐心
如果學生的不恰當行為較突出,那麼就需要教師有耐心,付出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我班有一個學生,是個脾氣大、很不服管的孩子。在幾次教育失敗的教訓中我總結出:對待這樣的學生需要根據他的特點,拿出比對別人更多的耐心。因此,在解決問題時,我儘量讓自己說話的語調輕鬆自如,把講道理變成聊天式的談話,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為了使我與他的關係更融洽,我常借書給他看,送給他生日禮物,“帶著優點”去家訪,發動周圍同學幫助他,使他生活在溫暖的群體之中……這樣,我們成了知心朋友,我也取得了他的信任。由此可見,教師要研究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選擇兒童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對兒童實施教育。只有讓孩子樂於接受我們的教育,才能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三、創設和諧的教學過程
1、努力創設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孩子們總是憑著形狀、顏色、聲音和一般感覺來思考事物。” 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去感受事物,他們就覺得無比興奮,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就數學本身而言,是絢麗多姿、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我們的課堂,把它創設成為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去感受數學美、追求數學美。因此,教師不僅要考慮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還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情境,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耳朵豎起來、小嘴巴動起來,說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讓學生在生動和諧的情境中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去捕捉資訊,萌發對數學知識的渴求,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極大興趣。
如教學一年級《統計》一課時,課前教師準備了一段運動會上運動員入場的進行曲放給學生聽,學生馬上來了興致,都搶著說是開運動會時放的音樂。教師趁勢說:“原來今天‘森林運動會’開幕了(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圖),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代表隊參加了比賽?”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都爭著說。教師抓住時機又問:“你還想知道什麼呢?”通過討論交流,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哪個代表隊參加比賽的專案多?”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每個代表隊分別來了多少小動物?”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最後哪個隊得了冠軍?”……教師由此提出了一些統計的要求和做法。顯然,教師創設了一個和諧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去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可親可近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境中展開了對數學問題的探索,不僅學得主動,而且興致盎然。
2、建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個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1)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切有利因素都可作為課程,如果讓學生這股鮮活的力量參與到課程開發中,把一部分課程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形成一種師生共同開發課程的局面,那樣不僅會使課程更加豐富多樣、為學生所喜歡,而且有利於學生全面主動的發展。
(2)師生共同教學。多年來教師習慣於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老師怎樣教,學生就得怎樣學。教學沉悶死板,學生感到壓抑無趣。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打破這種定式,讓學生也參與到“教”的活動中來,讓教學活動“動起來”,師生互為補充。
(3)師生共同評價。長期以來,忽視學生評價的單向評價方式不僅不利於老師全面瞭解學生、及時調整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而且還讓學生失去了一個認識自我和互相學習的機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堅持讓學生平等地參與進來,實行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達到師生共同發展的效果。通過自評能讓學生們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查詢不足,努力改進。小組學生集體評議,可以補充自評時的不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同時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可以學會客觀地評價別人,欣賞別人的優點,學人之長補己之短。而師評則可以作為自評、互補的有效補充,更明確地指出學生應發揚的優點和需努力改進的不足之處。這樣三結合的評價方式更客觀、更全面,學生樂於參與也樂於接受。此外,我還組織學生評價老師,讓學生通過“老師,我喜歡……”、“老師,我不喜歡……”、“老師,我希望……”等幾個題目暢所欲言,大膽地對老師提出要求、做出評價,通過評師使老師得到一些資訊反饋,以便調整工作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這樣也提高了學生們的民主意識,促進了師生關係的和諧發展。
3、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1)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主要是學生個體的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要在引導每個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合作,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向對方學習、向優秀學生學習。因為生生之間年齡、心理水平相近,消除了學生的恐懼心理,此時交往最放鬆;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爭論中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依據一定目的,把握關鍵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用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去“閉塞”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即使學生的發言不完整、不周密,教師也不宜匆忙打斷,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截斷他們的思維活動。當學生能暢所欲言時,就有可能突破思維習慣、有所創見,並進一步使教師得到某些啟發,修正事先不確切、不完善的認識,調整預案,使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
