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_鄉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感悟
兒童的心理健康一定要時刻留意。鄉村初中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尤其要注意。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鄉村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鄉村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篇1
從8月10日至8月17日,我參加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短短的7天培訓轉眼就結束了。回顧培訓期間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真的要對本次培訓活動說聲謝謝,感謝國家及省教育廳對農村教師的重視,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機會,能參加短期培訓,感謝繼續教育領導及老師們。在他們的精心安排下,讓我們這些來自於農村的老師得以與眾多專家、學者、省內外教育心理學界權威人士面對面地座談,傾聽他們對初中心裡健康教育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先進心理輔導教學思想方法;我想本次培訓也一定會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縱觀本次培訓活動安排,既有發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的理論培訓,也有親近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鍊。這些活動都是我們農村教師所關注的但有極缺乏的領域,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十天的培訓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受益良多。
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擺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就是學生心靈的啟迪者。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為的宗旨,以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為育人理念。
本次培訓,還讓我們這些在家兼職的或專職心理輔導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心理輔導課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心理輔導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心理輔導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心理輔導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也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研討平臺。在小組討論中,學員們暢所欲言,許多提出的觀點和問題,都是農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起全體學員的一致共鳴的同時,也得到專家們的重視,他們的回答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對於我們今後的心理健康輔導過程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習之餘,我自我反思,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深入思考,自己對心理輔導含義的理解,以及心理輔導方法的選擇和心理輔導方法的正確性、妥善性,課堂觀察或是深入學生心裡等方面,考慮到對學生的有效性了嗎?等等都是我沒有思考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讓我獲得前進的動力,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要主動學習,主動研究。 十天的培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差距所在,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將近半個月來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感動,經歷了太多的激勵。回頭去看看自己在十天裡留下的腳印,我相信這不會是學習的結束,而是學習的開始!
鄉村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篇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民工規模的擴大,農民工跨省,跨地區流動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父母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處於普遍缺失的狀態之中。而月塘中學,正地處偏遠的革命老區,經濟非常落後,老百姓為了生活,不得不進城打工。這對於經濟的發展是個可喜的表現,但對於教育,卻引人深思,那麼多家長遠離家鄉外出務工,把打工地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而他們的子女由於無法就近上學,只好留在家裡,教育子女的重擔由誰來承擔?這就出現了亟需全社會給予關愛的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因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代管人多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現象比較嚴重,學習上、思想上與孩子進行交流較差,因此,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思想上、行為上、心理上容易發生偏差。作為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這些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我個人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兒童個人檔案。我班有留守兒童10名,為作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我通過多方瞭解,掌握每名留守兒童學生的家庭情況,監護人的情況,並根據平時的觀察、瞭解,掌握留守學生的性格習慣,建立好個人檔案。通過觀察總結,我班留守學生性格有以下幾種型別:沉默寡言型、過渡活潑型、無拘無束型。對於沉默寡言型的學生,大多是寄養在親戚家中或從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從而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學老師交流,上課回答問題也膽小,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經常上課時鼓勵他們發言,鍛鍊他們的膽量,並利用每週班會活動時間,開展活動,讓他多與同學交流,這樣他就慢慢學會與同學交流了;對於過渡活潑型的學生,由於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愛現象相當突出、嚴重所引起,常常“自以為是”,愛排異同學,針對這類學生,我不是一味的批評,我常有意識安排他們為集體作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人,讓他在幫助中體會快樂,改掉了“自以為是”的壞習慣;對於無拘無束型的學生,這類學生大多缺乏組織紀律性,無組織無紀律,想幹啥就幹啥,針對這類學生,我“抓住”他們犯錯的機會,進行當面全班性批評、教育,課後進行個別交流,告訴他們,只有學習上、紀律上進步了,就會受到同學的尊重,並選他們當紀律委員,用以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
其次,組建學習共同體,主動與留守兒童經常性地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且,我還經常與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通過電話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這些留守兒童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並督促留守兒童的父母平時應多與孩子聯絡和溝通,要求他們經常與自己的孩子通電話,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以使學校家庭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儘量減少由於“留守”而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我班的10名留守兒童與其他學生相處融洽,學習、生活能力、性格發展等方面都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
