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學的相關論文範文
微表情是心理學名詞,是指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微表情心理學的相關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表情心理學的相關論文篇一:《淺析微表情》
摘要:不論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有一點是相似無疑的,那就是我們的身邊從不乏謊言。本文以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在新聞釋出會上的表現為例,討論微表情研究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表情,心理學,應用社會心理學,鐵道部,高鐵事件,說謊,《lie to me》,真相。
2011年7月23日D301次高鐵列車行駛至溫州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35人死亡,210人受傷的嚴重事故。
7月25日,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代表鐵道部召開新聞釋出會,在其中語出驚人,會後網路傳言沸沸揚揚。但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王的話幾句真幾句假?下文參考以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組長姜振宇的微表情分析,來探討王在此次釋出會中的“小動作”。
什麼是“微表情”呢?微表情屬於新興的心理學名詞,是內心掩飾的不自覺表露。顧名思義,微表情的動作幅度及持續時間都很小,甚至有的只會閃現1/25秒的時間。雖然這種下意識的表情動作只出現在一瞬間,卻很容易暴露人們極力掩飾的情緒或真相。
人類屬於社會性動物,從出生起就在不斷地嗅探及體會這個社會。這個過程心理學稱作社會認知。社會認知是指對事件或他人整個的認識和推理過程。主要分為社會知覺,社會印象,社會歸因三個階段。不幸的是,謊言在整個社會認知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劇《lie to me》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一般人在每十分鐘的談話裡就有三句謊言。欣慰的是,大多數謊言中並無明顯敵意。 下面轉回新聞釋出會,在開始之前,王勇平先鞠了一躬,隨後坐下。正式開始後又站起,詢問要不要站著說。但此時,他的表情發生了細微的變化。首先,皺眉紋,左側眉頭略有上揚;上眼瞼提升。臉頰隆起,有鼻脣溝,嘴角輕微向兩側後方拉開證明有上脣提升和顴大肌運動。但是在笑容中,上半臉的眼睛周圍特徵有效性優先級別更高通常理解為更難偽裝,所以這樣的表情形態缺少了笑容的必要形態特徵,說明這是試圖表達友善和誠懇的偽裝笑容,結合上半臉形態特徵,可判斷實為恐懼類表情。但是他為什麼會恐懼呢?且看下面,“並非對著大家說的,而是麥克風收音效果:一個要我坐下說,一個要我站起來說那麼我就站起來說,好嗎?”在這句表述的同時,臉上保持剛才的恐懼類強制笑容,在言語結尾,將雙手背後。但是其雙手拘束,屬於凍結反應,原始意義在於減少肢體擴張面積和無謂的運動,試圖保護自己,且此動作還有表示疏離感或排斥感,對映負面情緒,是不自在的一種表現。
他為什麼會不自在呢?一個要站著講,一個要坐下說,這種被指揮擺弄的刺激源,讓他產生了自尊意識,但迫於當前事件情境,一方面要完成釋出會,一方面又確實害怕失去對事態的控制,心存恐懼,所以才會不自在。這裡也說明了他之前的恐懼來源。
在回答第一個記者提問前,問題是為何事故還在調查中就處理了三個鐵路局官員,此次事故後,還是對高鐵有信心,這信心從何而來?整理了話筒,梳理頭髮。過程中意識有要插話,立刻改面部表情為笑容,隨後又馬上恢復嚴肅表情。通過這種快速的表情變換反應,可知其外在表現主要由思維進行理智控制。因為基於情緒的差異較大的表情不可能實現如此快速的變換。在此次釋出會上,他要求自己呈現出禮貌、客氣、平和,做到善待媒體。
在回答掩埋車體的質疑時,他說道“車體為什麼掩埋?其實我今天下飛機的時候,接機的同志說,在網上面已經看到有這樣的資訊,在此之前因為我在飛機上還沒有掌握到。” 此時皺眉,眼瞼閉合,上脣提升。這樣的情態,既表達了否定的厭惡感,也表露出了困惑:怎麼會有這麼低階的事情發生?
