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高階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它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又是教學資訊反饋的重要途徑。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高中數學作業芻議

  摘 要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它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又是教學資訊反饋的重要途徑。優化數學作業的佈置與設計是減輕學生學習數學負擔的一大舉措。要把學生從過多過濫的作業中解脫出來,以發揮學生自學、實踐、能力、自創為出發點精心設計作業。

  關鍵詞 高中數學作業;開放;創新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作業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和積極的情感態度、獲得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學生彰顯個性的舞臺、師生溝通的橋樑。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要引進開放題,打破傳統作業的封閉格局,由“佈置作業”轉向“設計作業”,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更大的選擇空間,讓他們得到成功的體驗,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傳統高中數學作業的特點

  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以教材為中心,以高考為參照,由教師按習題的難度組織起來佈置給學生,組成一個基礎型、提高型、競賽型的訓練鏈,通過機械重複來加強記憶、鞏固課堂教學的知識點。自編的練習卷實際上也是蒐集到的一批練習題的剪拼。它有許多弊端,如:問題的提出是課本和教師;資料的提供是課本和教師;作業形式單一;作業不鼓勵合作;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對作業的評價是被動評價。這種“大海撈針”的戰術浪費了學生多少寶貴的時間,而由於學生對作業意圖不能準確體會,從而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成了上課聽講課後完成作業的被動學習,也就談不上作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了。

  誠然,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已形成了許多較具操作性的模式,在培養學生有效識記策略方面,功不可沒。但這種作業是知識型教育階段的產物,它已不適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新課程數學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會提出問題,明確探究方向,體驗數學活動的過程,培養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用調整作業結構來改革傳統作業的弊端是數學學科教學中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

  二、開放性作業的原則

  1內容要開放:高中數學作業的內容可以不僅僅侷限於書本,還可以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高中學生是比較煩做數學作業的,首先題目很難很多,其次數學本身的實用性受到了學生的懷疑。相比之下,物理或者化學則要好的多,畢竟物理和化學與生活聯絡的更緊密。所以高中數學作業也可以像物理化學一樣,聯絡到家庭生活中,或者聯絡到別的學科,這是一個思路的改變,是很值得嘗試的。

  2過程要開放:在完成高中數學作業時,可以考慮用多種手段,不必侷限於傳統的數學運算。例如在教《概率》這一章時,可以附帶性的讓學生去解答“蒙提霍爾問題”。“蒙提霍爾問題”其實是一個比較難解的概率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有很多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式得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全面的瞭解“蒙提霍爾問題”,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對於“概率”問題也有了較深的理解。

  3評價要開放:因為班上學生的水平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老師對於每一個同學的作業評價不能一併而論。對於結果要重視,但不能絕對化,只要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付出了努力就應該給予表揚。因為開放性作業本質就是注重開拓學生思維,在解題的過程中鍛鍊學生的思想能力,開放性作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另外,對於作業老師要進行評講,對整體性的錯誤要著重提出來,以便學生日後改進學習方法。

  三、開放性作業的型別

  1.注重個體差異性的分層次作業

  新課標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理念,要求我們的教學活動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不同的發展需要。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作為老師我們要承認學生主體性的差異, 尋求多層次的作業方式,不能一刀切。就目前的課後作業情況來說,完成情況很不理想。題目太難了,會打擊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喪失信心,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想法。題目太容易,也達不到鞏固知識的效果。面對這樣一種兩難的情形,我們可以嘗試用分層作業的方式。

  所謂分層作業,就是把學生分成不同能力等級,分別佈置難度不同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思維的鍛鍊和知識的鞏固。具體操作如下:每天的作業可以分為A、B、C三等。A等最易,屬於課堂知識的基本型別,要求每個同學必須掌握。B等題目要適合班上大部分同學的能力。C等是開拓思維的提高題,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這類題可以讓班上的尖子生嘗試去做一做,其他同學則不強求。根據個人教學實踐情況,這樣做可以讓班上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穩步的提高。

  2.注重興趣的遊戲性作業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開門磚,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一切沒有興趣的學習只能算是對人性的一種摧殘,教育的悲哀。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對於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並不像歷史課那樣濃烈,我們也承認高中數學純計算的枯燥,但我們可以嘗試讓高中數學作業與趣味遊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知識與快樂的並存。遊戲性作業,即以遊戲為載體,在學生遊戲中完成教學作業,是激發學生興趣最好的方式。比如在講解“概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用擲骰子、投擲硬幣的方式讓學生課後去統計概率,甚至可以用撲克牌遊戲讓學生測算概率。這樣的方式在形式上脫離了書本,能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氣氛下完成作業。

