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相關論文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Seligman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從而提升個人素質和生活品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積極心理學――一種正在興起的熱潮》
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當前心理學研究的熱點。文章對積極心理學產生的背景、發展現狀、研究的主要內容等進行了系統闡述。並對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如幸福感、樂觀、積極組織等三個方面進行了重點介紹。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主觀幸福感;樂觀;積極組織
1. 積極心理學的產生
1.1 積極心理學產生的背景
在Seligman 當選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幾個月後的一天,他正在花園裡與5歲的女兒Nikki一起清理草坪。Seligman 心想著趕快清理完畢,而女兒卻將草到處亂扔還手舞足蹈地跳起來,Seligman就很生氣地向女兒大喊。這時,女兒走過來對Seligman說:“爸爸,我要和你談一談。從三歲到五歲,我就一直是一個愛發牢騷的人,我每天都發牢騷。當我滿五歲的時候,我決定不再發牢騷了,不過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如果我不再發牢騷了,你能不再做一個愛咆哮的人嗎?”
女兒的一番話讓Seligman想到在撫養孩子方面的問題、個人以及職業上的一些問題。Seligman意識到撫養孩子不僅是要糾正他們的錯誤,更是要深入他們的心靈,引導他們去發現、增強自身具有的良好品質。與女兒的這次經歷更讓Seligman意識到在心理學的科學和實踐上存在的問題。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心理學主要有三個任務:治療精神疾病、使人們的生活更有意義、識別和培養天才。但是二戰結束後,戰爭帶給人們的極大地創傷,因此心理學的重心就轉變為如何在戰爭中受到創傷的人們的心理疾病。隨後心理學的發展也就偏向於診斷和治療個人的精神痛苦,從而出現了一大批對人的精神失常和負向情緒的研究,如離異、死亡、吸毒等。而心理學發展初期的讓人的生活更有意義和識別培養天才的兩方面的研究卻被人遺忘了。
積極心理學運動讓Seligman意識到心理學不僅是疾病、軟弱和破壞的研究,它也應該對力量和美好的品質進行研究;對人的治療不應該固定在不好的一面,也應該在培養積極的方面下功夫;心理學也不應該固著在研究疾病或健康,而應該擴充套件到工作、學習、愛、成長和玩耍中。積極心理學不是依賴於美好的想象或自我欺騙,而是利用現有的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的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的美德和積極品質的學科。
因此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一提出“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就受到了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隨著世界範圍內和平共處成為主旋律,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如何才能讓生活更有意義,積極心理學也將發揮著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2 積極心理學發展的現狀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Terman關於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榮格的關於生活意義的研究[1]。Braham Maslow、Carl Rogers、Erich Fromm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發展了開展了對人類幸福的研究。得益於積極心理學家對人本主義理論的實踐,使得人本主義心理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積極心理學的興起,使得積極心理學在很多的研究上都走在了人本主義的前面。目前,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學者有:Sonja Lyubomirsky, Martin Seligman, Ed Diener,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C. R. Snyder, Christopher Peterson, Barbara Fredrickson, Donald Clifton, Albert Bandura, Shelley Taylor, Charles S. Carver, Michael F. Scheier, Carol Dweck 、Jonathan Haidt等。
自Seligman提出積極心理學的概念,號召心理學家恢復對心理學早期培養天才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研究後,積極心理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999年,第一次積極心理學峰會召開;2002年,第一次積極心理學的國際會議召開;2009年6月,第一次積極心理學的世界大會召開。
2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積極心理學關注的三個方面: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的人格特質和積極的組織。積極地情緒體驗包括過去的滿足、現在的幸福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積極的人格特質包括幸福感、滿足、喜悅、快樂、樂觀、希望、信念、愛和認識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能力、審美觀、毅力、寬恕、創造力、天資、智慧等。積極地組織包括責任心、培養新員工、利他主義、良好的人際關係、自我控制、忍耐力、工作信念、領導力、團隊合作等。
下面對積極心理學研究較多的幾個方面做一簡要介紹。
2.1 幸福感
現代幸福感的研究分為主觀幸福感SWB和心理幸福感PWB兩種不同的研究正規化和技術體系。1967年,WannerWilson發表的《自稱幸福感的相關因素》,標誌著學術領域對幸福感的研究正式開始,隨後幾十年的時間,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品質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對幸福感進行研究,其中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佔據主流地位。主觀幸福感專指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基本特點是:①主觀性,以評價者內定的標準而非他人標準來評估。②穩定性,主要測量長期而非短期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值。③整體性,是綜合評價,包括對情感反應的評估和認知判斷[2]。
