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變中的高職音樂鑑賞課探討論文
音樂鑑賞課對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是高職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推動力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嬗變中的高職音樂鑑賞課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嬗變中的高職音樂鑑賞課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伴隨時代發展,高職院校需要培養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藝術素養的人才,公共選修音樂鑑賞課是發展藝術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文章探討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怎樣以影視劇音樂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順應時代發展的這一現實課題。
關鍵詞:高職;音樂鑑賞課;嬗變
自1996年7月29日國家教委釋出《關於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通知後,全國各類大學增設了越來越多的音樂選修課程。公共選修音樂課的開設旨在提高非藝術類大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其藝術素養,進而達到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目標。隨著經濟、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的不斷進步,現行的音樂鑑賞教材部分內容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我國高職類院校辦學宗旨主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更強調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容易忽視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學生自身也有輕視此類公共選修課的趨勢。這一現象不利於青年一代綜合素質的提高,怎樣解決這一問題,探尋合理的解決對策則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以影視劇音樂鑑賞為音樂欣賞課的切入點,因其綜合性更強,更加貼近學生,會讓學生更樂於接受,更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教學互動,有利於開展分層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
一、目前音樂鑑賞課的現狀
1.目前各高校公共音樂選修課幾乎無一例外將《音樂鑑賞》作為開課首選,旨在通過欣賞音樂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特別是一些規模大的學校,公共選修開設課程較為細緻、多元,即使很小眾類的音樂課程也能形成一定規模的學生群體;而相對於一些起步較晚的高職院校,因處於辦學初級階段,師資、學生數量有限,加之學生之間的音樂感知能力差距並不是很大,這在客觀上也決定了音樂公共選修課的開設類別不可能很細緻,承擔著美育重任的《音樂鑑賞》課程的質量在這類學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現行《音樂鑑賞》課程教材的內容主要是中外優秀經典曲目、人物及一些音樂基礎性知識,試圖通過音樂美的特殊魅力和育人因素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但是特別是學生們喜歡的現代流行音樂的內容分量很少,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其次,如果學生不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的話,這類傳統教材會讓學生有高高在上的距離感,從心理上就會產生排斥。如果以《影視劇音樂鑑賞》為切入點會讓學生從心理上更易接受,產生共鳴。因為影視劇是一種比較大眾化的娛樂型別,其音樂既有古典音樂的深刻,又有流行音樂的通俗,二者與一定的劇情、畫面結合更具親民特質,更貼近現實生活,況且結合劇情欣賞也不易造成聽不懂的現象。內容選取得科學、合理的話,可以將《音樂鑑賞》教材的大部分內容巧妙的滲透進去,潛移默化間就完成了教學目標。隨著課程的改革和體制的逐步完善,公共選修音樂教育的視野也需要與時俱進。目前《影視劇音樂鑑賞》我國只有極少數的傳媒及影視類院校已經開設,大部分高校公選音樂課仍然以傳統教材《音樂鑑賞》為主。
2.自筆者任教高職類學生的音樂公共選修課以來,發現選修學生中大概三分之一學生是抱著混學分的態度,覺得這類選修課又不是專業課,對就業又沒有什麼明顯的益處,只要輕鬆拿到學分就萬事大吉了。另外,大部分學生的音樂審美傾向比較單一,基本只對流行音樂有興趣,對於音樂其他類別,特別是古典音樂、民間音樂、戲曲基本沒有什麼興趣,課堂上也很難產生共鳴。而影視劇音樂結合一定的故事、情節、內容的表達等,並融合了一定的畫面,視聽的結合賦予了音樂更加直觀、立體的特質。課堂教學應該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影視劇音樂鑑賞作為音樂欣賞課的切入點,首先從心理上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消除了距離感。
二、開設影視音樂鑑賞課的理論支撐
鑑於上述現狀,如何讓高校公共藝術類的欣賞課更加趨於合理、規範、人性化?這個問題也早已進入學界同仁們的理論研究視野,國內學界對這一課題的探索為《影視劇音樂鑑賞》課的開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援。如曾巨集華《高校音樂公共課中滲透影視音樂教學的意義》、陳晨《淺談影視音樂如何輔助大學音樂教學》楊佳君《論大學生影視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郭婧《古典+流行=時尚――從影視音樂談起》韋民《淺談影視音樂的價值與魅力》、張紅穎《淺談影視音樂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積極作用》、郭強《影視音樂在大學音樂欣賞課中的作用》、左建新、張譯文《音樂欣賞課中的影視作品應用》、吳躍華、閆輝《論影視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實現條件》、張達生《讓大學生在電影中體驗音樂的美》、溫洪青《談影視音樂的德育功能》、石延春《淺談影視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等眾多學術論文充分肯定了影視劇音樂在大學生音樂藝術素質教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以及現實意義;
另外,鍾春明的學位論文《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學內容調查研究》、吳曉燕的學位論文《選取電影音樂在普通高校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微探》、沙欣的學位論文《獨立學院音樂欣賞公選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為個案》中除肯定了影視音樂在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並對此課程的必要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課程的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可行性探討,這些都為本課題的實際操作奠定了學理基礎。
三、影視劇音樂鑑賞課程的教學內容優化、整合