他接著說道:“我也問他,怎麼會發生這麼愚蠢的問題呢?這麼一個舉世都知道的事故,難道能夠淹沒的了嗎” 自行提問結束後,表情出現異常變化。皺眉減輕,眼瞼閉合程度減輕,右側嘴角翹起,下脣緊閉、向外凸出。這個明顯的變化,對映其內心對自己的回答內容給予肯定。
“他告訴我,不是想掩埋。事實上這個事故是無法掩埋的”然後又是一個與上句結束後如出一轍的表情。
“我們已經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傳遞這方面的„事情。但是掩埋,後來他們做這樣的解釋:因為當時,在現場搶險的情況,環境非常複雜,下面是一個泥潭,施展開來很不方便,還要對其他的車體進行處理,所以他把這個車頭埋在下面,蓋上土,主要是便於搶險。目前,他的解釋理由是這樣。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相信大家到現在仍然記得這段話,此句一出,立刻火爆網路。但可能很少人會留意到王在說這段話時忽然增加的一系列下意識的動作。
因為當時——出現握拳做捶桌狀動作,此舉為增強表意效果
在現場搶險——出現右手食指指點動作,此舉強調給資訊接收者,“你要知道!”
下面是一個泥潭——出現雙眉高挑表情形態,用於表達說、聽雙方之間的默契,表意為“你應該知道!”
還要對其他的車體進行處理——再次出現右手食指指點動作。
所以他把這個車頭埋在下面——連續用雙手配合表意,強調“掩埋”的動作 至於你信不信——出現手掌彎曲,做出用手指為鋒,向下切的動作,此舉是謹慎商討並對自己所言內容有掌控感的手部動作。
我反正信了——出現了挺直脊柱和頸椎,使軀幹和頭顱抬起成豎直狀態,此舉屬於領地反應,表達強烈自我認同,以及對可能的質疑持疏離與俯視態度。
在這裡,王使用了一連串動作及表情用來強調他的話,《lie to me》的主人公 lightman說過,一個人說話時,突增一系列肢體語言,說明他在說謊,從一方面來講,他是在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使對方相信他的話,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的一個表現。
至此,可以看出,“我反正信了”這句話的諷刺意味不僅在於此話本身,更在於,不僅是別人不信,連他自己都不信!
綜上所述,雖然王勇平在記者會之後一度流露得意之態,殊不知,稍有對微表情有所研究的人士都可看出其自始至終紕漏百出,謊話連篇。
經研究發現,和人的面部表情變化保持較密切和較穩定聯絡的面部肌肉大體上分為三個區域:額眉區,眼、瞼區,鼻、頰、口脣區。很多情況下我們輕微的表情變化並非主觀所能控制。“微表情”一閃而過,甚至是清醒的做表情的人和觀察者都察覺不到。但是人的大腦依然會受其影響,改變他人對錶情的理解。例如某人很自然表露“高興”的表情,其間有“嗤笑”的微表情閃現,即使觀察者沒有察覺到,仍會更傾向於認為這個面孔是不可信的。
結束語: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謊言的世界,揭謊與說謊,相生相剋,永無停歇。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微表情熱潮。但是,有一點是無疑的,也就是謊言總會有揭穿的一天,無論其看上去多麼完美,因為真相,只有一個!