  3.注重合作的協作性作業

  新課標理念明確要求:“學生要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新課改後,高中數學更注重體系的建構性,更強調個體之間的合作,打破傳統的獨立模式。這裡所說的合作完成作業、打破獨立,並不是抄襲,而是對於某些課題性作業,要求學生們共同協作,集體去完成,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這也是新課改後高中數學作業的一個創新。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課程,作業設計要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學會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更加流暢。

  篇二

  淺談高中數學優化

  【摘要】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僅就數學而言,這基礎是什麼?怎麼做才能達成目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及應用,體會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繼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會數學發現和創造的過程,進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展現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學生能夠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現和創新過程。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理解和體驗。在過程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此,我們應該深人探索數學過程教學及其實施的問題。以期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中學數學特別是高中數學教育得到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

  在新的教育目標下,舊的教學方法和體系應該被打破,學生應該從應試教育的陰影下解脫出來,應該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那麼,在學習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的老師,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擺正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探索和摸索出有效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推進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條件。因此,筆者僅針對這個問題,談一下個人的一點思考,以達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三種觀點仍要堅持

  1、基礎性教育是仍是創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礎。規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正確區分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和角色,採取正確方法實施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而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又離不開大量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逐步提高,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領悟和積累。否則,規範教育和創新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規範教育仍然拋不開基礎教育,仍然在基礎教育的前提下開展創新。針對“三基”的教育仍是開展教育創新的核心內容。

  2、學生學習意志和品質的提高,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仍是創新教育的重要任務。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乃至知識的掌握及應用,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的任務。因此,欲改變老師教,學生學的舊方法,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著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力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著力於提升學生學習的意志和品質。

  3、識記,領悟,應用,反饋仍是課堂教學的四大基本環節。創新教育不是教學方法上完全創新,不是對舊的方法和模式完全拋棄,而是採取科學方法和手段著力於對知識的傳授,對知識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及應用,進而拓開知識的應用渠道。為此,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知識,思想,方法的積累,注意設定訓練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應用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認知規律告訴我們,識記是由舊知匯出新知的前提和基礎,是掌握新知識的初級階段。領悟是應用知識的必然要求,反饋是應用的檢驗階段。四者是構成整個課堂的有機的組成部分。

  二、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研讀教材,分析學生,導好每一節課。在高中階段,各科有各科的特點。任課教師應根據各科的特點,根據各節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狀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授課策略。在授課策略中,教師應該做一個好“導演”,在授課時,哪一部分知識是重點,哪一部分知識是一般知識,各佔多大比重?各個知識點如何銜接?如何引導學生由舊知探討出新知?練習佔多大比重?採取什麼方式授課?這些都要考慮。巧妙處理,使得整個課堂疏密有致,重點突出,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兼顧課堂效率。

  2、理性與情感並重,樹立民主的“精神統帥”意識。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是以減負,高效,發展,創新為主要特徵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計劃,是一個系統的重要課題。它要求教師要開展對教材,教法的深入探討,也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客觀發展狀況。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並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要注意對教學各個環節的掌控和把握。這即為所謂的理智。情感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接受狀態的觀察和情緒變化的捕捉,適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並用自己的情緒來感染學生,以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在課堂上,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探討,並給與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援。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整合探究資源。探究學習是從現象到本質的不斷深化的過程。探究學習需要老師挖掘各種學習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精神,運用科學方法,逐步實現知識的認識,應用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對各種探究資源教材資源,背景資源,學生互動資源等進行整合,優化,以達到最佳課堂效果。比如,課堂上,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背景,和影象變化,我們可以安排學生自己檢視資料或調查,求得對一個問題的解答,我們還可以通過學生的交流,總結,來形成成果等等。

  4、創設情景,生成體驗。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通過體驗,可以使自己有所提高,有所領悟,有所積累。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總善於創設各種情景,使學生生成各種體驗,從而有助於個人的提高。各種體驗包括美感體驗,思維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合作體驗,生命體驗,歷史體驗等等。比如,通過感恩教育,名人傳記,可以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使學生端莊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通過設定有梯度的訓練,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通過設定分組競答,可以學生產生合作體驗。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可以使學生產生歷史體驗。一個有體驗的課堂,註定是一個有趣味的課堂,一個成功的有收穫的課堂。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遵循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教法,學法,充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充分利用各種手段,開展成功課堂教學。
 

  ""的人還看:

高中數學職稱論文
高中生物教師職稱論文
相關知識
初中數學教師職稱論文
高中生物教師職稱論文
高中英語教師職稱論文發表
高中英語教師職稱論文發表
高中英語教師職稱論文
小學數學教師職稱論文範文
高中數學高階職稱論文
初中數學高階職稱論文
高中化學教師職稱格式論文
醫學高階職稱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