1.將傳統音樂鑑賞課的內容滲透在影視音樂中開展教學,首先課程名稱使學生從心理上會樂於接受,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對古典音樂、戲曲、中國傳統音樂的距離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其次,鑑於大多數學生音樂審美趣味狹隘、單一,只對流行歌曲有興趣,不利於從人文素養的角度得以綜合提升,使課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優秀的影視劇音樂包含有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及西方的經典音樂,內容豐富多樣,雅俗共賞,更容易產生共鳴,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水平。著名作曲家譚盾的電影音樂將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結合西方現代作曲技術,使作品既有東方神韻,又不失現代感,巧妙地詮釋了中國式東方哲學,在國際樂壇贏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電影《臥虎藏龍》中,譚盾將絲竹與戲曲的元素髮揮得恰到好處,音樂在配器上選用二胡、竹笛、琵琶、鼓、巴烏與鍾類、西洋管絃樂器等,中西音樂相得益彰,作品具有濃濃的中國風,將中國音樂元素展示於國際舞臺,效果震撼;在電影《夜宴》中因為臺詞較一般電影偏少,音樂的分量顯得尤其重要,許多部分是靠音樂渲染氣場和情緒,這對於作曲家來說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特別是其中的《越人歌》想必一定讓人過耳難忘了,作曲家除了運用民族樂器,還將這首壯族古老民歌經重新編曲和配器,煥發出新的生機。歌曲僅有短短的六個樂句,根據劇情通過變奏、配器、男女聲的演唱等使其有了豐富的層次與表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充分向聽眾展示了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如果離開電影這個媒介,特別是目前的90後大學生,對於中國的傳統民族民間音樂和戲曲尤為疏離,對這類音樂作品,學生會從心理上就排斥。而借力電影,不知不覺間學生就隨著電影音樂走入其間,受到感染,會突然發現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戲曲等還是蠻好聽的,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陳凱歌執導的電影《和你在一起》,片中主人公為證明自己學有所成而苦練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定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離開了劇情純粹讓學生欣賞這個作品,就沒有這樣好的鑑賞效果了。影視劇音樂的綜合性很強,融合了聽覺、視覺、文學、戲劇、詩歌等藝術,優秀的影視音樂更是情感、道德、價值觀的體現,更直觀地體現了音樂藝術的育人功能,拓展了音樂的內涵和外延。對此,早在2008年就有學者張紅穎撰文《淺談影視音樂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積極作用》指出:“影視音樂具有較高藝術審美價值和廣泛社會學價值,對提高大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另外,“影視音樂不僅對人們的心靈、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而且使美的藝術感受力得到昇華,使他們在精神上、心理上、行為上處於和諧的健康狀態,擁有平衡的心境和開闊的胸懷,從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
2.將傳統公共選修音樂課的音樂鑑賞課授課內容優化、整合,增加現代輕音樂、流行音樂以及近年來熱播的部分影視劇音樂的內容,並將傳統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滲透在雅俗共賞的影視劇音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教學學生都有收穫,進而提升學生們的音樂鑑賞能力。“普通的大眾往往不具備專業的音樂知識,欣賞起大部頭的交響樂、歌劇等往往有困難,但是電影的畫面、故事為大眾欣賞電影中的音樂提供了理解的條件。”②只有理解了,才會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影視劇音樂中不乏交響樂這種配樂形式,如《指環王》《亂世佳人》《阿拉伯的勞倫斯》《泰坦尼克號》……依託影視劇為媒介,結合特定的劇情,學生們會有聽懂了的感覺。動畫片《貓和老鼠》裡面的配樂甚至還有肖邦的圓舞曲,靈動的音樂與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劇情交織在一起,定會在學生心裡留下難忘的印象。
音樂鑑賞課程裡通過感性的對比聆聽而理性分析中西方在音樂觀念、音樂審美、音樂思維方面的異同,這部分內容如果沒有很好的媒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思考,學生要麼被動地依賴老師的講解,要麼根本就沒興趣思考,不利於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如果以影視劇音樂為媒介,學生體驗到中國音樂較為含蓄細膩的審美與西方音樂強調矛盾、衝突,注重音樂的戲劇效果,進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音樂審美和音樂觀念。近年熱播的電視劇《甄?執?》第13集中出現的《驚鴻舞》具有濃厚的中國宮廷音樂風格,音樂主要的演奏樂器為古琴、古箏與笛子,歌詞是曹植的《洛神賦》,舞蹈是水袖舞,音畫結合,古韻濃郁,可以令學生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古典音樂的神韻,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古琴的文化意義,深化、拓展音樂鑑賞的內涵。只有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才有了引導他們進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才能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在不知不覺間逐漸提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感性、娛樂的較淺的審美層次上,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境界。
四、結語
伴隨著時代發展,經濟、教育改革的推進,高職類公共音樂鑑賞課程也需要順應時代潮流,根據新時代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做相應的調整。當今社會更加需要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青年一代是國家、社會新的希望,肩負著國家富強、文明的重任。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青年一代的歷史使命,怎樣更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綜合素養,是教育界永恆的主題,對此,本文探討了高職類音樂鑑賞課程在新形勢下,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以雅俗共賞的影視音樂鑑賞為切入點,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興趣,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註釋:
①張紅穎.淺談影視音樂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積極作用[J].電影評介,200817.
②康怡然.電影音樂的藝術功能及其美學價值的實現[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
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的對策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