第三,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比較敏感,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為主任應當採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結,使他們獲得愛的互需、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並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利用寫家信的方式,讓全班的同學都寫一封給父母親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心中是那麼的思念父母。而後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同學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心。這樣所有的同學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那麼,我班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可憐。他們要與同學、與教師、與社會上關愛他們的人親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學也相處融洽,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顆愛心,還要具有耐心。
鄉村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篇3
當前由於我國地理﹑經濟發展的差異,產生了大量的進城務工人員。他們在為城市飛速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夫婦因各種原因把他們的未成年子女留在農村學習和生活。我們把這種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稱為留守兒童。
根據2005年中國人口抽樣調查的資料分析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大約5800萬人,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達28.29%,平均每4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筆者今年所教的初三年級,一個班60人,留守兒童就有15人,其中有3名是父母全部在外打工。
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後,與他們聚少離多,溝通較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使得留守兒童的教育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較大的缺失。留守兒童極易產生情緒消極、認知水平較差、內心失衡、人際交往障礙等心理問題。據湖南師大“農村問題兒童發展與教育”課題組同志的調查表明:25﹪的獨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行為,而問題行為實際上大多來自兒童心理障礙。
留守兒童作為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體,給學校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該怎樣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讓我們先了解什麼叫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它是採用觀察和評定方法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長處和侷限性,採用各種教育和心理學手段與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發揚心理的長處或優勢,並發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心理特徵,從而使人格平衡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筆者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是學習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教師自身水平。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要想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學生心理的特點,掌握一定的中小學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才能在學生工作中游刃。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包括學習類﹑人際交往關係﹑和青春期生理與心理民展引起的困惑與不安。班主任可以通過網路,電視等多種途徑學習相關知識。
二是建立完備的留守兒童心理檔案。留守兒童的班主任應對每位留守兒童建立一份完備的心理檔案,心理檔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留守兒童個人的愛好特長;身體狀況;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氣氛,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與父母和監護人的關係;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師生關係,同伴關係;性格型別及特徵,個性心理有哪些特徵,個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質等。這樣才能隨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輔導。
三是加強對留守兒童家長聯絡與幫助。通過開家長會、家長座談會、與家長電話聯絡、家長回家及時進行家訪等方式,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促進親子關係的建立,讓家長協同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每一個新學年,筆者都要求所在班級的留守兒童提供一份詳細的家長聯絡方式表,包括外出父母的電話號碼和務工地址,留守的臨護人的姓名與學生的關係﹑電話號碼和家庭詳細地址。並在開學初與外出父母取得聯絡,共同教育留守學生。
去年我所在班有一名學生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每次週日他就不願返校,對其家訪後得知他與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奶奶年歲已高,又要照顧剛滿週歲的妹妹,無暇顧及孫子,加上他自己性格內向,總覺得自己很可憐,別人瞧不起,只想一個人呆在家裡。筆者通過與他父母多次交流後,他母親最終返鄉照顧兒子。這名學生從此不再逃學,人也開朗了許多。 四是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在農村因種種原因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活動課,班主任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在班會課時講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心理健康活動課應該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通過遊戲、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幫助留守兒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質。側重點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識的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情緒的合理調控、挫折承受能力訓練指導等。此外,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廣播﹑板報和批覆學生週記等方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採用個別諮詢和小組輔導相結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個別輔導,是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而小組輔導也稱團體諮詢,是一組兒童在輔導教師指導下討論訓練並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農村中學的學生絕大數為住宿生,班主任可定期在課外活動時間將本班留守兒童集中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大家聚在一起由班主任或學生自己提出心理問題,每個成員發表看法,最後班主任作總結。這種方法易於解決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同伴之間也更容易相互影響。兩種心理教育方法各有千秋,兩者相結合效果更佳。
當然,要想徹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問題,單靠學校老師的努力遠遠不夠,還需要家庭、社會的關注和配合,只有多方面齊抓共管才能讓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鄉村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的人還:
有關自我成長心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