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顯突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因素,都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變得越來越模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本文在闡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其產生原因,並對促進大學生心理教育提出建議,主張在大學開展心理調查和諮詢活動,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存在問題;原因;建議

  所謂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動的內在關係協調,心理的內容與客觀世界保持一致,並據此能促使人體內、外環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環境相適應的狀態,並由此不斷地發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它是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個體在心理上具有比較強的調解和平衡能力。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顯突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因素,都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變得越來越模糊。一方面是學習知識帶來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是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矛盾無法排解。尤其是到了大學時期,迫於學習、工作、人際關係的壓力,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種種矛盾衝突交織在一起,使得一些在個人成長過程存在的心理問題,統統表現出來。不少大學生患有明顯的、複雜多樣的心理障礙與疾病,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要領導者和建設者,他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的走向和發展狀況,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健康成才,而且對整個社會都至關重要。

  一、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促進人格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才能得到發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學會自我調整,健全人格。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發揮學生潛能

  良好的心理狀態與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一個心理健康、心態良好的人,更能發揮自己的內在潛力,並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提高,增強內在自信,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二、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1、人際關係方面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後,有部分學生還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生活,一些人本身在中學的成長階段就沒有培育起與人交往的能力,進入大學後問題就突顯出來,有的人孤傲離群,有的人畏首畏尾,有的人唯我獨尊;有的學生則因對自己、對他人的認識問題,很難與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則因人格因素,帶來交往中的矛盾與衝突。與此同時,由於個體間的正常交往不夠,又易引發猜疑、嫉妒等。

  2、情緒管理方面

  一個人,能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相當關鍵的事,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世界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觀世界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人的一生都在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中。有些大學生出現焦慮和恐懼情緒,情感過於壓抑,抑鬱、焦慮和恐懼,整日不安;有人感情用事,喜怒無常,有人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這些表現已經表明這些人在心理上已經處於不健康狀態。如果他們對自己的不良情緒不瞭解或缺乏控制的能力,使得這種不良情緒不斷加強,形成強烈的負面情緒,就可能成為某些極端校園事件的製造者,比如:現今發生的大學生投毒事件,或因戀愛受挫後自殺、他殺的惡性事件。而一旦情緒穩定下來,多數人為自己的衝動是後悔不已。

  3、學習的壓力和就業的壓力

  進入大學以後,學習對於大學生來說,更多是人生目標的確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習和增強過程,對於學習的態度和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究竟是知識的進一步更新學習,向高峰攀登,還是取的一個文憑作為就業的敲門磚,有多少人在進行著自己喜歡的專業?因此,各種心態與思潮在大學匯聚。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交織、環境與地位的變化錯位,都會給大學生們帶來了不少的心理負擔。一部分學生髮現自己在高中時的那種佼佼者優勢不復存在,面臨的是一種重新分化組合的局面,一些學生為不掛課而學,對未來陷入迷茫;一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因未能掌握大學學習的方法而導致考試不及格,使的緊張的心態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從而帶來厭學、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問題,有的學生甚至得了考試恐懼症。

  三、大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分析

  1、自身心理問題

  在自身成長過程中本身就已經形成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並不被家人和自己所瞭解,導致上大學後,遇到問題,不能妥善處理,並因此引起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2、因為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的變化而帶來的心理壓力

  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一年級新生往往不適應新的校園生活的變化,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當班集體和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學生來說,確實是個難題,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另外,周圍的同學大都來自不同地區,同學間需要重新建立熟悉關係,這也是一個心理髮展和學習的過程。同時,大學生在自我管理的同時,還要學習參與社會活動,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對有些同學來講,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不知如何去適應社會,感到壓力大,造成新的心理缺失。

  3、情感依賴性與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

  由於自我認知方面的原因,大學生大多盲目自滿、自我陶醉與失望感並存。或生活單一,會在情感上產生依賴,比如大學生因為戀愛問題而產生的情感矛盾和情緒不安,這方面的惡性事件發生很多,在學業上的不良競爭而導致的事件,或內心的受挫,轉而產生對社會以及人生的錯誤認識,使自己陷入心理的不健康狀態中。

  四、開展健康教育,成就幸福人生

  1、加強學校心理諮詢

  學院可以聘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加強學生心理諮詢和輔導。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理憂難,開發身心潛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

  2、對大學一年級新生開展心理健康調查

  心理調查是為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可以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使其到心理諮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目前一些高校已經在實行對新生的心理健康調查,對學生的心理幫助、優化在校學生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作用。

  3、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開設的各個科目中,其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的中,要通過自己的教學,在深入挖掘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把自己歷史形成的知識、經驗、技能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4、開設心理教育課

  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心理髮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5、在校園文化中加深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髮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動盪,地球環境的變化,使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新觀念,悅納自我,翱翔自如,走向成熟,迎接人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心理諮詢師[M].中國心理衛生協會,2012.

  [2] Jerry・ M ・Burge著,陳會昌譯.人格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3] 呂建國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4] 張春興 .教育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5]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楊凱培1992-,甘肅張掖人,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2010級,探測制導與控制專業.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大學生心理髮展探討論文
大學生人際關係心理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議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探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探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