參考文獻:《微表情》 鳳凰出版社 作者:姜振宇 2011年8月1日版
微表情心理學的相關論文篇二:《探討微表情在人質談判中的應用》
摘要:人質談判是一項風險高,策略性強的工作。在人質談判過程中,談判人員可以根據劫持者通過微表情所傳達的資訊來確定劫持者所提出的要求的可信度;可以通過劫持者的微表情來判斷劫持者的心理活動的變化;同時,還可以自身通過運用微表情來營造出對自己有利的氛圍。總而言之,談判人員可以綜合運用微表情來提高談判的成功機率。
關鍵詞:微表情;人質談判;劫持者;談判人員
劫持人質犯罪是指劫持者公開的侵犯一人或多人的人身自由權,並以殺死、傷害或繼續扣押人質相威脅,強迫第三方或人質做或不做某種行為,以滿足其某種需求的行為。這在我國屬於一項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在處理劫持人質案件的工作中,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通過人質談判進行妥善解決,人質談判不僅僅是風險性很高,而且也有很強的策略性,這就要求談判人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準確的瞭解劫持者的需求,然後迅速制定適合劫持者的談判策略,有的放矢,提高談判成功的機率。在談判中,談判人員可以根據現場劫持者劫持的方式,提出的要求,或通過提前瞭解劫持者的生活背景等方面綜合判斷其的真正需求。在這種突發狀況下,情緒激動的劫持者的真實想法就會不由自主的通過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如果談判人員可以直接或間接的觀察到劫持者的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那麼就可以根據劫持者的面部表情的變化或肢體語言來幫助判斷劫持者的實際需求。在這裡,我想主要談一談如何利用面部微表情提高談判成功的機率。
一、如何通過微表情判斷劫持者的心理需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比通過大量實驗研究,得出結論,一個資訊要完整的傳遞給對方,55%依靠的是面部表情。然而一個人的面部不僅僅是隻有耳、眉、眼、鼻、口這五官,還有額頭、臉頰、下巴等部位。
1、多變的眉毛
眉毛是顯示人內心情緒的一個重要部位,它的每一次變化,都代表著一次心境的變化。眉毛可以有很多變化,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眉毛可以做出20多種不同的變化,來表現人內心不同的情感。在人質談判中,當劫持者的將眉毛皺起,就表明他已經產生了恐懼心理;當他的雙眉上揚,並且擠在一起,也是表示一種恐懼的心理;當劫持者將眉毛倒立時,就表示其極其的憤怒,比如在談判過程中發現談判人員根本沒有完成其要求的行為,只是在一味的拖延時間,感覺自己沒有受到重視,或者覺得自己的需求不能被滿足,就有可能出現倒豎眉的表情;當劫持者的眉毛抬高,就表示其內心非常的驚訝,比如現場出現了出乎他意料的人或者是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是他內心產生了極大的觸動。
2、內心世界的視窗――眼睛
眼睛是人最誠實的部位之一,因為眼部肌肉為了保護眼睛免受外部的傷害刺激,具有很強的反射性。FBI的人質談判專家加里・內斯納在1982年參與的一起案件中,一名毒販劫持了自己妹妹的兩個孩子乘火車運毒,當開始與毒販談判時,毒販只說想要一輛汽車,就沒有再說其他任何要求了。但是隨著談判的進行,內斯納發現毒販的眼睛左右轉動,眼神輕飄,於是他猜想毒販可能是有顧慮,在隨後的談判中,內斯納開始針對毒販可能存在的顧慮與其進行談判,隨後,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他擔心投降後,警方會殺了他,內斯納承諾可以保證他的安全。最後,在得到多次保證後,毒販終於投降,談判取得勝利。
3、誠實的鼻子
鼻子的運動空間十分的狹小,因此鼻子在運動少的同時,也決定了它不善於偽裝,更不易偽裝,鼻子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時最為直接的。在人質談判中,當劫持者的鼻子緊縮,就是內心非常的憤怒;當劫持者鼻頭冒汗時,表示其內心的緊張或者表示劫持者的要求非常的緊急;當劫持者的鼻孔張大時,通常表示其在抑制情緒,如需求被滿足的激動,也可能是內心極度的不滿。鼻子是五官中最缺乏運動的部位,鼻子的情緒表達也都是比比較隱蔽的,在緊張的談判過程中,就要求談判人員更加的耐心和更為細緻的觀察。
4、嘴巴上的祕密
嘴巴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口形上,嘴脣的曲線變化可以很直接的暴露內心的活動。在談判中,談判人員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的方式與劫持者進行交談,因此,嘴巴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部位。在人質談判過程中,當劫持者出現咬緊牙關的動作,就表示其對談判人員所說的某句話產生了懷疑,甚至認定談判人員所說的某句話是假的;如果在談判過程中,劫持者在說某句話之前忽然清嗓子或者在說某句話的時候忽然變聲調,就表示其對自己所說的沒有信心,或者是對自己所提的要求沒有信心。
二、在人質談判工作中應用微表情的意義