主觀幸福感受社會環境和遺傳的雙重影響。社會環境、工作學習環境和家庭環境都對個體的主觀幸福感產生影響。其中家庭環境對個體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從屬於婚姻質量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婚姻關係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在集體文化的取向中,社會對婚姻的認可度較高,因此能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援。雖然環境影響著個體的主觀幸福感,但主觀幸福感作為個體的一種氣質,受到遺傳因素的很大影響。
明尼蘇達大學Tellegen等人著名的雙生子實驗得出在不同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同卵雙生子,其SWB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個家庭撫養長大異卵雙生子要高得多。他們還發現其他個人的積極情感、消極情感、生活滿意度很大程度上是受基因影響的。
2.2 樂觀
在對樂觀的研究方面,主要有兩個取向:一是以Scheier等人為代表的,認為樂觀是一種穩定的特質。Scheier等人首次提出氣質性樂觀的概念,氣質性樂觀是對未來好結果的總體期望[3]。另一種是以Seligman等人為代表的,將樂觀作為一種解釋風格。解釋風格是個體對成功或者失敗進行歸因時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特性。解釋風格可以分為樂觀解釋風格和悲觀解釋風格。樂觀解釋風格是將壞事情歸因於外部的、不穩定的、具體的原因,將好事情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普遍的原因;而悲觀解釋風格是將好事情歸因於外部的、不穩定的、具體的原因,將壞事情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普遍的原因[4]。很多研究結果表明,樂觀與個體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著緊密關係,Schweizer2001等人研究結果表明,個人樂觀與生活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和抑鬱等呈顯著負相關,生活滿意度和抑鬱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組成部分[5]。
2.3 積極的組織
國際積極心理學會第一次世界大會的開幕和閉幕式中,Dr. Martin Seligman提出了一項具挑戰性的目標:於2051年把關注“豐盛人生”的世界人口由目前的10-15%提高至51%。這個巨集大目標的追求,使得積極心理學不僅只關注個人層面,更延伸到社會制度和大眾層面。個人層面的研究顯示,人們可以有效影響自己的健康、情緒及行為,給自己打造更快樂、更有意義的生活;與此同時,同樣重要的是,從流行病學的觀點看,個人的健康、情緒及行為,深受我們所處身的人民群眾的影響。Anderson、Huppert及Rose的研究指出,一個人有否精神或心理是否健康,不但受其性格及經歷所影響,當中更包含群眾層面的因素有些人也許會以為,把很多快樂的人聚在一起便會成為一個快樂的社會。事情並非如此簡單。Richard Layard2005提出:我們的社會不會變得更快樂,除非人民群眾都同意這是大家想要發生的。他認為幸福不再是以前提出的虛幻的概念,富裕的人比貧窮的人更快樂,富裕國家的人比貧困國家的人更快樂,但這不是絕對的,存在著國家間的差異。這些年,富裕國家的財富成倍增長,但是人們的快樂感並沒有增加,因此財富只是影響快樂感的一個因素,而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家庭、友誼、健康、穩定感、人格的自由、信任等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因素。
George Vaillant以哈佛的研究闡明瞭人們建立關係的能力,如何能準確預測人們日後的豐足生活。Helliwell 及Putnam的研究也得出近似結論。而建立關係的能力,則受大眾社會及大眾文化的習慣及價值所影響。以信任他人為例:根據世界價值調查WVS,同意「大部份人都可以信任」這一陳述的人口比例,差異之大可以由巴西的5%至挪威的64%。一個人生活的所在地,人民群眾影響他感受信任的氛圍,從而影響快樂及幸福。
3.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傳統的心理學對人類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傳統心理學關注的治療心理疾病是事後的治療,而隨著人們心理疾病的成倍增長,關注和引導人們建立積極的心態,將會越來越迫切。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是心理學發展的一個迴歸。積極心理學的發展不僅是關注個人層面的幸福,也開始關注整個人類的幸福。從成立到現在的十年間,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到了關乎個人幸福的各個層面,但是對積極組織的研究還不多,如何建立和諧的組織,讓人們在組織中找尋到快樂和幸福,這將是積極心理學今後的研究方向。積極心理學的繁榮發展將是一個不可心理學發展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1]Seligman M E,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 :5-14
[2]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y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3]Scheier M F,WJK,Carver C S,Coping with strategics of Optimists and pessimists,Jourmal of Personm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257- 1264
[4]Alan C.Positiv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ths.
[5]Karl S,Wolfgang K. The assessment of components of optimism by POSO-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01,31:563-574
作者簡介:
劉蓉,女,1981.2―,四川人,本科,單位: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學 人力資源。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應用心理學淺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