為了切實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在回答問題時,我往往採取“學習小組共同答題”的方法,讓每一位小組成員充分發言,各自發表見解,又相互補充意見。課堂上不只有回答問題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還有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形成了一種教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教教師的學習氛圍,使聽和說的訓練比較好地落到了實處,還培養和發展了學生合作的學習能力,更有利於實現讓全體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的目的。
(2)師生換位。老師當學生,就是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學。老師當學生,實際還是老師,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學習,況且學生的見解常會啟發老師。所以,老師要放下架子,誠心誠意當學生。那麼,教師要以學習者的身份,以指導學生為主,以真實虛心的態度來換位,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其次是學生當老師。學生當老師絕不應做老師的“傀儡”。作為老師,要啟發,不要代替;要多放手,少控制;要多鼓勵,少批評;要給學生以主動權、選擇權,體驗成功,建立自信心。
和諧是一種美,和諧是一種藝術。和諧教育是真、善、美的統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讓學生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接受教育,讓和諧課堂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旋律。
站在戰略高度探究教學實效
新課程如何應對課堂教學
關鍵詞:和諧課堂 提高教學質量 主旋律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自由活動”,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驚歎萬分,然而,我們面對這樣的“熱鬧”應該清醒地“冷靜”思考一下:在這“熱鬧”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呢?和諧的課堂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旋律。
一、建立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在課堂結構諸要素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最靈動、最富魅力的一組關係。師生關係和諧,要求師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在課堂上的表現是教師善教、學生樂學,氣氛活躍而適當緊張,不同水準、不同個性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我覺得要讓學生真正主動起來,首先要融化學生心裡的堅冰,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形成積極學習的心理情緒。膽子放開了才能邁出第一步。俗話說“解鈴還需繫鈴人”,學生的心理障礙是教師造成的,還是要由教師來消除,我們必須放下架子採取相應的對策。
1、平時要多接近
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應具有主動性。我班有個膽子十分小的女孩,從不敢抬頭看老師,老師一問話,她就發抖。怎麼消除她心理上的恐懼感,和她成為朋友呢?我嘗試著一點點接近她。課下,我常坐到她旁邊試圖和她聊天。可是,你越想聽她說句話,她就越緊張。這樣試了幾次都不見效。我想出了新辦法,找了兩位女同學在學習上多幫助她。我留心她取得的一切進步,抓住時機在班裡及時表揚她,併發給她我親手繪製的小獎狀。從她臉上浮現出的靦腆的笑容裡我感覺到我們之間距離縮小了,於是,我進一步和她接近。下課,我請她幫我抱作業本,和同學一起發作業本;上學同行的路上我輕輕拉著她的手……漸漸地,我發現她在數學課上能主動舉手要求發言了,我就把簡單的問題留給她,讓她有成功的體驗,幫她樹立自信心和勇氣。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和她在課間能愉快地說笑了。
2、課上要多些微笑
師生關係的和諧程度能夠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裡有話不敢說,那麼這常常是由於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必然會妨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麼,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我給自己提出了要求:要面帶微笑上每一節課,不在課堂上批評學生,不用過多的時間處理不良問題,表揚激勵的語言不離口。這種做法使我和學生在課堂上關係融洽了,由於我的改變,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打消了顧慮,紛紛主動舉手發言。我還讓學生比賽,看誰在課上舉手發言的次數多、誰的發言質量高,課上形成了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關係健康和諧地發展。
3、遇事要有耐心
如果學生的不恰當行為較突出,那麼就需要教師有耐心,付出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我班有一個學生,是個脾氣大、很不服管的孩子。在幾次教育失敗的教訓中我總結出:對待這樣的學生需要根據他的特點,拿出比對別人更多的耐心。因此,在解決問題時,我儘量讓自己說話的語調輕鬆自如,把講道理變成聊天式的談話,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為了使我與他的關係更融洽,我常借書給他看,送給他生日禮物,“帶著優點”去家訪,發動周圍同學幫助他,使他生活在溫暖的群體之中……這樣,我們成了知心朋友,我也取得了他的信任。由此可見,教師要研究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選擇兒童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對兒童實施教育。只有讓孩子樂於接受我們的教育,才能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三、創設和諧的教學過程
1、努力創設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孩子們總是憑著形狀、顏色、聲音和一般感覺來思考事物。” 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去感受事物,他們就覺得無比興奮,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就數學本身而言,是絢麗多姿、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我們的課堂,把它創設成為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去感受數學美、追求數學美。因此,教師不僅要考慮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還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情境,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耳朵豎起來、小嘴巴動起來,說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讓學生在生動和諧的情境中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去捕捉資訊,萌發對數學知識的渴求,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極大興趣。