通過運用微表情的識別,使談判人員能夠快速準確的的掌握劫持者的真實需求。需求的存在是談判產生的前提條件,需求得到滿足是談判的最終目的,商業談判是這樣,人中談判亦是如此。不論是不折不撓,還是委曲求全,不論是開誠佈公,還是暗度陳倉,一切做法的最終目的和產生的基礎都是需求。在談判中,能夠熟練的運用微表情的識別工作,就有助於談判人員迅速準確的掌握劫持者的需求,以及及時應對因為突發狀況所導致的劫持者的需求的變化。
在談判中運用微表情的識別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談判人員自身可以主動的通過表現微表情,在無形中傳遞給劫持者自己想表達的資訊或者這是想營造的氛圍。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通常人們更喜歡和那些睜大眼睛的人進行交談,因此,當談判人員在談判過程中刻意的睜大眼睛,就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劫持者一個訊號,使劫持者感到自己被尊重,這樣更加容易促進談判的順利進行。
人質談判的成功,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談判之前,要了解劫持者的生活背景,還要對劫持案件進行了解,在談判過程中,通過語言的交流和劫持者通過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所傳達出來的內心活動,迅速準確的判斷其真正的需求,還可以根據劫持者的微表情,隨時準備應對謹慎多變的劫持者,不僅如此,談判人員還可以通過微表情來傳達營造出有利於談判成功的氛圍。只有諸多環節的緊密結合,才能加大談判成功的機率。
參考文獻
[1]孔萍,鄭芳芳,智世勇.淺議人質談判中如何確定劫持者的心理需要.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
[2]楊超.FBI談判術.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2
[3]李娟娟.FBI談判術.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
[4]文捷.微表情讀臉學.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微表情心理學的相關論文篇三:《試論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應用》
摘 要 微表情是不受思維控制,持續時間短暫或肌肉收縮不充分的表情,其對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實際意義。本文深入分析微表情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針對微表情在公安工作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資料庫技術與微表情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 微表情 資料庫 偵查訊問
微表情,也叫面孔微反應,是指人們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二十五分之一秒到五分之一秒內,不由自主表現出的不受思維控制的瞬間真實反應。一個人,可能因為知識、閱歷、能力的原因,能夠在內心波濤洶湧的時候做到面不改色,他也許很會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但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因為微表情是面部肌肉不充分收縮而產生的,它作為微反應的一種,是人類經過長期進化而遺傳、繼承下來的,是人類實現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應。將微表情應用到偵查審訊中,能夠幫助我們判定他人說法與想法是否一致,從而使我們的判斷更加準確有效,具有廣泛的實際意義。
一、微表情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最近幾年風靡全球的美劇《Lie to me》就是以研究微表情為題材,其靈感來源於行為學家Paul Ekma博士的真實研究。雖然微表情是一個積極有效的輔助判斷工具,但由於一定的複雜性,其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卻差距較大。
早在1872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就發表《人類與動物的表情》一書,在書中他第一次對人類表情進行了研究。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Ekman受此啟發開始了對人類微表情的研究。之後,Ekman與Friesen圍繞人的面部肌肉群對錶情的控制進行研究,並進行了深入的技術開發,並於1978年釋出了“面部行為程式碼系統Facs”,該系統在2002年進行升級後對錶情的捕捉準確率高達90%。在美國,目前針對微表情的研究已經應用到國家安全、司法系統、醫學臨床和政治選舉等領域。
雖然微表情在國外很早就有深入的研究並現已有廣泛的應用,然而在中國,直到2009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付小蘭才在國內率先對微表情展開研究。近幾年,中國政法大學的姜振宇老師針對心理應激微反應測試展開研究,併成立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2012年8月20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與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資訊中心對雙方合作開展的心理應激微反應研究進行了階段性總結,決定將研究按計劃推進到第二階段,即專家介入實戰進行現場指導階段。至此,微表情的研究應用才慢慢進入司法領域。