如教學一年級《統計》一課時,課前教師準備了一段運動會上運動員入場的進行曲放給學生聽,學生馬上來了興致,都搶著說是開運動會時放的音樂。教師趁勢說:“原來今天‘森林運動會’開幕了(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圖),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代表隊參加了比賽?”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都爭著說。教師抓住時機又問:“你還想知道什麼呢?”通過討論交流,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哪個代表隊參加比賽的專案多?”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每個代表隊分別來了多少小動物?”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最後哪個隊得了冠軍?”……教師由此提出了一些統計的要求和做法。顯然,教師創設了一個和諧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去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可親可近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境中展開了對數學問題的探索,不僅學得主動,而且興致盎然。
2、建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個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1)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切有利因素都可作為課程,如果讓學生這股鮮活的力量參與到課程開發中,把一部分課程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形成一種師生共同開發課程的局面,那樣不僅會使課程更加豐富多樣、為學生所喜歡,而且有利於學生全面主動的發展。
(2)師生共同教學。多年來教師習慣於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老師怎樣教,學生就得怎樣學。教學沉悶死板,學生感到壓抑無趣。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打破這種定式,讓學生也參與到“教”的活動中來,讓教學活動“動起來”,師生互為補充。
(3)師生共同評價。長期以來,忽視學生評價的單向評價方式不僅不利於老師全面瞭解學生、及時調整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而且還讓學生失去了一個認識自我和互相學習的機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堅持讓學生平等地參與進來,實行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達到師生共同發展的效果。通過自評能讓學生們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查詢不足,努力改進。小組學生集體評議,可以補充自評時的不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同時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可以學會客觀地評價別人,欣賞別人的優點,學人之長補己之短。而師評則可以作為自評、互補的有效補充,更明確地指出學生應發揚的優點和需努力改進的不足之處。這樣三結合的評價方式更客觀、更全面,學生樂於參與也樂於接受。此外,我還組織學生評價老師,讓學生通過“老師,我喜歡……”、“老師,我不喜歡……”、“老師,我希望……”等幾個題目暢所欲言,大膽地對老師提出要求、做出評價,通過評師使老師得到一些資訊反饋,以便調整工作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這樣也提高了學生們的民主意識,促進了師生關係的和諧發展。
3、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1)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主要是學生個體的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要在引導每個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合作,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向對方學習、向優秀學生學習。因為生生之間年齡、心理水平相近,消除了學生的恐懼心理,此時交往最放鬆;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爭論中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依據一定目的,把握關鍵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用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去“閉塞”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即使學生的發言不完整、不周密,教師也不宜匆忙打斷,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截斷他們的思維活動。當學生能暢所欲言時,就有可能突破思維習慣、有所創見,並進一步使教師得到某些啟發,修正事先不確切、不完善的認識,調整預案,使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
為了切實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在回答問題時,我往往採取“學習小組共同答題”的方法,讓每一位小組成員充分發言,各自發表見解,又相互補充意見。課堂上不只有回答問題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還有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形成了一種教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教教師的學習氛圍,使聽和說的訓練比較好地落到了實處,還培養和發展了學生合作的學習能力,更有利於實現讓全體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的目的。
(2)師生換位。老師當學生,就是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學。老師當學生,實際還是老師,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學習,況且學生的見解常會啟發老師。所以,老師要放下架子,誠心誠意當學生。那麼,教師要以學習者的身份,以指導學生為主,以真實虛心的態度來換位,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其次是學生當老師。學生當老師絕不應做老師的“傀儡”。作為老師,要啟發,不要代替;要多放手,少控制;要多鼓勵,少批評;要給學生以主動權、選擇權,體驗成功,建立自信心。
和諧是一種美,和諧是一種藝術。和諧教育是真、善、美的統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讓學生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接受教育,讓和諧課堂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旋律。
新課程如何應對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