二、微表情在案件偵查中的實際應用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微表情測謊與cps多道心理測試的結果已有初步應用,可以作為偵查人員偵查過程中的偵查導向。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研製出第一臺測謊儀之後。截至目前,我國已在北京,上海,雲南等二十幾個省市的司法機關配置了各種型別的心理測試儀100多臺,總計辦案達1000餘起。在海關、大型活動安檢等工作中,許多經驗豐富的老民警已將微表情技術運用於其中,他們可以通過被檢查人員的非常規言行舉止來判斷此人是否可疑。在偵查審訊中,大多數民警可能會根據自己的直覺來對犯罪嫌疑人的言行做一個主觀的判斷,其實這也是潛意識裡的微表情技術應用,只不過未經過專門訓練的基層民警對微表情的運用不熟練、不繫統、不夠準確。
隨著21世紀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形勢越來越複雜,面對逐漸增多的高智商犯罪,所需基層辦案民警的業務水平也不斷提高。在偵查訊問、詢問工作中,很多案件無法偵破並不是辦案民警不盡力或專業素養不夠,而是他們過多關注可以偽裝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語言方面,卻忽略了比這些更可靠的微表情研究。審訊的過程其實就是公安民警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心理博弈的過程,如何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識破謊言,使他們自願的說出真實情況,這是所有辦案民警共同的難題。而正確使用微表情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決這種問題。筆者認為,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如何將微表情技術應用到審訊中的關鍵點在於如何將其廣泛的推廣到基層公安工作中。
三、微表情應用到公安實際中的對策研究
一 資料庫技術與微表情結合的創新思路
隨著人們對微表情的認識逐漸深入,如何將微表情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基層公安工作中,已成為專家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大膽提出將資料庫技術與微表情結合起來,建立一個方便廣大基層民警學習並使用微表情技術的現代化應用工具。人的面部有43塊肌肉,而這些肌肉又被分為若干個運動單元,簡稱為AU,把每個運動單元――AU+數字即其編號作為資料庫中微表情關係模型的鍵,由此可以高效快捷的找到相對應的表情及其可能的含義。另外,由於應用運動單元來查詢過於困難和繁瑣,我們在資料庫中提供了通過面部器官的運動狀態來查詢的功能,即以面部器官的運動狀態作為查詢關係模型中的主鍵,AU編號作為其中的外來鍵,連線資料與查詢兩張表,同時,為了讓更多無基礎的民警也可以享受這項技術的成果,我們也會編寫一個可供使用者學習與測試的應用軟體,使得廣大基層人員通過系統地學習,即可完美地使用查詢功能。
二資料庫技術對微表情的推廣及應用
目前,如上文所提,微表情測謊技術只能作為輔助調查方法應用於司法實踐,僅能作為偵查人員偵查過程中的偵查導向。即便這樣,測謊技術也能在司法實踐中發揮不小的作用,比如在審查過程中,已有的證據證明力不足,可以將微表情測謊結果有限的使用於有效證據的發掘和判斷上;再如,用來輔助考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陳述以及證人證言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對於近來越來越讓人感到棘手的高智商犯罪的審查有巨大的作用,此類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本身的特殊性,犯罪分子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受過某種專業技能訓練,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部分此類案件的調查中,此類犯罪分子嚴密的邏輯思維對於虛假證據的編造往往讓辦案人員無從下手,同時部分高智商犯罪分子對於訴訟過程的高度熟悉,更讓其有空子可鑽,給辦案造成了困難。而微表情這種“稍縱即逝”難以控制的面部變化卻能“出賣”犯罪分子的內心思想,給辦案人員提供突破口。
雖然微表情技術有如此之多的應用,但與公安的技偵部門的專業技偵人員一樣,微表情技術的應用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因此微表情技術侷限於極少部分的專業技術人員才能有效準確地使用該技術,所以一個短期高效的培訓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將資料庫技術與微表情技術結合起來可以極大程度的改善這種現狀。
以微表情及相關資訊構建的資料庫,並沒有將高深的理論展示給使用者,而是通過大量的資料分析,運用概率統計學,將各種微表情的含義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這不僅降低了微表情技術使用的難度,而且不容易造成錯誤的認識。因此,這種方法所具備的高效性,準確性是不可否認的,對於微表情技術使用的侷限性也就迎刃而解。它不僅使專業技術人員更加方便快捷的運用微表情,更重要的是,讓廣大基層民警也能運用此技術,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四、構建以微表情資料庫應用系統為基礎的培訓機制
在美國,測謊技術已經應用於司法實踐當中,他們對於專業測謊人員的培訓也是十分嚴格。據有關資料,美國的專業測謊人員必須在專門的測謊學校中接受六個月以上的專門培訓,並且在測謊專家的指導下完成150個以上的測謊案例才能獲得相關證書從事測謊工作。在另一個承認測謊結果為有效證據的國家―日本,則對測謊人員有著更加嚴格的學位要求,具有心理學碩士學位才能作為測謊人員的候選人,經過後續的一系列專業培訓和實習才能成為正式的測謊人員。而我國沒有一個成文的標準和實際的操作規範,因此對專業人員的培訓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偵查、訊問的專業知識和微表情理論的學習與結合
由於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所應用的微表情理論和物件與其他學術研究機構研究的有所不同。因此在培訓這方面人才時需要更加註重偵查、訊問相關專業知識和微表情理論知識相結合。對於偵查、訊問的相關知識筆者在此不多贅述,僅針對微表情理論知識的培訓提一些看法。目前微表情測謊最為廣泛且有效的訓練方法便是由微表情“鼻祖”美國的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於2002年釋出的“METT”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該工具包含前測、訓練、練習、複習和後測五個部分,能夠有效的測量未受訓練的人的微表情識別能力,並且給予其適當的訓練及複習。經研究“METT”提供的訓練能在1.5小時內提高人識別微表情的能力,且訓練效果能持續較長時間。經過“METT”的訓練並擁有一定的微表情識別能力後再以“METT”配合該微表情資料庫熟悉常見微表情的特徵和其所代表的心理狀態,能讓受訓人員在辦案過程中針對各種微表情迅速瞭解嫌疑人的心理,並能以此制定下一步的訊問計劃,尋找突破口。
二注重訊問提綱的制定和“刺激源”的合理選擇與應用
真表情與假表情的關鍵區別就在於是思維控制的還是情緒引發的。現有的研究發現情緒的產生來自人們遇到的刺激與自己的主觀預期人類根據自己的思維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的判斷不符。所以,偵查人員在制定訊問提綱時就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問題,通過問題找到被訊問人的主觀預期。在能夠確定或者假設被訊問人的主觀預期後,進而通過一些問題或者措施播放相關視訊錄音,展示相關照片,甚至找體型相似的人佯裝其共犯等等製造刺激源引導他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微表情反應,通過”刺激源”與微表情反應的邏輯關係來驗證偵查人員的推測。比如在對犯罪嫌疑人的訊問中,如果對犯罪嫌疑人展示某項證據後,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表情是眉毛上揚,眼睛瞪大,牙齒上下分離典型的驚訝的表情特徵,但是如果這三個反應持續了一秒以上,那就說明這個表情是犯罪嫌疑人故意偽裝的,那麼此項證據很有可能就是假的,此時偵查人員就可以進一步分析犯罪嫌疑人偽造這項證據的目的,找出犯罪嫌疑人想掩蓋的犯罪事實。
三建立“應用+反饋”的培訓模式
所謂“應用+反饋”的培訓模式,就是在培訓甚至實戰應用中詳細記錄每一次的訊問提綱和被訊問人的微表情反應,整理後反饋給相關技術人員,篩選重要的資料加以分類然後擴充到現有的資料庫中,該種模式有助於瞭解一些微表情的特定反應和含義。資料庫技術與微表情結合在我國的偵查訊問中目前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然而我國地大物博,有56個民族,80種以上的語言,其中漢語的方言就分為七大種,數十小種,各地方的風俗習慣又有所不同,同時現在的犯罪呈現地域性強、跨地域性廣的特點,因此在實戰應用中建立“應用+反饋”的模式對於擴充針對的實戰應用的資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四組織交流研討並加大宣傳
許多老民警在職多年,接觸了眾多形形色色的人和案子,早已無意識的積累了許多該方面的經驗和方法,養成了十分“毒辣”的眼睛。因此,定期組織富有訊問經驗和看人經驗的老民警與從事微表情測謊的專業民警進行交流探討,有利於專業民警的理論知識和公安實際應用相結合,並有利於對現有微表情資料庫的補充和功能的拓展。
五、結論
將資料庫技術與微表情的應用相結合,建立微表情資料庫應用系統,不僅將微表情資訊進行了規範統一,同時為公安司法工作人員全面系統掌握微表情技術提供了方便,可以有力地促進微表情技術在公安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姜振宇.微表情――如何識別他人臉面真假.鳳凰出版社.2012.
[2]李冬雪.測謊技術實踐應用調查報告.遼寧師範大學.2012.
有關變態心理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